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柳岸】丹江結緣(散文)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我沒有錯過。在網(wǎng)友的介紹下,就來江山湊熱鬧了。十多年前,我在“江山文學網(wǎng)”注冊,和江山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到漸漸喜歡,再到入迷的程度,不得不服老百的遠程迷魂炮的威力。這種威力刺激了我對《丹江系列》的構思,從搜集素材、到實地采風、再到和民間藝人的交流,我花費了不少心血。
我和丹江結緣,和老百結緣,一切皆因緣而緣,這個緣就像一根彈力繩子,把我們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一開始我是亂寫的,想到什么寫什么,根本沒有一個系統(tǒng)性,后來我癡迷于整理丹江系列,老百給了我指導性意見。
我和老百結識是從我在柳岸中發(fā)文開始的,他是柳岸花明社團的社長,社團見證了我們之間的情分——網(wǎng)友情、兄弟情,江山鞏固了我們之間的純友誼——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情,君子之交濃于酒的緣分,盡管我們彼此之間都沒有見過對方的尊榮。
我喜歡和老百聊天,和他聊天是一種享受。我心情低落時,和他聊,情感回暖;我生活失意時,和他談心,能夠讓我以昂揚的姿態(tài)擺脫心結;我靈感頹廢時,找他聊,從中能夠得到啟發(fā),甚至滿載而歸。
早幾年,我正在爬格子,苦于沒有素材而煩惱,寫了很多,刪了很多,總覺得干巴巴的。我抓破頭皮,腦袋里除了漿糊還是漿糊。趕得巧,妻子從外面回來,見屋里亂糟糟的,就一邊收拾,一邊嗦嗦叨叨數(shù)落開了。像這類生活瑣事,我和妻子之間的過招已經(jīng)不是一次兩次了,她明火執(zhí)仗地先發(fā)制人,我以靜制動,始終聽見只當是過山風,她嘮叨夠了,找不來對手,就也沒勁兒了。此類雞毛蒜皮的事兒我見怪不怪,她也習慣了。沒想到這次我卻動了肝火,不客氣地回奉道:“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想吆喝了到大街上吆喝去?!?br />
妻子見我遞腔,更來勁了:“想不讓人說,就別把東西亂扔,這么大的人了,連個三歲小孩也不如。”
我氣不打一處來:“再嘮嘮叨叨個沒完,你信不信我用電焊把你的嘴焊上。”
這一下算是捅了馬蜂窩,我倆舌戰(zhàn)開始,我暴跳如雷,她橫眉豎目,甚至拿出了女人的殺手锏,撒潑哭鬧,弄得我心情糟透了,更別說坐下來寫東西了。
窩了一肚子火兒,總得找地方發(fā)泄發(fā)泄,不然憋得難受。但是,我是個很要面子的人,家長里短的煩心事不愿意在身邊的人面前提及,除此之外,找誰呢?想來想去我想到了老百,和他閑聊兩句,出出老百的洋相,找樂舒壓。
當然不能直來直去訴衷腸,也不能照本宣科外揚家丑,于是我就在QQ空間里和老百打了招呼,我戲謔他怕老婆,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頂尖級懼內(nèi)高手。老百也不生氣,自稱自己是帕奇諾夫(怕妻懦夫),夫妻和睦,家庭和諧,懼內(nèi)是一種風格,他為此感到榮幸。聽聽,老百的格局不同凡響。
我繼續(xù)嘲笑他是不是男性的敗類,他說他是和諧的使者,因為他和他的妻子步調(diào)一致,才使得他們家成了溫馨的港灣。
找準了傾瀉的地方,我把我的故事“嫁接”給我的朋友,借以發(fā)泄自己的不滿,讓老百判定“朋友和他愛人”孰是孰非。
老百侃侃而談,從不帶任何觀點,而且見多識廣,涉足的話題很多。他談到夫妻相處,難免會遇到磕磕絆絆,越親密,不盡人意之處越多,若都斤斤計較,很難做到夫唱婦隨。兩口子之間,信任和溝通是情愛保鮮的核心,理解對方的需求,尊重對方的個性,就會減少誤解和沖突。大凡男女雙方,談戀愛時,對方的優(yōu)點也是優(yōu)點,缺點也是優(yōu)點,咋看對方咋順眼;成家以后,對方的優(yōu)點也是缺點,缺點也是缺點,咋看對方咋別扭。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性格、興趣、習慣、語言、交友和價值觀上都會有差異,加上兩個人由不認識到認識再到在一個鍋里攪勺把,原來的說話方式、生存環(huán)境、行為習慣、衣著打扮等等都發(fā)生了質(zhì)的飛躍,若一味苛求對方按自己的標準去格式化生活,往往會適得其反。尊重對方的獨立性,主動縮小夫妻之間的差異,包容對方的缺點和小錯誤,就會增強夫妻恩愛的凝聚力。做莊稼盼的是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操持家庭守的是和風細雨,“家和萬事興?!狈蚱拗g共同參加勞動、一起運動、同唱一首歌,用幽默的方式處理偏見,這種生活不浪漫也浪漫,這種平平淡淡的日子才叫幸福。
