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乙巳札記之三(隨筆)
非宗教意義的皈依生活,是人們以理性、知性、感性為工具,在精神和生活的荒原上,開墾一片盎然新綠的生活實踐。本質(zhì)就是讓生命本身成為信仰的對象——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以覺知之心和超脫之識,活出屬于自己獨(dú)一無二的璀璨。
? ? ? ? ? ? ? ? ? ? ? ? ? ? ? ? ? ?一一 題 記
五月,枝垂箓簌,花開淡冶。
收到方子春、宋苗夫婦的新書 《青山綠水中的碎碎念》,真有素卷在手、竹香盈懷之感。
此前,方子春就告訴我,她的新書即將問世。談及自己僅有小學(xué)五年的文化基礎(chǔ),更坦言近幾年身體飽受病痛的困擾,但語氣中卻滿是豁達(dá)和堅韌。沒想到她退休后,在懸車之年,又經(jīng)歷了這些之后,書都出到了第五本。這真的是需要一種精神,一種持之以恒、不懈追求的生命熱忱。
這是對生活 “你進(jìn)我不退,我進(jìn)讓你退”的硬剛和撕拼,也是一場與生活過往的斷舍離——本可以在北京安享退休生活,卻毅然放下許多人都向往的都市繁華,遠(yuǎn)離原來的社交圈子,舉家遷往江蘇宜興的鄉(xiāng)下小鎮(zhèn),在江南山水的懷抱中,在竹林清幽的光影里,悠然度日。“我決定安住于此,不再為易碎和消逝中的事物活著。”知名作家慶山的這句話,仿佛是對她這一選擇的絕妙注腳。翻開書,仿佛推開一扇通往宜興山水與市井日常的門,瑣碎又溫暖的生活片段撲面而來,文字本身成了安放心靈的精神居所,展現(xiàn)出一種看透世事的達(dá)觀與灑脫的生活姿態(tài)。主人在書中坦言:“錢放銀行是紙,用錢享受生活才是真?!边@種對生命質(zhì)感的態(tài)度,恰與書中 “左鄰右里隔空問候”的質(zhì)樸溫情形成呼應(yīng),共同構(gòu)建出一種超越物質(zhì)的精神豐盈。
她們夫婦的書,不僅是一部散文集,更是一份生活啟示錄。它提醒我們:不是生活有意思,而是你熱愛生活才有意思。一個人的老年能回歸到一種本真、質(zhì)樸、符合內(nèi)心追求的生活狀態(tài),摒棄一些世俗的浮躁、繁雜和虛榮,專注于生活的本質(zhì),追求精神上的寧靜與滿足。
這些都是彌足珍貴的特質(zhì)。值得一提的是宋先生,方子春在書中寫道:“其實,我是個幸福的女人,即使到了現(xiàn)在,我也時常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感覺。我家的好好先生,幾乎放下他的一切,離開喧囂的京城,在我喜歡的山坳里買了個小房子,陪伴我。他過去是我的司機(jī)、攝影師、助理、編輯,現(xiàn)在又添加了一個稱呼‘特護(hù)’??粗y發(fā)滿頭的他天天圍著我轉(zhuǎn),我真的很感動,不是每個男人都會做到不離不棄的。”即便是歲月染白雙鬢、腳步不再輕盈,但仍愿做彼此的拐杖,在時光的長河中執(zhí)手前行,把平淡的日子過成白首不離的詩篇。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能比這更讓人心生羨慕的呢?
每個人都會老,而在老到?jīng)]有能力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之前,面對衰老坦然接納,選擇一條通向老境適合自己的道路,并且堅定執(zhí)著的走下去,它無疑是晚年最深刻的修行,也是一場貫穿人生始終的靈魂遠(yuǎn)征。不在乎別人的閑言碎語和說三道四,不在乎路上出現(xiàn)的那些不可預(yù)料的意外來襲,這需要何等的心態(tài)與堅韌?雖然書中的文字大多在朋友圈和公眾號上讀過,但我仍一口氣把它讀完。它能將我從庸常生活中抽離出來,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也會成為一種可以反復(fù)回味的美好存在。
合上書卷,這些文字依然在心中潺湲流淌,或許是清晨窗邊灑落的一縷陽光,或許夕陽在山巒上撒下的余暉,或許是老人和孩子們不經(jīng)意間的一個微笑,就像散落在歲月里的星辰,只要我們愿意駐足留意,在綠蔭和細(xì)碎中,就能把它們一一拾起,串成映照我們平凡日子里皈依生活的光……? ? ? ? ? ? ? ? ? 二零二五年.五月.于京西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