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韻·暖】春天的觸感(散文)
◎雪花
一場雪下來,讓春天的大地,再次布滿絲絲寒意。
雖說乍暖還寒,可在我的眼里,這似乎,并不是一場寒雪,像是春天里的花,一種美麗的花,純潔的花。它們紛紛下落后,便將自己的整個身驅(qū),緊貼在窗戶上,仍由溫度驅(qū)使,慢慢失去自己原來的形態(tài);當(dāng)然還有的掛在枝頭,形成薄薄的花束,隨春風(fēng)不停地搖曳,遠遠望去,特別靜美……
有時候覺得,這分明是一束束綻放的花,分明是一束束誘人的詩句??!難道不是嗎,北方此時,野草未綠,百花未開,就連那些光禿禿的樹枝,也不見有一片綠葉。但迎春的雪花,已立在了季節(jié)的額頭,露出唯美的笑容。你看它那急切的樣子,是不是在冬天的深處沉默太久,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躍躍欲試,蠢蠢欲動,誓要釋放沉睡已久的熱情?。?br />
作為春天里的雪,她是以先驅(qū)者的腳步,已不知不覺走在了季節(jié)的前頭。
如今我的思緒,我的筆,還有什么理由,一直如此懶惰,一直如此停頓了呢,一年之計在于春,我覺得是時候該覺醒了。
◎燕子
再次見到她們,我已分不清,是否還是去年的她們。其實是不是她們,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們飛過千山萬水,這才銜著對春的期待再次歸來,讓整個春天的畫面,更加靈動有趣。
只要你細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她們的翅膀每扇動一下,春色也會被修剪一下,不知不覺間,城市已被裁剪出春天的氣息。
然而,如今山村的風(fēng)景,已不用剪裁了。因為那些破舊的土屋,早已在歲月里煙消云散。因為在土屋的舊址上,我的祖輩們曾生活的地方,早已經(jīng)建起了現(xiàn)代的兩層小樓。每一戶都整整齊齊,井然有序,正象征著新時代下的春天氣息。
農(nóng)村人,再也不怕那狂風(fēng)暴雨;再不怕那饑寒交加。每當(dāng)務(wù)工歸來,站在自己的陽臺上,俯視整個曠野,時而會頓生,一種快樂的感覺。
有時候,我望著空中的燕子,多想說一句,你們落下來吧,落下來讓我靜靜地聆聽一下你們的呢喃細語;落下來讓我感受到,你們的夢想與期待。
山村,已煥然一新,而此時,你們也該是銜泥筑巢的時候了。
◎小草
一株株小草,無論是生長在田野上的,還是生長城市的綠化帶上,在春風(fēng)的拂動下,那一簇簇綠意,一天勝似一天。從河的那頭,綠到河的這頭;從路的這頭,綠到路的那頭;從孩子的眼睛里,綠到老人的眼睛里,從整個人世間,綠到一首首春天的古詩里。
小草啊,你如此平凡和卑微,只是你們的意志卻又如此堅定,只要有了一寸土地,就可以看到你們,站立起,仰著頭,飲吸露珠的模樣。
你們無拘無束,有自由自在的靈魂。你們一向四海為家,從不挑剔。以自己最樸素的愛,閱讀著這蒼茫大地上的一切。
每天,當(dāng)清晨里的陽光,以詩意的形式撫愛大地時,你們這些小草啊,只需將根須,深深地與泥土擁抱,不動聲色地,靜看著這春天里的桃紅柳綠。
有時候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與遭遇,你們總是這邊修復(fù)自己的傷口,那邊又以自己最結(jié)潔的愛,舉起生命里的旗幟。如此來說,你們卻又是偉大的。
在我看來,只要你們有一個夢,便能綠遍春天里所有的地方。
◎小雨
清晨醒來時,無意發(fā)現(xiàn),窗外早已落下了久違的春雨。
這穿過冬天的門欄,姍姍而來的清新的春雨啊!讓我不由地萌生出許多懷念。好似多少年前,雨中的某個背影那樣,漸行漸遠,漸遠漸美。斜絲如織地細雨,不大不小,不急不緩,不僅落在大地上,還落在我的心田上,一陣陣將我歷久的鄉(xiāng)愁,一幕幕地勾勒出來。
記得年幼時,經(jīng)常會遇到春雨霏霏的天氣,那時母親總是為我打著傘,送我去上學(xué)時的身影。每天上學(xué),總要經(jīng)過一座橫亙的青石橋,由于路滑,母親時時告訴我,不要走沿邊,要走中間安全路段。而我偏是不聽,每次都要躲出雨傘,雙腳踩著石橋的沿邊。每當(dāng)此時,母親就立馬把我拉回來,并強調(diào)幾句啰嗦的話語。
可這些話也并沒有真真聽進去,我曾多少次,不以為然地,跑出門去,穿過青石橋,奔走在春雨里。許多事情,總是隨時間淡忘,而又隨時間變的清晰。當(dāng)時不理解,也會有明白的一天。后來有了孩子后,才曉得一些小小的擔(dān)憂,也足以讓人費心費力了。
