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秋月菊韻 >> 短篇 >> 雜文隨筆 >> 【菊韻】淺談散文創(chuàng)作(隨筆)

編輯推薦 【菊韻】淺談散文創(chuàng)作(隨筆) ——在大連市西崗區(qū)作家協(xié)會散文創(chuàng)作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作者:修成國 秀才,1055.18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49發(fā)表時間:2025-03-20 09:15:25

剛才聽了劉晶晶主席、韓中桂老師、苑秋老師、尚成武老師、白羽老師和董太鋒副主席的依次的精彩發(fā)言,受到很大的啟發(f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創(chuàng)作成果,創(chuàng)作體會,大家在一起做一下交流和研討,大有裨益。
   我從1973年開始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從散文寫作開始的。我由大連出版社出版的前五本文學作品集都是散文集。我至今已經(jīng)創(chuàng)作散文作品422篇,有近200萬字。其中包括鄉(xiāng)情散文153篇,哲理散文136篇,紀行散文133篇。分別發(fā)表于在《人民日報》《文藝報》《作家文摘》《中國青年報》《遼寧日報》《大連日報》《深圳日報》以及《散文家》《鴨綠江》《大地文學》《海燕》等報刊。我這些年共獲各類文學獎項53項,其中散文作品獲獎有39項,有大連文藝創(chuàng)作委員會頒發(fā)的散文獎,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十年散文獎,艾青杯全國文學大賽散文獎,中國徐霞客詩歌散文大獎賽散文獎,以及6次中國散文學會主辦的散文征文大賽獎項。
   下面談?wù)勱P(guān)于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幾個問題:
  
   一、談?wù)勆⑽脑谖膶W體系中的地位
  
   我在長篇小說研討會上說過,中國文學體系中,誕生最早的是詩歌,其次就是散文。散文要比戲劇、小說、報告文學文體的歷史都悠久很多?,F(xiàn)在看來,在我國重大文學體裁的排行榜中,散文體裁應該是排在第一的位置上。為什么這樣說呢?主要有三個理由:一是散文的創(chuàng)作量應該是最大的。雖然長篇小說每一部的容量很大,動輒幾十萬字,但是它的單個數(shù)量比較少,而散文的單篇數(shù)量非常的大,大小報刊,各種媒體,散文作品可以說是鋪天蓋地。二是散文與人們?nèi)粘I罹o密相關(guān),受眾特別廣泛。由于受到時間和精力的限,讀長篇小說、戲劇和報告文學的人不是很多,讀散文作品的人卻不少,人們幾乎每天都能在各種媒體上接觸到散文作品。從小學生到大學生的作文基本上都是散文,沒有要求學生寫一篇小說的。三是參與散文創(chuàng)作的人也比較多。由于散文篇幅短小,寫起來相對容易一些,所以作者也比較多。作家們更是信手拈來,幾乎沒有一個作家沒寫過散文的。四是大多數(shù)文學愛好者和作家,都是從創(chuàng)作散文起步的。
  
   二、談?wù)勆⑽母拍畹暮x
  
   1、廣義的散文
   廣義的散文,是指不講韻律的文章。主要是指先秦時期的散文,是針對詩經(jīng)而言的。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莊子、荀子和韓非子等的大量的著作。到了漢代,就產(chǎn)生了大量的漢賦,主要代表作品如班固的《兩都賦》、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賈誼的《鵬鳥賦》、張衡的《二京賦》等等,司馬遷的《史記》也是散文體。那個時期,除了詩歌,其它的文體,都被歸到散文體系之中了。
   2、狹義的散文
   狹義的散文,就是指現(xiàn)在所說的散文。因為現(xiàn)在有小說、詩歌、報告文學、戲劇、影視、文學評論等文體,散文就變得狹義了。甚至連雜文、隨筆、特寫、小品文等都要獨立門戶了,所以散文文體容量就更加狹窄了。但是,雜文、隨筆、特寫、小品文等再怎么自立門戶了,也逃不出散文這個家族的。
  
