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淡泊寧靜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寧靜·憶】中秋“打月餅”(散文)

精品 【寧靜·憶】中秋“打月餅”(散文)


作者:李旭 秀才,1254.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285發(fā)表時間:2024-09-16 13:30:54
摘要:中秋記憶以及月餅、兔兒爺的惆悵

1979年7月,我離開父母,離開老家,來到冀中平原參加華北石油大會戰(zhàn),在老家之外過了第一個中秋節(jié)。從這一年開始,一直到2023年,便再也沒有回老家過中秋節(jié),一晃,已經整整四十五年。今年與妻子商量,決計要回老家過一個能夠記得住的中秋節(jié)。父母都去世了,他們的中秋節(jié)已經徹底過完,永遠不會再為我打月餅了。可是,我的眼里竟然清晰地看到母親被灶火映紅的臉龐,還是那么清秀,那么的美麗,就是那副眼鏡好像舊了一些,該換一副新的,這是我的失職,我早該為老人家更換的。
   農家院,熱騰騰的灶間里,母親在笑,父親也在笑。父親說:“今年的月餅沒打好。”母親說:“沒打好也比饅頭好吃!”這樣的中秋節(jié)記憶,從小到大始終是清晰可見的。
   小時候過的中秋節(jié)簡單的很,因為貧窮,不會把節(jié)日當作奢侈品。那時物資匱乏,家境貧困,壩上地區(qū)十年九旱,主要以國家救濟糧為生,平時很難吃到肉類雞蛋,就連白面饅頭也是奢侈的食品。孩子們都很盼望中秋節(jié)和春節(jié)的到來,這兩個大節(jié),雖簡單,畢竟總是能給孩子們帶來愉悅,或者穿上一件新衣,或者吃到一些解饞的飲食。
   中秋節(jié)吃月餅,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也是孩子們的期盼。那時臨近中秋,供銷社都會銷售果仁月餅、青紅絲月餅、混糖餅、提漿餅以及提漿娃娃等各種名目的月餅,不過這些月餅都價值不菲,一般老百姓除了請客送禮外,輕易不舍得購買。父母是很有辦法的,每到中秋前夕,都會自己為孩子們烙月餅,父母稱之為“打月餅”,不但讓孩子們嘗到了月餅的甘甜,還將中秋文化傳承了下去。
   這打月餅比買月餅更具生活的煙火味道,其中包含的不僅是美味,還有勤勞、節(jié)儉、智慧和藝術?,F在還模糊記得父母打月餅的情景,俗稱為“頭爛面”的上等白面,用雞蛋、麻油和面,和出的面金黃油亮,僅這和好的面就極有食欲。父母常用的月餅餡有兩種,一種是糖沙餡兒,紅糖白面,加適量麻油,然后在鍋里微火慢炒,炒熟為止。另一種是白糖果仁餡兒,一般是核桃仁和白糖,在面板上搟碎揉勻即可。父親說青紅絲餡兒最好,可惜沒有銷售,自己也不會做,所以每次打月餅的時候,都是說說而已。
   父母打出的月餅不論外形還是味道,一點不輸供銷社銷售的。父母打好月餅坯子后,會用剪刀、筷子、小勺一類的工具雕刻出一些萬字、福字的圖案,然后用胡蘿卜刻一枚園園的印章,在月餅的中心用印油蓋一個戳記,一只月餅才算最后完工。
   父母打起月餅來不僅認真細致,而且還有一種虔誠,這虔誠是對平時舍不得吃的這些月餅食材的敬畏,是對打月餅儀式的敬畏,是對常年貧困的敬畏,也是對深藏在月亮中的那個“兔兒爺”的尊重。比如這打月餅的火候,父母就及其慎終,母親坐在灶膛前面,一手輕輕拉動風箱,一手持著火鏟在灶膛里控制火候,父親則密切注意著鍋里月餅的變化,不時發(fā)出“火小點,再小點”“火大點,別太大”的指令。因為這火候很重要,不能有一點過火,還不能烙得時間太長,時間長了,月餅就失去了酥脆,變得堅硬。父母圍著灶膛嫻熟的配合,不僅讓孩子們肅然起敬,也會讓等待在天上的“兔兒爺”生發(fā)出感動和慈愛之心來。
   中秋節(jié)的晚上,月亮升起來的時候,家里要供“兔兒爺”,在散發(fā)著秋菜味道的小院子里,月光如洗,沒上架的雞不時地伸伸長脖子,尋尋覓覓,沒進窩的狗則搖著尾巴,前跳后竄。院子的東南上擺下一個小桌子,桌子上擺上水果、毛豆枝以及父母親手打的月餅,記得有一年母親還點了三支香。這些吃食不僅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東西,而且也是“兔兒爺”極喜歡的東西。
   西方有個月神叫塞勒涅,很是被西方人敬畏,特別是年輕人,把這月神當作愛情的象征。中國古書上也有月神,名字很多,諸如太陰星君、月光娘娘、月光菩薩等等。但這些神都不是父母的崇拜,父母只崇拜“兔兒爺”,就是月宮中的那個極有靈性的玉兔。不知父母為什么要供“兔兒爺”,不像過小年供灶神,有著讓他上天說好話的明確目的,供“兔兒爺”在父母那里沒有任何的目的,但虔誠的態(tài)度一點不比供灶神差。估計是因為“兔兒爺”的慈祥溫順吧。中國有各種各樣的神仙,大多數都盛氣凌人,有的還耀武揚威地嚇唬人,到廟里看看四大天王,龍王廟里看看龍王爺,就知道這說法是不錯的。都是爺,“兔兒爺”和他門就不一樣了,毛茸茸的皮毛,長長的耳朵足夠可愛不說,還沒有是非,總是會把寧靜、空靈、淡泊、清逸帶給人們,能不能為人們賜福不說,至少能讓老百姓感到心安。
   45年,對人生來說實在夠漫長,童年的記憶再清晰,都已化為夢境。我常?;叵脒@45年是怎么過來的,特別回想這45個中秋節(jié)是怎么過的,那一年月亮是明亮的,那一年月亮是忽隱忽現的,那一年是徹底被烏云遮了去?腦子一片空白,竟然沒有多少印象,回憶過后,倒有了很多的悲哀和凄悵。這就是人生?人生盡然是沒有印象的。
   姐姐和三哥都是極希望我們在家過一個團圓節(jié),年齡大了,雖然沒有了父母,這老姐弟、老兄弟的團聚顯得更為可貴。姐姐、姐夫已年屆七旬,我也過了花甲,第二個45年不可能再有了。從現在開始,每一個中秋節(jié)都應該記住,記住了中秋,就是記住了團圓,這對整個人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如果還是記不住,那就等于忘卻了“兔兒爺”賜予的寧靜與和平。我和妻子考慮,45年后返回老家的這個中秋怎么過才能夠記住。
   老家的房子已經拆掉變成了草原,姐姐哥哥和孩子們都搬遷到了縣城,開始了城中農民的新生活,一家人賴以信仰的農村中秋文化基礎被徹底摧毀。父母的靈魂也沒有了回歸,再也享受不到老房子灶膛邊上的溫暖?!巴脙籂敗绷晳T了農家小院雞飛狗跳的氣氛和小菜園散發(fā)的秋菜的清香,也不愿意到陌生的高樓大廈來享受供獻,這倒給我的計劃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
   我和妻子商量,今年的中秋我們到飯店去過??当?h雖然很小,也很偏僻,但還有幾個極具地方風味的飯店,比如莜面樓、倒回皮牛骨頭館等等。到飯店過中秋節(jié),不僅是姐姐、哥哥和孩子們,就是我也是第一次,第一次是最容易記憶的。更重要的是,我想把飯店過節(jié)這種新的節(jié)日觀念引入到家人的生活中來,讓家人知道,城里人的中秋節(jié)還可以這樣過。對于一輩子沒有離開過這個偏僻小縣的姐姐、哥哥兩家人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新的節(jié)日文化的感受。至于“兔兒爺”,我是一直惦記著的,樓房的陽臺上雖然不比農家小院子大,也沒有雞鳴狗吠,但有足夠的靜謐,這不正符合“兔兒爺”的脾性么?!巴脙籂敗币惨c時俱進,適應農民變市民這樣的新生活。

