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煙花三月間(散文)
安靜的午后,春光格外的明媚。
剛敲下幾行字,目及著流瀉而至的春光,忽然想到了三月的江南,想到了那一次的江南之行。那一次,與朝夕相處了多年的老同事一同南國之旅,可謂是我近年來最風(fēng)雅的一次遠(yuǎn)行。
往事如煙,也不盡然。那些植根心靈深處的往事,總會像一株蓓苗,寒來暑往,蓬蓬勃勃地成長,成為記憶里的一抹新綠。三年疫情,中斷了老干部組團遠(yuǎn)行的相聚。這些老友,盡管生活在同一座小城,各自經(jīng)營著自己的三餐四季,一年、甚至多年也難得見上一面。組團江南之行的場景,常常讓人想起,讓兩鬢染霜的老友感到珍惜。
其實,三月的揚州,是沒有“煙花”的。只是在李白送別孟浩然時,寫下了一首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迸f友一別黃鶴樓向東而去時,柳絮飛舞,瓊花盛開,就在這春花如織的三月飄向了揚州。
僅“煙花三月”四個字,已足夠風(fēng)雅,讓人向往了。那年,與老友相伴,在人間四月天下了江南。下榻于揚州,我們不顧一路風(fēng)塵,急匆匆地在“瘦西湖”的大門旁留下了江南第一照。
瘦西湖,景色迷人。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園、小金山、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雙峰云棧等名園勝跡。十里湖光,清澄縹碧;花木扶疏,連綿滴翠;亭臺樓榭,錯落有致;湖光秀色,讓人目不暇接,觀光的時間大大超時,好在單獨組團,時間可稍稍推延。
瘦西湖不僅僅是一潭死水,而是活的文脈。它的漣漪里藏著李白的豪放、杜牧的纏綿、歐陽修的豁達(dá),這些文化基因在波光瀲滟中生生不息。來此不必匆匆,且讓五亭橋的月光漫過衣襟,讓釣魚臺的晚風(fēng)解開眉間愁緒,待二十四橋的星子有了靈犀,自會懂得揚州為何能讓三千年的詩心在此停泊。
仲春的江南,已萬紫千紅,婀娜多姿,花香四溢,鳥語聲聲。加之江南的建筑,白墻黑瓦,青磚瓷階,每一間房舍都蘊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更讓人陶醉不已。然后,坐上一條古老的船只,慢慢向前,三月的景色就這樣徐徐地鋪展開來,游人與景色的相融,更增添了一抹耐人尋味的看點。
北方的小城,雖已至仲春,可萬物則剛剛蘇醒,山河漸漸開始履新。而三兩場寒流的襲擾,延緩了春色的濃郁。昨天,我沐浴著玫瑰色的晚霞,行至開元湖,那一片迎春花、幾株玉蘭花已悄然綻放。向東而去,建設(shè)大街的櫻花、紫葉李也分別吐出了白色和紅色的芽苞,它們雖然柔弱卻向陽而生。撲面的春風(fēng),分外的輕柔,讓人感到了一種久違的舒爽。
滾滾東去的七里河,遠(yuǎn)看,兩岸柳絲朦朧成一片淺黃色,隨風(fēng)搖曳。我以一種尋找的心態(tài),俯身細(xì)看,密密匝匝的小草,已經(jīng)頭頂新泥,露出地面,一點一點覆蓋著旁邊黃色的泥土。
登高望遠(yuǎn),已是滿目春色。從鋼鐵大橋向東遠(yuǎn)眺,重生的河水,已經(jīng)有了靈性,時而淡定,天水一色;時而匆匆而去,當(dāng)跨越一個個橡膠壩居高而下時,一朵朵潔白剔透的浪花,盛開在水的中央。碧波春水、浪花澎湃,多了一抹仲春的色彩。
春色總不會缺席。想必,寒流過去,樓前建設(shè)大街兩旁的紫葉李,開元湖的櫻花,開元路上的紫薇花就會應(yīng)季綻放。紫葉李一朵朵圓潤的花瓣,密密匝匝覆蓋了斑駁的花枝。一股股近似茉莉的清香,沁人心脾。盛花期,南來北往的司機們,也會在此減速慢行,一睹李花的潔白與清麗。令一撥又一撥到此打卡拍照的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
“煙花三月”,已不僅僅只是江南的寫照,如此曼妙風(fēng)雅的景色,正在大江南北綿延。“煙花三月”,是一幅畫,美醉了詩情畫意的家國;是一張標(biāo)簽,標(biāo)志著舉國春色,春和景明;是一縷情絲,蘊含著多少人間難舍難分的故事。
春風(fēng)不燥,微風(fēng)正好,多么的期待再一次南國之行,以此,去豐滿那一篇《煙花三月下江南》的舊文。(2025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