   三、談?wù)勆⑽姆N類的區(qū)分
  
   關(guān)于現(xiàn)代散文的種類,一般認為有這樣三大類,即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
   1、記敘性散文
   記敘性散文,主要是指以記述為主的散文。它的文本特點,就是敘述加議論,就是所謂的夾敘夾議。代表作如峻青的《秋色賦》,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吳伯簫的《記一輛紡車》等。記敘性散文,是我們每一個人最早接觸到的文學題材。我們在學生時代所讀到的語文課本,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記敘性散文。老師布置的作文,就是叫你寫一篇記敘文,記敘文其實就是散文。記敘性散文,要求以敘事為主,因此作品中要有比較完整生動感人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同時,也要有一定的抒情和議論。
   2、抒情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主要是指以抒情為主的散文。如楊朔的《雪浪花》《荔枝蜜》,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等。這里著重談?wù)剹钏返摹堆├嘶ā泛汀独笾γ邸?。楊朔的作品主要基調(diào)是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勞動者?!堆├嘶ā防锏哪切┒温?,如“西天上正鋪著一片金光燦爛的晚霞,把老泰山的臉映得紅彤彤的。老人收起磨刀石,放在獨輪車上,跟我道了別,推起小車走了幾步,又停下,彎腰從路邊掐了枝野菊花,插到車上才又推著車慢慢走了,一直走進火紅的霞光里去。”“我覺得,老泰山恰似一點浪花,跟無數(shù)浪花集到一起,形成這個時代的大浪潮,早已把舊日的江山變了個樣兒,正在勤勤懇懇塑造著人民的江山。”《荔枝蜜》里的段落,如“我的心不禁一顫,多么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透過荔枝林,我沉吟地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nóng)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shè)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這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楊朔的散文讓人們懂得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楊朔的文章,文章中的老泰山、農(nóng)民、養(yǎng)蜂員、小蜜蜂等,文章中的荔枝園、田野、大海等,讓我覺得祖國的山水田園是那樣的清新美麗,讓我覺得勞動是那樣的光榮幸福。
   3、議論性散文
   議論性散文,主要是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如茅盾的《白楊禮贊》,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議論性散文的特點有四個:一個是內(nèi)容常常不需要完整生動的故事,它不是以敘事和講故事為主。二是以議論為主(或者是以政論為主),議論性散文的主題往往涉及社會和人生方面的重大主題。三是議論性散文常常充滿著深刻的哲理,以哲學思辨的方式闡釋社會或者人生,給人以哲學的啟迪。四是議論性散文篇幅一般都不是太長,但是要做到邏輯清晰,層次清楚。高考語文試卷上要考生寫的那篇800字的短文,大都是議論性散文。
   我們以陶鑄的散文《松樹的風格》為例,來看看什么是議論性散文?!端蓸涞娘L格》,是我們在中學課本里讀到的。作者陶鑄那時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他在作品中寫道,“從英德到連縣去,沿途看到松樹郁郁蒼蒼,生氣勃勃,傲然屹立……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痹诖嘶A(chǔ)上,作者就一層一層的對松樹產(chǎn)生敬意的原因進行闡釋:第一層是不管是在懸崖縫隙,還是在貧瘠的土地,不過是風吹的還是鳥嘴里掉下來的,松樹都不擇地勢茁壯成長;第二層是松樹的自我犧牲精神,松樹的木材用途廣泛,是很好的造紙原料,葉子可以提制揮發(fā)油,脂液可以制松香,枝葉又是很好的燃料。第三層是松樹的枝葉夏天如蓋,可以為人們遮蔭乘涼,黑夜可以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道路。總之,為了人類,它是做到了粉身碎骨。每一個具有共產(chǎn)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具有松樹那樣的崇高品質(zhì)。我們是從對這篇作品的剖析中,了解一下議論性的散文的基本寫法。
   說說我寫的一篇議論性散文《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是我在讀遼大和遼寧省黨政干部大專時的一道作文題。那是1983年年底,我次同時報考四科,其中寫作這一科我也沒怎么復習,心想憑我文學創(chuàng)作的底子可以沖一下。結(jié)果還真沖過去了。我這篇議論文寫了三層意思:一層是肯于攀登,就要樹立必勝信心,敢于攀登;二層是肯于攀登,就要掌握過硬本領(lǐng),善于攀登;三層是肯于攀登,就要持之以恒,不懈地攀登。結(jié)果這一科也順利通過了,四科全過去了。這充分說明,議論性散文,一定要做到,觀點明確,層次清楚。
   以上對散文種類的區(qū)分,應該說這個區(qū)分只是相對而言的。這三種類別不是也不可能是截然區(qū)分的,它們常常是融合貫通的,在一篇散文中都會有體現(xiàn)的,只是各有側(cè)重而已。我國古代散文名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現(xiàn)代散文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就都同時具備這三種特點。
  
