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嘗試著去愛吧(散文)

精品 【東籬】嘗試著去愛吧(散文)


作者:山水一笑 白丁,25.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29發(fā)表時間:2024-07-10 07:40:08
摘要:每個人,不管你懂得不懂得,都在為愛而活著。讀了張愛玲的《愛》,心有所感!

愛,一開始并非轟轟烈烈,幾乎都帶著一種試探性。如果不懂得這一點,愛往往會擦肩錯過。
   張愛玲有篇短小說,叫《愛》。
   道盡了,八十年前處于那個時代的年輕女子,在農(nóng)村小鎮(zhèn)上發(fā)生的那種羞澀封閉的愛,淡淡的苦澀,隱隱的痛楚。
   那是個春天的晚上,月色朦朧投下許多影子。
   門前桃樹下,女孩穿著月白的衫子。她記得對門住的年輕人。這時,那年輕人向她走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只輕輕說了一句:噢,你也在這里嗎?她沒出聲,他也沒有再說什么,站了一會兒,各自走開了。就這樣就完了。那一年,女孩十六歲,生得美,許多人來說媒都沒有說成。故事還沒完。女孩被親戚拐子騙去他鄉(xiāng)外縣做小妾,又幾經(jīng)轉(zhuǎn)賣,經(jīng)過無數(shù)的驚險和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那春天的晚上,月牙影里,桃樹下向她問候的年輕人和那句“噢,你也在這里嗎?”
   不能不說愛真的很奇怪,那句話怎么就被她看成了點燃她的愛情火花的火柴棍呢?那男子,拿出了火柴棍,卻沒有擦著,又裝進了衣兜里。
   張愛玲說“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薄@就是愛,被舊時代、舊社會和封建思想牢牢控制的內(nèi)心,有了一絲的愛,挑逗著心房。不要歸于說了這么一句話,如果不是這句話,可能一個眼神,都會成為女人心中永遠的故事和遺憾。
   這篇短小說,看過無數(shù)次,每每沉醉其中,為小說的凄美所折服。真的沒有什么故事情節(jié),那句話也平淡無奇,可為什么女人心中當成了一粒種子呢?可能,愛就是說不清的東西,熱烈地追求,反而拒絕,一點苗頭居然藏在心底。
   這篇小說,從它簡約的結(jié)構(gòu)框架,時間、場景、人物經(jīng)歷以及人物語言內(nèi)心的簡筆描述看,都是恰到好處,一分不多,一毫不少,就像名畫家寥寥幾筆的素描,筆畫精煉,卻神情并茂,讓人翩翩遐想,深深地體會一番愛的心酸與無奈。閱過此文,再品“小橋流水般花前月下”,似覺許多地方未免累贅,畫蛇添足,韻味不足,直白的東西會很清楚,但沒有了朦朧感。小說就像生活中戀愛,可能一開始就在于朦朧感的美妙,才有可能產(chǎn)生故事,至少是蕩起內(nèi)心的漣漪。
   人說,畫龍畫鳳難畫人。所謂人,都難以言盡。但可以選擇凄美的畫面,和畫中讓人浮想聯(lián)翩的絕美故事。人畢肖的美,不一定是寫出來的,而是人想出來。依據(jù)的是人生豐富的履歷和對世事的體察洞見,文化的沉淀以及生活儲存的情感經(jīng)驗,更有張弛有度合情合理的現(xiàn)象。
   提煉出來的人生,可能更能表達深刻的主題。張愛玲的筆法如此老道,不屑重彩濃墨就把刀伸進了人物的骨子里了。
   我愛這篇短小說,不全是欣賞蒙昧愛情的精妙絕倫和它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深度沖擊與享受。更因我是個農(nóng)村人,看到很多這樣的場景,包括淡淡的故事。每每想起,就和張愛玲的小說掛上鉤了。
   對處于早年間,農(nóng)村戀人那種被封建殘余的婚姻觀牢牢把控并深受其害,真的可以讓人欲哭無淚,甚至深惡痛絕。我親眼目睹那種電視劇里的“棒打鴛鴦”,鬧得滿村人言沸騰;更深刻體驗過那種難于啟齒和心有不甘的不敢示愛。愛,剛一冒頭,便被殘酷無情地扼殺在它們的搖籃里。所有勸說的詞,就是一個“為你好”。實際上,人家覺得好的,不一定你就懂得。
   可以想象一下七十年代那陣子的農(nóng)村,小伙子和姑娘們在田間地頭都不搭話,也很少交流。至多是因為勞動的關(guān)系,在一堆兒,相互看上一眼,而不能完全地敞開心扉,盡情地說說笑笑,不僅是羞澀和不敢輕易吐露心曲,人們似乎被觀念的外象纏繞,更在內(nèi)心嚴格遵守著舊時婚姻觀戀的約定俗成,越雷池一步,都是危險的,誰受得了人們的說三道四。直到改革開放之后,這種僵直的觀念才逐漸被生活的新動態(tài)和新觀念打破,才可以看到更多兩情相悅的愛情,村子里的年輕人才敢出雙入對地東家進西家出,束縛了中國人數(shù)千年的封建婚姻觀戀,跨過無數(shù)個時代之后終于土崩瓦解。
   這樣的現(xiàn)象是真的。
   我在讀初中的時候,曾被一位同學用幾塊臭豆腐收買,死心塌地給他代筆寫情書。那女同學生也美,時年也不過十六七歲。他們倆放學是朝一個方向走的。我覺得他們不會只是說了那樣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一定是暢所欲言。他們倆,能夠嘗試著去愛,我都覺得是一個大膽的行動,沒有這樣的嘗試,愛情的美好有誰能夠細膩地體會到呢。
   再讀張愛玲的《愛》,我覺得,她應該是在告訴我們,為了愛,可以敏感,可以琢磨,但不能停止在這個層次,一定要試著去愛,讓那句話變得更溫柔,成為現(xiàn)實,“你也住在這里嗎?”“是的,我也住在這里,以后我們還想都住在這里嗎?”我繼續(xù)演義著這段朦朧的愛情,這可能就是我們今天愛情的樣子,相當于“我愛你”。
   別怕,所有的愛情,一開始就是美好,只是表達上很模糊,讓我們嘗試著去揭開愛的面紗,勇敢地走進愛的世界吧,不要錯過每一次可能相愛的機會。
  