夫妻之間鬧糾紛,很大程度上是二人未能以寬容坦誠的態(tài)度去和對方交流,“你的朋友”抗壓能力有限,我不贊成;“你朋友的太太”遇事不冷靜,遇到火星就冒煙,我也不贊成。面對困難共同承擔,遇到高興事,彼此分享,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對方的感受,這樣的生活才顯得有情調(diào)。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夫妻之間怎樣做到情投意合,老百居然講起了他和糧食局的一位姑娘的愛情羅曼史,而且講得繪聲繪色,我被感染了,受老百提供的素材的啟發(fā),加上我和我愛人鍋碗瓢盆的交響曲的體驗,一氣呵成寫了一篇《誰追誰》的小說發(fā)表在“江山文學網(wǎng)”上。
文中的袁春既是老百又是我,秦琴是虛構的人物,既有老百說的他愛人的個性,也有我老婆的火星奶奶的脾性,上面雖然是老百兩口子的生活小插曲,也能找到我和我老婆唇槍舌劍的影子。文學本身就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個縮影,有了生活的活素材,文章才有感染力,感謝老百在我煩悶閑聊時為我上了一課,也為我提供了生活的原材料。
我愛人有個長處,就是不打牌、不打麻將,身子一閑下來就翻看手機,最主要看“江山文學網(wǎng)”上的內(nèi)容,因為她知道我一直在江山上發(fā)文,她喜歡看我寫的東西,但她不發(fā)文,她總說她水平有限。
我們有兩天互不理睬對方了,也都知道為針尖大的一點事兒鬧別扭不值得,可偏偏都是抹不開臉面放不下架子。當我的《誰追誰》發(fā)表以后,顯然她也看到了,也看到了編輯老師的按語:“歲月輪回,歲月有情,回眸一看,一幕幕酸甜苦辣的場景讓人動容,那些美好的情節(jié)如詩如畫,深刻而豐富,那些風花雪月、令人感動的瞬間,都是心底里最美的珍藏。其實,人生的歷練和波折都是成長過程中美麗的印記,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坦坦蕩蕩,活色生香,揮之不去,難以磨滅……”
這樣的按語,既是對小說的概括,又是對處在婚姻磨合期的男女雙方的規(guī)勸,妻子不是糊涂人,不會看不出文中事發(fā)沖突時都是大義凜然,事后的沉默對慪卻是那么的齷齪狼狽。她見我仍在電腦前發(fā)呆,就不聲不響地把一杯熱騰騰的茶水放到了我面前,關切地說了句:“寫累了就休息一下吧。”
就這樣,我倆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道上。
老百對打理柳岸社團沒說的,一天到晚他都守在平臺上,你什么時候找他他什么時候都在。初審稿件,判斷后臺的來搞有沒有隱晦情節(jié),是不是首發(fā),然后再轉(zhuǎn)交給編輯,精品推薦申報嚴格把關,然后等待結果,直到有了結果,就在第一時間內(nèi)在群內(nèi)發(fā)出祝賀的最強音,耐心、細心、愛心、誠心在他身上盡顯,我懷疑老百會不會有分身術。
老百是個坦坦蕩蕩的人,走過路過柳岸社團那么多人,他和作者、讀者溝通,向來不厭其煩。不說別的,就我的發(fā)文,文章的結構、語言、用詞等等,他是審了又審,哪篇文章“入題慢”了,哪篇文章“四不像”了,哪篇文章的標點符號“一逗到底”了,他一眼就能看出,我懷疑老百是不是長有火眼金睛。
老百是個熱心人,你找他幫忙和網(wǎng)友溝通,你該申請領稿費了,你離榮譽殿堂還差什么條件了,他都提前通知你,比你自己還在心。你發(fā)的圖片傳不上了,只要發(fā)給你,他都會在第一時間幫你搞定,我懷疑老百是不是會神操作。
