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根與魂】【柳岸】煙臺山與冰心:歷史訴說 · 山海交響(散文)
在黃海之濱,有一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燦爛文化、勇敢無畏的“英雄山”——煙臺山。
它宛如一顆璀璨的寶珠,鑲嵌在這座美麗迷人的海濱城市——著名海港城市“港城”煙臺。它瀕臨黃海南岸,在煙臺市芝罘區(qū)的陸地最北端,正好位居海陸交接處。
煙臺山,是集海濱自然風光、開埠文化、文物遺址、名勝古跡、人文自然景觀和異國風情于一身,匯山、海、城(市)、(海)港為一體的綜合性特色景觀,濃縮了煙臺600多年的滄桑歷史與燦爛文化,是煙臺歷史重要的發(fā)祥地和煙臺市的象征性標志、實景。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家鄉(xiāng)煙臺山的峰巒之上,整個山體仿佛被喚醒,散發(fā)著清新迷人的光彩。
每天,煙臺山上,燈塔一醒,煙臺山就醒來,整個煙臺市也跟著蘇醒了!
一、尋 根 源
煙臺山頂,有一座航海燈塔。
燈塔東邊緊鄰,有一座煙火臺。
煙臺山,本來沒有“名”,它小時候,是個“無名山”,類似于“野孩子”沒名沒姓似的。當?shù)厝肆晳T叫北山、土山。但它長大了,算是比較幸運:自從它無意、無形中“參加革命”、并成了“功臣”以后,便有了正式的名字。
從古代、明朝起,它就開始參加抵抗倭寇的“革命戰(zhàn)爭”,打擊各國侵略者;之后,近代、現(xiàn)代依然與煙臺軍隊人民聯(lián)手抵御、打敗來犯之敵,消滅日本鬼子、西洋各國侵略者??梢哉f,煙臺山是一座“革命山”,“英雄山”!
曾幾何時,在那古老年代,為了對付“倭寇”的滋擾,明朝政府決定在山上建一個煙火臺,即烽火臺、狼煙臺、煙火墩臺。簡稱“煙臺”。
每當有海外侵略者來犯,從海路或陸地而來,煙火臺上就由專人立即發(fā)出煙火信號:白天用干燥的狼糞或動物糞便,點燃發(fā)出濃煙報警,所謂“狼煙”;夜晚,點亮沖天的火堆、或高舉火把,發(fā)出“狼來了”“鬼子來了”的警報。煙臺軍民便依靠這個煙火信號,進行避險、緊急轉(zhuǎn)移或出兵迎戰(zhàn)殲滅敵人。
煙火臺,曾經(jīng)為煙臺人民做出過很大貢獻。依其簡稱,命名該山為“煙臺山”,山下的地方(村、鎮(zhèn))也據(jù)此隨之稱為“煙臺”,但早期那還不是城市,不達城市規(guī)格,所以還不是煙臺“市”。過了多少年,煙臺“長大”“成熟”、身寬體壯以后,才從煙火臺里走出來這個好聽、光榮的名字“煙臺市”。
土山上,有個煙火臺——煙臺。此山故而沾光得名“煙臺山”。
煙臺山下,這個地方的人們,也跟著有了美麗的城市“煙臺市”,并且人人都有個自豪響亮的別名“煙臺人”。
這便是煙臺、煙臺山、煙臺市的緣起、來歷。
煙火臺——“煙臺”,是煙臺山的根;
煙臺山,是煙臺市的根;
煙臺這片土地,是煙臺人民的根,其實,內(nèi)里也蘊含著煙臺人民的魂;
煙臺市,是我的根;煙臺這神奇的大地,也萌發(fā)、生長著我的精神、我的魂。
山東煙臺市牟平區(qū),是我的家鄉(xiāng)。
二、煙 臺 山
煙臺山的自然景觀、歷史古跡、現(xiàn)代建筑群令人陶醉。
煙臺山,西側(cè)北面東邊三面環(huán)海,是個“半島”,且屬于一個“山島”或“島山”。在山南看山上樹木蔥蘢綠植遍布、各種花卉星星點點,各類建筑大小款式迥異,與山麓和花草樹木參差輝映,若隱若現(xiàn)。好一片美麗的山巒風光。
