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花好月圓(隨筆)
又是一年中秋節(jié),我們每個中國人每年都會過的團圓節(jié),又稱仲秋節(jié)。在這樣的日子里,家人的團聚、賞月、吃月餅就是它的意義所在。
每逢此次佳節(jié),家里拜節(jié)的親戚就開始彼此跑路了,一般在上午他們就會帶著自家孩子來我家做客,我們也很熱情地招待。節(jié)日一年一度,除了過年,對我們大家庭的人來說,這就是最溫情的事情了。
因為仲秋,它祝福寓意著團圓,記得小時候就算老媽跟老爸吵架回娘家,也會在這一天回到家里。而在這溫情的一天里,夜晚聚餐才是大家伙的重頭戲,媽媽總會燒許多的玉盤珍饈來招客。家人們有些是從外地回來的打工仔,好不容易聚一次別提那個寒暄勁了。仲秋的最大意義便在此了,得以解家人里那些個背井離鄉(xiāng)的游子的鄉(xiāng)愁。
這個時候的季節(jié)已經(jīng)送爽捎來點涼意了,但大家晚上坐在案上享受美食、淺酌小酒時,那份濃郁熾烈的游子鄉(xiāng)情總能在暢飲大笑中一再得到滿足。雖然現(xiàn)在自己年齡大了,幾個哥姐也都各自飛東飛西、成家立業(yè),但中秋的團圓日,大家都會聚會,從沒有例外。
中秋還有個習俗是賞月。我也很喜歡在那天看月亮。月,自古便是作家墨客眼中的佳人,而中秋,無疑便是這佳人一年中最受矚目的時刻了。當夜幕低垂,皓月懸掛于星空萬里,佳人就宛如一位沉默的守護者,照亮且溫暖著懷抱思鄉(xiāng)情的外地浪子青年。
在佳節(jié)里沐浴著月光,訴說著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好似親人們的夜情闌珊都融入了月的意蘊中,這也是我每年最珍貴的中秋時刻了。
所謂花好月圓,記得小時候有一年過中秋,我手捧著不知哪采來的山茶花對著月亮吟詩,還自編詩句,改詩,然后一個大人親戚就給我豎拇指夸我這樣好,說我這樣是可以圖個好祥瑞的。
還有月餅,一般在節(jié)日晚飯后,親人們會吃吃月餅繼續(xù)聊著家常。長輩們告訴我,月餅做成圓的就是“以圓正團圓”。小時候我不愛吃,父母卻嚷嚷著說這是習俗,吃點是好事。現(xiàn)在長大了,我也不抗拒了,通過慢慢地了解,我明白,月餅也是從古時的月祭,拜祭月神而流傳下來,又稱月團。它作為供品,歷史悠久,根據(jù)現(xiàn)存文獻,最早收錄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起初只是一種點心,而后與各地飲食習俗特色相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月餅文化,深受全國人民喜愛。到明代《西湖游覽志會》更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關(guān)于月團這東西的營養(yǎng),父母也教育我說,它不是垃圾食品,所以不能挑食,吃這個又能庇佑個平安團圓,絕不能抵觸。我后來是聽醫(yī)生說過,吃月餅可以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提高免疫力,其中還含有杏仁、核桃仁、棗泥、小豆等健康營養(yǎng)成分,想到這里,我心中突浮的不情愿就會被熨平??粗值軅円皇帜弥嘛?,一手持著啤酒,訴說著崢嶸歲月與家常瑣碎,我真的想,或許這種光景,就是幸福吧。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我以前也去過外地半個來月吧,那個時候就很想家了,現(xiàn)在看看幾個哥姐在外地有了自己的事業(yè),我不禁潸然感慨:他們回來的日子,一定會很珍惜吧。
過節(jié)在一起,秋風送爽、桂花飄香,假日的習俗引領(lǐng)著溫情滿滿讓我們大家庭的人愛撫關(guān)心著彼此。這使我更加堅定,即使離開,即使平時不在一起玩一起嗨,只要家人們心連心,有愛有幫助,那份思念也會化為家人再見賞月的力量而努力,就像蘇東坡的《水調(diào)歌頭》結(jié)尾那樣寫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