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文璞書苑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文璞】時光婚禮(小說)

精品 【江山·見證】【文璞】時光婚禮(小說)


作者:石寸雨 舉人,4203.02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00發(fā)表時間:2025-04-18 20:43:06
摘要:進城后,趙鐵柱一家的土地、院落都交給哥嫂看管。他們把婚禮酒席安排在縣城,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交給妹妹杏花夫妻關(guān)照,將婚禮認親儀式,安排到老家圪梁溝。幾天來,在哥嫂與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趙鐵柱的院子里,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喜慶的彩帶飄飄,歡樂的音樂不絕于耳。認親儀式,是婚禮最關(guān)鍵最重要的時刻,新郎的父母也備受關(guān)注。趙鐵柱的棗紅色長袖T恤與深藍色西褲,與蘭花暗紅色旗袍絕配。尤其是新郎母親蘭花,她那白皙的皮膚和苗條的身形,優(yōu)雅中透著樸實,宛如模特隊的一員。夫妻笑容滿面地站在門口,迎接每一位來賓的到來。

【江山·見證】【文璞】時光婚禮(小說)
   50年代末,新中國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zāi)害。大山深處,土地貧瘠的圪梁溝村,土地裂開了道道深淺不一的口子,寸草不生。村外飛禽稀少,失去鳥兒的叫聲;村里炊煙疏落,不見牲畜的蹤影。房梁上不見燕子窩,樹上沒有喜鵲巢……到處死氣沉沉。為了求生,青壯年們紛紛背井離鄉(xiāng),步行外出謀生。留守在村里的老弱病殘、婦女兒童,掙扎在饑餓之中。
   谷雨前后,氣候轉(zhuǎn)暖,好歹回了春。村中那棵多次遭受剝皮洗禮,光禿禿的老槐樹,枝頭上竟然抽出幾片嫩綠的小葉子來。遠遠望去,特別耀眼。那頑強的生命力,點燃了村民的希望:既然樹能成活,土地就有希望。扒拉開洼地的松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里面真的有嫩生生的草芽芽。很快,就有人拿起鏟子或鐵鍬,紛紛去挖尚未出土的野菜根兒。蘭花與妹妹杏花一大清早出了門,希望能找到些果腹的東西,但到了中午,只挖到一小把野菜根兒。沒辦法,只得拖著饑腸轆轆的身體回了家。
   蘭花娘邁著一雙小腳,將野菜洗凈切碎放進鍋里添了水,掀開米甕,小心翼翼地用勺子從甕底取出少半勺小米來。舍不得用水淘,直接放進了鍋里。這時候,杏花從門外抱回些干柴,放在盤腿坐在灶臺邊的蘭花身邊,蘭花生著火,“呼啦,呼啦”拉起了風(fēng)箱。
   自打去年入冬,蘭花爹就走了口外,除過年寄來八塊三角錢與五斤一兩糧票外,再無音信。盡管娘仨節(jié)衣縮食,可從昨天起,家里的米、面甕全部見了底。照這樣下去,恐怕一天只喝一頓稀粥,也堅持不了幾天。愁眉不展的蘭花娘埋怨丈夫和別人一起走的口外,人家隔三差五能寄錢回來,他卻連封信也沒有。又說:“其實啊,你爹也是沒辦法,但凡掙了錢,能不稍回家來?閨女們,娘啥也不怨,都怨自個兒命苦。就拿娘的這雙腳來說,按說比你劉嬸才大一歲,偏偏就趕上了纏足。疼痛受罪咱不提,走路也趕不上人家。唉,命苦,命苦哇!”
   娘仨坐在炕上正喝粥呢,鄰居劉嬸就過來了。劉嬸與蘭花娘是發(fā)小,也是無話不談的干姐妹兒,用現(xiàn)在的話就是“閨蜜”。只見劉嬸眉眼高挑,興沖沖地對蘭花娘說:“大姐,天無絕人之路。有人看上咱家蘭花啦!彩禮給的可不少,足足一斗高粱米呢!”