進門以前,遠遠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煙臺山燈塔。它當仁不讓舍我其誰地第一個沖進我的眼眸,雄踞山巔、高高在上、直指蒼穹。白色的塔身,給人的感覺是冰清玉潔,又充滿力量、傲然聳立。
從南大門入園,沿著中心臺階拾級而上,然后轉(zhuǎn)入幾路曲折而上的小徑,可從西路、中路和東路分別上山。
我們先在門內(nèi)一側(cè)的“煙臺山”刻石旁,合影拍照留念,這是煙臺山的標志性實物,也是游客爭相拍照留念之所在。在此既能拍到煙臺山的全景、燈塔,山坡上的花木建筑;還能拍照一部分各國領(lǐng)事館建筑,隱現(xiàn)在樹冠花草之間,猶抱琵琶半遮面,亦可望見“聯(lián)合教堂”頂部。
我們一行沿著蜿蜒的坡路登山,近代建筑群來到眼前,可見郁郁蔥蔥的樹木綠植,掩映著不同花色款式的古老建筑,它們像時間老人聘請的演員角色,依序一個個來去登臺下場,這一路仿佛循著時間的步履軌跡,一步步生動形象而真實地再次演繹一遍煙臺山曾經(jīng)的昨天、逝去的歷史。它們,仿佛在訴說著過去與現(xiàn)在的交融,今與昔的自然連接。那些領(lǐng)事館不斷從身邊緩緩錯過,與各種樹木山石花草相互穿插、交替隱現(xiàn)向后退去。
我似乎感到了時間的腳步,歲月的年輪,及歷史的滄桑感、縱深感!
沿著逶迤的山路徐徐上行,我仿佛穿越時光隧道,走進了煙臺的過往歲月。
目睹美國領(lǐng)事館舊址,欣賞這具有美利堅風格的建筑,我深深感到了歷史的沉淀、歲月的履痕,那灰不溜秋斑駁的墻壁磚石,分明標注了它的“高壽”,就像老人臉上的雀斑、老年斑。來到英國領(lǐng)事館,欣賞大不列顛英帝國的建筑風格,感受了異國風情、皇家貴族氣息。見到日本領(lǐng)事館的公寓樓,促我有些不情愿地了解日本在煙臺展示的歷史和文化,我腦中突然冒出“小日本”三個字。參觀日本領(lǐng)事館舊址,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了解到一些日本在煙臺的領(lǐng)事外交等活動。我的血管感到血液的“內(nèi)在沖突”怦怦怦,“日本鬼子”字眼仿佛抽了我一個耳光,我的神經(jīng)立時繃緊、一股怒氣開始往上奔突、沖撞。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殺……
而具有異國建筑特色的聯(lián)合教堂,觀其歷史背景和建筑風格,一派異域風情。在東海關(guān)副稅務司官邸舊址旁,觀賞其展示我們彼時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我似乎觸摸到歷史的脈搏、接觸了當時的歷史與文化……
1861年,根據(jù)中英、中法簽訂的不平等《天津條約》,煙臺被辟為通商口岸,成為中國北方最早開埠的城市之一、山東省最早的通商口岸。煙臺由此被迫、被逼開埠。先后有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丹麥、日本等17個國家,在煙臺山及其周圍建立了領(lǐng)事館、洋行、銀行、郵局、各種商行店鋪、辦事機構(gòu)及眾多別墅。20世紀初,代表中國民族工商業(yè)的建筑也相繼建立,如中國銀行煙臺支行、交通銀行煙臺支行、煙臺郵政局等。至20世紀30年代,煙臺山及其周圍已形成了規(guī)模龐大的近代建筑群體。
