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羨慕你趕上了(散文)
一
這是我和我的高中老師在茶舍聊天的一句話。
老師已經(jīng)86歲了,屬于曾經(jīng)時代的人,他慶幸自己活這么大歲數(shù)的同時,也有失落感。
他說,當初他主編《可愛的榮成》這個散文小冊子,將來稿謄寫在300字的稿紙上,光爬格子就耗去了他一個月的時間。那才只有五萬字出頭,讓他覺得精疲力盡,好在那是一本在縣域流傳很廣、名聲不錯的集子,每每拿出來把玩,還有一點自豪感,溫暖的紀念味道,可以一遍遍地回味。我不敢說我的那本找不到,生怕讓他生出感慨,像當年當他的學(xué)生那樣,來一番愛書惜書的教育。
這番感慨是他知道我在江山文學(xué)網(wǎng)上寫作,并使用智能手機打開網(wǎng)頁,看到我寫了800多篇文章,他說,沒法比。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我說后一句說得離譜了。趕上了這個好時代,歲數(shù)往耄耋上奔,多么幸福!可別提那個字了。
我說,這是“青出于藍”,藍還是藍。并不能說“勝于藍”,只是我趕上了網(wǎng)絡(luò)寫作時代,筆尖變指尖,我的學(xué)生可能將來是指尖變舌尖……
美食?那不是。是語言智能處理系統(tǒng),有聲變文字,一定會提高寫作效率的。我說老師當年的速記功夫,失傳就失傳吧。他無言。
他一直使用曾經(jīng)在工作期間用的老茶具,一把紫砂老壺,我翻看過壺底,(拿到茶舍修復(fù)時)并無制壺名家落款,而且壺嘴還碰掉了一塊,他用502復(fù)合了那段“斷離”。我說老師這是“敝壺自珍”,他覺得這個“敝”很恰當,只是沒有拉動消費。他的語言并未落伍,這讓我很佩服。這把茶壺的嘴是他孫子打碎的,是他最美好的紀念。他能這么想,我替他高興,有些碎了的東西可能更有情感價值。我提醒他,應(yīng)該擺放在古董架上,走進你的記憶博物館。他說真“羨慕”我的思路,連思路都“趕不上”學(xué)生了。他的語氣強調(diào)這兩個詞,依然像當年他教我語文時那樣,不過,那時的我們不聽話,很頑皮,上課開小差時,他特地加上重音,再咳嗽一聲。
或者這就是最好的懷念,師生情,不都是以禮物表達的,記得曾經(jīng)的某些細節(jié),把老師拉回那段青春歲月,是多么開心的一件事。
那日,我送老師一套茶具,并不高檔。他大驚,從衣兜掏錢要付款,我說你還是用微信吧。他一攤手,告訴我,還是用的老年機。我戲老師說“這落伍忒大,被我們這些毛孩子撂下了十萬八千里……”
開了玩笑,總要說出實情。那是我晚上刷抖音,看到我關(guān)注的福建泉州“民窯茶具”店的拍賣現(xiàn)場視頻,東西很便宜,不到50塊錢就搶下了。他聽說“拼多多”可以買便宜貨,但抖音的功能他不知。我告訴他,這是為老師“撿漏”,他笑道“禮輕情意重”,一陣哈哈大笑之后,他還是表現(xiàn)出失落感。我不能讓他總是感慨,敬告老師,得了一套簡易茶具,可不能把我們相聚的茶舍忘掉,每天就像上班那樣,要“趕時間”。他說,還能趕上和老學(xué)生一起品茶,重回當年,就讓別的老師去羨慕吧。如此輕松,可能正處師生關(guān)系時,都不會有。
可能是這套茶具“刺激”了他,不幾日,他沒有從腰帶上掛著的手機套取出那部老掉牙的老年機,而是像年輕人一樣,坐下就帶上老花鏡,用不太靈巧的手指頭滑動翻頁,我稱贊老師是“鳥槍換大炮”,成了這個時代的“正規(guī)軍”了。他說,還是不如我,趕上了智能手機時代,就當即出手,享受了十幾年的智能服務(wù)。他羨慕我已經(jīng)換了4部智能手機,還說出了手機的品名——“喂我”(vivo),不要只顧得“喂飽自己?。 薄拔遗堋保∣PPO),我也要跟上時代科技奔跑。這次我用的是華為手機Pura70,按照代次更迭,我告訴老師我落伍了。他笑著說,我等著你,你趕上來吧。不過,他習(xí)慣記憶那些漢語名字品牌的手機——華為,榮耀,小米,魅族……他就選了一部華為nova12,不過,他沒學(xué)會這個單詞的發(fā)音,干脆簡化為12,并猜測這一定是“生肖”系列,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品位,懂心思,接地氣……
