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打電話(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曉荷】打電話(散文)


作者:冬陽先生 秀才,2253.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91發(fā)表時間:2025-03-25 15:49:07
摘要:我家電話座機至今還保存完好,當(dāng)年那組七位數(shù)固話號碼雖已停用多年,卻早已刻在了我的心里。每次收拾衛(wèi)生,當(dāng)我看到紅色的電話座機,便恍若回到那段難忘的歲月。我會擦掉座機上的浮塵,拿起話筒,放在臉頰處,自言自語:“喂……喂?你找誰?”片刻之后,聽筒里沒有任何聲響,只有我的聲音在房間里回蕩……

自記事起,就常聽老人們念叨“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樓房,我在兒童繪本里見過,不管是筒子樓還是八角樓,腦海里是有樓的概念的。電燈自不必說,我出生在八十年代的農(nóng)村,雖生活較為艱苦,電燈還是有的,只是當(dāng)時經(jīng)常停電。電話在鄉(xiāng)下孩子眼里幾乎是遙不可及的產(chǎn)物,后來村里放電影,在一些抗戰(zhàn)片里,看到手搖式電話機,才對“電話”這個名詞有了具象化的認識。
   農(nóng)村小孩兒喜歡玩挖土堆游戲,挖地洞,搭樓房,結(jié)構(gòu)按照樓房來挖,分兩層甚至更多層。整個框架挖好后,小伙伴們便開始“裝修”,木棍交錯排成窗欞,在客廳里吊個野果子做電燈,然后再安上一部電話(傳聲筒式),土堆頂一個,洞里一個,兩個孩子趴在兩頭“喂……喂,你好??!”“喂……你誰呀……”一通“暢聊”。
   我第一次打電話,是上小學(xué)時候。當(dāng)時在農(nóng)村,家里一切支出全靠幾畝薄田,農(nóng)人們常常耕作到很晚才回家。傍晚放學(xué)后,我和小妹便常坐在村口村長門前的大石磙上等母親下地歸來。這天,我們和往常一樣在石磙上滑上滑下,村長老伴急匆匆走到門口向我喊道。
   “冬陽,快,快點兒去叫你奶奶接電話,你三姑來電話了?!碑?dāng)時我一愣,隨后激動地朝奶奶家跑去,來到村長家,我倆已是氣喘吁吁。村長老伴連忙招呼奶奶走進東旁屋里,我也跟了進去。一張褐色的辦公桌上,豎著一個麥克風(fēng),麥克風(fēng)旁邊放著一個紙盒子,紙盒子上蓋著一塊毛巾,我知道里面放著電話。村長老伴對奶奶說:“青他娘,你等會兒,小珍說一會兒再打過來。”奶奶說著“好好好”,便和她拉起家常。
   我站在旁邊,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盒子,期待三姑快點打電話來。時間仿佛與我作對一般,很慢很慢,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紙盒里的電話像啞巴一樣不聲不響。小妹在外面喊:“哥,咱娘回來了!”我顧不上搭理她,依舊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紙盒,仿佛不注意它會跑掉似的。
   三姑雖嫁到省城,但屬于省城某個轄區(qū)里的郊區(qū)。我后來才知道,她每次打電話需要跑到莊子外很遠的超市打公話,在當(dāng)時跨市區(qū)就屬于長途電話,收費較高。所以每次跟奶奶打電話,都是先通知村長,隨后便掛斷電話,算著奶奶從家里到村長家的時間,然后再打過來。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清脆的鈴聲,灌滿整個房間,竄進我的耳朵。我的心怦怦亂跳,期待一睹電話芳容。村長老伴從容地掀開毛巾,奶奶站在一旁手足無措,眼睛跟著村長老伴的手,上下移動。奶奶也是第一次接電話,她的緊張程度不亞于我。毛巾全掀開后,一個紅色的電話座機映入眼簾,它的樣子顛覆了我對電話的認知,它和電影里完全不一樣。整個紅色座機在昏黃的燈光下和屋內(nèi)擺設(shè)格格不入。白色鍵盤上是黑色的數(shù)字及文字,鈴聲不知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村長老伴拿起手柄說道:“喂,是小珍嗎?哦,你娘來了,我讓她接電話。”隨后扭過頭來,對著奶奶說:“青他娘,來,是小珍打來的?!蹦棠填澪∥〉亟舆^來,對著聽筒扯著嗓子喊:“啊,哎,珍,珍,么事呀……你說……”隨后不停地問。村長老伴笑著說:“青他娘,你拿反了,對那頭說?!蹦棠汤^續(xù)大聲喊著,或許是想著離這么遠,聲音小了三姑聽不到。
   看著奶奶和三姑說著話,我湊上前也想說句話,卻不知說啥。剛想到叫個姑,奶奶便說:“行,俺知道了,珍?!蹦棠屉m然沒打過電話,但她不知從哪里聽說電話費很貴,一句也不多說。聽筒里傳來一連串嘟嘟嘟……嘟嘟緊促的響聲。村長老伴接過電話,輕輕扣在底座上。
   我沒能打上電話,心里空落落的,邊向外走邊問奶奶:“俺三姑啥時候再打電話來?能讓俺說句話不?”奶奶跟村長老伴打過招呼,扭過頭對我說:“你一毛孩子有啥說的?你姑打的可是長途電話,比電報還貴的狠呢!”