   四、談?wù)勆⑽奈捏w的特征
  
   任何一種文體,都有其在題材和表現(xiàn)方法上的一些特征,如同寫詩歌要懂得比興、擬人、排比、夸張等等。我認為搞散文創(chuàng)作應該了解到散文的以下幾個特征:
   1、篇幅短小,題材廣泛。
   散文的篇幅相對短小。同小說、劇本、報告文學相比較,散文的篇幅是短小的。我國古代散文都寫得很精煉,漢賦大都多則三五千字,少則千八字。宋代范仲淹的散文《岳陽樓記》只有368個字。宋代周敦頤的散文《愛蓮說》只有119個字?,F(xiàn)代散文,也大都在兩三千字的樣子,刊物上刊登的散文作品有的字數(shù)多些,報紙上刊登的散文作品,大都一兩千字,長了版面放不下。有沒有長篇散文,也有。前些年我讀過羅強烈(中國青年報社的一個編輯,貴州人)的一部長篇散文《故鄉(xiāng)之旅》(寫他的家鄉(xiāng)大婁山的),有20萬字。還有原沈陽軍區(qū)文化部的一個畫家李人毅(也是中國作協(xié)會員)創(chuàng)作的散文集《一個男人的遠村》,寫黑龍江農(nóng)村的,有30萬字。
   散文的題材相當?shù)膹V泛。散文可以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可以說是海闊天空。從日月星辰到風雨雷電,從名山大川到江河湖海,從塞北大漠到江南煙雨,從雞鴨鵝狗到花鳥草蟲,從政治經(jīng)濟到柴米油鹽,從英雄人物到普通百姓,從婚喪嫁娶到家長里短……總之,沒有什么內(nèi)容不可以寫成散文作品的。我的420多篇散文,就包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母親,永遠的陽光》《野菊花》,寫的是親人和村姑;《媽媽肩上的書包》《暴風雨中的一幕》等,寫的是如何愛護和教育孩子。《可人的麻雀》《我家的燕子》等,寫的是人與鳥的關(guān)系?!度松咛幵诤畏健贰秳趧邮堑赖轮础返龋瑢懙氖侨松形?。《新疆走筆》《魅力好望角》等寫的是國內(nèi)外打好風光……
   2、內(nèi)容真實,切忌虛假。
   散文這個文學題材,與小說完全不同,它是強調(diào)真實性的,就是說事要是真事,情要是真情。就是說不能虛構(gòu)故事,虛構(gòu)的東西是沒有真情實感的,沒有真情實感的東西不能感動自己,也一定感動不了讀者。
   這里談?wù)勛约和耆摌?gòu)散文作品失敗的教訓。我從1973年開始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那時候我在長??h海島部隊政治部宣傳科當干事。我寫的第一篇散文題目叫《爬山虎》。那時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我的這篇散文是寫一個小戰(zhàn)士紅疆(虛擬的人物)是如何刻苦鉆研學習革命理論的。寫他出身貧下中農(nóng),舊社會如何苦,入伍后如何像爬山虎一樣努力攀登理論高峰,反正通篇全是編的。自以為編的挺圓滿的。先是投給《解放軍文藝》,后又投給《遼寧文藝》(就是現(xiàn)在是《鴨綠江》)。結(jié)果,《解放軍文藝》的散文組組長王中才(后來做沈陽軍區(qū)創(chuàng)作室主任),給我回信,寫了四條意見,核心說的就是不真實不感人?!哆|寧文藝》那個編輯把那篇《爬山虎》給我退稿三次,都說不夠真實不夠生動,每一次都叫我修改。我當時還特別的感動,感到那些編輯太負任了。經(jīng)歷了8個月的時間,那篇虛假的散文終于胎死腹中。后來,我為此感到特別的自責,甚至有一種犯罪感,我竟然用一篇編造的東西,不僅把自己,而且把人家編輯老師折騰了那么長時間。相反的,我的那篇寫母親的散文《永遠的陽光》,是我在母親去世后含著眼淚寫的,有好幾個人讀后給我打電話,說邊讀邊流淚。
   散文是不是完全不能虛構(gòu)呢?不是的。文學既然叫做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就有一個虛構(gòu)的問題。散文在基本事實上是不能虛構(gòu)的,但是在人物的語言,故事的細節(jié)等方面,是允許進行一定的加工和提高的。完全的真實,不可能成為藝術(shù)作品。連新聞作品都不會是百分百的真實。
   3、形聚神凝,意境高遠。
   這里是否應當澄清多少年來的人們秉持的一個傳統(tǒng)的概念或者說是一種說法,即說“散文是形散神不散”。我一直沒有找到關(guān)于散文可以“形散”的理論依據(jù),以及“形散”究竟是怎么個“散”法。我認為,散文的“形”也是不可以“散”的。散文的“形”也是需要內(nèi)容緊湊完整,層次分明,邏輯清晰的。一篇千八字或幾千字的散文作品,你怎么個散法?所以說“散文是形散神不散”,起碼是不科學不準確的。
   散文創(chuàng)作一定要有意境。意境,其實就是學生時期老師講的作品的主題思想或者叫中心思想。就是文章要通過敘事描寫講故事,讓人們懂得一點什么樣的道理,也就是文章要有哲理要有高度。一篇作品沒有意境,就沒有了靈魂,就沒有了價值。我們來看看峻青在創(chuàng)作《雄關(guān)賦》時,是怎樣找到意境的。峻青在他的散文《雄關(guān)賦》中寫到:“古今中外的大量史實證明,那所謂‘固若金湯’的雄關(guān),是從來就不存在的;而真正堅固的雄關(guān),只存在人們的心中——這,就是信念!對社會主義,對革命事業(yè),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堅貞不渝的信念,就是最堅固最強大的雄關(guān),是憑什么現(xiàn)代化的武器都不能攻破的雄關(guān)!”這就是他的散文《雄關(guān)賦的》意境,一下子就把這篇文章的高度提升上來了。再比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境界。再比如楊朔《荔枝蜜》中的“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這些,一下子就把文章的立意和境界提升了上來,讓讀者受到醍醐灌頂般的啟迪。

