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荷·煙火】養(yǎng)雞(散文)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縣城里的居民幾乎家家都養(yǎng)小雞。因為那個時候縣城沒有居民樓,都是普通的土坯房,很少有紅磚房,家家都有一個小院子,可以養(yǎng)點兒雞鴨,吃雞蛋、鴨蛋很方便。
說起養(yǎng)雞,還得從我剛剛生大女兒開始。我坐月子的時候,我愛人的朋友送來兩只白色的大母雞,是鮮活的。我們不舍得殺掉,就養(yǎng)了起來。那兩只母雞真夠意思,也許是感謝我們的不殺之恩,也許是這種品種的小雞的特點,一天至少可以撿一個白皮的雞蛋,有時候,一天可以撿兩個雞蛋。我們一直養(yǎng)活著,也特別喜歡這兩只雪白的大洋雞(那時候,家家都養(yǎng)各種顏色的小笨雞)??墒呛镁安婚L,第二年的春天,豬圈蓋塌了,在里邊待著的一只雞被壓壞了腿,不幾天就死去了,我們感到特別可惜。
那個年代,我在商店工作,一到四五月份,就會有外地來縣城賣小雞雛的小販,挑著兩個又大又圓的籮筐,里面放著小雞仔,唧唧地叫著。小販高聲叫賣“賣小雞仔啰!”人們都會跑來買上十個或幾十個小雞仔。我和同事們一起買小雞仔,可以和小販討價還價,便宜幾分錢。當時,雞雛一般在三毛五到伍毛錢之間。每年我都會買上30只左右,甚至再多一些。小雞雛都是淺黃色的,毛茸茸的,像個小絨球,唧唧地叫個不停,甚是招人喜愛。
這幾十個小雞雛,放在一個紙殼箱子里,墊上幾張舊報紙,然后放上一個小碟子,里面放點兒泡好的小米,小雞雛就搶著吃。吃飽了,就擠在一起睡覺了。然后再放個小碟子裝點兒水,供小雞雛飲用。一天喂上三遍就可以,這樣也不影響正常上班,還是挺好伺候的。
小雞雛長得非常快,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放在地上或者院子里隨便去跑了,隨著翅膀上、尾巴上的雞毛翎長出來,就變成半打子雞了,變成丑小鴨了,特別難看,公雞、母雞也可以分辨出來了。這時候飼料也有變化了,把青菜切碎,拌上玉米面,放少量水,就可以了。過一段時間,羽翼豐滿了,一只只豐滿的小雞特別招人喜歡。小公雞學打鳴才有意思呢,剛開始嗓子有點兒嘶啞,聲音也不嘹亮,非常短促,特別難聽。逐漸地打鳴的聲音就一天天地高亢起來。一到清晨,公雞打鳴聲此起彼伏,可熱鬧了,想睡早覺都不行。好在我們上班,必須早點兒起床。
養(yǎng)活小雞,也有成活率,一般情況下,成活率還是挺高的,只有幾個生來就弱小的,在剛買來時,搶不上食兒,一擁擠,就有的小雞雛被擠死了。只要沒有瘟疫,成活率很高。說起雞瘟,這是養(yǎng)雞最擔心的事情。只要發(fā)現(xiàn)有一只雞打蔫兒,那么馬上就會有幾只雞甚至更多的小雞打蔫兒,然后死去。當時,我們也遇到過鬧雞瘟的時候,看著小雞蔫蔫地死去很是心疼,便把小雞深埋起來。我婆婆有經驗,發(fā)現(xiàn)有小雞打蔫兒,她馬上把小雞殺掉,然后把雞血放掉。婆婆說,把雞血放了就沒事兒,人可以食用。
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都比較拮據(jù),一到要過年的前夕,就會有好多人家丟小雞,基本上是連窩端。一年臘月,天氣特別冷,我愛人從外地運回一些木頭,大約一米多長,直徑也得有20多公分,用來做燒柴的,還沒來得及堆起來,就在院子里散放著。清晨起來,我開門出去,卻怎么也推不開門,我喊來我愛人,我倆一起推也推不動,原來有人在外面把門給頂上了,后來婆婆出來找人把那個木頭墩子挪開,我即刻就明白了,肯定是小雞被偷了,出來到雞架一看,只剩幾只小雞可憐巴巴地在角落里。白養(yǎng)活了好幾個月,本來想留著過年殺幾只小公雞的,全泡湯了,真是心疼不已,恨死了那些偷雞賊。
不論是鬧雞瘟還是被偷,都沒有影響我們養(yǎng)雞的興趣,仍然年年春天買雞雛,越養(yǎng)越有經驗,多養(yǎng)一些也不覺得累。而且天天看著那些小雞在院子里跑來跑去的,可有煙火氣了,這才是生活,這就是過日子?。?br />
那一年,我買了50只雞雛,成活率很高??墒堑搅硕?,問題來了,這些雞的飼料成了問題,我們兩個忙著上班,還得照顧小孩兒,有時候小雞餓得格的格的直叫喚。一天,我愛人一連氣殺了20多只雞,扔到院子里就去上班了,婆婆沒辦法,就把后院的親屬找過來,燒了一大鍋開水,用一只大洗衣盆,幫著褪雞毛,然后放到大柳條筐里,用柴火蓋住,擺在院子的南墻根凍上了。到了春節(jié),親戚朋友家給送上幾只,我們再留幾只過年,親戚朋友都高興,我們也解饞了。
養(yǎng)雞的樂趣不僅僅是吃雞肉,等到第二年開春,長成的母雞就開始下蛋了,那才叫一種收獲的感覺呢。母雞一般都是到第二年春天開始產蛋,一般能產蛋兩年左右。公雞一般到冬天就殺掉吃肉了。小雞下蛋也不是隨意地任它到處下蛋,必須有個雞窩,用一個籃子或者廢舊的盆子,里面放上一些谷草,搭成一個窩,母雞自己就去窩里下蛋了,等聽到母雞咯噠咯噠地叫喚,那就是已經下完蛋了。母雞下蛋之后,非常驕傲地在院子里邊走邊叫喚,很怕沒人知道它下了一個蛋,也是很顯擺的樣子。剛剛下的蛋還帶著雞的體溫呢,熱乎乎地。此刻,心情別說多好了。這樣一來,吃雞蛋就不用花錢買了。有時候,有的母雞不到窩里下蛋,跑到堆柴火的地方去下蛋,所以,還得到處去尋雞蛋,像找寶一樣。
怎么才能知道哪個母雞今天能下蛋呢?我從小和母親學了一個辦法,就是摸雞屁股,用手一摸,里面有個硬邦邦的東西,這就是說,今天有蛋可下。每天都摸一遍,就知道大約可以收獲幾個雞蛋,甚至能記住哪只雞可以下蛋。后來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天天摸雞屁股了,任憑它隨便吧,交由婆婆幫著經管一下就行了。再后來,什么豬啊,雞啊,干脆什么也不養(yǎng)了。這時候,我們也搬遷到樓房居住了,結束了養(yǎng)雞的活計。
雖然幾十年過去了,每每回味起來,養(yǎng)雞的那段歷史依然在腦海里浮現(xiàn),那段生活的樂趣、味道太值得回味了。那就是生活的味道,那就是普通人的小日子,滿滿的溫馨,滿滿的情調,連同那些拼搏、奮斗、抗爭的艱辛一并化作醇酒,甘甜、清純、綿長。
202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