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盛夏承德之行(散文)
盛夏時節(jié),熱浪來襲,無處可避,愛人想去大連海濱,我嫌太熟悉。“要不去避暑山莊吧!”我提議道,她沒去過,自然同意。
其實,八年前我到過避暑山莊,不過有點模糊了,再游一次倒也無妨。
周四晚上6點半,坐高鐵,不到9點便到了承德南站。
愛人提前在網(wǎng)上訂了一家民宿,步行不過十幾分鐘,很近。
“比我們那涼快呀!”愛人邊走邊說道。
“承德這地方是山區(qū),早晚自然要涼快一些。”
“承德有什么典故嗎?”
“承德原來叫熱河,因為此地有一眼泉,冬夏常溫,當?shù)厝朔Q之為熱河。雍正后來將熱河改為承德,即承天之德之意。承德以前是熱河省的首府,1933年,鬼子僅僅派了128個兵便占領了承德,那位省主席湯二虎用大汽車拉著搜刮的民脂民膏躲到了天津租界?!?br />
“熱河省大嗎?”
“不小,最北面到通遼,我們遼寧的阜新、朝陽、凌源、喀左以前都屬于熱河省的?!?br />
不一會兒便到了民宿酒店,房間挺寬敞,墻上有投影布,原來是一間教室,后改成民宿的。
周五上午,從住地出發(fā),坐27路公交車順著武烈河一路向北。
城市四面群山環(huán)繞,近處河水奔流不息,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
半個多小時后,便到了終點站火神廟。
隨著人流走,不一會兒便到了避暑山莊的正門——麗正門。
麗正門建于1754年,是個重臺城門,有三個長方形拱門入口,重臺上建有城閣三間。
門前有一對石獅,左右立有下馬碑,迎面建有30米長的紅照壁。
麗正一名取自《易經(jīng)》:“日月麗于天”,意思為光明正大的門。因為封建皇帝都自詡為受命于天的天子,故常名其宮殿正門為麗正門。
麗正門前正中央門洞上方,鑲有乾隆用漢、滿、蒙、維、藏五種文字題寫的“麗正門”石質(zhì)匾額,象征著大清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1689年,清政府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后,為了鞏固北部邊陲、遏制沙俄野心,康熙將第六女嫁給蒙古部落首領,鞏固滿蒙同盟;同時,康熙每年都到木蘭圍場進行秋獵,為方便起見,便在木蘭圍場附近的熱河修建行宮。
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避暑山莊面積相當于頤和園的兩倍,紫禁城的八倍,是現(xiàn)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避暑山莊地處蒙古高地,氣候涼爽宜人。康熙在這里經(jīng)常會見蒙古的王公貴族,并與他們一同到木蘭圍場狩獵,這樣避暑山莊便成了清廷聯(lián)絡北方各民族的最佳場所,成為僅次于紫禁城的第二個政治中心。
從麗正門進去便是宮殿區(qū),宮殿區(qū)是皇帝日常起居、處理政務和接見重要人物、舉行典禮的地方。
澹泊敬誠殿是避暑山莊第一座大殿,康熙和乾隆在此接見過許多少數(shù)民族首領??滴趿渖萑A,“澹泊敬誠”之名由此而來。康熙每年在這里都要待半年。康熙的60壽辰正是避暑山莊建成后的第十年,蒙古各部落紛紛到避暑山莊向康熙朝賀。乾隆時期對澹泊敬誠殿進行了改建,用楠木替代原來的木料,故該殿也被稱為“楠木殿”。一到雨季,殿內(nèi)清香撲鼻。
澹泊敬誠殿后面不遠是皇帝的寢宮庭院——煙波致爽殿。1860年,咸豐為避英法聯(lián)軍的兵鋒,避難于此。在煙波致爽殿,咸豐被迫批準了喪權(quán)辱國的《北京條約》,沙俄不費一槍一彈,攫取了烏蘇里江以東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西暖閣是皇帝的寢宮,年輕的咸豐繼位后內(nèi)外交困,一籌莫展,絲毫沒有圣祖的雄風,最后病死在這里,可悲可嘆。
也是在煙波致爽殿,西太后與恭親王密謀,策劃了辛酉政變,開始了垂簾聽政的時代。回到京城的西太后再沒回到避暑山莊,這里算是她的傷心之地吧!
從宮殿區(qū)出來,北面便是皇家休閑娛樂的場所。西面有山,可以登高望遠,吟詩賞月;中間有平地,可以騎馬射箭,一展武姿;東面有湖,可以泛舟湖上,觀魚賞荷。
景區(qū)有觀光車和游船。我們選的是山巒觀光線路,該路線上有三個景點:四面云山、二馬道、青楓綠嶼。
盤山道不寬,曲曲折折,忽上忽下,象坐過山車似的。
在一處高坡處,我們下了車,只見前面有一峰拔地而起,順著大石壘起的臺階盤旋而上,
上面有一八角亭,康熙題額為四面云山。聯(lián)曰:山高先得月,嶺峻自來風。
此亭立于眾山之巔,四周諸峰羅列,若揖若拱;天氣晴朗時,數(shù)百里外巒光云影,皆可入目。亭中長風四達,伏暑時涼爽如秋。
從山上下來,繼續(xù)坐車前行,盤旋了好一會兒才到了二馬道。二馬道的名字來源于山間的一條小路,因為路面狹窄,只能容納兩匹馬并行而得名。二馬道象小長城,城墻順著山勢而建,高低起伏不平,上面設有碉堡、火炮、旗桿等,路面頗窄,并排只能通過兩個人,地勢異常險要,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因此二馬道又被稱為“小函谷”。
從二馬道下來,繼續(xù)坐車前行,便到了青楓綠嶼,這是觀賞楓葉的最佳地,一度是被乾隆辟為冷宮。
從青楓綠嶼下來,又回到了起點。
我們又沿著湖邊,隨意逛逛。煙雨樓、金山寺、熱河泉、御瓜圃……
湖面上荷花開的正艷,荷葉下金魚游來游去,那“魚戲蓮葉間”的景致別有韻味。
昔日皇帝體味農(nóng)事的御瓜圃荒草一片,大有“當年將相今何在,荒草一堆埋沒了”的景象。
不知不覺中,已過了中午,艷陽高照,饑腸轆轆,便一路向南,出了德匯門。
在不遠的吉野家點了一份牛肉飯,飯有些夾生,是我吃過的最難下咽的一頓飯,顛覆了我對吉野家的印象。
承德、承德,承天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