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風景的脈絡(散文)
一
眼下的城市都像攤煎餅一樣,無限地拓展著,而生存空間卻在縮小。走在平整的柏油路,穿行于高樓大廈間,刺耳的喧囂,霧霾的升騰,在漸漸地掏空著心靈。走在這樣的城市里,誰都會感到無限的乏味。
走在澳門的街頭,絕沒有這樣的想法。南方城市的美麗是讓人信服的,那就是在寒冷的冬季,依舊有鮮花的盛開。街道旁綠樹成行,濃陰匝地,一片片紅色的花朵就在樹木間生長著,走近了才發(fā)覺,那不是盛開的花朵,而是芯蕊是紅色葉子的一品紅。
一陣清風吹來清清淡淡的花香,環(huán)顧四周,卻不見花叢在哪里。身邊是高大的鳳凰樹,只是還不到它的花期,枝頭空空,長長的葉子垂下來,好像女孩子額頭上的流蘇一般。不遠有兩棵榕樹,粗壯的樹干上,長滿密密麻麻的鬃髯一樣的東西,讓人能聯(lián)想到雄獅的身影與相貌。別看我不是南方人,卻知道那是什么。那是榕樹的氣生根,因為它的壽命很長,能活到上千年呢。當它生長到一定的年限,身形會非常的龐大,這些氣生根便發(fā)揮出作用,紛紛扎進泥土之中,意外地施展出支撐與輔助榕樹生長的功效來。
大街走過去是小街,連接順暢而自然。身邊有樹木的引導,讓人不自覺地走進濃陰之中,躲避陽光的照射。街衢的走向便如樹葉的脈絡,走進小街就是走進了細小的脈絡之中,只要我愿意,還有更細窄的巷口就在旁邊,隨時都可以走進。
大街小街如同是一條輸送帶,一直都在急劇晃動著,這上面一直都有極不安分的人流。對于我這樣的旅行者,就要縮短與風景間的距離,快速地切換風景,哪怕是囫圇吞棗,也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把所能看到的風景一網(wǎng)打盡。
一路上有許許多多的陳設,在吸引眼目,不是風景卻勝似風景?;ㄤ仭?、茶坊、糕點房、咖啡廳隨街而生,適時地出現(xiàn)在該出現(xiàn)的位置上,或清新淡雅,或馥郁芬芳,所散發(fā)出的氣息,在刷新著自己的存在感。越往里走,越有走近洪荒的感覺呢?樹上有啾啾的鳥鳴,在調(diào)和著音效。遠遠的喇叭聲,隨風飄來,倒是覺得有點奇怪了,這里居然會有這種聲音呢?
只要人在洪荒之外停下腳步,洪荒就會得以保存下來。自然總是像一個謎,它臉上蒙著的神秘面紗始終都沒有被揭開,這世界便始終保留著那一份純真。
走上一段石板路,濕潤的水汽洇濕著路面,這里的濃陰讓人覺得清涼,是天陰下來才有的待遇,在這里卻是應有的福利。走進一片空曠,也終于看見了那個最美好的風景。
當大三巴牌坊出現(xiàn)在身邊時,我的心已于這座城融合在一起,接納下它投來的偉大身影。陽光格外眷顧這個尖尖的頂,柔和地繞成一個金屬的項鏈,并抱住它給了一個長長的擁吻。曾經(jīng)穹頂教堂,被寬敞的門面給遮擋了起來,好像是教主的寬大法衣,在遮住不堪回首的往昔。
一百年前,我們眼含熱淚看著你離去,一百年后,我們滿懷著希望,把你擁入懷中。澳門,澳門!那個童聲的呼喚,在耳邊響起。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
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nèi)心的靈魂……
大牌坊就釘在這條風景線的結點上,也是站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界點上,因為希望,才讓我們望穿了那段苦難的歲月,讓傷痛的魂魄,找到了回家的路。
二
在大三巴牌坊一側(cè),是古炮臺遺址。當我登上這座著名的古炮臺,撫摸著似乎還有些滾燙的炮口,心中所有的隱秘與欲望,皆被這浩渺無邊的迷茫世界所包容了。大海無語,在靜靜地守候著大炮臺。
看不見的海路,也如大街與小街一樣,通向這里也通向世界。垛口的指向,是曾經(jīng)的炮火怒吼的方向,此時卻是我眺望的方向。海平面的脈絡清晰,一條條航船來去自由。海水是世間河流的匯聚,它們是流淌而來的,世間的不平,讓它們總是想尋找到一個能讓它們平靜下來的地方。萬千河流的流向都指向大海的時候,我才明白,這世界的安排是有意的,而不是偶然形成。