   從這之后,傍晚等爹娘的空,我常跑到村長家問:“俺三姑來電話了嗎?”問的次數(shù)多了,村長老伴說:“等你姑打電話來,我先讓你接,再去喊你奶奶。”自此,我多了一份念想。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三姑再沒打來電話,不知她是嫌話費貴,還是的確沒什么事。唉!反正打電話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后來干脆我也不問了。
   直到有一天,我和小妹正在石磙上滑上滑下,村長老伴在院子里喊:“冬陽,你三姑來電話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腿比腦子快,向村長家跑去。接過話筒,學(xué)著村長老伴說:“喂……喂,你誰呀?”村長老伴在旁邊笑著說:“你姑哎,哈哈!”她這一笑,弄得我很難為情,對著電話說道:“姑,俺去叫奶奶!”說完放下電話便跑向奶奶家,直到奶奶接完電話,我還恍若做夢一般。從此和小伙伴兒們玩,我多了一份優(yōu)越感——“俺打過電話,你打過嗎?”
   2000年左右,隨著農(nóng)村建設(shè)推進與通信技術(shù)的高速發(fā)展。鎮(zhèn)上推行安裝電話。向來思想較為落后的父親,竟破天荒花費幾百元安裝了一部電話,每月還要繳納18元月租費,打電話每分鐘兩毛多錢,長途電話更是每分鐘達六七毛線。當(dāng)時除了三姑在省城,其他親戚都在本市,一年到頭也打不幾次長途。
   一臺紅色座機放在床頭破舊的桌子上,同村長家一樣顯得格格不入。電話接線后,還帶了一本城市黃頁,可以用電話查詢天氣預(yù)報等其他業(yè)務(wù)。我嘗試著給已安裝電話的親戚打電話,用食指小心翼翼地按號碼,只怕按錯一個鍵。聽筒里傳來嘟——嘟——嘟……的響聲,我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想讓對方接通又怕對方接通,平時我和表哥無話不談,待電話接通后,聽筒里傳來:“喂,誰呀?”我卻啞口無言,趕緊掛斷電話。父親去田里干活前會囑咐我,別亂打電話。他們?nèi)ヌ锢锖?,我便拿起話筒按完?shù)字鍵,但不按撥打健。開始自問自答:“喂……你誰呀!”“我……冬陽”“你有啥事兒?”“啊……呃……沒事兒了,掛了?!碑?dāng)把話筒放在座機上,看著自己傻不拉幾的樣子,忍不住笑起來。周天晚上,我把電話號碼抄在課本上,帶去學(xué)校,抄寫在了同學(xué)的電話本上,同時自己也買了一個電話本,開始向每位同學(xué)索要電話號碼。
   上高中后,寄宿在學(xué)校,每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學(xué)校旁邊是縣醫(yī)院,急診門口有一部公用電話,是壁掛式IC電話機。需要母親送東西時,我會拿著IC電話卡來這里打電話。電話卡大都是固定面值,有10元、20元、30元、50元不等,且制作精美,封面圖畫對應(yīng)著當(dāng)下熱門事件或偉人照片亦或是當(dāng)?shù)貥?biāo)志性景物。當(dāng)時縣城大路邊,不遠便有一個露天電話亭,路邊報亭、副食部也有公用電話。有的需要插卡,有的則直接根據(jù)通話時長支付給店主話費即可。
   雖然公用電話不如現(xiàn)在手機方便,但在當(dāng)時,通訊效率算是比較高了。相比電報或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后來姑姑送我一個傳呼機,別在腰間神氣極了。但我的傳呼機有名無實只用來看時間,從沒人傳呼過我。參加工作不久,我用全部工資買了一部手機,康佳品牌老式翻蓋手機,花了四百多塊還是個二手機的。從此,打電話方便了,次數(shù)卻少了,大都是以發(fā)短信為主,畢竟短信費用要低一些,雖沒拿多少話費,但沒少貢獻月租費。
   隨著移動通訊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再滿足于語音電話而更傾向于視頻電話。只要有WiFi,有流量,全世界都可以面對面聊天,且不再擔(dān)心費用?,F(xiàn)在紅白喜事也不再像以前,挨家挨戶去送信通知。只需發(fā)個微信,打個電話即可。手機更新?lián)Q代快,為追求時尚,很多年輕人一年就要換好幾部手機。我雖較為戀舊,無奈工作需要,平均2~3年換一部新式手機,話費也是居高不下,每月消費百元之多,早已不再是當(dāng)年為省話費說幾句就掛的時代了。