   “哇,給那么多米?太好了!娘,稀粥不頂餓,我想吃高粱米干飯!”杏花高興極了,大聲嚷嚷。
   蘭花娘的心,也被這從天而降的一斗高粱米震得“咚咚”狂跳。也就片刻功夫,她便明白過來,忍不住瞥了一眼大閨女蘭花,心一酸,淚水成串落下。糧食是好,可蘭花還是個孩子啊。想到這里,蘭花娘抹了把淚說:“妹子,蘭花虛歲才十七,還不夠結(jié)婚的年齡。再說,她爹也不在,我也做不了這個主。謝謝你的好意?!?br />   劉嬸說:“人家也知道蘭花歲數(shù)不夠,已經(jīng)和公社民政局打過招呼,能領(lǐng)結(jié)婚證。火燒眉毛顧眼前,家里眼看斷頓,蘭花爹也理解啊。有了這些糧食,蘭花也解決了吃喝,豈不兩全?不瞞你說,人家是看咱家蘭花能干模樣俊,上門提親的有好幾個呢!”
   看蘭花娘還在抹淚,劉嬸又說:“咱都是女人,我知道你心里咋想的。可是,咱女人活在這世上圖個啥?還不是圖嫁個能干有本事的男人!唉,蘭花是有些小,可早晚要嫁人是不是?大姐,你也不問問,是誰家的后生看上咱家蘭花啦?”
   “誰家?”蘭花娘問。
   “村東頭老趙家的二兒子鐵柱!”
   杏花生怕娘和姐姐不答應(yīng),拍著小手大叫:“鐵柱哥好!鐵柱哥好!”
   蘭花娘瞪了眼二閨女,喝斥道:“小小年紀懂個啥,你給我閉嘴!”回頭又對劉嬸說,“噢,是鐵柱啊。他哥還沒……”
   劉嬸打斷蘭花娘的話:“正因為他哥三十二了還沒成家,他爹才著急呢!鐵柱那孩子你也了解,比咱蘭花大五歲,誠實、勤快,相貌也不賴,關(guān)鍵是人家還有木匠手藝呢!這不,爺兒仨走口外掙上錢了!現(xiàn)如今,除了從外面回來的,咱圪梁溝家家戶戶自身難保,哪還有富裕糧食娶媳婦提親?大姐,我看這門親事啊,是再合適不過了!”
   蘭花娘嘆息著搖頭:“妹子,那也不行,蘭花還是個孩……”
   神色木然的蘭花猛地接過話來:“娘,我同意。劉嬸,謝謝您?!?br />   “說的對,姐姐說的對。謝謝劉嬸!謝謝劉嬸!”杏花太高興了,躲避著娘的眼神嚷嚷。
   淚水,再次從蘭花娘的眼眶中溢出,生怕蘭花飛了似的,一把抓住她的胳膊,泣不成聲地說:“娘的傻閨女,你不懂啊,你太小了,太小了??!”
   蘭花撲閃著長長的睫毛,水汪汪的大眼睛安慰:“娘,咱先邁過眼前這個坎兒再想辦法。有了這些糧食救急,說不定哪天,爹就會寄錢回來?!?br />  
   二
   從小沒娘,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趙鐵柱,災(zāi)情初期就跟著父親、哥哥步行到口外謀生。生活稍有寬裕,父親擔(dān)心居無定所的鐵柱這樣下去,會像他哥哥那樣打了光棍,就讓他先回村娶個老婆。臨走前,父親為他物色了一個最佳人選,那就是蘭花。
   “鐵柱,爹這兩天思來想去,咱圪梁溝年齡大些的姑娘都許了人家。剩下的,只有蘭花最合適。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蘭花那女子不僅模樣俊,將來必定是個過日子的好手。雖然歲數(shù)有些小,可和你也算相仿?!?br />   趙鐵柱臉紅了,不好意思地為爹遞上旱煙袋,劃火柴點著。然后撓撓自己的后腦勺答應(yīng):“爹,鐵柱聽你的?!?br />   父親喜滋滋地巴咂著嘴,緩緩?fù)鲁鰝€煙圈兒:“這年頭家家少吃沒喝。回去后,找你劉嬸上門去提親,爹看啊,這事兒準成?!?br />   “爹,回縣城我把錢和糧票兌換成糧食,拿糧食去提親合適些,對吧?可是,可是我哥他……”