共 2587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中秋節(jié)又至,古人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作者在中秋節(jié)來臨之際,揮筆抒懷,寫就一篇回老家過中秋的優(yōu)美散文。文章由四十多年沒有回老家過中秋寫起,開篇就以父母打制月餅的細節(jié)回憶,吸引讀者,引人入勝,而有情感飽滿地點染回家這個主題。隨著作者細膩的筆觸,小時候在老家過中秋的點點滴滴呈現在讀者面前。雖然那時經濟困難,家家戶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但是父母很有辦法,每到中秋前夕,都會自己為孩子們烙月餅,父母稱之為“打月餅”。于是,作者非常細膩地描寫了“打月餅”的過程,小編覺得這個過程描寫得越細膩,越能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感,這里有懷念,有感慨,有感恩,也有惆悵。所以,小編一向認為有些細膩的過程不是啰嗦,而是無以復加的情感宣泄。所以,我們才在打月餅的過程中,讀到:“父母圍著灶膛嫻熟的配合,不僅讓孩子們肅然起敬,也會讓等待在天上的‘兔兒爺’生發(fā)出感動和慈愛之心來”,這樣情真意切的文字,這份子女感恩的情懷。文章主題思想深刻,通過對父母“打月餅”的回憶,抒發(fā)真摯的情感,在中秋佳節(jié)懷念故人,感情真摯,打動人心。散文的結構比較合理,既有回憶,又有當下準備回老家過中秋的種種打算,詳略得當,恰到好處。文風質樸,文筆雅致且富有靈性,沒有浮夸華麗的辭藻,卻見真情流露。一篇優(yōu)秀散文,推薦文友閱讀賞析,跟隨作者的筆觸回到過去的中秋節(jié)?!揪庉嫞盒∝i她爸】【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2409019000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4-09-16 13:34:00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又至,作者為大家分享了一篇老家過中秋的精美散文。散文將父母“打月餅”的過程描寫得淋漓盡致,描寫得越細膩,越能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感,這里有懷念,有感慨,有感恩,也有惆悵。拜讀,學習。
一本正經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2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4-09-16 13:34:48
  又見李旭老師新作,感謝賜稿寧靜社團,期待精彩繼續(xù)。佳作欣賞,已向精品審核組申報!
一本正經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3 樓        文友:李旭        2024-09-16 14:25:17
  謝謝小豬她爸老師的選稿,謝謝老師的閱評和調整斧正!祝老師,祝寧靜社團的老師以及廣大讀者中秋節(jié)快樂!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