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星星文學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干豆腐皮卷大蔥(散文)

精品 【星星】干豆腐皮卷大蔥(散文)


作者:滿山紅葉 探花,20806.92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79發(fā)表時間:2025-05-05 00:37:06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最近一周喜歡上干豆腐皮卷小蔥,必須是綠油油的,一掐一包水的小蔥。陽光沒怎么暴曬,嫩生生的枝干,莖葉。放到牙齒間,輕輕一嚼,就碎了。嫩,脆,不辣,還微微有點甜。不像枝葉粗壯的蔥,被日頭曬了一遍又一遍,簡直是老油條,老棒子,咬一口,粗糙,硬。沒食欲,沒營養(yǎng)。這樣的蔥,母親是用來爆鍋的,說是姜越老越辣,蔥也是。小毛蔥是開春兒,陽光一暖,烤得地表熱乎乎了,蔥們手拉著手,你推我搡,爭先恐后鉆出土層的。
   北方人管剛發(fā)芽的蔥為:毛蔥。沒長成的蔥,仿佛十幾歲的小女孩,從里到外,從上到下,皮薄肉鮮。每年晚秋,父親肯出一塊地,不必太大,一鋪炕面積。栽一茬蔥,掏鍋灶坑的草木灰,撒在蔥地,這是最好的肥料,再遇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蔥很快破土而出,嬌嫩無比,家里是舍不得拔來吃,碰初一、十六的拔一扎或者幾扎,母親騎自行車到鄉(xiāng)農(nóng)貿(mào)集市,蹲在菜市場一隅,賣了毛蔥。再割一刀子五花肉,買五張熱氣騰騰的大火勺子,回南河屯。在泥瓦缸內(nèi),撈一棵腌漬酸菜。擱木桶里,打來井水洗干凈,包酸菜豬肉餡的餃子。毛蔥在饑荒年月,活成南河屯的一個功臣。
   那年代哪里有豆腐皮?豆腐皮卷大蔥是一道非常棒的菜系。比如,我上下班沒有規(guī)律,有時提前十幾分鐘,有時推遲半小時。燒菜怕耽誤上班,來一盤自家釀造的大豆醬,上院壩拔揪一把毛蔥。卷一張豆腐皮兒,來一些大豆醬,將烀熟的土豆,搗成泥,火腿切薄片,蝦醬基可。咬一口,滿嘴蔥香。干豆腐皮也不貴,專業(yè)做豆腐的,幾乎都有豆腐皮。我是上班族,還兼職學生作文輔導,酷愛寫小說,寫散文,寫長篇。偷得浮生半日閑,再出去走一走。吹吹小北風,曬曬小陽光。碰到露天燒烤,也坐下來烤幾串,就著小啤酒造一頓。我不太注重廚房的事物,不愛下廚。另一半不在家,我基本糊弄糊弄就打發(fā)一餐。干豆腐皮卷大蔥,極其理想,挺合我意。不用炒煎炸熘烹調(diào),只要那么一洗,一抹,一搗,一捻,一卷,一蘸,大功告成。既當菜也當飯,菜飯在一卷一蘸一咬之間,完成。另外,鞋帶方便。食材拎著,現(xiàn)吃現(xiàn)卷也趕趟。
   我這么一吃,老劉也趨之若鶩,他不愿動手卷,我卷好了他吃。要是不想做飯,卷幾個干豆腐皮毛蔥,也撐飽肚子。來人待客倒是簡單了,不過,我圈內(nèi)的幾個文友,談及干豆腐卷大蔥,津津樂道,表示和我一樣的想法。
   人到中年,適合減法,擠不進的圈子不去擠,在讓我們舒服的人群中走來走去。不刻意討好任何人,不虧欠,不辜負春天,不辜負自己。像干豆腐皮卷大蔥,一清二白三綠,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做人做事。
   說起干豆腐皮,我比較喜歡向陽橋市場,從東起走到市場中央,有一個岔道,在岔道口停著一個豆腐攤位,那人姓甚名誰我不詳細,他的豆腐和干豆腐皮做得不錯,生意不是很火,也說得過去。前來買他豆腐,干豆腐皮的人不少,全是回頭客。他家的干豆腐皮有彈性,有韌度,口感好,豆香十足,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家的豆制品,干凈,衛(wèi)生。干豆腐皮,炒尖椒吃,嫩,鮮。入口即化,鮮香四溢。單位食堂每逢節(jié)假日,不開火。我與同事,首先想到岔道這家的干豆腐皮,來上三元或者五元的,拎一把嫩綠嫩綠的小蔥,一袋蝦怪醬,我來不及回酒坊,坐在半路的一處臺階,擼扒擼扒小蔥,也不管有沒有泥土,拆了蝦怪醬袋口,卷一個干豆腐皮兒小蔥,就朝嘴里懟,咔嚓咔嚓,咀嚼得唇齒流汁兒。一句話:真過癮!吹著風,聽聞著市井的煙火氣息,聽著高一聲,低一聲的叫賣,整個人精神抖擻,心情海闊天空,艷陽高照。
   干豆腐皮不僅僅卷大蔥,如今食材豐豐富富,蝦仁了,海螺肉了,雞腿肉了,切一片蘋果,菠蘿,以及香蕉,放一枚草莓,一爿黃瓜,均是好配搭。跟你掰扯,附近的文朋詩友,鄰里鄰居的,就來向陽橋,往市場中間地段,那個岔道的豆腐攤兒,掂幾頁他家的干豆腐皮,一卷,一包,一拾掇,暈一瓶青島啤酒,我一般喝這個牌子的啤酒,一種習慣吧,我是比較戀舊的人,但凡喜歡過,愛過的人事物,常常懷想,某一個月朗星稀的晚上,抑或枯藤老樹昏鴉的黃昏,風替我掀開一頁一頁歲月的日記,不由自主的想起從前。比如,青島啤酒,與青島啤酒有關(guān)的故事。比如,干豆腐皮卷大蔥,我為什么吃了之后,念念不忘?情懷,情結(jié),情愫,說得貼切一點,重情重義。看,我借著干豆腐皮卷大蔥,霸王硬上弓,將自己狠狠夸了一通。
   我寫小說也好,散文也罷,也得出去采風。說得文藝美其名曰:采風。我是個獨來獨往的人,不打擾別人,是對別人的仁慈,也是對自己的善良。采風,有人組團坐車,乘飛機,搭輪船,天上飛,車上臥。在某一個風景區(qū),拍拍照,登登山,吃吃美食,喝喝美酒,睡睡異鄉(xiāng)的床,照一照他鄉(xiāng)的月光。我始終認為最好的風景,就在身邊。
   父母老了,不遠行,這是我一貫宗旨。想采風,簡單梳洗一番,步行在小城的山水人文中走一走。想故鄉(xiāng)的草木繁華,一磚一瓦,一沙一石,開車回老家,住一兩天,當然,為省事。帶著干豆腐皮,大蔥不必帶。老家的房前屋后,大地上有的是,彎一彎腰,就有了。干豆腐皮揣兜里,在田間堤壩遛遛達達,呼吸新鮮空氣,累了,乏了,席地而坐,守著墨綠的蔥地,掏出干豆腐皮,拔一棵大蔥,擼吧擼吧,卷起來,一個字:爽!不信,你來試一試?
  