不過,我要逗一逗老師,我問70大還是12大?他馬上明白了。但說大好還是小好?我知道,他是在羨慕我還年輕。我說老師沒有被時代甩在后頭,跟上來了,趕上了這么好的時代,而且是最精彩的段落部分,就像當年跑體育場“抓獎”,老師急匆匆前往,總算沒有空手而歸。
他也有憂慮,師母這幾天在鬧脾氣,也要換智能手機。晚上刷抖音,我老師只能在旁邊看,成了陪客。而且?guī)熌敢幌伦泳退⒌搅恕巴恰鳖l道,看的是附近的人和事,我只能給老師普及“精選”“團購”“同城”“關(guān)注”“推薦”等頻道知識,于是回家老師便找回了給師母普及手機抖音知識的優(yōu)越感,干起了“教‘機’育人”的老本行。
老師說,現(xiàn)在回家,可不是“大眼瞪小眼”了,互動的生活讓人忙起來。大眼瞪小眼,是當?shù)厮自?,說的是,閑著沒事干,只能你看我我看你。有的是閑工夫,多的是寂寞。
老師羨慕我趕上了智能時代,他也跟著我趕來了,當初我“趕來”跟老師讀書,如今,反過來了,我?guī)屠蠋熎占爸悄苤R,我們沒有斷了聯(lián)系,依然保持著師生關(guān)系,趕上了一個可以敘舊可以親密相處的時代。我們彼此羨慕著。他日你為師,今日還同行,也同樂。
二
茶舍聊天,我們也有過抱怨。每個人都從自己趕上和未趕上的說起。像我這一代人,上小學(xué)就趕上了“文革”,沒有學(xué)到什么文化,只是會哼幾句京劇樣板戲選段;上了高中,沒有趕上以應(yīng)屆生資格考大學(xué);好不容易趕上了1977年恢復(fù)高考,可學(xué)業(yè)荒廢,只能復(fù)習(xí)幾天,倉促臨陣,去碰運氣;結(jié)婚生子,趕上了計劃生育,一對夫妻只要一個孩;戶口考學(xué)帶出去了,得到了半個鐵飯碗,而孩子不能包分配;干得好好的,趕上了“下崗”,教育隊伍興起了“末位淘汰”,搞得人心惶惶。趕上,沒趕上,都成為我們的糾結(jié),一說就說到了痛。當然,我們希望這樣的經(jīng)歷不要發(fā)生在我們的后代身上,期冀時代不斷給予人們更多的好機遇,好條件,少留遺憾,不要讓人失望。
抱怨,不都是不良情緒的發(fā)泄,而成為人生遺憾的表達,不能改變,但我們接受這樣的人生閱歷,特別感激的是,趕上了時代的繁盛期,總算沒有連個尾巴也沒有抓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現(xiàn)實,出生,無法選擇;生活,必須打上時代的烙印。
真的不能抱怨時代,無論哪代人,都希望遇到了最好的時代。我贊成蘇軾的生活態(tài)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常常是,最美好的東西是需要用人生的劇痛去換取,就我所處的時代而言,還不至于是“劇痛”,應(yīng)該慶幸沒有讓自己遍體鱗傷。如果說我們的經(jīng)歷是“無?!保蔷蛯W(xué)會與無常好好共處,抱怨,叫罵,都改變不了什么。我們“趕上了”,無法排斥,就欣然接受吧。
有時候想想,我們并非想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看透命運是什么。無論遇見了誰,他都是那個對的人。無論發(fā)生了什么事,那都是必然發(fā)生的。無論那件事開始于某時,那都是對的時間。無論怎樣的結(jié)束,那都是應(yīng)該結(jié)束了。如果事與愿違,也請相信這也是對的。磨難,多舛,平添一份重量;干旱,少雨,是花朵總要綻放。即使平凡平庸,也要懂得“人間有味是清歡”,心中渴望金戈鐵馬、波瀾壯闊,但并不等于會給我們營造。趕上了,欣然接受,還是陸游的態(tài)度好,“欣然往從之,寧計食不肉”,所有事,由來事,欣然勝沮喪。
拉開話匣子,也打開了老師的記憶閘門。我老師是初師畢業(yè),至多是個高年級的初中生,于是把上大學(xué)的愿望寄托于后代。沒趕上能讓他好好讀書的年代,他選擇了函授。他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機會,憑著寫得一手好文章,而被教育局領(lǐng)導(dǎo)看中,而耍了幾年筆桿子,整理過榮成的優(yōu)秀人物事跡,林場模范沈秀芹,護款英雄畢英蘭,抗日女英雄張靜麟……寫過院夼村的“擁軍船”,介紹過甘甜可口的“榮成紅薯”,這些時代的記憶,還是那么清晰,融入那個時代,成就人生趕上的最美時刻,遇到最美的人和故事。
