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拜新靈(散文)

精品 【東籬】拜新靈(散文)


作者:紅花草 舉人,3983.7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18發(fā)表時間:2025-02-19 06:29:42


   一
   拜新靈,顧名思義,是給新靈魂祈福、祭祀的意思。具體的日期是大年初一或者初二,全國各地都有這個習(xí)俗,可能只是叫法不同。這天親戚們都要前來給先一年過世的親人以專程祭拜、悼念;也給這家主人送上新年祝福,以示慰問尊重。拜新靈,究竟從哪個朝代開始,我也說不準,查無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習(xí)俗與古代中國的歲首祈福祭祀有關(guān)。《詩經(jīng)》的歌謠氛圍風雅頌,其中“頌”就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纂集。因為歲首是萬物生長的開始,人們相互拜年,表達對新年的敬意,特別對失去親人家庭給予關(guān)心。
   拜新靈,屬于特殊情況,“三斤重的鯉魚倒提”,就不稀奇了?!澳镉H舅大,爹親叔大”,哪怕千百年都遵循著長幼有序的做法,此時,舅舅有可能倒過來先到姑娘家拜年,哥哥姐姐也有可能倒過來給弟弟妹妹家先拜年。這是“亡者為大”,對逝者尊重,對痛失至親的親人以精神安慰。
   “初一不出門,初二拜新靈”,這是北方的傳統(tǒng)習(xí)俗。我們這湘北有一部分地區(qū)的“拜新靈”,是正月初一。無論是初一還是初二,這都是一項莊重而有意義的活動,人們都非常重視。
  
   二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咱們中國人都喜歡以規(guī)矩辦事,這樣才有條不紊。拜新靈,與其他的節(jié)日活動有區(qū)別,也有很多規(guī)矩?!叭锊煌l(xiāng),五里不同俗”。各個地方的規(guī)矩可能也有些不同。
   我們這里,信奉的是,人死,便是一了百了。逝者生前的私人用物,在他(她)去世后,很快由至親之人含淚收拾清理到一旁。一些非常好沒來得及穿的衣服、沒用過的被子等,會贈給愿意要的人。另外,子女會留下逝者生前用過的一兩件物件作為紀念。其他之物在給逝者燒靈屋時,便與其全部給燒掉。說是只有通過燒的方式,逝者到陰間領(lǐng)取他的財物才能認得清,收得到,不會出錯。燒的時候還要用石灰圍一個圈,并高聲呼喚他的名字,這樣,別的鬼魂就不敢趁火打劫去搶。如果是燒不燃的東西,像煙斗、茶缸之類,也要趁燒靈屋時,在濃濃的煙霧中跑一下,叫“過煙”,這樣,逝者才收得到。到了陰間的親人到底如何,那么多的金銀珠寶,到底收到?jīng)]有,誰能說得清?反正都是這樣做,這就叫“哄鬼”吧。民俗不同于迷信,人們并不相信,但已經(jīng)形成了風俗,重在表達對已逝親人的溫暖送別的感情。
   我們這里許多姓氏沒有祖宗祠堂,也沒有逝者的靈位。我長這么大,還真沒見過家族的祠堂,不知道祠堂里到底供奉的啥。許多認知,我都是在電影里電視里粗略得見。我們這里的人死后,除了壘的土堆比其他的農(nóng)作物土堆稍大一點,多一個小小的墓門、插有香燭、堆上常有紙錢外,外地人不仔細看真不知道這就是墳。后人一般每隔三五年還給攏一次墳(培土),否則,風吹雨淋的,墳堆越來越小。有后人的日后會立個碑,碑中刻上現(xiàn)有的后人名,就是死后的最大榮耀了。一般的家里,很少有逝者的照片,有,也不久留,不掛在家中。說是將死人的照片放家里,陰氣重,魂魄在家游蕩不肯離去,常給家中帶來不利,逝者也得不到超生,投胎不成,后人很害怕。
   大概我們這里注重的是把逝者深深埋在心底,化悲痛為力量吧。然后朝前走、朝前走,向前看、向前看,其他形式化的東西可有可無,無需重視?但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和普及,很多死者的照片還是被寄存在網(wǎng)上。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思念了,點開來看,以示紀念。