   現(xiàn)在,座機在農(nóng)村很難看到了,固話大多用在政府部門或工廠公司,且大部分作內(nèi)線之用?,F(xiàn)在注冊公司需要一個或多個座機號碼。據(jù)朋友講,公司有個座機號碼能給人一種踏實感和一定信任度,有地址有固話,讓客戶感覺比較放心,不像手機號隨便就換掉了。好在近幾年,通訊改革,手機卡需實名制,讓彼此信任度回溫不少。
   我家電話座機至今還保存完好,當(dāng)年那組七位數(shù)固話號碼雖已停用多年,卻早已刻在了我的心里。每次收拾衛(wèi)生,當(dāng)我看到紅色的電話座機,便恍若回到那段難忘的歲月。我會擦掉座機上的浮塵,拿起話筒,放在臉頰處,自言自語:“喂……喂?你找誰?”片刻之后,聽筒里沒有任何聲響,只有我的聲音在房間里回蕩……
  

共 3232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跟隨作者的文字,與電話有關(guān)的諸多往事突然在腦海里變得清晰起來。電話,曾經(jīng)是農(nóng)村孩子遙不可及的夢想,是通訊技術(shù)發(fā)展浪潮中的珍貴記憶。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將自己從兒時對電話的懵懂向往,到如今通訊技術(shù)飛速發(fā)展的歷程娓娓道來。文中,電話不僅是通訊工具,更是親情的紐帶,是時代變遷的見證。從第一次在村長家接電話的緊張與期待,到后來家中安裝電話的喜悅,再到如今視頻通話的便捷,以電話的變化來折射出社會的進步與人們生活的巨大轉(zhuǎn)變。作者對電話的珍視與情感,讓讀者感受到了通訊技術(shù)發(fā)展背后的人情冷暖與歲月變遷。這部電話座機,見證了作者的成長,也見證了通訊技術(shù)的飛躍。它不僅是作者個人記憶的載體,更是時代發(fā)展的縮影。一篇語言流暢、主題鮮明的散文,帶領(lǐng)讀者走進了那個通訊不便卻又充滿溫情與愛的年代,讓讀者在感慨技術(shù)進步的同時,不禁懷念起那段簡單而純粹的歲月。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326000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3-25 15:51:20
  電話變遷映時代,童趣鄉(xiāng)情暖人心。從土堆“傳聲筒”到手機視頻通話,通訊發(fā)展見證生活巨變。作者以電話為線索,串起親情回憶與時代印記,展現(xiàn)技術(shù)進步下的人間煙火,引發(fā)讀者對往昔歲月與當(dāng)下生活的深層思考。好文,值得細細品讀!
回復(fù)1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5-03-25 16:08:43
  感謝芹芹森老師辛苦編發(fā)與精美點評,敬茶遠握,問候春安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3-25 15:51:52
  為老師點贊,感謝精彩分享!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
回復(fù)2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5-03-25 16:09:50
  再謝老師留評鼓勵,送您一朵小花花,愿文字見證我們的友誼!
3 樓        文友:蔚藍楓葉        2025-03-26 20:48:53
  恭喜大才子冬陽老師精品專業(yè)戶!
回復(fù)3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5-03-27 14:13:54
  哈哈,謝付老師抬愛鼓勵,敬茶送花
4 樓        文友:何葉        2025-03-26 21:19:29
  恭喜精品!加油!
何葉
回復(fù)4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5-03-27 14:14:23
  謝何社鼓勵,敬茶送花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