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那香海——文旅新概念(散文)
一
那香海,位于山東榮成北海岸線上,是一個文旅景區(qū),國家4A級別。她是一個景點名稱,也是一個文旅新概念。提及那香海,如下的內(nèi)涵便如珍珠一般,熠熠生輝:陽光,沙灘,海岸,藍海,白浪,海塘,森林,溫泉,名流……
人類計數(shù),“起于一,極于九”,那香海在極數(shù)上,作為風景,也可謂“九九歸一”,那香海將現(xiàn)代文旅元素一網(wǎng)打盡。
三十幾年前,我教學高中語文,遇到“旅游元素”這個概念,是說“陽光,沙灘,海岸”是旅游的三元素,當然這是專指海濱度假要求的基本條件。日光浴,沙浴,沖浪,速漂等活動也只有在元素齊備時才會發(fā)生。隨著人們對旅游品質(zhì)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元素在不斷擴展。我所列舉的文旅九元素業(yè)已成為那香海綿延20里海景的關(guān)鍵要素,這些要素將海岸時光的附加值不斷提高,成為嶄新的亮點。
況且,這九大元素不是“微量”的,“限版”的,奢侈的程度令人驚嘆!
二
那香海陽光獨特。傍晚,不要急于離開,就選一處假日酒店住下,看夕陽余暉“涂藍”(在藍色上打一層暖色)的美景。遼闊無遮的海面,一望無際,岸上的蘑菇亭、大風車、起伏的山包、近海的黑松林,全都沉浸在夕陽的溫柔光線里,打上如金微紅的色彩,陽光如酒,也醉了這些風景,稍有微風,看著感覺是微醺的樣子,還有點慵懶態(tài),似乎白晝里表演有點累了,急于緩口氣歇歇。
夕陽最近海,仿佛要在告別時來一次親密接吻。橘紅的光,逐漸低垂,幻變?yōu)樽霞t、深紅、粉紅,蔚藍的海面,頓時躍起無數(shù)顆鉆石的閃光,就像跟我們眨眼,似乎想告訴我們什么。說起藍海和橘紅勾兌,我的一個畫家朋友很明白,告訴我,那是“品紅”之色,接近淡紫,卻又不是。這段時間,大約半小時,遠近的層次里,還有些微的差異,我只能用“浮光躍金”來籠統(tǒng)形容,或者只用“魔幻”來描寫。以此為背景留影,連攝影師看了都要追問到底是怎么拍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給莫言作品定性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那就來這里感覺一下吧,是魔幻空靈的,但又在真實的境界里。
早晨,必須起個大早看日出。這里距離過去所稱大陸最早迎接日出之地——天盡頭,只有20多里地,連孟子都要在天盡頭跳一曲迎日舞蹈,命名“朝舞之地”。太陽浴海而生,光是這個意象,足夠我們放開想象吟詩作畫。我曾遇到一個來自北京的候鳥老賈,他說春秋住在那香海,獲得一本“太陽日記”。我覺得,他是不斷變換觀日角度而找到每天都新穎的感覺。
我有羞愧意。我在太陽最早升起之地,習以為常,從未生出關(guān)于“太陽詩章”。人言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許,處在風景之中常會忽略風景。轉(zhuǎn)而一想,集中寫一個“太陽系列”還真有可能,因為太陽的故事,集中在這里。愛,在習以為常中,會被消磨得沒有了感覺。我有了一陣惶恐。
三
被喻為“黃金沙灘”長十里地,如果加上跨過一片村落,向東延展的部分,是20里。如果腳力不濟,可只來回在10里紋石灘閑逛。細沙如金,有的沙灘段落突變?nèi)缪?。最好赤腳行走,不想走了,就坐下給自己做一個“沙堡”,走進童話世界。如果再有興趣,那就挑剔一點,沿灘行走,撿拾精美的紋石,蘇軾就曾在此撿過很多枚,撿不完的,可以碰碰運氣,集齊五彩石,給自己在陽臺上來一次“女媧補天”,不過需要準備好配得上紋石的精致一點的花盆。
