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泰國掠影(散文)
從泰國旅游歸來,縈繞心頭的既不是水藍沙白的海灘、金碧輝煌的廟宇,也不是風味獨特的美食,香飄四溢的瓜果,而是風情萬種的人間煙火。曾經(jīng)這個國度是那么神秘地令我向往,如今盡管我撩開了面紗的一角,但是它仍然像詩意一般的朦朧。
一
從祖國的心臟北京出發(fā)時春寒料峭,抵達泰國的首都曼谷時熱浪蒸騰,飛機在萬里長空的行程仿佛不是距離的連接,而是季節(jié)的更替。
前來接待我們的是一輛38座的大巴車,導游介紹他原本是黑龍江人,現(xiàn)在旅居泰國,從事旅游行業(yè)。他身邊還站著另外兩人,一個是司機,另一個也是導游??赡軐в慰闯隽宋覀兊脑尞?,因為我們一行總共只有8人,為什么車大人多?他解釋道:泰國要么是7座以下的小車,要么是30座以上的大車,沒有中巴。至于為什么要有2個導游?這是國情使然。在中國是兩個人的事一人干,講究的是成本和效益,一個蘿卜一個坑;在泰國是1個人的事兩人干,講究的是分工和生存,有飯大家一起吃。
至于國情嗎?導游繼續(xù)介紹道:泰國,位于東南亞,屬君主立憲制國家;其面積近514平方千米,相當于中國四川;人口約6900萬,相當于中國湖南;2024年GDP為3.66萬億元,相當于中國陜西。
一個國家一年的經(jīng)濟總量,只能PK在我國經(jīng)濟總量處于中游的一個省份,令我們感到意外。難怪我多次聽朋友說:20年前的泰國是什么模樣,如今依舊保持原貌。旅游期間我們觀察到,泰國少有高樓大廈、豪華汽車,更沒有高速公路,高鐵,甚至沒有一條平坦、寬敞的馬路。房屋陳舊,路面粗糙,電線像蜘蛛網(wǎng)一樣裸露在外,雜亂無章。二輪摩托車、三輪電瓶車,甚至拖拉機與機動車交織混行,這是民眾的主要交通工具。
泰國沒有城管,人人可以做小商販,因而街面上擺攤設(shè)點舉目皆是。稍講究一點的在路邊用木板、鐵皮搭建一個簡易的棚子,或者在汽車上、三輪車上吆喝販賣;沒有條件的就在地上擺攤賣貨,甚至有的人干脆挎?zhèn)€木箱邊走邊兜售。最受歡迎的便是聞名遐邇的芭提雅四方街水上市場,在一片水域上建有密密麻麻的高腳屋店鋪,停泊著一艘艘小木船攤店。游客在觀賞中既可以品嘗來自泰國各地的風味小吃,也可以買到產(chǎn)自于泰國各地方的特產(chǎn)以及工藝品。
當?shù)孛癖姶┲虬珉S意,款式簡單,顏色單一,橡膠拖鞋是他們的鐘愛。這里似乎與時髦、現(xiàn)代化相隔甚遠,用當?shù)貙в蔚脑捳f,整個泰國的城市設(shè)施建設(shè),人們的生活水準與中國相比至少落下了30年。眼前的場景,導游的介紹使我想起了我國的七十年代,一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在國外才深切體會到中國繁榮強大的真實含義!
當然,泰國民眾的素質(zhì)是十分值得贊賞的,微笑是掛在臉上的標簽,禮儀是融入血液的元素。在旅游期間,無論是在賓館、飯店,還是在商場、景區(qū),他們逢人笑臉相迎,說話輕聲細語,待人彬彬有禮,沒有發(fā)現(xiàn)大聲喧嘩、爭吵斗毆的現(xiàn)象。由于歷史原因,泰國交通延續(xù)左行規(guī)則,曼谷城內(nèi)交通嚴重堵塞,馬路上雖然沒有警察指揮交通,但秩序井然,絕對沒有汽車隨意鳴笛、插隊和逆行等違規(guī)現(xiàn)象。無論有無紅綠燈,不管有無斑馬線,遇有行人過馬路,汽車主動停車讓行。
來接待我們的2名導游分工明確,讓我們見識了大鍋飯是如何共生的?一名中國籍導游專門負責車上講解,與游客溝通;另一名泰國籍導游負責帶隊游覽景區(qū),安排住宿。這樣做的結(jié)果顯而易見,當一名導游在工作時,另一名處于閑置狀態(tài),純粹是浪費人力。此前,我去過許多亞洲、歐洲國家,配置雙導游現(xiàn)象僅有泰國一例。
二
泰國有一個非常神秘而又十分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佛教與色情共存,這在全世界絕無僅有,也是吸引游客源源不斷前來觀賞的重要原因。
泰國擁有超過40000座佛教寺廟,其中有281座寺廟被認定為皇室寺廟,因而享有“千佛之國”美稱。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公民必須信仰佛教,但佛教在泰國享有崇高地位,對政治、經(jīng)濟、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shù)等領(lǐng)域有著重大影響。比如歷代國王對佛教的推崇和護持,使得佛教在泰國被確立為國教;僧侶在社會中享有極高的敬重和影響力;憲法規(guī)定泰國君主必須是佛教徒等。
泰國絕大部分男子在7至10歲之間出家當和尚,時間基本在3至30周之間。凡做過和尚的人,在工作、交友甚至婚娶方面都能得到一種肯定。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把孩子送到寺廟內(nèi),通過“禮佛、誦經(jīng)”讓孩子接受佛教文化,達到“靜心懂禮、友善誠實”的心靈凈化。因而,受傳統(tǒng)佛教文化和濃郁佛教環(huán)境的影響,泰國幾乎全民信教,人人皆為虔誠的教徒。