共 2075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題為《干豆腐皮卷大蔥》的散文,以北方飲食文化為切入點,將尋常食材與人生況味巧妙勾連,展現(xiàn)了質(zhì)樸生活中的詩意哲思。全文如一幅水墨丹青,以舌尖滋味為墨,勾勒出時代變遷與生命情懷的交響。作者以“干豆腐皮卷大蔥”為意象載體,構(gòu)建起多維度象征體系。嫩蔥與老蔥的對比,既是食材的遴選標準,更是生命狀態(tài)的隱喻——“十幾歲的小女孩”般的毛蔥對應著純真年代,“老油條”般的粗蔥則暗示歲月沉淀。豆腐皮薄如蟬翼的質(zhì)感,恰似中年人生的通透境界,而一卷蘸醬的簡單吃法,暗合“減法生活”的生存智慧。食物在此超越了果腹功能,成為丈量時光的標尺。文本編織著雙重時間維度:饑荒年代的毛蔥承載著集體生存記憶,“現(xiàn)在時"的豆腐皮卷蔥則標記著個體生活節(jié)奏。南河屯的草木灰施肥、酸菜腌缸、井水淘洗等細節(jié),構(gòu)建起充滿泥土氣息的農(nóng)耕圖景。向陽橋市場的豆腐攤、臺階上的即食場景,又將市井煙火納入現(xiàn)代生活版圖。時空的流轉(zhuǎn)在舌尖完成接續(xù),食物的溫度始終熨帖著鄉(xiāng)愁。文本語言如北方的風,粗糲中裹挾細膩:“一掐一包水”的觸感、“咔嚓咔嚓”的咀嚼聲、“高一聲低一聲”的叫賣,調(diào)動多重感官體驗。動詞運用尤為精妙:“卷、蘸、懟”系列動作一氣呵成,與“采風”的雅致形成張力。方言詞“擼扒”“拾掇”的穿插,既保存了地域語言密碼,又讓文本充滿生活毛邊。結(jié)尾處“霸王硬上弓”的自嘲,為抒情注入幽默元氣,避免陷入感傷窠臼。在飲食書寫中滲透存在主義思考,是本文的深層旨歸?!辈孙堅谝痪硪徽阂灰еg完成"的簡約美學,對應著“擠不進的圈子不去擠”的人生選擇。臺階獨坐的進食場景,既是快節(jié)奏時代的生存妥協(xié),又何嘗不是主動選擇的精神放逐?當作者守著蔥地“席地而坐”,食物已升華為連接天地自然的媒介,完成對異化生活的溫柔抵抗。好文推薦欣賞!【編輯:燕雙鷹】【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5050019】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燕雙鷹        2025-05-05 00:37:41
  感謝作者賜稿星星,問好作者,祝創(chuàng)作愉快!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詩情畫意,悅讀人生!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