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紅鋪墨香(散文)
“紅鋪墨香”,是紅與黑的組詞,可不同于法國大作家司湯達的名著《紅與黑》的故事。中國人的春節(jié)是什么顏色?可能只有“紅與黑”的組合才能準確表達。燦爛的紅紙寫上墨香的字,才是春節(jié)的樣子。
一
這是我臨時做的一個組詞,春節(jié)前的臘月27日,走進我所在的社區(qū)專設的“青山會客廳”,立刻被準備過大年的節(jié)前氛圍給弄陶醉了,于是唱出了這個詞。
社區(qū)黨委書記小張發(fā)給我高德位置圖,沒想到,我在小區(qū)行走,也需要高科技。有時候變化真的讓人出乎所料。心中涌起一個想法——有時間多出門轉轉,不然就真的落伍了。
我第一次走進,感覺很奢華,一個社區(qū),還有“會客廳”。原來是房東老張無償提供了一個舉行社區(qū)居民相聚議事的場地。老張把樓前的院子縮小了三米,擴大了會客廳的空間,室內,收拾整潔,擺設木案,供人書法使用,壁上懸了青山社區(qū)居民的書畫,一排筆架,大小狼毫,整齊亮相。而且還接受了社區(qū)居民的捐書,并為之打造了一個簡易書架。
小張書記很得意地說“來的都是客”,所以會客廳懸匾額,紅色打底,金字耀眼,叫“客至如歸”。待客如賓,是恭敬;待人如客,是親近。尤其在膠東,凡走進自家的無論親疏,統(tǒng)稱為“客”。禮待的細節(jié),都考慮得這么周到,讓我刮目。
我笑道,這哪里是會客廳,簡直就是“書香之家”。小張書記說,你看看老張大叔,一身紅色的唐裝,這不是迎客的裝扮嗎?我已經被老張拉住了手,紅彤彤的氣息撲面而來,連喊“喜慶喜慶”。我一下子喜歡上了唐裝老張,只要這里有青山社區(qū)居民來,他都是會客廳的主人,他告訴我,每周都要計劃好社區(qū)的活動,做好裝飾和接待。他自稱“義務接待員”,退休了多一個溫暖的身份,讓他精神倍好。
寬闊的大門,懸上了紅燈籠,燈籠是春節(jié)之夜的眼,這是“燈籠張”的杰作,我不認識這個“燈籠張”,但我看到了他朝我微笑。“唐裝張”指著門側說,你負責留下春聯(lián),見面自來熟,我想認他為兄弟了。
嗯,我負責留下紅色的心情。燈籠是眼睛,春聯(lián)是心情,一室的歡樂是主題。我趕緊應允,其實,小張書記早就告知我了,我領命而來。我趕緊隔窗打量著室內的布局,紅布覆桌,香茶裊裊,鮮果盤盤,早有居民坐下閑聊的了。老張看我,早就拿著紙筆,囑我,要接地氣,要平民化一點。他在等我出句——
歡歌笑語幸福里
香茶鮮果會客廳
這條路有名“幸福里”,是建設社區(qū)環(huán)境文化的重點路段。我也在“幸福里”,突然覺得,幸福就是一種紅色,燦爛入心。社區(qū)還有“會客廳”,第一次聽到,我感受到社區(qū)對居民的尊重態(tài)度。
我住在青山南區(qū),這里有上百棟居民樓,算是老舊小區(qū)。2024年,青山社區(qū)致力于打造“文化青山”,通過善籌,獲得贊助,對社區(qū)墻壁做了粉飾,繪畫詩詞上墻,一下子面貌一新。我受邀為之創(chuàng)作歌賦詩詞對聯(lián),做了一點“文化事”,所以才有資格走進這“會客廳”。
二
市農村商業(yè)銀行贊助的電視機,披著紅綢緞,社區(qū)工作人員已經在播放“文化名人”APP,我第一個被邀請上電視機前,接受小張書記頒發(fā)的證書和禮品??上菞l紅彩帶在脖頸上掛的時間不長。那盒組裝的干海鮮,提在手中,一個“?!弊郑诩t紙上燃燒。
社區(qū)是第二“清水衙門”,哪來的錢破費?禮盒上寫著“人和魚海鮮”,這是青山路一家海鮮店的贊助,還寫著“為青山文化添點鮮味”的廣告詞。
鋪天蓋地,給我一陣紅色的包圍。做教師的我,突然有點窘了。“文化名人”的頭銜很大,頒獎的方式很暖,一下子語塞了,竟然忘記跟頒獎人說句“謝謝”。
繼續(xù)往長桌上添小吃水果,一位中年女子,似熟非熟的樣子,著一身紅裝,忙將果盒擺在桌上。嘴里喊著“吃出個好心情”,原來也是住在社區(qū)的商戶。她走到我面前,笑道:“老師,謝謝你給我店墻壁上的那首詞,真好!”
