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韻】端午安康頌屈原(古韻)
摘要:序:端午臨仲夏,時清日復長。值此佳節(jié),粽葉飄香,龍舟競發(fā),人們以傳統(tǒng)習俗寄寓情思。而這一切,皆因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起。他心懷天下,矢志報國,以筆為刃,以詩明志,雖九死而無悔。其精神如日月高懸,千古不朽。謹以數篇詩文聯(lián),頌屈子之忠魂,緬先賢之遺風。
聯(lián)一:
艾粽沉江,千載忠魂歸楚水;
龍舟擊浪,萬夫浩氣貫湘天。
聯(lián)二:
天問沉波,九歌遺韻凝湘浦;
離騷泣血,五色新絲系楚魂。
離騷體?屈原頌
?
滔滔汨羅兮,奔涌其殤。
靈均投袂兮,浩氣飛揚。
懷瑾握瑜兮,風骨軒昂,
讒言蔽日兮,正道難彰。
紉秋蘭以為佩兮,扈江離與辟芷。
朝飲墜露于木蘭兮,夕餐落英之芳此。
心憂家國兮,九死未已,
上下求索兮,矢志不移。
天問九重兮,星斗為惑,
離騷千言兮,血淚成墨。
美政難施兮,濁浪翻波,
懷沙赴淵兮,肝膽照徹。
龍舟競渡兮,鼓震云闕,
角黍投江兮,情寄幽咽。
千古仰止兮,英魂不滅,
楚韻長存兮,日月同轍。
屈原頌?
?
汨羅之涘,濤聲千載未絕,若史氏長歌,悼忠貞之士。蘭芷搖風,猶傳昔年幽嘆,楚辭雅韻,深鐫歲月之紋。屈子者,如孤星出《詩》教之外,以血淚濡簡,書赤忱于竹帛,其情灼灼,亙古未銷。
君佩蘭杜,行吟楚暮。奸邪蔽日,難掩清眸如炬;讒言沸鼎,豈撼浩氣若雷。“路漫漫其修遠”,仰叩穹蒼,求索大道;然濁世昏昏,獨步踽踽。《離騷》之瑰麗,《天問》之磅礴,皆為理想長嘶,字字似劍,欲破長夜之晦。
洎乎郢都烽火,君抱石赴淵,其影雖沒于洪波,精魄卻化為千古圖騰。端午競渡,龍舟劈浪,載萬民之思溯流;角黍投江,粽香盈巷,寄后人之念綿長。
嗟乎!屈子非獨騷人之宗,實乃精神豐碑。其守正不移,使“香草美人”永傳芳馨;其九死無悔,令“寧溘流亡”長存氣節(jié)。今者,后人諷誦其辭,恍若執(zhí)千年火炬,照臨濁世,每遇困厄,則見丹心映日,浩氣凌霄。
【編者按】三峽布衣之古韻《端午安康頌屈原》,采用對聯(lián)、離騷體、文賦等體裁,謳歌屈原,贊美忠臣。對聯(lián)和詩詞把屈原的作品巧妙地嵌入其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古今端午節(jié)的風俗寫得很到位,正值端午之日,掛艾蒿、吃粽子、系五彩繩、吃雞蛋、南方人還要劃龍舟,悼念屈原。其作品《九歌》《天問》《離騷》都是經典作品,屈原曾被世界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最有影響力詩人之一。此等悼念之作美輪美奐,切合時宜。端午安康!【編輯:遠近】
1 樓 文友:遠近 2025-05-31 13:31:16
汨羅千古龍舟賽,水逝懷沙報國情。屈子浩氣凌霄,為后世開宗立派,是一代英豪,萬世景仰。端午安康!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樓 文友:貴州王先生 2025-05-31 19:41:22
欣賞詩友佳作,感佩才情,問好詩友,祝愉悅筆豐?。?!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