   因此,拜新靈這天,親戚們都是到墳地,也必須到墳地。大家買的香燭紙錢鞭炮等祭祀用品,不能進主人家。反之,給主人家的拜年禮品,也不能拿到墳地。陰間陽間的禮物要分開放,不可混淆。一般情況下,客人會將祭祀用品先放到離墳較近的大路邊,初一這天,見到路上的這類東西都是心知肚明,會繞開走,且少看。這類東西是沒人偷沒人拿的。待拜年禮物送到主人家,交待一聲,再到墳地去。親人們恭恭敬敬點香燭、鞠躬、磕頭、燒紙錢等,最后放鞭炮。在這期間,免不了與逝者敘說一番他走后的種種思念:今天過年,給您拜年來了,給你的錢財都拿好,用不完的存銀行,在生受了苦,過去了要學(xué)會自己心疼自己,家里一切都好,你放心,等等之類的話。有時候,說著說著,觸到某根傷心的神經(jīng),難免流淚。但畢竟是過年,同行的人會勸,很快止住悲聲,面對現(xiàn)實,輕嘆數(shù)聲,含淚離開。
   親戚到墳地里祭拜完畢,再就是到主人家拜年,吃飯。氣氛雖然有些壓抑,但也很溫馨。初一這天,拜新靈家里的客人很多,起碼也有個三四桌。大家聚在一起,喝著茶,吃著點心,相互寒暄,說說已過去的感懷,談?wù)動邢M奈磥怼3燥垥r,首先是請逝者上座,請先輩們用餐,敬酒。有爐子的燉缽菜還要夾一點到碗里,據(jù)說鬼魂怕火,燉缽菜他們不敢吃。還有,請逝者先輩們吃過的飯菜收集一起后,給雞鴨等牲畜吃,說是這一年養(yǎng)牲畜會很順。先人們吃完,然后請親友們吃飯。吃飯的整個過程,大家都不再提及逝者,以免引起傷感情緒。大年初一,都是喜慶歡快、充滿希望的日子。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tài),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更看得開,早去晚去遲早都得去,誰也不會長生不老。因此,大家是該吃就吃,該喝就喝?;钤谑郎希鸵硎苊篮?,無論是誰,過一年會少一年,過一天會少一天。新年伊始,抬頭向前,只要在生,就要能動就動,能干就干,把握現(xiàn)在,活出精彩。人民的情緒轉(zhuǎn)換非???,這是中國人的禮儀,看淡生死,懷敬亡者,過好活人的日子,就是對亡者的最好告慰。
  
   三
   拜新靈,無論是主人家還是親戚家,都會鄭重其事地當一年中的第一件大事來抓??捎械臅r候,初一這天,個別家庭同時有幾家新靈要拜。真是應(yīng)了那句“三十初一不得閑”,“從年尾忙到年首”。家里人口多的,好安排,分頭走,這個去東家,那個去西家,人到情分到,盡量做到不偏袒誰。抽不出人手,又必須要去的,就是大清早冒著嚴寒頂著霜風出發(fā),先到這家再到那家,馬不停蹄,敬重的禮節(jié)做到位。我們這里許多的風俗都是不過午,覺得午后太陽西斜,陽氣下降,陰氣上升。拜新靈的習(xí)俗,為圖大吉大利,也不能過午。連續(xù)跑幾家的人,有時候吃飯都來不及,但不吃飯,又顯得沒禮貌,主人也會見怪。如果覺得中午之前趕不到,分身乏術(shù),干脆別去。事后,給主人解釋一下,主人也會理解。個別人不懂這些,過了中午或者晚上才到,主人肯定會陰沉著臉,說四六不分,啥也不懂。大年初一鬧得心中不爽,全年也會膈應(yīng)得慌。
   拜新靈,還有一個特別習(xí)俗,客人是不能留宿主人家的。所有的客人,吃完飯都必須回家。主人不會留客,客人也自覺不會留宿。這些禮節(jié)習(xí)俗究竟什么說道,我也誰不清,老人也說不明,反正從古到今聽話照做。這與主人是否賢惠無關(guān),賢惠也不在此刻。
   我家今年正月初一本該有三家新靈要拜。去年我夫家的哥哥去世,娘家的堂嬸去世,娘家的叔叔去世。雖說都是親人,可堂嬸與叔叔家,因移民,各自搬到各處,一個在西北方,一個在西南方,方向不同縣不同。我和他們呈三角鼎立狀,彼此相距都百多里。我還真的犯難不好安排,去,人手安排不過來;不去,覺得很對不住嬸嬸、叔叔,以及這兩家的主人。只去一家,更不好,去這家不去那家,又會說我分了彼此分了親疏。做人難啊,不能面面俱到。思之再三,最后決定,我干脆都不去,理由也很充分:人都說“親三代,族萬年”,夫家哥哥的新靈,是自己家里的事,我老公就兩弟兄,得放在前面。哥哥家的親戚,一半也是我家的親戚。初一是要幫著嫂子幫著侄子照顧客人的。我不能出門,老公也不能出門。電話里解釋覺得有點虛套,日后見了面再解釋吧。