共 8179 字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像一場散文創(chuàng)作的"滿漢全席",從歷史地位到文體特征,從創(chuàng)作技巧到語言錘煉,把散文的"色香味"都端上了桌。作者以50年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為底料,熬出一鍋濃湯:既有"散文是文學體系老大哥"的歷史厚重感,又有"形聚神凝"的文體剖析;既有"細節(jié)出作品"的實操技巧,又有"語言要美得像花兒"的藝術(shù)追求。 文章結(jié)構(gòu)像散文一樣"形散神不散",五個板塊環(huán)環(huán)相扣:先給散文"上戶口",再拆解文體特征,最后手把手教寫作。舉例鮮活,從《岳陽樓記》到自家陽臺見聞,把大道理燉進生活細節(jié)里。語言樸實如家常菜,卻藏著真功夫——那些翻爛的字典、退稿的教訓,都是熬出好文章的"老火靚湯"。 最難得的是,作者不擺"老作家"架子,像鄰家大叔分享寫作心得。談失敗教訓比談獲獎更動情,說模仿借鑒比說原創(chuàng)更實在。這種真誠,比任何寫作技巧都珍貴。 期待作者繼續(xù)用文字熬制這樣的"心靈雞湯",讓更多文學愛好者在散文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既能仰望星空,也能腳踏實地。好文章就該像這樣——既有營養(yǎng),又暖胃暖心!【編輯:樂歌】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樂歌        2025-03-20 09:16:50
  語言樸實如家常菜,卻藏著真功夫——那些翻爛的字典、退稿的教訓,都是熬出好文章的"老火靚湯"。談失敗教訓比談獲獎更動情,說模仿借鑒比說原創(chuàng)更實在。這種真誠,比任何寫作技巧都珍貴。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2 樓        文友:書者茶道        2025-03-24 19:04:07
  散文的優(yōu)點是,可以寫寫身邊的事情,也可以抒發(fā)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講個故事給人啟迪,一般的作者都可以駕馭,一般的讀者都可以品味!文友老師對散文的闡述全面系統(tǒng),學習了!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