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情至深處土自香(散文)
近日不僅刷到牡丹區(qū)區(qū)長親自到機場送花歡迎游客的視頻,也在菏澤的大小街頭、公交招牌、甚至街道中間的護欄上都能看到看到熱情洋溢的鮮花,昨天還聽到了“2025世界牡丹大會暨第34屆菏澤牡丹文化旅游節(jié)”的盛大開幕,已過半世滄桑的我也怦然心動,甚至有點欣喜若狂:他的國色不僅突破了原來的園林式存在,形成點、線、面結(jié)合的的網(wǎng)格式發(fā)展,而且大有由點到線再到面、光芒四射的地毯式覆蓋趨勢,她的天香也不僅彌漫在菏澤的上空,不僅浸潤牡丹鄉(xiāng)的沃土,也漸漸開始沁入到菏澤人和到過菏澤的高朋貴客的心脾,甚至想浸染到每一個菏澤人和到過菏澤的游客的骨髓。
我是地地道道的菏澤人,深愛著我的家鄉(xiāng)。雖然年過半百,但離開這片土地的日子也極其有限,不是沒機會到更好的地方,而是不情愿離開這生我養(yǎng)我的熱土。這里盡管是全國著名的牡丹之鄉(xiāng)、書畫之鄉(xiāng)、武術(shù)之鄉(xiāng)、戲劇之鄉(xiāng),但也曾經(jīng)是山東省貧窮落后地區(qū)的代名詞:經(jīng)濟落后、文化落后的背后,隱藏著不愿承認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落后。正是這種落后使我的兄長們給我談菏澤曾失去的發(fā)展機遇,談菏澤人愈是想擺脫落后便愈心急,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的教訓,談剛強有志氣的菏澤人正因自己的剛強志氣磕碎了牙齒也要往自己肚里咽的苦澀……
2023年的春天,本來是大疫過后,菏澤人就想做足牡丹這篇大文章提振精神:不必說一年一度的菏澤國際牡丹節(jié)活動如期舉行;也不必說“花開盛世”全國征文大賽、筆會、采風等系列活動成功舉辦,單單是4月9日上午舉行的菏澤牡丹國際傳播論壇,以“打造中華文化標識,向世界講好菏澤牡丹故事”為主題,邀請了國內(nèi)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提升文化價值、增強城市形象,培育消費市場、促進經(jīng)貿(mào)交流等謀發(fā)展,研究菏澤牡丹宣傳策略,推動菏澤牡丹國際傳播實踐,提升菏澤牡丹國際傳播力影響力,就搞得很及時,很有針對性。確實是圍繞一個主題,一座城,有聲有色有勢有序展開。但百密一疏,當年4月13日的《大眾日報》就刊登了《牡丹無語問菏澤》,作者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多次參與重大戰(zhàn)役性報道和典型人物報道,大眾日報的高級記者逢春階老師。逢老師在文中“能不能在菏澤東站的售貨臺上,擺上牡丹花,讓愛美的游客帶著一束或者一枝牡丹花上車呢(……)?當游客懷抱著牡丹花離去,帶走的不僅僅是牡丹花,還有菏澤市的美,有好客的菏澤人的美,像鮮花一樣的美。菏澤的口碑,因為鮮花的流動而播向四方”,委婉地指出了一些并沒有準備到位的細節(jié),并強調(diào)“大家都在搞文旅,我覺得搞文旅,一定要注意細節(jié),從小處細微處入手”,仿佛預示了后來帶給菏澤人極大傷害又只能默默承受的“涼皮事件”。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絕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很多時候由于熱望和熱情總是過分想象自己的發(fā)展優(yōu)勢,忽略甚至看不到可能會影響發(fā)展的細微之處。面對問題,菏澤人不僅很“菏澤”,也很“現(xiàn)代”,也很“將來”:更加謹慎地審時度勢,不僅強化細則的落實,把牡丹文化徹底融合牡丹大地的角角落落,更是注重政策與民意的融通,引領提升地域文化,增強服務意識與大局觀念,力爭菏澤地氣與國色天香的高度融合,把牡丹大雅豪放的精神融合到和越來越多的菏澤人的神經(jīng):2024年的春天,又一草根郭有才轟動一座城;機場邊的司機義務接送游客也將菏澤人的真誠與熱情傳播到四面八方,還有有志青年驅(qū)車送鮮花伴隨著熱情洋溢的宣講描繪著一個嶄新的菏澤……
前方高處的引領,外部的壓力與內(nèi)心的覺醒與奮起,聚合成一股強大的洪流,就會迎來巖漿的噴薄而出。菏澤人又做足了一年的功課,成功的開啟了又一年度的樂章。身為菏澤人,自然是激動、驕傲和自豪!
我仿佛看到了菏澤的一草一木,都在展現(xiàn)著牡丹的神韻。嗅到的一磚一瓦,都在勃發(fā)著天香的貴氣。想到的一招一擺,一吐一顰,都在抒發(fā)著盛世的華章!
真是情至深處土自香,抑或是春至深處自芬芳!
2025年4月9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