   在一些地方,我們中國人的族源根系很發(fā)達,可以說是親戚連著親戚,坐下來一念叨,南村北莊的人都能連起來,疏遠的,慢慢地放下,親近的,一定要表示。正是這種禮俗,讓我們始終覺得溫暖。拜新靈是一種親人相聚的方式,紐帶關(guān)系進一步拉緊,這也應(yīng)該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方面,不能否定。拜新靈,不僅僅是一種傳統(tǒng)習(xí)俗,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精神寄托。通過拜新靈這一儀式,人們可以感受到對神靈和祖先的敬意和感恩,同時也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愿,對未來的幸福向往。
   讀者們,關(guān)于我們這里的拜新靈,上面亂七八糟說了一堆,也不知說明白了沒有。你們那里拜新靈的習(xí)俗如何,有什么特殊講究沒,歡迎留言。
  

共 324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拜新靈,是對新靈魂的祈福、祭祀的傳統(tǒng)習(xí)俗。正月初一,主人、親戚全部上山在新墳前恭恭敬敬地跪拜。點香燭、鞠躬、磕頭、燒紙錢等,最后放鞭炮。祭拜完畢,再到主人家拜年、吃飯。吃飯時,先請逝者上座,請先輩們用餐、敬酒。然后,大家該吃的吃、該喝的喝。吃完飯后,親戚必須回家,不得留宿主人家,這都是拜新靈習(xí)俗的講究。拜新靈,無論是主人家,還是親戚,都屬頭等大事。若出現(xiàn)幾家新靈同時要拜,須做好安排,禮節(jié)到位。不過,作者那兒,信奉的是:人死了,便一了百了,刻板的東西簡單化、看事行事,與時俱進,把逝者深深地埋在心底,化悲痛為力量,向前看,向前走。文章詳細介紹了拜新靈的風俗習(xí)慣,是生者對逝者的懷念、是生者對逝者祭祀的一種方式、是千年傳承的一種祭祀文化。語言樸實,鋪陳有序,文筆細膩,滿滿的鄉(xiāng)愁,好文章,推薦共享?!緰|籬編輯:吳孟友】【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2502280005】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2-19 06:40:05
  “三里不同鄉(xiāng),五里不同俗”,在安徽皖南地區(qū)就沒有拜新靈的習(xí)俗,我們這里,大年三十前兩天或當天,上墳祭祀,初一不出門,初二開始走親戚。學(xué)習(xí)本文,長見識,長知識了。文章語言樸實,文筆細膩,鋪陳有序,好文,拜讀學(xué)習(xí),祝紅花老師新春快樂!佳作連連!
回復(fù)1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09:24:13
  原來安徽就沒有拜新靈的習(xí)俗啊,還真的是習(xí)俗不一樣。謝謝老師辛苦編輯,祝老師新年快樂!
2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2-19 06:57:56
  拜新靈,正月初一主人親戚上山祭祀新亡。點香燭、鞠躬磕頭燒紙放炮,歸回家拜年吃飯,先敬逝者。是千年傳承的祭祀文化,是生者對逝者的懷念。雖然有人主張簡單化,但其中深情不變,傳統(tǒng)習(xí)俗一直沒變!問候紅花草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fù)2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09:25:38
  拜新靈,就是對逝者的一種哀思祈禱,對主人的祝福。只是各地的方式不一樣。謝謝老師鼓勵支持!
3 樓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2-19 07:12:47
  看樣子,各地過年風俗大同小異。也許這其中還有許多講究。我們那里過年走親戚拜年,一般也不留宿,早上去,晚上回。也許過年要走親戚,各家計劃不同。祝紅花老師新春快樂!
