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韻】“豈識濁醪妙理?”(散文)
自杜康釀酒以后,這世間也就有了江湖,有了詩。也就有了曹丞相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也就有了“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癲狂。也就有了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欲仙的浪漫。
昨日,我寫《一件小事,及坐擁書城》提及,元代張可久的《人月圓?山中書事》: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我說,我喜歡。
人,總有歇下來的那天。初春,正當時。
君不見,歐陽修《浪淘沙》曰: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偸钱敃r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上髂昊ǜ茫c誰同?”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何不為之?趁當下,春正好,日正暖,花正紅。
君可聞,“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痹杜e杯告訴朋友,“淡看人間三千事,閑來輕笑兩三聲。”
曾讀過王國維:“列炬歸來酒未醒,六街人靜馬蹄輕。月中薄霧漫漫白,橋外漁燈點點青……”
歐陽修寫《醉翁亭記》說:“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在哪兒呢?
或是,在冬日里,釀好了淡綠的米酒,燒旺了小小的火爐,白居易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或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在那一個朝雨過后的清晨,王維送朋友元二出使安西的,渭城之別。
或是,一個人靜靜的小酌,不為菜不為酒,只為那一刻的孤獨。如,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br />
亦或是,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br />
亦或,劉伶嗜酒,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隨之,曰:“死便埋我。”
常言道,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入喉的一熱,僅僅是酒嗎?
書齋有句:諸君,這不是酒,這是李白會須一飲三百杯的江湖肝膽;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滾燙目光。
這是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未涼熱血;是近鄉(xiāng)情怯,不敢問來人的喉頭梗咽。
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快意豁達;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的,家國千秋。
是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欲說還休;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的一夜溫柔。
仰頭飲下這杯月光,便是人間值得,山??沙?。
坊間卻流傳著這樣的解讀:酒啊,倒在碗里,像水。喝到肚里,鬧鬼。說起話來,走嘴。走起路來,閃腿。
這酒,心涼的時候,喝著喝著就熱了。失眠的時候,喝著喝著就睡了。孤獨的時候,喝著喝著就哭了……這酒的滋味,說不清道不明的,綿長雋永。
網(wǎng)上有人寫出“我偷黃昏一壺酒”,大家紛紛唱和:
我偷黃昏一壺酒,夕陽贈我三分羞。我偷黃昏一壺酒,醉了晚霞仍不休。我偷黃昏一壺酒,醉過春夏醉晚秋。我偷黃昏一壺灑,飲到月上柳梢頭。人生難得幾回醉,花開花落白了頭。
那日里,酒后,我作《臘月十九俄一班同學小聚》:
旗亭瓊筵美味多,同窗相聚意隨和。沽來大曲二斤半,再煮半只野山鵝。仰頭三杯風拋絮,開懷一詠雪飄歌。酒罷日暮踏醉去,憶得紅塵味幾何?
應不應律倒也不去計較,詩里詩外應是:“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br />
杯盞狼藉,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回首青春,“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庇姓l懂我?便獨酌,嘆“峰巒無恙,還當陟彼高岡;杯棬空存,豈忍宜言飲酒……”。我欲知往后,我們會去向何處?
如果沒有音樂和酒,那么有些夜晚也許是不完整的,人類澎湃的愛意該往哪投放呢?我喜歡黑夜,在此,有我喜歡的微醺。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如,那,辛棄疾。
如那,辛棄疾: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干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br />
讀之,我也是醉了。
2025。03。17。夜。浐灞半島云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