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春天】武曌:女帝傳奇(小說)
第一章:入宮風(fēng)云
貞觀十一年,洛陽城中,十四歲的武曌站在自家的庭院之中。她身姿婀娜,面容清麗卻透著一股倔強(qiáng)。武家在當(dāng)?shù)匾菜闶歉毁F人家,然而武曌心中卻有著遠(yuǎn)超常人的抱負(fù)。
“媚娘,此次入宮,你定要謹(jǐn)言慎行。”母親楊氏拉著她的手,眼中滿是擔(dān)憂。
武曌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堅定:“母親,我知道,這是我的機(jī)遇,我不會輕易放過?!?br />
入宮那日,陽光灑在華麗的宮殿之上。武曌隨著一眾秀女緩緩走進(jìn)那宏偉的太極宮。她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那些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建筑讓她暗暗驚嘆。
在掖庭宮的住所里,武曌結(jié)識了同入宮的徐惠。徐惠是個溫婉聰慧的女子,她和武曌很快成了好友。
“媚娘,這宮中的日子可不好過,我們得小心侍奉才是?!毙旎葺p聲說道。
武曌輕輕一笑:“惠姐姐,我不怕,只要有機(jī)會,我定要出人頭地?!?br />
不久后,太宗皇帝李世民召見了武曌。武曌精心梳妝,穿著一襲淡雅的宮裝走進(jìn)了皇帝的書房。李世民坐在書桌后,目光落在武曌身上。
“你就是武媚娘?”李世民問道。
武曌恭敬地行禮:“陛下,臣妾正是?!?br />
李世民讓她起身,與她談?wù)摿艘恍┰娫~歌賦。武曌應(yīng)對自如,她的聰慧和美貌讓李世民有了幾分贊賞。然而,此后的日子里,武曌并未得到太多的寵愛,只是被封為五品才人。
第二章:感業(yè)寺之困
太宗皇帝駕崩后,武曌按照宮規(guī)被送往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感業(yè)寺中,一片清冷寂靜。武曌穿著樸素的尼姑服,每日在佛堂誦經(jīng)。
“媚娘,我們此生恐怕就要在此度過了?!币煌胨碌膶m女哭訴著。
武曌握緊了拳頭:“不會的,我不會一輩子被困在這里?!?br />
她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望著窗外的明月,回憶起宮中的日子和自己未實(shí)現(xiàn)的抱負(fù)。此時的她,心中充滿了不甘。
高宗李治即位后,在一次到感業(yè)寺進(jìn)香的時候,與武曌重逢。武曌看到李治的那一刻,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她精心安排了這次見面,用自己的美貌和曾經(jīng)與李治的舊情打動了他。
“媚娘,朕想帶你回宮?!崩钪紊钋榈乜粗鋾?。
武曌淚流滿面:“陛下,臣妾日夜盼望著這一天?!?br />
第三章:回宮爭寵
武曌終于得以回宮,她深知自己要在這后宮中站穩(wěn)腳跟,必須要爭得皇帝的寵愛并且鏟除異己?;貙m后,她被封為昭儀。
在后宮中,王皇后和蕭淑妃是她最大的競爭對手。王皇后端莊卻刻板,蕭淑妃嬌艷但驕縱。武曌則巧妙地周旋在她們之間。
一次宮宴上,武曌身著華麗的服飾,光彩照人。她看到王皇后和蕭淑妃坐在一旁,眼神中帶著挑釁。
“昭儀今日真是美若天仙。”一位妃嬪奉承道。
武曌微笑著回應(yīng):“多謝姐姐夸獎,這都是陛下的恩澤。”
她深知李治對自己的感情,于是更加用心地侍奉李治。她常常與李治談?wù)搰掖笫?,她的見解?dú)特而深刻,讓李治對她越發(fā)倚重。
為了打擊王皇后,武曌心生一計。她生下女兒安定公主后,趁著王皇后前來探望之時,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兒,然后誣陷是王皇后所為。李治聽聞后,大為震怒,對王皇后的信任逐漸瓦解。
“陛下,皇后她竟然如此狠毒,臣妾的女兒還那么小。”武曌哭得梨花帶雨。
李治心疼地抱著她:“媚娘,朕不會讓你受委屈的?!?br />
第四章:登上后位
隨著武曌在后宮中的勢力逐漸壯大,她開始謀求皇后之位。她拉攏朝中大臣,許敬宗、李義府等人成為了她的支持者。
朝堂之上,關(guān)于立武曌為后的爭論激烈。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老臣堅決反對,他們認(rèn)為武曌出身低微且手段殘忍。
“陛下,武昭儀不可立為皇后,她違背倫理,殘害親生骨肉。”褚遂良在朝堂上諫言。
李治卻不為所動:“朕意已決,朕相信媚娘的為人?!?br />
最終,在武曌的多方運(yùn)作和李治的支持下,她成功登上了皇后之位。武曌頭戴鳳冠,身穿華麗的皇后禮服,站在朝堂之上接受眾人朝拜時,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成為皇后之后,武曌開始參與朝政。她聰明睿智,處理政務(wù)井井有條。李治因?yàn)樯眢w原因,常常將許多事情交給武曌處理。