他也有遺憾。用老師的話說叫“白為人”,意思是沒有活出精彩。他總結(jié)出三大遺憾。一輩子只會騎自行車,沒有趕上學(xué)駕照,開汽車。我告訴老師,現(xiàn)在學(xué)車年齡放寬到無限。他感慨道,時代夠?qū)捜莸牧?,如果退回?0歲,他想去趕上這個時髦。一輩子會用鋼筆毛筆寫字,卻不會用鍵盤敲字,聽不到敲字的那種平平仄仄的感覺。一輩子只知道走街串巷去實體店買東西,沒有網(wǎng)購的體驗,享受不到外賣小哥在樓下吆喝“三爺”的聲音?!叭隣敗笔谴蠹医o他的稱呼,因為他做過幾年的市招辦的主任,他戲稱自己只在高考三天里感覺很神奇,也很傳奇,有當爺?shù)母杏X,同時也有當孫子的體驗(高考三天他最忙)。責任和榮耀,都表現(xiàn)在那個“爺”字上。他慶幸自己負責的高考,從未出現(xiàn)過“事件”。
我的“趕上”和我老師的“沒趕上”,出發(fā)點不同,我多少是在抱怨我的錯過,抱怨時代給與我的極少,好像時代跟我故意開著玩笑,是苦澀的味道,就像一個怨婦。而老師從自身出發(fā),感嘆自己年華已逝,眼睜睜看著時代飛跑而自己無法追趕。茶舍的茶友聽后也給了評價——兩般境界。是啊,人的最大差距可能就是境界和格局,這也是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的原因。
三
老師有記日志的習(xí)慣,堅持了五十多年,他說,翻翻看,沒有新意,給孫子看,孫子說,不如《哪吒2》,更趕不上《大話西游》。我向老師提供了“新情報”,一個AI技術(shù),可以讓老師解放手寫的勞累,只要輸入幾個字,將每天的心情關(guān)鍵詞打進去,網(wǎng)絡(luò)系統(tǒng)就會自動生出一段文字,來描述表達一天的心情。
老師興奮了,跟我說道,我要追趕著看看我在智能世界里的模樣。
他喝著茶放下茶杯就走了,原來他要兒子來教他“AI日記”,茶舍的茶客起哄道,老師坐不住了,明天要在江山文學(xué)發(fā)表作品了。我的“東籬采菊”社團又添一員寫手了。我急忙解釋,我老師對新東西向來有興趣,他趕上了一個讓人興奮的智能時代,怎么肯錯過呢?錯過,對我們可能會不當回事;而老師的脾氣,錯過就是“過錯”,不肯原諒自己的。
最近,他還玩出了花樣,他在微信告訴我,使用AI技術(shù),每天確定一個生活主題詞,然后它來智能描述。他的第一篇是“河邊柳下行”。我想為難他,便問,下雪下雨的天,你還“行”?他發(fā)來語音——下雪了就“與雪共舞”,下雨了就“臨窗聽雨”。我贊美老師在才情上快趕上了李白蘇軾,他驕傲地說,不去追趕他們了,只想去追趕美好的時光。
老師走后,我告訴茶友,江山文學(xué)要的是作者的原創(chuàng)性作品,拒絕AI。也怕我老師投稿,這個年齡,不能再折騰他。其實,我又覺得這樣的擔心是多余的。他七年前做了肺癌手術(shù),去年春發(fā)現(xiàn)癌癥轉(zhuǎn)移到了腸道,又進行了一次大手術(shù)。出院后我去看望老師,老師精神很好,總結(jié)這次手術(shù)用了四個字——勝之以武。并解釋說,“武”就是勇敢。勇敢地追趕生命的極致,所有的好事都趕得上。好幾天了,不知老師的“AI”心情怎么樣,誕生了幾篇“AI日記”?誰說我老師只是趕上了一個新的智能時代的尾巴,多少年輕人還沒有我老師這份追趕時代的精神狀態(tài)呢。
我的老師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zhì),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喜歡去追。按照古人的話說就是“見賢思齊”。有句話說,與其羨慕別人,不如活出自我。在我老師看來,羨慕別人和活出自我,并非是二選一的難,他從不吝嗇褒揚別人,而自己也在動起來。我常常在老師面前描摹他走路的姿勢——好像前面永遠有要追趕的東西。他說,一定要追趕太陽。哪怕趕不上,也是在追趕光芒。
再遇到我老師,我會把他的那句話送給他——羨慕老師趕上了!
2025年3月2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