共 1985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張愛玲的《愛》,是愛的朦朧,愛的痛苦經(jīng)典。不起眼的一句話,可能就是愛的開端,但只有這個開端,卻沒有了行文,讓一個女子為了證明一句平常得不能再破除的話,折磨自己一輩子。作者再現(xiàn)了曾經(jīng)社會的愛的樣子,認為這樣的簡筆勾勒,反而給人們太多的清晰意味,甚至覺得有些殘酷了。愛,一開始應該不是那種直接的單刀直入,這種試探性的話,之后沒有了下文,實在是一顆傷人的子彈。作者聯(lián)系改革開放前的農(nóng)村,也是這樣的現(xiàn)實,戀愛是被觀念束縛的,作者佩服自己的同學,能夠真正走向他們的愛情之路,不必用什么結(jié)果,已經(jīng)是嘗試著體驗愛情了。文章以從容的分析,給我們道出了一個珍惜所遇的人的觀念,這樣的觀念,曾經(jīng)是給張愛玲小說里的那個女人帶來傷痛的,如今不應該再來刺傷相戀的人。這個散文,寫出了作者對愛情的理解和態(tài)度,具有積極的意義?!緰|籬編輯:懷才抱器】【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240719000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滴善齋        2024-07-10 07:52:52
  評論張愛玲《愛》,作者以簡筆勾勒愛的朦朧與痛苦。一句尋常話開端卻無下文,傷人至深。聯(lián)系過往,戀愛受觀念束縛。作者借此倡導珍惜所遇,積極的愛情態(tài)度有意義,讓我們深思愛情真諦,不再受其傷。 祝山水老師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2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4-07-10 08:15:02
  愛,就要說出來,否則,只有悔恨。行文流暢,主題鮮明,文采斐然。拜讀學習好文,祝好!
帶著影子散步。
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07-10 08:18:20
  一句多么尋常的話,就像說了個“你好”,說了一聲“吃飯了嗎”,但在有感覺的人那里,可能是微言大義,張愛玲的作品,是從尋常中生奇崛,寫出了別樣的愛。作者根據(jù)這條線,剖析愛的問題,提出了讓我們嘗試著去愛,不要拒絕愛,不要錯過人生的愛,可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風顫枝”。感謝投稿東籬,希望精彩不斷,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懷才抱器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