   “對。拿糧食提親,爹也是這樣想的。你哥的意見和爹一樣,依咱家目前的條件,能娶過一個就不錯了。你哥歲數(shù)反正大了,再過幾年也一樣?!?br />   就這樣,蘭花和趙鐵柱很快就領(lǐng)了結(jié)婚證。從公社回來后,娘含淚讓蘭花坐在炕頭,手拿一根細線,兩手交叉拉住線的兩端,用嘴咬住線的一頭,緊貼在蘭花的臉上,一拉一絞,為蘭花絞了臉。
   為給娘家節(jié)省糧食,蘭花第二天就準備出嫁。她的婚禮沒有宴席、沒有轎車、沒有鞭炮、沒有紅喜字、沒有新嫁衣……只有一斗高粱米,外加趙鐵柱大清早送過來的幾個玉米面窩窩頭,一頓早飯全部完成。
   飯后,蘭花與娘、妹妹相擁痛哭。搞得新女婿趙鐵柱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非常尷尬。在劉嬸的再三勸慰下,蘭花抽泣著坐在炕沿邊,劉嬸接過蘭花娘遞過來的梳子,解開蘭花那條黑油油的辮子,為她盤起了長發(fā)。蘭花擦干眼淚站起身來,換上娘那件只有走親戚才舍得穿的藍底紅花大襟夾襖,懷抱自己脫下的那件補丁摞補丁的衣服,跟在趙鐵柱的身后出了娘家門。路經(jīng)村中那棵見證歲月的老槐樹,進了趙鐵柱的家門。
   初升的陽光,明媚而耀眼,仿佛為新郎新娘鋪了一條金色的路,將二人的身影逐漸拉長、拉寬……
  
   三
   婚后十天,蘭花的丈夫趙鐵柱,將剩余的糧食留給妻子,再次步行前往口外謀生。
   光陰飛逝,日月如梭。三年困難時期終于過去了。幸運的是,圪梁溝村風(fēng)調(diào)雨順,迎來了連續(xù)兩年的好收成。蘭花的丈夫趙鐵柱和蘭花的父親也先后回到了家鄉(xiāng)。就在蘭花的大閨女五歲、二閨女三歲那年的初夏,圪梁溝村中那棵枝繁葉茂、見證歲月的老槐樹上,喜鵲飛來飛去,歡快地“吱吱喳喳……”仿佛在向人們傳遞一件喜訊:蘭花的妹妹杏花就要出嫁了。
   二十歲的杏花,與姐姐蘭花有著相同的身高、相同的相貌,同樣柔滑白皙的皮膚,同樣的大眼睛、雙眼皮。與姐姐不同的是,杏花沒有眼淚,沒有悲傷,相反,她那雙明亮而清澈的大眼睛里,掩藏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掩藏不住對婚姻、對幸福生活的憧憬與向往,臉龐宛如大自然為她涂抹了腮紅,透出漂亮的紅潤來。
   60年代的姑娘,對軍人情有獨鐘。杏花憑借自己的美麗、善良與勤勞,如愿以償?shù)嘏c同村的軍人李大柱領(lǐng)取了結(jié)婚證。在父輩的影響下,活潑開朗的杏花卻既傳統(tǒng)又保守,嚴格遵守“女不過門,就是外人”的原則。盡管與李大柱領(lǐng)了證,在法律上是夫妻,但在舉行婚禮之前,一直與他保持距離。
   為滿足杏花的心愿,李大柱通過連長從戰(zhàn)友那里借來一身嶄新的女軍裝。當(dāng)杏花紅著臉試穿這身軍裝時,宛如一名英姿颯爽的女戰(zhàn)士,美麗也瞬間提升。蘭花和家人們紛紛鼓掌稱贊,引得杏花“咯咯”直笑。那甜甜的笑聲,醉了在場的每一個親人,也醉了姐姐蘭花的心。
   趙鐵柱輕聲對蘭花說:“我敢保證,你要是穿上,比杏花還好看。”
   蘭花白了丈夫一眼,沒吱聲。
   “等今年過年,你和兩個閨女每人做一件新衣裳,怎么樣?”
   蘭花反問:“那你呢?”