哦,忘記了。女人擺了個舞臺演戲的姿勢,笑口輕吟“早起哼歌,驚得櫻桃破”。哦,想起來了。那是我寫的一首詞,詞牌叫“一斛珠”,其中有這么兩句。她挑我的瑕疵,說,那個“破”,不如“紅”,我賣的是紅櫻桃呢。“破”和“紅”不是一個韻部,“破”在平水韻里的“二十一個”韻部,不好改,但我馬上意識到不能敗了她喜歡的興致,遂說道,哪天我借“唐裝張”的毛筆給你改過來!
“不用了,‘破’也好,每天開張就叫‘破’……”沒想到還“歪打正著”呢。一旁的“唐裝張”插話說,這叫一字千金。一屋人歡笑沸騰。如此氣氛紅紅火火的,身上燥起來。
我馬上說,妹子,我認你個“一字之師”好吧?她臉上的搽粉都快裂口了,紅撲撲的臉,洋溢著興奮。
打開詩詞頻道,“唐裝張”也說起自己記住的句子:“肥沃田園桌上歸。如甘少是非。”他說你這個“長相思”卻不是相思苦,讓我們喜歡樸素的生活,以甘甜去雜念。真沒想到,平常一個句子,卻這么走心,干預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一個人創(chuàng)作了文學,就會留下美聲;一個人走過的路,一定有腳印。我沒想讓誰記住我,但他們記住了一個句子,盡管只是在她的水果店的墻壁,在一個街區(qū),我覺得從江山的“東籬”到青山,一步之遙,或者說,東籬就在青山上。
沒想到,在會客廳遇到不少熟人,原單位的楊和勝也在場,還有我教書的第一屆學生“少華”也握手問好,他在電視臺做新聞主播,他們都臨近退休了,握手寒暄之后入座,免不了敘舊,問近況如何。他們都表示,回歸“青山”人不老。小張書記聽得心花怒放,臉如桃花開。
“唐裝張”早就煮好了熱茶,將紫砂杯放在我們面前,我說,這是“一串紅”,“唐裝張”說,那就請你給會客廳寫個“一串紅”。我說,我卻是信口開河的,哪知有沒有詞牌“一串紅”。但有花兒叫“一串紅”,也叫“墻下紅”,“唐裝張”說,開春了,那就在會客廳前的小花畦植下一串紅吧,記下這迎蛇年的盛況吧。我佩服他的臨場應變,一個人的心情,靠氣氛的渲染,更依賴他的情調,我趕快應道,等一串紅紅了,我來采風吧。
冬天里,喝紅茶最好,暖胃益氣,“唐裝張”逐個斟茶,做起了“阿慶嫂”。茶香裊裊,茶色暈紅。小張書記說,我們要在會客廳和每個與青山社區(qū)“聯(lián)姻”的商店都設上茶座,2024年是青山文化年,2025年就是青山茶香年。一杯茶,多少事,圍一圈,談一談,都成笑談。小張書記善于調節(jié)居民鄰里關系,化解矛盾是出了名的人物,為此他還獲得街道評選的“暖心人”稱號,其實,這個榮譽等級不高,但她看重這個,認為和諧的社區(qū),才是工作重點,小張書記稱這是“內外兼修”。社區(qū)的書記,需要一副熱心腸,更需要民俗文化,懂得民情。他愉快地告訴我們,去年作為個人的喜事就是轉為公務員了。她強調說,她的公務是在青山社區(qū)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不在辦公桌上。