可以說,凡來泰國的游人,無一不參觀寺廟,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旅游期間我們前往大皇宮、四面佛等景點,非常有儀式感,入殿堂須嚴格遵守規(guī)則,衣著必須得體端莊,不得穿短裙、短褲或袒胸露背裝,而且還要脫鞋,腳不能踩踏門檻。
湄南河貫穿泰國全境,被譽為“母親河”,我們乘坐游船觀賞兩岸旖旎風光,沿途的寺廟、佛塔是一道靚麗風景。然而,這條河也是全民執(zhí)著、鐘愛的信仰河,許多信徒常年在此放生,這種宗教行為被視為對生命的尊重和慈悲的體現(xiàn),是一種積累功德和提升個人福報的善舉。于是,這條河的魚被視為神圣的精靈,長期沒人食用,碩大的魚群成為游人觀光投喂的網(wǎng)紅點。
上述林林總總無不彰顯佛的威嚴與圣潔,亦將民眾對神的敬畏推向極致。然而恰恰是在這個國度,有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那就是燈紅酒綠與風塵行業(yè)并存,反差如此之大!按說佛教戒律中有一條硬性規(guī)定,稱作性戒,說白了就是戒邪淫。但是人的生存法則往往主宰了一切,整個泰國的旅游收入占GDP的百分之二十五,養(yǎng)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這對于以旅游為支柱產(chǎn)業(yè)的泰國來說,風塵行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既是無奈之舉,也是真實寫照。
毫不諱言,我們一行遠道而來,帶有強烈的獵奇心,要觀賞“色”與“佛”是如何和諧共存的?我們剛踏上泰國土地,導游就介紹,這里的“紅燈區(qū)”是合法的,游人不僅可以觀看人妖表演,成人秀,還可以親身體驗特殊服務(wù)。兩次觀賞文藝演出,富有特色的民族音樂與靡靡之音共振,歡快的舞蹈節(jié)奏與輕佻的挑逗表演交織。演員們身著暴露的服飾,撥雨撩云,投懷送抱的動作目的十分明確,為了獲得觀眾的小費。
入夜,徜徉在絢麗多姿的街頭,總能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邂逅花枝招展的年輕女郎,她們是待價而沽的“黑珍珠”。這就是泰國特有的“租妻服務(wù)”旅游項目,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與租車、租房相似,只需支付一定租金并簽署合同,便可以租得一位臨時妻子。白天,她可以陪伴逛街游玩、擔任導游,同時負責家務(wù)瑣事;到了晚上,又可以共度良宵,享受夫妻間的親密時光。
三
無論是在繁華鬧市,還是在偏僻鄉(xiāng)野;無論是在圣潔寺廟,還是在普通超市,總有一種現(xiàn)象令我們十分好奇,甚至令不少女士望而卻步!
早已得知,大象在泰國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國王力量的象征,還代表著好運和智慧。因而,在泰國不僅有許多與大象有關(guān)的娛樂項目,而且還有眾多的寺廟、商場、賓館雕刻著大象的藝術(shù)品。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這里的流浪狗和寵物貓隨處可見,比比皆是。
到泰國第一天,入住賓館已近午夜,同行幾人相約去附近的711超市購買洗漱用品和飲用水。來前旅行社介紹說泰國賓館提供洗漱用品、拖鞋;來后導游介紹說泰國水源含重金屬成份,千萬不得飲用。然而,到了賓館才發(fā)現(xiàn),洗漱用品、拖鞋必須自備,提供的兩瓶礦泉水遠遠不夠,這些東西只得現(xiàn)買。誰知還未走到超市門口,眼尖的女士一聲大叫,嚇得眾人一大跳!原來,超市門口有一群流浪狗在睡覺,至少有七八只。
那日,前往一著名的寺廟參觀,還沒下車一群流浪狗追逐而至,擁擠在車門口。估計是游人常來投食喂養(yǎng),它們習慣了來人就追。那些狗個頭雖不大,但那眼緊盯著人,那牙尤為鋒利,委實嚇人。
去蘭坡海鮮市場,一旁有一金店,在斜陽照射下閃光奪目,吸引了我們駐足前往。屋內(nèi)分為里外間,當中有一通透玻璃隔離,柜臺處開了兩個小口,用于交流、購物和交款。非常有趣的是,兩只小貓分別占據(jù)了兩個小口,躺在那里呼呼大睡。
與導游交流得知,?泰國民眾信奉佛教,尊重生命、愛惜生命,因此佛教徒不僅不會捕殺或驅(qū)逐流浪貓狗,反而會給它們投喂食物,甚至送受傷的貓狗去醫(yī)院救治。于是超市、寺廟成為流浪貓狗的庇護所,向這樣可愛的小精靈敞開大門,使其得到了很好的照顧。與此同時,泰國的《動物保護法》嚴格規(guī)定:禁止捕殺流浪貓狗。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使得流浪貓狗在街頭得以生存和繁衍,這種人與動物的和諧共處,使得泰國街頭充滿了生機和溫暖,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哲人曰:要想深入了解一個人,就跟他去旅行。借用這句名言,要想了解一座城、一個國家,就去那里旅行。至少,對于泰國,我深有體會,雖然膚淺,但是了卻了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