海岸,是給我們劃出一條游戲的線段。好時節(jié)來了,可以提鞋赤腳來一次浪上行,也叫“走鋼絲”,不過,這是海水做的鋼絲,不必擔心掉下來,即使跌倒,可能也是故意的。別錯過與海鷗同行,只要衣兜里裝幾片面包,隨手一撒,海鷗就撲來,追隨我們的腳步,“嘎嘎”,不是海鷗的興奮聲,而是相當于人類的“我要,我要”。就像朋友向我們索取,直截了當。
走線,走在正確的路線上,因為海浪總是給我們的腳步以熱情而澎湃的鼓勵,響徹著進行曲。
藍海,海藍,不管怎么說,這兩個詞就像回環(huán)詩一樣,纏住我們的眼光。這里沒有“海市蜃樓”,但藍色的錦緞一頭有真實的海市蜃樓,濱海城市威海,就在藍錦的一端,不朦朧,很真切,甚至沖動者可以一個躍起,好像能抓住那個遠景,這是很多人和城市對話的方式。
海藍,藍如錦,隨浪起伏,柔軟的感覺,可以想象把自己放上去,任其顛簸。是一支“藍軍”,有千軍萬馬之勢,向海灘沖來。只取景一塊藍,就像一塊藍寶石,挪開取景的眼,覺得恍惚,是正常的。其實,海藍無法切割,但可以用眼睛記住,帶著珠光寶氣回家。是真實版的《珈藍記》,藍海有時平如鏡,靜如處女,有時就像峰如聚,谷幽深,變化無形?!扮焖{”是梵語,我們產(chǎn)生佛意并不牽強。那香海的“那香”也是佛語,意思是智慧。藍海很活潑,很快樂,可能這就是“那香”的智慧,從不把煩惱當回事,藍是明亮色,澄澈卻不能看透,一看便覺心底無塵。
四
白浪滔天……一片汪洋都不見,那是北戴河的浪。那香海的浪,太溫柔,一點也不欺負從未見過海的游人,更適合陶醉。浪如花,輕彎腰,隨便采擷一朵,采了還開,浪與人嬉,沒有花開花落的興奮和失落,只怕累著采擷人。浪花,比所有的花都柔軟,卻不飄零,而是選擇粉身碎骨。浪花是花,不然那些海鷗為什么一次次俯沖下來啄一朵?多少詩意,面對浪花都涌出,不必刻意賦予生命意象。
哪怕再無詩意的人,也會獲得讓生活像浪花一樣的感悟。給生活美感和力量的,不是雞湯警句,而是互動獲得的體驗。
荷塘,水塘,都是小格局的水域,在那香海,海岸公路外,在那香海旅游居住區(qū),那些低洼的灘涂,曾經(jīng)是荒灘野水,如今,成了一個個別具情調(diào)的海塘,就像一只只眼睛,靜靜地看著往來的人??梢宰谔吝叺娘L亭,吹風看塘;可以選一個石凳,或奇石,拋竿垂釣;可以繞塘看魚兒水中表演;可以隨手撿起小石子,打個水漂,找回童趣。如果還覺得不過癮,花個小錢,租下一條舢板,這樣,你乘的一葉扁舟就成了塘邊人的風景,只要你不覺得四下的眼光射向自己,有點羞赧,那就淡定地乘舟兜風吧。
微風漣漪,是海塘獨有的趣味,游人發(fā)現(xiàn)這里可以拍照“哈哈照片”,“哈哈”是從哈哈鏡演變而來的意思,投影水中,人會變形,或拉長,如瘦削的巨人;或縮短,就像一個被壓縮的武大郎;或扭曲,或夸張,惹得岸上人,不由得哈哈大笑。
數(shù)萬畝的黑松林,更是一個隱身的好地方。樹下的松毛,柔軟如被,隨便席地,或坐或臥,吃點方便食品,補足能量,用不著涂防曬霜,也用不著遮陽傘,松如蓋,林風吹,即使戀人或夫妻說個悄悄話,只有松樹聽得見。
黑松林卻不是徒有虛名,據(jù)測,其間的負氧離子的含量在中國極高,高到離譜,每平方厘米富含3-6萬個負氧離子,不過,想臥下睡覺不易,負氧離子會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出現(xiàn)莫名的興奮感,也好,小憩不是最好的境界,更適合養(yǎng)神。