“媚娘,朕的身體越來越差,這朝堂之事,你要多費(fèi)心了。”李治握著武曌的手說道。
武曌溫柔地回應(yīng):“陛下放心,臣妾定當(dāng)竭盡全力?!?br />
第五章:臨朝稱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治的病情愈發(fā)嚴(yán)重。武曌在朝堂上的話語權(quán)越來越重。她開始打壓那些反對她的勢力,同時培養(yǎng)自己的親信。
李治駕崩后,太子李顯即位。然而,李顯性格懦弱,武曌并不放心將大權(quán)交給他。她找了個借口將李顯廢黜,改立李旦為帝,自己則臨朝稱制。
在朝堂上,武曌坐在珠簾之后,聽著大臣們的奏報。她目光犀利,對于那些試圖反對她的大臣毫不留情。
“陛下,武太后此舉有違祖制。”一位大臣大膽進(jìn)諫。
武曌冷冷地看著他:“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你莫要多言。”
她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選拔人才不論出身。她創(chuàng)立了殿試和武舉,讓更多有才能的人有機(jī)會進(jìn)入朝堂。
第六章:稱帝之路
武曌的權(quán)力欲望不斷膨脹,她已經(jīng)不甘心只做一個臨朝稱制的太后。她想要成為真正的皇帝,開天辟地的女皇帝。
她命人制造祥瑞,宣揚(yáng)自己是天命所歸。她的侄子武承嗣等人也在朝堂上鼓吹她稱帝。
“姑姑,您本就是天命所歸,應(yīng)當(dāng)稱帝,建立武周?!蔽涑兴谜f道。
武曌心中暗喜,但她也知道此舉必然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她開始對那些反對勢力進(jìn)行血腥鎮(zhèn)壓。
終于,在公元690年,武曌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她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登基大典上,武曌身著龍袍,頭戴皇冠,接受萬民朝拜。她的目光掃過臺下的臣民,心中充滿了自豪。
第七章:治國理政
武曌稱帝后,開始了她的治國之路。她深知自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既要讓國家繁榮昌盛,又要應(yīng)對那些反對她的聲音。
在經(jīng)濟(jì)上,她繼續(xù)推行重視農(nóng)業(yè)的政策。她下令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減輕農(nóng)民的賦稅。在她的治理下,百姓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
在文化上,她鼓勵文人創(chuàng)作。許多文人墨客受到她的賞識,駱賓王、宋之問等詩人在這個時期嶄露頭角。
然而,她在位期間也重用酷吏,來俊臣、周興等酷吏用殘酷的手段鎮(zhèn)壓反對者。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陛下,來俊臣等人手段太過殘忍,民怨沸騰。”一位大臣進(jìn)諫。
武曌沉思片刻:“朕知道了,朕會加以約束?!?br />
第八章:晚年退位
武曌在位多年后,逐漸進(jìn)入晚年。她的身體開始衰弱,對于朝堂之事也有些力不從心。
她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皇位的繼承人問題。是傳位給武氏家族的人還是歸還給李唐子孫。她在這個問題上猶豫不決。
狄仁杰等大臣進(jìn)諫:“陛下,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于廟者也?!?br />
武曌最終聽從了狄仁杰的建議,決定將皇位歸還給李唐子孫。
公元705年,張柬之等人發(fā)動政變,逼迫武曌退位。武曌看著前來逼宮的大臣,心中雖然憤怒但也知道大勢已去。
她退位后,被尊為則天大圣皇帝。她在宮中度過了最后的時光,回憶著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武曌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打破了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成為了歷史上不可磨滅的女帝傳奇。她的統(tǒng)治對唐朝乃至中國歷史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