煙臺山這近代建筑群,多是西洋建筑。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縮影和見證——實證與物證,也是研究中國近代建筑史、文化史和社會發(fā)展史,甚至包括局部地區(qū)戰(zhàn)爭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梢哉f,這是一個“歷史博物館”。
三、航 標 燈
煙臺山公園,最醒目的是山頂?shù)臒羲?br />
山頂?shù)臒熁鹋_,其實已被拆毀,現(xiàn)在僅存一段南北長15米、東西寬13米、高6.5米的臺基。1905年7月,英國人在煙火臺原址建起一座燈塔,一直使用了80余年。舊燈塔現(xiàn)已拆除,恢復了煙火臺基礎原貌。
1986年,煙臺海上安全監(jiān)督局在原燈塔西側(cè),主持建造新燈塔,1988年6月投入使用開始發(fā)光。該塔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設計,煙臺港務管理局提供塔身方案。塔為混凝土結(jié)構(gòu),通體乳白多棱柱形,塔高49.25 米共13層。底部三層為古堡式建筑造型。內(nèi)設電梯直通11層瞭望臺。新燈塔是集航海導航、海上瞭望、旅游、觀賞、海上交通指揮調(diào)度于一體的綜合設施。
燈塔高聳入云,骨白色的塔身與蔚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相互映襯,英姿颯爽,美不勝收。像一把寶劍直立山巔。夜晚,燈塔的光芒劃破黑暗,為遠航的船只指引著回家、航行的方向。它不僅是一座功能性建筑,更是煙臺人民心中的希望之光,象征著堅韌與守護,昭示著光明戰(zhàn)勝黑暗的正義力量和正能量。
每天晚上,它都會按時點亮這一盞——煙臺人民心中的“照明燈”、海洋航標燈!
我們煙臺市的許多廣告、宣傳資料、牌匾、圖冊,一般都是用這個煙臺山上一座燈塔的照片,作為配圖或封面。
煙臺山與燈塔,已經(jīng)成為煙臺市的代名詞!“形象代言人”。燈塔是煙臺山的標志性建筑,也是煙臺市最具代表性的“標志”——市標。被譽為“黃海夜明珠”。
順著山坡逶迤的山路上行,山間的花朵綻放著絢麗的色彩,微風拂過,花瓣如雪花般飄落,為這片山野增添了幾分詩意和點綴裝飾。聞著初秋的山風,清新的海風拂面而來,帶著大海些微的苦咸氣息,讓人頓感心曠神怡精神抖擻。
終于到達山頂。這時轉(zhuǎn)身看向東南方,山腳下高高矗立的幾棟現(xiàn)代化摩天大樓,就是全國有名的“三甲醫(yī)院”——煙臺山醫(yī)院,這是煙臺市最高水平的醫(yī)院之一。
煙臺山醫(yī)院,還有一個名字——“中法友誼友好醫(yī)院”。這是近現(xiàn)代法國支援建設的一座高水平醫(yī)院,由于建院早,醫(yī)術(shù)高,又是中法合建,故享有盛譽,是中法友好友誼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結(jié)晶與見證。
在煙臺山巔,我們繞行燈塔周圍、環(huán)視燈塔與周邊山海、風光、古跡。
仰望燈塔,我似乎被它的高聳偉岸而雄渾震懾住了!塔肩部的探照燈白天不亮,現(xiàn)在看不到燈光。白色的塔身猶如一柄巨型寶劍,直插藍天。于近前觀瞻,完全沒有了在山下大門遠觀的效果與美感,取而代之的是,燈塔的大氣磅礴之力,巍峨矗立之勢,粗獷豪放目空一切之武、之威、之尊!
換言之,近看,它更像個武士、大將軍、壯漢甚至莽漢!頗具氣吞山河之勢。
遠賞,卻像個標致、白凈、清爽、精神、優(yōu)雅、帥氣的小青年!