溫泉,對于很多景點,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溫泉,在威海地區(qū),是一個獨特的品牌,湯泊溫泉、天沐溫泉、呼雷湯溫泉……都是聞名遐邇,那香海之西就是溫泉鎮(zhèn),不過,都沒有黑松林溫泉來得方便,如果盛夏洗了海澡,鉆進黑松林溫泉,在氤氳的熱泉中一泡,那是怎樣的熨帖。試試吧,百聞不如一試。溫泉主打一個天然,至于多少微量元素,對人體有何益處,這都是不必擔心的。內(nèi)部還有沙浴區(qū)和石板浴區(qū),一手撩著身邊的溫泉,一邊聊著閑話,將身心無限放松,溫泉泡得游人醉,直把那香作家園。
五
一個沒有名流光顧的地方,本身就少了吸引力。那香海曾經(jīng)吸引了兩位絕對的大咖的蒞臨,說出名字,會驚呼的。
一位是蘇軾。蘇軾曾被派往登州府(知府治所在今天的蓬萊市)做知府,為官僅五日,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的十月,他在蓬萊啟程,進京赴任禮部郎中。他選擇了走那香海路線。
在那香海的紋石灘,逗留很長時間,童趣得到釋放,撿拾了數(shù)枚紋石懷袖以歸。有詩句為證:“我攜此石歸,袖中有東海。”詩句以明廉潔之品,打開了他懷襟如海的氣度。
不過,我一直在期待那香海景區(qū)管理經(jīng)營者能夠在紋石灘雕塑一尊蘇公撿拾紋石的塑像,每次彎腰撿拾,好像蘇公也在陪著我。我想誰都會喜歡這個古人,起碼可以與之合影留念。他應該成為那香海的代言人,成為這處風景的靈魂人物。我覺得,歷史人物,對風景知名度的貢獻,要比物象上的整修意義更大。起碼,他是熱愛生活的榜樣,給陽光海灘一個更深的內(nèi)涵。
我一直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足跡未出他筆下的“大觀園”,他的創(chuàng)作地點在北京的西山黃葉村,哪知他也喜歡游覽觀光,他就曾來過那香海,根據(jù)史料,知道那香海給他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靈感,應該說,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是比較復雜的,但據(jù)《榮成縣志》記載,的確來過,語焉不詳。
有名流涉足,那香海的歷史就豐滿起來?;蛟S有些內(nèi)容有待考證,只要有史實,即使演繹,也是對風景的最好補充和補白。況且,靈感這東西,并非是直接觸發(fā),往往是找不到直接的邏輯聯(lián)系。
文旅元素的多元化,給人們提供了多樣的選擇。那香海不愧旅游新寵的名號。我不知多少次穿行這條海岸,我喜歡在不超速的前提下開快車,但每次行駛那香海,都選擇龜速,于是,那香海在我心中,似乎成了一段慢風景,可能是因為有著太多的風景內(nèi)涵,需要全神貫注吧。
在中國文化里,有些地名,漸成概念,如“楚河漢界”、“天涯海角”,有時地理風景、人文風光,都被濃縮進這些概念里,那香海,也是一個文旅新概念。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不斷涌現(xiàn)新概念的時代,時代為風景注入充足的內(nèi)涵,哪怕是再熟悉不過的風景,隔日再看,也是一番覺得陌生的景象。
那香海,顛覆了一般景區(qū)的概念,也創(chuàng)造了文旅新概念——有的看,有的玩,讓人目不暇給,流連忘返。
我還是想感慨一番。我經(jīng)歷過60年代日子的艱難,曾經(jīng)的生活,根本就沒有考慮什么概念,如果說有概念,那就是兩個字——溫飽。講究旅游的品質(zhì),也是近年才有的事,我覺得,這也是國民的一個幸福指數(shù),指數(shù)標準少不了元素,精致的生活,也少不了元素構(gòu)成。
慕名新概念,走進那香海,逐一嘗鮮體驗,帶走那香海的禪韻風情吧。
2025年5月6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