春天里的小雨,淅瀝瀝瀝瀝,淅瀝瀝瀝總是下個不停,落在在記憶里,住在夢里,寫在詩里。
而今,我多么期盼,這春天里的小雨,給我的故鄉(xiāng),帶去初春的希望和殷實的幸福。
◎門前的竹
這不是劉禹錫筆下的竹,也不是白居易詩歌里的竹,而是我家門前的竹。
在我家小區(qū)門前,有一片小竹林,環(huán)著一個小亭臺,密密麻麻布滿四周,由于氣候原因,這些竹子多少年了,都沒有長太高。
有時候早晨或黃昏,我都會獨自緊挨著那些竹子,佇立一會兒,看著它們,輕撫它們細長的枝葉;有風(fēng)來過,那些竹葉便沙沙作響。筆直的竹桿一節(jié)一節(jié),經(jīng)絡(luò)分明,我遙想著,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的植物,外堅內(nèi)虛,傲然挺立。我分明感受到了古人,學(xué)習(xí)竹子的精神。他們或以竹作畫,或以竹吟詩;或贊賞竹子的品格,或以作自喻,或又以作自勉。古往今來,人們愛竹、畫竹、吟竹、贊竹,不僅僅是因為它四季長青,更主要的是在贊賞它的品格,推崇它的精神。竹子堅忍不拔、高風(fēng)亮節(jié)、修直挺拔、高雅清幽、蓬勃灑脫的品格,讓歷代文人墨客不知傾注了多少情感。
如今,春風(fēng)拂面,我也嘗試著去這一片竹林旁,看看是否有竹筍破土而出的驚喜,無奈多少年,都不得所愿。因為氣候原因,太行山的竹子,無法長出香脆的竹筍??v然有些失落感由內(nèi)而生。不過久了,這些小小的遺憾,又總是不徑而走。雖說是一小片竹林,但足夠了我對竹的欣賞和認知,這些珍貴竹,不僅帶給了我春天的味道,更是帶給了我崢嶸向上的不屈精神。
正如蘇東坡所言,可以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杏花
走在山間,猛然間抬頭,只見杏花已然盛開。仰頭看去,一半開在眼前,一半又開在云里。一簇簇,一團團,搖曳成賞心悅目的風(fēng)景。使得整個季節(jié)充滿了無盡的花香味道。
杏花,美麗的杏花,因為熱愛春天而競相開放。
每逢這個時候,我已不由得,想起老家院子里的那些杏花,它們總是在這個季節(jié)如約而至,再一次讓蒼老的宅院,煥然一新,充滿生機。
這些杏樹,是我曾祖母親手栽種的。她在世的時候,時常對我講:杏花耐寒,是因為其血脈里有一股超強的適應(yīng)能力。我們應(yīng)該去學(xué)習(xí)這種堅強的意志力。只是當(dāng)初懵懂的我來不及消化,就讓這些思緒消失在時光的轍痕里。
長大之后方得知,不識字的曾祖母,能從一顆杏樹上悟出人世間的真理所在,能從真理之中吸取其精華為人生所用,她是多么地睿智。
記得,也是一個杏花盛開的季節(jié),那時我很想學(xué)爬樹,由于臂力不夠,終究以失敗告終。曾祖母便告訴我,要想爬到大樹的頂端,可能要等到她的頭發(fā),全部變成雪的顏色。我很天真地就相信了。朝思暮盼,盼望曾祖母有朝一日,鬢發(fā)銀白,發(fā)際染霜。
后來,那個日子果真到來。我爬上了大樹的頂端??稍婺竻s離我而去了。那個春天,滿天飛舞的杏花,紛紛飄散,那個花期在寒冷的風(fēng)雨中凄美地落下了帷幕。
每次杏花盛開,我便會想我的曾祖母,是她讓杏花在我的人生中有了特殊的意義。
◎春天里的風(fēng)
春天的風(fēng)是調(diào)皮的,如幼時的我。那時,我曾站在村莊的田野上,親眼目睹了風(fēng)的形態(tài)和風(fēng)的聲音。
春天里的風(fēng),由于沒有大樹遮擋,總是長驅(qū)直入闖進村莊。它們總喜歡與紙片、石子糾纏,每時每刻都不停歇,或輕輕的游走,或歇斯底里地卷起塵土。
春天里,我追趕過風(fēng)。在院子里,在小路上,在田野上。追倦了時,我便走了神。我望著天空的白云出神,無邊想象,為什么云有諸多變化,它會變馬,變羊群,變圖騰。是的,風(fēng)的肆無忌憚,讓我很是著迷。
我曾遠遠地看著風(fēng)卷起石子、樹枝、油布,向空曠的大地跑去。我覺得,風(fēng)好像也有規(guī)律,它見人多,勁就越大,跑得也越快。從田間到地頭,帶起沙土,不顧一切。記得那時,我曾與一群頑童們,天真地想要把風(fēng)圍住,可經(jīng)過幾次較量,風(fēng)便從我們的衣服、身體旁邊穿了出去,一直遠走,走過很多年。
后來,風(fēng)吹過我的童年,我的少年,直至現(xiàn)在,是風(fēng)讓我認識了,這世間的一切形態(tài)。同樣,風(fēng)也吹過了我的一個又一個春天。我覺得,風(fēng)或許也將要吹過我的一生。
◎柳樹
驚蟄過后,大地暖和了不少。