它可是我們煙臺市、煙臺人民的一員男子漢大丈夫!長年累月恒久站在高山之巔,為人們、為艦船指引方向,照亮陸路、海路。以光明的方式,堅定忠實地守護著煙臺人民,捍衛(wèi)這片山海的平安、寧靜與祥和。
燈塔東邊緊挨著“煙火臺”遺址。它倆在一個山頭上。離開燈塔,步至煙火臺下,我沿著三彎九轉(zhuǎn)的條石臺階拾級而上,來到高高的煙火臺上。
煙火臺早已退休了。但是,看上去它依然風骨依舊、威武雄壯、不減當年之“彪悍”雄風。它似乎還在隨時準備著履行“崗位職責”,舉起火炬,或等待人們隨時來點火報警。
燈塔和煙火臺,像兩個男子漢、親兄弟,或兩位晝夜執(zhí)勤的列兵,仿佛“雙子”并肩攜手守衛(wèi)著煙臺的北大門——海路。
站在山頂煙火臺上瞭望,環(huán)顧周圍山海,南邊是煙臺市區(qū),山下周圍是芝罘區(qū),往南和東南方是萊山區(qū),東南方再遠是牟平區(qū),西南方是福山區(qū);西邊近處是海灣和港口,遠處是開發(fā)區(qū)。
整個煙臺市區(qū)高樓林立、街道縱橫、車水馬龍,一眼望不到邊,作為現(xiàn)代化形貌、氣息的“全國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與幾百年以前的舊煙臺,全然是兩副天地!已經(jīng)完全看不出,我們曾經(jīng)有過的黑暗的昨天、前天的陰霾、大前天的屈辱與疼痛、鮮血與淚水!
四、山 海 篇
站在山頂放眼望去,北邊大海的廣袤壯闊盡收眼底一覽無余。波濤洶涌的海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發(fā)出陣陣轟鳴聲,卷起一壟壟花白的“雪嶺”,仿佛在演奏一曲大自然博大雄渾的樂章。
遠處,海天一色帆船點點,海面上有大船小船,且有巨輪停泊,時而還有客輪、貨船犁開海面左右緩緩通過。數(shù)種機動船,有的在徐行,有的在靜臥、休眠?它們與海面、藍天、白云相映成趣,與無垠的大海以及近岸的樹木山海景色,山坡上的花花草草、蔥蘢樹木,一起描繪出美麗迷人而廣袤遼闊的天地山海畫卷。
我有些激動、陶醉。由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片遼闊的海洋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但又充滿了無限的勇氣斗志和探索精神。
海面與腳下的煙臺山相攜相依,海里還有游覽項目區(qū),各種游船、摩托艇正在水面上來往穿梭,劃開一道道美麗的水上曲線,它們載著游客在海上游覽或表演。遠近多處大大小小的海島,與之交相輝映。岸邊的停車場,密密麻麻停滿了掛著全國各地牌照的小車。
沙灘上,人山人海有稀有疏、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有的穿鞋或赤腳閑步,有的手提著涼鞋或衣衫在行走、玩耍,姑娘女士大都舉著多彩的太陽傘,有些男人把夏衫搭在頭上遮陽,有些外地人在看海,不少人在赤腳趕海,有的穿三點式泳衣在洗海水澡,淺水區(qū)還有打水仗的孩子、男小伙,東邊遠處有人在垂釣……滿海灘是流動或靜止的太陽傘、太陽屋(人入休息),華彩泳衣,女人頭上的太陽帽、太陽鏡或彩色紗巾,五顏六色絢麗繽紛,一打眼仿佛根本看不到沙灘,首先入眼的是這些斑斕七彩。
煙臺山下,山海之間,天地之間,好一派和平、安祥、幸福、和諧的美好景象。
我觸景生情靈機一動,臨時起意決定:給眼前這一切貼個音樂標簽——《F大調(diào)第一(山海)交響樂》!
站在高山之巔,貼完標簽,我心中仿佛真的開始演奏一部交響曲!心情激動而興奮,洶涌而澎湃,兼有溫熱的感動: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終于站起來了!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傲然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們,有上下五千年輝煌歷史、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終于抬起了頭,直起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