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酒家】臨時代課與終身啟蒙(散文)
近兩年,因為種種關(guān)系,似乎與教育越走越遠,遠離學生,遠離校園。如今,華麗歸來,充當臨時代課身份,暫代語文教學。
同事們跟我開玩笑:“你這是大材小用,殺雞用牛刀。一個‘大師’,竟然連課都不教了?!蔽液俸僖恍?,面對同事的夸獎,臉不紅心不跳地說:“代課才自在,只管播種,不問收成?!?br />
作為地地道道的“臨時工”,我在辦公室里,同樣開玩笑:“就代兩個月,不用認真,無所謂,只要上課不打架,不出安全事故,至于成績,就不在考慮的范圍了?!逼鋵嵅恢故谴n,哪怕以前非代課,我教學多年,幾乎從不留學,準時準點,那種天天留堂,不讓學生回家吃飯的事,從來不會發(fā)生。
我自成一套教學體系:45分鐘的課堂上,幽默調(diào)侃、自嘲開涮,引得學生哄堂大笑;我善于鼓勵,很少打擊學生,把學生夸成天才,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我擅長作文教學,近水樓臺先得月,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自然對作文教學輕車熟路,以此引導學生,打開學生成長的突破口,助力他們成為祖國的花朵。
在代課中,我的作業(yè)不多,每天按部就班,一天一頁紙或兩頁紙,上課要求不高,盡管部分學生并不愿意聽課,沉浸在自己的小動作里,或者看課外書,我提醒三四遍,也許有作用,也許作用為零,順其自然。九年義務教育以普及基礎(chǔ)為目標,而非苛求人人成才,中考五五分流的選拔,已經(jīng)注定一半人的淘汰。既然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倒不如發(fā)揮他的特長。填鴨式教學,永遠無法替代內(nèi)驅(qū)力的激發(fā),我們要巧妙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化“要我學”為“我要學”,教育才算真正落地生根。
到了代管課,作業(yè)已經(jīng)講完。薄薄一頁紙,十分鐘講評結(jié)束。大把的時間,總不能“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卻起不到任何作用。那就信手拈來,講點作文知識吧!
寫到這里,我總有些痛恨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太多老師從不動手寫個字,卻站在講臺上堂而皇之地教寫作,簡直是天方夜譚。如同一位從不下水的人,卻當上了游泳教練,這不是真正的“濫竽充數(shù)”,如此之下,學生能寫出好作品,豈非怪事?
我拿著教鞭,輕輕敲敲講臺桌,“篤篤”的聲音回蕩在教室內(nèi),安靜成了一股流水,流淌在不大的空間內(nèi)。學生聽話地閉上嘴,聽我講解。這時候,我像是有神靈附體,打通了任督二脈,激情四射,聲調(diào)情不自禁地拔高了八度。盡管嗓子隱隱作痛,每隔半月就要折磨我一番,但我喜歡這種感覺,像是來到碩大的舞臺,我成了唯一的王者,此處任我揮斥方遒。
我鼓勵學生提問,平常學習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說。學生積極舉手,先后站起,拋出心中的疑問,我一一解答,毫不保留地將多年累積的經(jīng)驗傳授給他們。當然,我的語言盡量不深奧,避免晦澀難懂的專業(yè)知識給學生挖坑,而是用大家聽得懂,愿意聽的話來講,學生聽得如癡如醉,眼中閃光。
課后,我再次強調(diào):“愿意寫的,喜歡寫的,回家后寫篇文章交給我,我可以給出專業(yè)性的指導意見?!?br />
翌日清晨,不少學生交來作文,我認真閱讀后,給上少量評語,極具鼓勵性:“孩子,你就是一個天才,這樣的文章太牛?!薄澳阄恼碌慕Y(jié)構(gòu)完整,中心明確,難得的好文章?!薄斑@樣的文章配得上精彩,是班級里的范文之選?!泵鎸σ恍B(tài)度不端正的孩子,我只是善意提醒:“要是字數(shù)夠了,這篇文章就不是一點好的?!薄叭绻麜鴮懝ふc,分數(shù)將是很高?!薄斑@篇文章構(gòu)思新奇,如果分段明確,看起來更是勻稱?!?br />
同時,我挑選了部分作文,通過手機識別圖片,轉(zhuǎn)為電子文檔,通過微信傳到電腦,稍加修改潤色后,發(fā)表給公眾號里。如此,一個本名不見經(jīng)傳的女學生袁涵煜,在班上火了一陣,走路抬頭挺胸,像是昂首挺胸的小孔雀。
再接再厲,這樣的隨堂作文課,我上了三四次,陸續(xù)有數(shù)位學生的文章登上我的公眾號。除了公眾號,我在講臺上大肆表揚,稱贊孩子們都是文曲星下凡,那文字完全有作家水準,有機會一定拿去投稿,發(fā)表在報刊的概率很高。
人是經(jīng)不住誘惑與鼓動的,學生更是這樣。我代課的兩個月即將結(jié)束時,很多孩子對于寫作,都有了極強的興趣,后進生HZL,居然破天荒主動寫作文,坐在位置上瞅了我一次又一次,我主動問他要來作文簿,寫得不錯。后排男生破天荒寫了十頁紙的游記——要知道,這種體裁連我都寫得犯怵。曾經(jīng)偶然寫篇文章,都會受到老師質(zhì)疑的DJP,寫的文章已確實獨到,讓人眼前一亮……
原來,每個學生都是天才,只要你善于引導,或許你能發(fā)現(xiàn)許多座寶藏,慢慢挖掘,隱藏的金子將閃閃發(fā)光,奪目在大家的視線當中。
可惜,我的代課生涯畫上句號。不管圓不圓滿,我都得全身而退,至少給學生心靈當中留下的影響,那就交給時間去印證吧!
那天放學,夕陽照滿天空,晚霞一片金紅,我目送學生離開,跟他們揮手告別,忽然想起我曾經(jīng)的老師——如今在家鄉(xiāng)婺源中學執(zhí)掌化學帥印的吳裕中。我曾無數(shù)次對同事講,要不是他,我一定不會是現(xiàn)在的我。他嚴厲如虎,一雙眼睛不容沙子;他兢兢業(yè)業(yè),恨不得時刻呆在教室里;他高度負責,從成績到品質(zhì),從化學到所有學科,都全權(quán)負責……
最后,我們那個班,絕大多數(shù)都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包分配的中專。那是1997年,香港回歸的年份,五星紅旗升起的剎那,我正坐在“上饒地區(qū)農(nóng)業(yè)學?!钡慕淌依?,學習水產(chǎn)知識。正是吳裕中老師,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讓我的世界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踏出農(nóng)門,不用臉朝黃土背朝天,用長滿老繭的手一次次握著鋤柄,耕耘在汗如雨下的田地中。
因而,我們不要總是打擊學生,打著恨鐵不成鋼的名義,咬牙切齒地指著學生的腦袋:“你啊你!老師講了這么多遍,就是榆木腦袋也該開花了。”“你看看你,已經(jīng)倒數(shù)第一了,還能再退一步的?!薄拔铱茨?,這輩子肯定沒出息?!薄绻⒆诱焐钤谶@樣的陰影下,要是能見到陽光才怪。如果你恰好是這樣的老師,請深思,別用你的摧殘毀了可能的一位位“天才”!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苯處熓菆@丁,手執(zhí)教育的剪刀,或許每一句言語,每一個動作,都會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可能托舉云端,也可能推落谷底。教師的每一句話都是種子,信手撒落的星火,或許就在某個瞬間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