唐裝張告訴我們,這些紅茶都是茶客來自帶的,金駿眉,宜興紅,鳳凰單叢,小山正種……
三
來的都是高手,都在摩拳擦掌,但一番矜持之后,馬上執(zhí)筆寫春聯(lián),再次掀起一股紅潮。紅紙是悠然商店提供的,一定要給悠然商店一副春聯(lián)。來不及考究潤色,我便來了急就章——
千山茶韻悠然來潑墨揮毫我有宣紙
一湖煙雨彌漫開護膚美容店營精華
這家店,我未進入,聽他們介紹,經營紙張和化妝品,設有茶水間,生意很好。我只好把不相干的東西拼在一起,我笑道,這幾樣不倫不類,只能“笑納”了。老板趕來,握手道,他年貼春聯(lián)都很俗,今年也敢攀“青山文化”了。
一中書法美術教師“忠勝”打開手機,“照本宣科”,一頓行楷,早有人扯著墨香未去的對子,整齊地擺在地面,一地鋪紅,比那好萊塢的紅地毯還寬闊,圍觀的人忙著手機拍照,只拍場面。紅色的海洋,亮著眼睛,點亮了心情。
小張書記拉我在一邊,要我給青山社區(qū)辦公樓大門來一副春聯(lián),特別要求有點“詩情畫意”,總結出青山文化的特色。
青山無言綠意成詩雨
民心有歸笑臉墜詞花
我曾經給小區(qū)書記寫過演講稿,了解她建設“綠色青山”的概念,知道她要求社區(qū)工作人員面對居民要“笑臉相迎”的要求,要從內心打開笑,樂于為居民辦好每一件小事。
悠然商店的老板捧走自己的春聯(lián),一路上相問的人不少,一會涌來四五個商鋪老板,進門就說,來沾沾喜氣,討個紅彩,也要我為他們出聯(lián)。
我這“紅鋪”的造詞,并非臆造,只是我截取了宋詞一句“滿地落紅鋪繡”的兩個字,古人有這樣“斷章借字”的愛好,我也學一下。詩人是看春末落紅,并無寂寥詩意,而是覺得春花為大地鋪繡增彩??爝^年了,春光不遠,我們先在會客廳里“鋪繡”,繡出一地紅花香墨,借將來一抹東風,飛上各家門楣,繡上新春顏色。我的詩意被激發(fā),更得一句好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聯(lián)過大年。此“落紅”非彼“落紅”,這也是我們的“紅色文化”。
有個小小的感受,只要氛圍對了,靈感這東西就很容易跳將出來,“閉門”不應該“造車”,而應該修煉功底,會客廳才是刮起詩詞風暴的地方。
曾聽他人說,文學是最無用的東西。此時,我不敢茍同了,文學走進春節(jié),春節(jié)就有了生動的色彩,泛香的墨氣。
中華文化,給了我們自信,文化走進百姓,才是最有底氣的文化自信。有誰去挑剔我的遣詞是否和韻,是否精當。
但我不能這樣寬慰自己,明年,青山社區(qū)還會在會客廳掀起一波更精彩的紅潮,潑出一屋的墨香。
年年過年年相似,每年過年味不同。今年過年,我提前就聞到了年味了,鋪紅有味,潑墨有味。
2025年2月16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