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鞭炮與環(huán)保兩難全(散文)
一
我們這山村,過年最熱鬧的時刻要數(shù)舊年結束新年開始的零點子夜時分。這時是新替舊的時刻,也是人們心目中覺得霉運走、好運至的時分。此時,所有人都是滿心期待,憧憬美好。我沒在城市過過春節(jié),不知道城市除夕交接時分到底啥樣。不過,我猜想,盡管城市里張燈結彩,紅霞滿街,音響不停,到處洋溢著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未必有鄉(xiāng)村的超高分貝效應。城市里高樓林立,住戶眾多,人口稠密,很多早就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相比之下,鄉(xiāng)村里,松散許多,可以隨心所欲,將年味盡情渲染。
除夕夜的十一點開始,人們就將準備燃放的煙花爆竹搬到了空曠的室外,好好擺放。周圍有樹木的會離樹遠一點,繞開頂上的枝葉。大家時刻盯著手表看、盯著手機看,生怕錯過那最關鍵的交替時刻。一般從舊年的二十三點半到新年的零點三十分,前后近一個小時,是煙花爆竹炸翻天的最熱鬧時間段。天空幸好是空的,可以無限延申,炸不開,拉不裂,否則肯定會扯開口子,炸得稀巴爛。這時的春晚節(jié)目再好看、再熱鬧,演員喊破嗓子、手舞足蹈賣力演,電視的聲音開到最大,只見人動,不聞人聲。外面飛快閃耀的煙花爆竹聲,很快將漆黑的鄉(xiāng)村、寂靜的鄉(xiāng)野點亮,周圍的世界瞬間被煙花爆竹的海洋淹沒。五彩斑斕的煙花如夜空中盛開的花朵,此起彼伏。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似千軍萬馬狂奔而來,一浪高過一浪,一波連著一波,暗暗比著賽著??凑l家的沖得高,看誰家散的廣,看誰家的花色更漂亮更持久。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人們向著夜空散開的彩色叨念:花開富貴,新年來了,這一年必然會更好。特別是家有大齡子女沒成家的,父母更會緊緊盯著自家的煙花從盒里沖向高空,看著一個個煙花暢通無阻直沖上天,然后“砰”的一聲,開枝散葉一般,綻放出五彩斑斕,心中欣慰:今天的煙花一點就著,直沖云霄,且散開十分絢爛美麗,這是吉祥的象征,今年孩子應該會成家了。大人的臉上寫滿期許,裝著滿足。
年,大概從隋唐孫思邈發(fā)明了火藥,就開始慢慢用鞭炮慶祝了,且越來越盛,寓意也越來越多。即使某個家庭少錢,但過年的鞭炮多少是要買點的,就希望將霉運送走,將好運迎來。人們秉持著“煙花點燃,煩憂消散;煙花升空,禍無影蹤;煙花炸響,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景,盼著新一年財運滾滾來,平安每一天。
二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家家戶戶燃放煙花爆竹,放多放少,都無可厚非。但是,除夕夜震天動地的煙花爆竹,也有不少人為之皺眉,這是為哪般?說白了,煙花鞭炮就是個“落地窮”。絢麗再美,一瞬而已;聲音再大,一瞬而消;熱鬧再多,一瞬而過。慶祝新年,送走厄運,寄托美好,就應該肆無忌憚地炸天空?聲勢越大越好?有錢就該大把大把這樣揮霍?
