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韻】槐香梨云寄情(古韻)
一、水龍吟·梨云幽夢寄情
枝頭淡白堆云雪,素袂輕揚風軟。冰肌凝露,粉腮帶雨,仙姿絕冠。淺笑含情,深情欲語,韻流千瓣。
看池邊照眼,橋頭弄影,偏雄占、春光半。
遙念樊川俊彥。記當時、尋芳曾見。而今夢斷,花開花落,愁懷難遣。雨洗殘妝,月籠幽夢,別愁無
限。愿攜君共賞,同銷清寂,醉梨云畔。
二、臨江仙·老來隨筆
老來身倦常避事,傾杯斜臥閑庭。枝頭鳥雀兩三聲。舊籬黃菊瘦,新雨古苔青。
回想半生奔碌苦,功名窮達無憑。且將紛擾付流鶯。月升林愈靜,心與夜同寧。
【編者按】兩闋詞作《水龍吟·梨云幽夢寄情》與《臨江仙·老來隨筆》,一婉約一淡泊,一寄情一抒懷,以古典詞牌為舟楫,載讀者穿越時空,共赴一場詩意的棲居。
《水龍吟》以梨花為媒,托物言志,盡展婉約詞風之美。上闋以“冰肌凝露”“仙姿絕冠”等意象雕琢梨花之清雅,擬人化的筆觸令花影搖曳間似見伊人回眸;下闋轉入對往事的追憶與悵惘,“雨洗殘妝,月籠幽夢”將離愁別緒融入自然之境,結句“醉梨云畔”更以超逸之筆,將寂寥化為邀約,余韻悠長。全詞既有花間詞派的纏綿悱惻,亦見蘇辛之境的疏朗開闊。
《臨江仙》則以老境入題,于閑庭鳥語、苔痕菊影中沉淀半生浮沉?!肮γF達無憑”一句道破世相,而“月升林愈靜,心與夜同寧”則以禪意收束,將紛擾歸于天地大靜。語言洗練如白描,意境卻深遠若水墨,于簡淡中見人生真味。兩相對照,前者如春水映梨花,后者若秋山對晚鐘,一濃一淡間,盡顯詞人對古典美學精神的承繼與創(chuàng)新。
兩闋詞作皆以自然為鏡,照見情思與哲思的交融。語言古典雅致而不失靈動,用典化境無痕,結構起承轉合圓融自洽。在現(xiàn)代語境中,這般作品既是對傳統(tǒng)詞學的深情回眸,亦為浮躁世相注入一劑清心之方,值得讀者細品慢吟,于平仄間感受漢語的永恒魅力。感謝投稿!期待更多精彩!好作品推薦大家共享!【編輯:楓葉飄零】
1 樓 文友:楓葉飄零 2025-04-27 12:54:20
江山文學網投稿要求必須是首發(fā)作品。清平樂•槐花,已經發(fā)表過微刊了,已經刪除!
四季盡蔥蘢,渾身節(jié)氣濃。人生當效竹,不做扁平庸!
2 樓 文友:貴州王先生 2025-04-27 18:37:22
欣賞詩友佳作,感佩才情,問好詩友,祝愉悅筆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