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楓】我的好老師(散文)
自我上初中時,學校便增開了歷史、地理課,給我的感覺是:既枯燥又乏味,而又不得不學。與我的強項語文、數學相比,我的弱項簡直無法相提并論。
在我上初二時,學校讓小周老師教我們歷史課。自從小周老師來教我們歷史課,原本枯燥又乏味的課堂,大放異彩。聆聽小周老師的歷史課,不僅使我自己的學習興趣盎然,而且全班同學群情激昂,學習風氣高漲。
我們學校有兩個周老師,另一位周老師是小周老師的堂叔,比小周老師年長幾歲,為了區(qū)分開來,我們都喊他大周老師,而小周老師的綽號是越叫越響亮。我們誰也沒有想過小周老師的感受,誰也沒有料到,這是對老師的大不敬!
每每上課之時,小周老師把教科書往講臺上一放,然后說:“同學們,請把書翻到×頁?!?br />
他從來不照著書本講課。他能從書上的知識出發(fā)而講到課外知識,結合時事政治,引經據典。他還利用課余時間給我們繪聲繪色地講:《楊家將》《岳飛傳》《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名著。
而且,每本書小周老師都能從頭至尾描述一番,可見其對每部書的內容及情節(jié)早已爛熟于心了。
他中等個子,黑黑的臉龐,瘦削的身材,小而炯炯有神的眼睛,整天總是笑呵呵的。小周老師雖然相貌平平,但滿腹經綸。
那瘦削的身影,在講臺上晃來晃去,一招一式,仿佛是一位名技,又像是一位說大鼓書的藝人;那象形的口技表演,模仿什么像什么。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則一鳴驚人。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倍际墙浤昀墼路e累下來的。
由于我的年齡在全班最小,個頭矮小又瘦弱,我的座位靠近講臺下面中間最前排位置,能夠清晰地看到他說話時聲帶的每一次振動,心中暗自詫異:“那個細長的脖子里,怎么能發(fā)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聲音?而且抑揚頓挫?”
每次上課前,小周老師站在講臺上,若問:“同學們,今天大家是聽講故事,還是上課?”
臺下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講故事!講故事!”
緊接著,全班同學鴉雀無聲,洗耳恭聽。
那可是有七十多名學生的大班。全年級僅此一個班。年齡最大的男女生與年齡最小的男女生相差8至10歲。
在農村,終年勞累仍食不果腹。一方面,因為家窮及姊妹兄弟多上不起學,交不起學費。另一方面,都是自己的親骨肉,不能厚此薄彼。所以上學的事,一拖再拖,就把年齡拖大了。重男輕女現象普遍存在,女孩子大都沒進過校門。
每每聽到故事情節(jié)高漲之時,全班會不由自主地爆發(fā)出爽朗的笑聲。
聽小周老師講課,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開闊了視野,而且在我們幼小的心靈里,悄悄地種下了愛國的種子,使我們憎愛分明。雖然小周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講故事。但在上正式課時,他加快進度,課程一點都沒有落下。
如今的教師,若能夠借鑒這種聲色并茂的教學方式,并加以改進的話,我想學生對學習也就不再覺得疲憊不堪,毫無興趣可言了?!@是題外話。
然而,好景不長。直到有一次,不知哪位仁君,因何事得罪了小周老師——這位老好人。
我生平第一次見小周老師寒著臉,在課堂上發(fā)脾氣:
“你們都喊我‘小周’老師,那你們在家也喊你們的‘伯’(注)為‘小伯’嗎?”
小周老師氣得不行眼珠子都快要蹦出來了,緊接著他又說:
“以后,不許你們再喊我‘小周老師’,如果今后你們有誰膽敢再這樣喊我的話,我就讓他把自己的伯找來,讓他當著我的面喊他‘小伯’。你們信不信?”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信。老實人一旦發(fā)起脾氣來是很嚇人的。這時,同學們都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吱聲。我相信小周老師會說到做到。大家都在暗暗憎恨那個惹小周老師生氣的人。
從那以后,小周老師再也不給我們講故事了。從那以后,小周老師整天繃著臉,我們再也看不到小周老師整天笑呵呵的面容了。
我們大都知曉人云亦云之態(tài),且不去分辨是非曲直,事不關己己不疼。在此之前,我們沒有一個人設身處地地替小周老師想過,考慮過他的感受,包括我自己。焉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道理!
現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小周老師已是年近花甲,兩鬢斑白的老校長了。我們同學之間每每提及校園往事時,就會想起他,想起他和藹可親的臉龐,想起他給我們講故事時,生龍活虎的模樣,想起他帶給我們的歡快少年時光,想起這位我們一直都很崇敬的老師。
周老師,今天我想告訴您,您在我們同學的心目中,永遠都是我們所愛戴、所敬仰的好老師。
無論何時何地母校的記憶終生難忘。
(注):當地俗語稱父親為伯。伯指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