   “我一個大男人,穿給誰看?呵呵,不用做?!?br />   坐在炕頭的蘭花娘,瞅著沉浸在幸福中的二閨女杏花,淚水濕潤了雙眸。唉,養(yǎng)閨女不比養(yǎng)兒子,大了就得離開娘嫁人。蘭花明白娘的心思,柔聲勸道:“娘,將來杏花進了城,咱家還有我啊,大喜的日子,你就別傷心了。”
   蘭花娘忍著心酸擦擦眼睛,拉杏花坐在對面,拿起提前準備好的細線,兩手交叉拉住線的兩端,用嘴咬住線的一頭,緊貼在杏花的臉上,一拉一絞,為她絞了臉。
   杏花的婚房,就是李大柱沒入伍前的那間土坯房。如今經(jīng)過李大柱的精心粉刷收拾,煥然一新。兩套三面(指新里新面新棉花)新的被褥,李大柱疊放得整整齊齊。陽光透過麻紙裱糊的格子窗戶,柔和地灑在炕上的新席子上,與正墻面嶄新的毛主席像相互映襯,整間屋子顯得既整潔又溫馨。
   李大柱也是個苦命的孩子。三年困難時期,父母將他留給家中老人后就出了口外,至今不知是死是活,一直杳無音訊。奶奶、爺爺先后過世后,公社武裝部部長看大柱相貌出眾、體格健壯,人品也不錯,就保送他入伍參了軍。所以,公社、大隊領(lǐng)導(dǎo)對他的婚禮也格外用心。不僅送來洗臉盆、毛巾、肥皂,還合資買了一對鐵皮暖壺作為賀禮。鄉(xiāng)親鄰里們有的拿小盆端面,有的用大碗端米,還有的拿雞蛋……紛紛送來了祝福。
   李大柱與杏花一個住在村東,一個住在村西,按當(dāng)時“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尚,杏花的婚禮沒有妝容,沒有娶送的人與轎車,沒有紅蓋頭,沒有紅喜字,更沒有三拜九叩,傳統(tǒng)的拜堂成親。身穿軍裝的新娘杏花,途經(jīng)那棵見證歲月的老槐樹,一個人步行來到李大柱家。
   蘭花的丈夫趙鐵柱半夜就起身,步行三十里去了縣城,用做木匠私活積攢的幾塊錢與副食票,買回兩斤多肥豬肉、豆腐和一瓶散酒。蘭花帶著孩子早早過來,與鄰居劉嬸一起做了鍋豬肉、白菜、粉條、豆腐的大燴菜,還炸了盆油餅、糕,蘭花娘挪動著她的三寸金蓮,蒸了一大籠白面饃饃。
   期間,武裝部長提議:“讓小兩口合唱一首歌,大家說好不好???”
   “好!”
   新娘杏花又羞又急,臉蛋兒像熟透的紅蘋果,慌忙擺手。新郎李大柱看她那個樣子,也跟著擺。
   “鄉(xiāng)親們,你們有誰明白,擺手是哪個意思啊?”
   “不明白!”
   “這歌還要不要聽???”
   “要!”
   “想不想聽?。俊?br />   “想!”
   看來是非唱不可。小兩口經(jīng)過短暫的交流,就男一句女一句地唱了一首《社員都是向陽花》。
   李大柱:公社是棵常青藤
   杏花:社員都是藤上的瓜
   李大柱:瓜兒連著藤
   杏花:藤兒牽著瓜
   李大柱:藤兒越肥瓜越甜
   杏花:藤兒越壯瓜越大……
   歌聲一停,杏花唯恐領(lǐng)導(dǎo)再次提及“條件”,連忙從口袋里抓出準備好的水果糖來,一人兩塊,散發(fā)給孩子們。孩子們接過糖塊,頓時歡呼雀躍,蹦跳著喊叫起來,李大柱為男的取煙、點煙,杏花為女的剝開糖紙,送到她們嘴邊,大家說說笑笑,為杏花與李大柱的婚姻做了見證。
   在當(dāng)時的圪梁溝村,杏花的婚禮是最隆重、最熱鬧的了。
  
   四
   幾年后,李大柱從部隊復(fù)員,分配到縣武裝部工作。杏花與兩歲的兒子也成功落下了城市戶口。趕上供銷社招工,杏花被分配到百貨柜臺當(dāng)了一名售貨員。杏花如愿以償,過上了穩(wěn)定而體面的城市生活。
   70年代中期,圪梁溝村再次遭遇了嚴重的干旱。到了青黃不接的春季,政府按人口發(fā)放了救濟糧:有玉米面、高粱米,以及曬干的紅薯片等??瓷先デ遑?,實際老百姓因地制宜,養(yǎng)豬養(yǎng)雞,日子正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
   當(dāng)時,擁有農(nóng)村戶口的軍人,復(fù)員后不再享有工作分配的相關(guān)待遇,只能回到生產(chǎn)隊,繼續(xù)面朝黃土背朝天當(dāng)農(nóng)民。所以,70年代軍人的吸引力遠不如工人。那些擁有城市戶口、穩(wěn)定工作以及有糧本的工人,成了鄉(xiāng)村姑娘們向往的對象,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因為那時候別說進城找工作,落城市戶口比登天還難。要想擺脫鄉(xiāng)村的束縛,就得嫁給工人,成為“半家戶”(指無城市戶口跟配偶生活),即使與丈夫分居兩地,男方不給半分彩禮也樂意。
   可是,圪梁溝村的彩禮卻在“漲價”。兩間房屋,至少擺放一對紅柜,一個碗柜,外加“一蹬一轉(zhuǎn)一擰一看”(指自行車、縫紉機、手表)三套馬車鋪紅娶親,也走進了千家萬戶。