單單過個春節(jié),有錢人的家庭買煙花爆竹就是大幾千上萬甚至幾萬,給小孩玩的各種花炮也是幾千,錢真成了糞土成了紙。當然也有比較困難的家庭,不曾買或者買得相當少,覺得聽聽他家的、看看空中別人放的煙花,過過眼癮,向天上許個愿,同樣也跨過了年。
簡單的算賬,誰都會。就拿普通一個村300戶為例,平均以每家500元的煙花鞭炮花炮來算。一個村的消耗就是15萬,一個鎮(zhèn)、一個縣、一個省呢?每年春節(jié),不少的資金都花到了煙花爆竹的購買中,給商家給廠家賺的盆滿缽滿。而這些錢在分分鐘就消耗殆盡,留下一堆堆廢品給環(huán)衛(wèi)工,散開大量的煙霧讓生靈吸。人們從中到底收獲了多少真正意義上的快樂與滿足?這些錢如果集資給某偏遠山區(qū)修路搭橋,給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殘疾人和貧困者,那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三
世上沒有純粹的事,凡事都是福禍相依,利劍雙刃。
煙花爆竹燃放后,產生的大量煙霧,將空氣嚴重污染。大年初一的早上乃至整個上午,煙霧久久在上空彌漫,愛走不走,愛散不散。殘余的煙花味道到處游蕩,想不吸都難,給出行的人帶來很大的不便。誰都希望大年初一收獲開門紅,出行要搏個好彩頭。特別是開車司機,總捏把汗,生怕出萬一。每年正月初一,哪怕是晴天,許多路段煙霧太大,能見度非常低,車子只能緩緩挪步,本來一個小時的車程會花上兩三個小時甚至更多。有的車開到離目的地僅數(shù)米之遙了,還要下車仔細辨認方位后才敢確定。
煙花爆竹燃放過后,給環(huán)衛(wèi)工人帶來非常沉重的負擔,這幾天的工作量起碼是平時的三倍之多。大家都團團圓圓過春節(jié),他們卻形影孤單頂著寒風到處收垃圾,還他人以清潔整齊。初二那天,我見我村的衛(wèi)生員,車上全部是空煙花筒,扁的圓的、高的矮的、長的短的,五花八門,滿滿當當一堆車。他說,一個村,像他這樣的三輪車起碼有近十車,要好幾天才能拉完。他是沒時間出門拜年的。
大家心里都明白,燃放煙花爆竹,在將過年氣氛渲染的同時,安全隱患也是緊緊相隨。明明是很喜慶很快樂的團圓日,往往事與愿違。有的人不知情,買了質量不過關的煙花爆竹;有的燃放地點隨意,為吸人眼球到樓頂燃放;有的大人只簡單交待一下自己的孩子,任由孩子玩耍……這些都有著極大的安全隱患,事故往往就在麻痹心大的一瞬間。
每年春節(jié)期間,因為煙花爆竹引起樂極生悲的例子真不少,網(wǎng)上一搜一大把。有炸傷眼睛、炸斷胳膊炸斷腿的;有當場斃命、搶救無效失去生命的;也有引起火災、造成財物嚴重損失的。
今年,四川一小孩丟鞭炮到化糞池,引起沼氣池爆炸,炸毀好幾輛豪車。這個事故,網(wǎng)上傳得沸沸揚揚,大家肯定都是知道的。
八天前,貴州一個10歲男童玩未燃盡的禮花筒被炸傷,三個手指瞬間炸飛。
不久前,廣東省廣州市14歲少年放鞭炮引燃轎車,父母被判賠償15萬元。
去年春節(jié),河南10歲男孩被煙花炸傷,全力搶救,還是不治身亡。
……
這些,都是上一秒在笑,下一秒災禍瞬至。
歡快喜慶團圓的春節(jié),如果變成了“春劫”,有的人是會發(fā)瘋、會徹底奔潰的。
四
春節(jié),一年之歲首,傳統(tǒng)上的“年節(jié)”,歷史悠久。歡度春節(jié),迎接新年,其文化內涵和意義在于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幸福、興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華夏子孫當然要繼續(xù)傳承下去,且還要發(fā)揚光大。但與此同時,是不是也要關注一下環(huán)境環(huán)保問題,資源節(jié)約問題,樂極生悲問題,用相對文明、相對安全的慶祝方式不是更好嗎?
除了春節(jié),農村人辦紅白喜事,也是集中燃放煙花爆竹最多的時間點。同樣,隱患也是緊緊緊隨。其實,國家早就出臺相應政策,在過節(jié)辦事時,專人負責,或集中燃放,或用電子產品,既熱鬧又環(huán)保,真的很好。
去年年末,我參加過一次遠方親戚的葬禮。那也是鄉(xiāng)村,離我一百多里,但提倡的是文明喪葬,用的是電子煙花電子禮炮。主人首先交待了所有的親友一概不買鞭炮,這倒還為親友節(jié)省了一筆開支。吊唁的人,只聞不絕于耳的鞭炮禮炮聲,不見火光濃煙往上升。這個白喜事同樣也辦得體體面面,還辦出了新意,讓親友贊嘆不已!
讓我們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尋找出一個平衡點吧,不要我行我素,讓煙花爆竹的吉祥寓意在新時代里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芒,讓我們的新年既有傳統(tǒng)文化韻味,又有現(xiàn)代文明的新意。這個點,如何把握,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