回復(fù)3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09:27:59
  我們這里,拜年是可以留宿的,但拜新靈不能留宿。不懂的人非要留宿,主人又不好意思好出門,如果這一年家中有什么不順,就會遭怪罪。謝謝老師支持,祝老師健康快樂!
4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2-19 09:05:40
  拜新靈,可能是對最近去世的親人表達更深的懷念吧。北方好像沒有,但都在除夕晚上到路口少點紙錢,緬懷故人。文風樸實,接地氣的講述,令人大有收獲。拜讀學(xué)習(xí)老師佳作,春暖,吉祥!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fù)4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09:33:16
  我們這里除夕也是要到墳地里去的,稱為“送亮”,一般是除夕的下午。也就是后輩到先人哪里點香燭之類,放一掛鞭炮,告訴先輩今天過年了。初一拜新靈又是另一回事,拜新靈只針對先一年去世的人。謝謝老師的鼓勵支持,祝您工作順利!
5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2-19 09:50:26
  我們這邊以前也有過正月初一拜新靈的習(xí)俗,后來移風易俗,不再利用新春佳節(jié)舉行祭祀活動。該文寫得有條不紊,樸實無華,很接地氣。好文,大贊文思,問候紅花老師,春安!
回復(fù)5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19:10:13
  謝謝羅老師的鼓勵,我們這里的三十初一都很忙,忙了活著的人還要忙先人,年年如此。像老師那里干脆不做那些,可能輕松一點。再次感謝老師,祝老師開心每一天!
6 樓        文友:楓樺        2025-02-19 10:00:10
  我們這里沒有這種習(xí)俗,倒是有去墳前燒紙送錢的,離得遠的就去找個岔路口的地方,燒些紙錢,表示給已經(jīng)故去的爹娘送去過年的錢!大同小異吔,各地的說法不同,基本應(yīng)是一個意思!
回復(fù)6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19:11:53
  全國各地的風俗都是差不多,都就是那個表達敬重祈禱的意思。謝謝老師鼓勵,祝老師健康快樂!
7 樓        文友:嵐亮        2025-02-19 10:46:12
  正月初二拜新靈,很鄉(xiāng)村的風俗。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我還是拜讀老師大作才知有此一說。我這邊有“請公的習(xí)俗,每逢過年,在廳堂墻上懸掛列祖列宗的畫像,香燭酒菜侍候著,直至元宵節(jié)。寫得好,長見識了。問好春天。
回復(fù)7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19:14:52
  各地的風俗都不同,但還是大同小異,意思也差不多的。我們這里沒有誰家掛先輩的照片,祭祀都是到墳地里去。謝謝老師支持鼓勵,祝老師健康快樂!
8 樓        文友:佳華        2025-02-19 11:05:18
  拜新靈,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大概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吧,就像各地有各地的飲食習(xí)慣一樣,這是生活,來源于歲月,來源于代代流傳。風俗就是文化,屬于地域文化,寄托著人們的各種情感,值得傳承。
回復(fù)8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19:27:37
  是的,風俗,就是文化,有點地方有,有的地方?jīng)]有。謝謝老師支持和鼓勵,祝老師開心每一天!
9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2-19 11:10:33
  在我們這里,沒有拜新靈一說。新舊的靈魂都是尤其拜祭。一般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個家族(一支的),要湊在老大那里,擺上牌位,供奉美食,磕頭祭拜。功底是鄉(xiāng)俗不一樣,湖北的拜新靈,也是一個文化符號。紅花草老師還原了這個習(xí)俗,寫出了人們相近相親的情感。懷才抱器拜讀,問候作者春祺。
懷才抱器
回復(fù)9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19:18:38
  老師那里和我們這里的代表的意思都是差不多,都是過年了對先輩們表示敬重。我們湖南這些類似的習(xí)俗有很多講究,我也說不清楚。寫寫記錄一下。謝謝老師的潤筆,祝老師健康快樂!
10 樓        文友:黃金山        2025-02-19 11:40:58
  各地規(guī)矩不同,希望有大人物出來統(tǒng)一一下就好了,反正是尋樂的!文章很有水平!都來拜拜新靈,讓活著的人開心,學(xué)習(xí)!
活到老學(xué)到老
回復(fù)10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2-19 19:21:07
  老師好,您那里可能沒有這個習(xí)俗吧。這個習(xí)俗究竟從什么時候開始,百度也沒查出來。謝謝老師的幫助和鼓勵,祝您健康快樂!
共 13 條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