我認為,在初春里,最先能讓人看見的綠意,大概就莫屬柳條了。
每逢此時,天空明亮,水色清澈,岸邊的河草依稀可見。一株株柳綠便驚艷了所有的路人。
遠遠看去,柳綠在天空與水色之間,是一根絲線,串起了春天與大地上的一切。雖說,柳樹是極其平常的樹,它沒有驚人的艷麗,也沒有多情的嫵媚,可它總是像極了一位美麗的女孩,長發(fā)飄飄,玲麗動人。
這么多年以來,我才發(fā)現(xiàn),越是不變的東西越有深度。仿佛像柳樹那樣,它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穩(wěn)妥地在歲月中,靜靜地做著自己。那份踏實和扎根的精神,其實正是我們所欠缺的?;▋弘m好,卻終有落下的那一刻。而柳綠卻年年知春來,年年春滿身。
每次站在柳樹的面前,總是會喚起兒時的感覺。那童年的時光,那幽幽的柳笛,是過往,也都是陪伴。當(dāng)那陣陣笛聲響起,春天的歌謠便暢想著成長中的快樂。其中有我的親人,也有我的朋友。那么虛無,可又那么真實。
我忘不了童年中的柳條頭環(huán),更忘不了柳笛聲悠揚的歲月。
◎山
春的山,已不再是光禿的形象。各式野花有了競相開放的意象,時刻煥著春的生機,讓人忍不住有一些想要攀登的欲望。
一個周末,我沿著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路邊的樹木也都褪去了冬日的蕭瑟。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如綠絲絳般垂落,雖然還只是一些稚嫩葉片,但在春風(fēng)中仍然有輕盈搖曳的感覺,那些葉子像是精心雕琢的玉佩,閃爍著生命的光芒。一些桃樹、杏樹,也競相綻放,粉紅的桃花如少女羞澀的臉龐,嬌艷欲滴;潔白的杏花似一片片飄落的云朵,清新淡雅。它們相互交織,構(gòu)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紛紛為這春日的山,增添了幾分歡快的活力。
走上山巔,向下俯瞰,整個山脈盡收眼底。連綿起伏的山巒像是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已將山體,薄薄覆蓋。遠處的田野,農(nóng)人還未種下一顆禾苗,平平整整,一萬無際。當(dāng)春風(fēng)拂過,涌起層層的波海黃沙。太行山上的春天就是這樣,有時候靜如水流,有時候又動如流沙。
那些山腳下的小村莊,白墻黑瓦,錯落有致地分布,參差不齊,裊裊炊煙此起彼落,給這幅田園風(fēng)光增添了幾分人間煙火氣。
春天的山,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禮物。它用那無盡的綠、絢爛的花和蓬勃的生機,讓人們沉醉其中,感受著生命的律動和大自然的魅力。
◎夢
春天的夢,如一位溫婉的佳人,輕啟朱唇,吐露芬芳,就這樣時常會潛入我的夢境中。
在夢里,我時常漫步在一片無垠的花海。那些花兒,各式各樣,色彩斑斕,如天邊墜落的晚霞,鋪設(shè)于大地之上。粉嫩的桃花,潔白的梨花,粉白的杏花,灑落在肩頭,帶來絲絲清涼與愜意,散發(fā)著醉人的香氣,引得蜜蜂在花叢間穿梭忙碌,嗡嗡作響,似在奏響一曲春的樂章。
花海深處,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潺潺流淌。我俯身輕觸溪水,那清涼的感覺瞬間傳遍全身,仿佛洗凈了我心靈的塵埃。不知道為什么,在夢里還有一座,古樸的老屋。是故鄉(xiāng)的,又不像是故鄉(xiāng)的。讓人難以分辨。那老屋四周開滿了不知名的小花,散發(fā)著淡淡的幽香。屋前還有一塊菜地,仿佛是奶奶生前種下的,各種時令蔬菜,鮮嫩欲滴。還有奶奶勞作的身影,她身著粗布衣衫,面容慈祥。正要走向前去,與她對話,可倏然間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春天的夢,總是如此美好而又短暫。當(dāng)我從夢中驚醒,窗外晨曦微露,鳥兒啁啾。雖然夢境已逝,但那春日里的繁花盛景、潺潺溪流、古樸老屋以及奶奶的笑容,卻如春風(fēng)拂過心田,留下了無盡的溫暖與眷戀。
春天的夢,好似春天里的一個心愿,唯愿每個人都能將它裝在心中,用行動去舞出優(yōu)美的人生。
2025年4月1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于江山文學(xu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