樹葉的脈絡是一個小小的形體存在,它能映射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里去。街道的設置如同樹葉一般的緊密,海洋航路看似密密麻麻,卻也如樹葉脈絡那樣縝密。大河之舞的波瀾壯闊,就如樹葉脈絡那樣寬敞。愛與不愛,向往不向往,這是一顆心跳動與不跳動的分界線。很多人想回歸到自然之中,這自然真的能回去嗎?身居山野就是回歸自然嗎?心中的喧囂是無法平息的。走在人群密集的城市,擁有一顆平靜的心,那份自然灑脫,讓一顆心飛揚起來。只是為了看一眼自然的形態(tài),兩眼茫茫,沒有邊界,空茫障目,什么都看不到。
古墻壁上布滿了青苔,好像是老人斑一樣爬滿了整個石壁。本真的情懷會讓歲月漂洗得發(fā)白,不改本真,是真正地擁有自然,風景里的野性是一種恢復,恢復自然的本真,是需要秉承這顆自然之心。炮臺上,大塊的綠草地與高大的樹木緊密相依,古炮雄踞于旁,深遠的天空合扣著湛藍,港珠澳大橋像一條細細長長的身子,當連接到澳門島時,一個身影竟然飛騰起來。??!那兩座高樓是兩只角,兩條長須是連接島嶼間的大橋,兩只眼睛的琉璃體是那么的醒目,竟然是鑲嵌在樓體上的巨大玻璃。蛟龍出海,升騰的意向如飄起的云霧,氤氳之氣,幻化出的生機,讓這座城充滿了靈氣。
三
來到金蓮花廣場。金色的蓮花是在蔥蘢而自由自在的環(huán)境下,生長并存在著。這朵花恐怕是這個世界最大的蓮花,同時,也以六點五噸的重量,當仁不讓地穩(wěn)居最重蓮花的榜單之上。
水澄清了,草木才會更加豐潤,更加壯碩了,就連空氣都變得清新起來。歸來的日子里,那些曾經(jīng)褪了色的圖像,已經(jīng)不復存在。興高采烈的心情是被金色的光線籠罩,唯美的空間里,陽光是那么的富足,那么的豪邁,漲人氣,足精神,暢心胸。
這條路清晰度如此的敞亮,闊步而去,街衢的盡頭竟然有金蓮花的等候,讓人不禁心潮澎湃,意氣風發(fā)。
一百年前,許許多多的中國人被壓迫到生活的最底層,茍延殘喘著,苦渡著漫長的歲月。這條街上,沒有一個中國人的面孔是清新的,他們?nèi)鐗m埃一樣,混合在泥土里,永遠地留下來。無數(shù)個傷痛的鄉(xiāng)魂,最終是沒有多少能夠上路的,甚至連立足的土地都沒有。無數(shù)的中國人是怎樣在祖先留下的骨灰里蜷曲,星星點點地繁衍生息下來?歲月似煙卻不是煙,如同死亡一樣沒有蹤跡卻無處不在。被黑夜籠罩的世界,終有打開夜幕的那一刻,太陽出來,映照出的街市煙火,生命依然堅實。
亭亭玉立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一股清氣縈繞著,蕩去所有的混濁,讓整個廣場都顯得無比的圣潔。天空疏朗靜闊,蓮花瓣兒接下的蔚藍,好像是那份遼闊的展現(xiàn),讓廣場也無限地擴展開來。搖搖曳曳,水波瀲滟,跡痕處處。我喜歡蓮是有原因的,它的香氣不是那么的馥郁,而是淡淡的清香,悠悠然走到市井的中間,安下身形。它有隨遇則喜之心性,有安于立根足下之心態(tài)。幽然綻放,便是最美的風景。美的心,有美的映照,清清的水,淡淡的綻,嫻靜如子,坦蕩似風。
與蓮為緣,也有追求圓滿的意味在內(nèi)。圓滿光滑似蓮蕊,馨香如故,一心向上。人至中年,眼里有多少繁瑣的世事,在這里不能卸下呢?擁有一個簡單的心境,如蓮一般清潔,那愛蓮的心境便一直存下了。
青春的圓潤,中年的嶙峋,老年的皈依,皆在此刻淡然化解開來。風景是可以在心里瞬間樹立起來的,一朵蓮的綻放,攤破了苦難,帶來了吉祥,宇世安然。
沿著這條路徑,可以到達任何風景之地。聞香知花,尋去無痕。步入開闊之境,從天地間走來,那條路任由腳印踩過,左繞右繞,一直盤桓到心里。
清麗的蓮花,承接著歷史,也指向未來。
當“荷”被叫“蓮”時,“荷”已經(jīng)被渡上了佛光,是更加學層的精神領域,關于宗教,關于哲學,關于生命,太深奧了。每一個來到澳門的人,心情都是復雜的吧。老師明著寫風景,其實是風景背后的更深東西。澳門是歷史的蓮,是菩提寶座上的蓮,好在這朵“蓮”終于撐破苦難,綻放了,這是我們同根生的蓮,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是欣然的。
題外話:從荷塘跳到這里,我居然被江山清場了,我暈。本來寫好了心中即時的感受,一點提交,居然說我沒有登陸。只好再次登陸,但是剛才寫了什么,也老眼昏花記不清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