老百是個耿直的人,當編輯編出一篇文章,總部發(fā)現(xiàn)編輯的按語與文章的主題不符,或者該文改頭換面換了馬甲等等原因要追責扣分時,老百為了不讓編輯出力不討好,就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強烈維護“江山”的聲譽和編輯的利益。我懷疑老百是不是姜子牙封神封的文曲星下凡。
老百性格充滿活力,他對審文、對網(wǎng)友的熱情就像一團燃燒的火焰,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柳岸的編輯、作者和讀者,他的形象如何真難描寫下來,但他渾身上下都閃爍著柔和的光芒,讓人能夠一眼看出他的人格魅力是發(fā)光源。
曾有一段時間,我為晉級而苦惱。論年齡、教齡、教學成績我都應該晉升一級。但晉級指標只有一個,而夠格的卻有五六個,面對這種情況,領導就開始著手制定量化積分,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量化評估。我自忖,憑我的各項指標我不會弱于別人,量化積分我肯定在別人前面。沒想到結果令我大失所望,很多項目都殘缺不全的鮑老師卻遙遙領先,我真不甘心。
很多一線教師都為我鳴不平,有知情者暗暗告訴我說鮑老師的普通話證、計算機證、論文證、繼續(xù)教育證都是掏錢買的。說實話,如果不是他在潛規(guī)則方面做足了文章,他斷然不會脫穎而出的。
心里糾結難免會影響情緒,也會體現(xiàn)在文字上。那些日子里,老百大概看出了我寫的文章的苦澀,就和我互加了微信。QQ中斷線了,就在微信上留言,雙保險。
老百沒有針對我晉級失敗的事兒發(fā)表看法,我也沒給他說,他當然不知道了,他是從寫文章的角度和我探討人性、社會熱點、潛規(guī)則等等一系列問題。他說各行業(yè)都有玩手腕的高手,但是“常在河邊走,不怕不濕鞋。”一時陰謀得逞,并不代表一世都扶云直上?,F(xiàn)在誰觸到反腐利劍刀刃上,誰倒霉?!爸悄苻D(zhuǎn)換器發(fā)出的信號太可怕了,反腐永遠在路上……”
老百的話給了我最大的安慰,同時,在他的啟迪下,我構思了一篇小小說《高跟鞋》,寫的就是潛規(guī)則釀下的苦果,發(fā)表到了江山文學網(wǎng)上。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老百猜得沒錯,智能轉(zhuǎn)換器轉(zhuǎn)換不了人的本性,卻能甄別人的手段。鮑老師的材料被一級一級上傳,一路上暢通無阻,哪只到了最后一關時被打退下來了,很多證件上被打上了四四方方的兩個字:假證。
接觸的時間長了,老百發(fā)現(xiàn)我寫的文章比較亂,不系統(tǒng),他委婉地和我商榷:“你的文章有長篇、中篇和短篇,有小說、劇本、散文、戲劇、小品、相聲、微電影、詩歌等等,像一顆顆珠子一樣,若是能有機地串起來,將會讓人感覺文從字順?!?br />
這是個不錯的創(chuàng)意,不是說老百的話就是金石玉言,但人家從歸納文集的角度出發(fā),確實是金點子,于是,我的著眼點就聚焦到了丹江流域的風土人情上。
丹江,是楚文化的發(fā)源地,從出土的文物中,挖掘了大量的楚時代的葬品。在口口流傳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民俗風情、民間故事、地名傳說等等很有自己的特色,把這些沉淀的文化精品搜集起來,整理成篇,形成自己的風格,即便鮮有人喜歡,敝帚自珍也會讓自己沾沾自喜一陣子。
老百是我的良師益友,他的才識、睿眼、人格都在我之上,我尊重他,佩服他。
當然,在懼內(nèi)方面,他更高人一籌,我望塵莫及,是得好好研究研究他的懼內(nèi)哲學了。
我來江山文學網(wǎng)站投稿也是和勝春老師一樣,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不懂如何用標點符號,百社長不厭其煩的截屏指點。我感覺實在過意不去,就為過意不去,所以,我努力構思寫不好,依然在寫,假如放棄,感覺愧對百社長??梢哉f他為江山柳岸社團真為嘔心瀝血。
拜讀學習老師佳作說出了我想說的話。
問候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夏祺筆豐!
文章中的“老百”,應該不是特指某人,而是許許多多江山管理者的化身。
支持作者的藝術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