共 7277 字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小說以圪梁溝村為背景,通過蘭花姐妹的婚姻變遷,展現(xiàn)了中國農(nóng)村從5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社會變革。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然災(zāi)害時期的生存困境,蘭花為救家用一斗高粱米嫁人的辛酸,與妹妹杏花在新時代迎來幸?;橐鲂纬甚r明對比。文中那棵見證歲月的老槐樹成為貫穿全文的意象,象征著生命的頑強與時代的更迭。小說通過兩代人的命運轉(zhuǎn)折,生動再現(xiàn)了從集體生產(chǎn)到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以及農(nóng)民生活從溫飽到小康的跨越式發(fā)展。趙鐵柱從木匠成長為建筑商,蘭花從忍饑挨餓到穿旗袍迎賓,這些細節(jié)生動詮釋了"國富才能民強"的深刻主題,也契和江山文學(xué)的征文要求,是一篇優(yōu)秀的小說。小說中蘭花的懂事,杏花的童真讓人難忘。作者秉承一貫的小說風(fēng)格,主題選取的是積極的向上的 又能將家國融合在一起。推薦閱讀?!疚蔫本庉嫞耗蠂募t豆】【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419002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南國的紅豆        2025-04-18 20:43:56
  佳作學(xué)習(xí)欣賞。
回復(fù)1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19 08:09:58
  謝謝編輯老師百忙之中的辛勤付出與精彩按語,悉心的評論。寸雨敬茶,祝老師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2 樓        文友:寂寞看風(fēng)        2025-04-18 20:48:38
  喜歡寸雨老師的家長里短娓娓道來,蘊含深意。
回復(fù)2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19 08:11:42
  謝謝看風(fēng)老師長期以來對寸雨的支持。問好。
3 樓        文友:靜凈        2025-04-18 21:04:03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尤其農(nóng)村的生活更是捉襟見肘。小說中兩姐妹不同的婚姻生活,再現(xiàn)了社會發(fā)展以及國富才能民強的理念。好文點贊!
回復(fù)3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19 08:12:43
  謝謝美女老師再次光臨鼓勵,向老師學(xué)習(xí)。
4 樓        文友:龍泉劍客        2025-04-18 22:08:53
  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故事。
曾經(jīng)的鄉(xiāng)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筆寫我的過往,我的現(xiàn)在,甚至我的將來,分享我的喜極而泣,悲從中來,甚至是吊兒郎當(dāng)。
回復(fù)4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19 08:14:38
  謝謝警官老師對文章的肯定,向老師學(xué)習(xí),祝賀老師又發(fā)大作。
5 樓        文友:優(yōu)雅如楓        2025-04-19 21:29:28
  欣賞寸雨老師的時代感十足的小說,自帶風(fēng)趣,反映現(xiàn)實生活,富有正能量,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點贊學(xué)習(xí)!
喜歡伴隨著晨曦的腳步聆聽世界的聲音,聞著文字的馨香穿越時空的隧道,做一個靈魂有香氣,骨子里有正氣,舉止優(yōu)雅的女子。
回復(fù)5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20 11:22:06
  謝謝美女妹妹再次留評鼓勵。問好安康,祝萬事如意。
6 樓        文友:梅林臻        2025-04-24 08:55:10
  清晨拜讀老師精心創(chuàng)作的《時光婚禮》優(yōu)秀作品,通過拜讀老師筆下的蘭花姐婚姻變遷,深刻地感觸到5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社會變革,也感知到國家富強對生活幸福多么重要,一種情融其內(nèi)的舒爽愜意頓然間撲鼻而而來,為老師精細優(yōu)美的文筆和靈動傳神的文字所吸引。再次致謝老師,感謝精彩分享!
回復(fù)6 樓        文友:石寸雨        2025-04-24 13:50:12
  感謝老師百忙之中的精彩點評,對文章的肯定。老師文筆斐然,得空一定閱讀老師文章,向老師學(xué)學(xué)寫作技巧。敬茶問好,祝老師萬事如意。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