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丹楓詩雨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丹楓】永遠的鄉(xiāng)愁:看秋的梁爺(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丹楓】永遠的鄉(xiāng)愁:看秋的梁爺(散文)


作者:安子川 舉人,4197.5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86發(fā)表時間:2025-06-19 21:40:29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小時候,在農(nóng)村,看秋,往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老輩人常說:“秋糧入囤,心里才穩(wěn)”,每到秋季作物即將成熟時節(jié),生產(chǎn)隊總要派一兩個人看秋,以保護莊稼不受損失。
   我們村看秋的是梁爺,一位六十歲出頭的老人,個子瘦高,面容清瘦,一撮銀灰色的山羊胡,垂在薄薄的嘴唇下面,使整個人顯得溫雅端莊,風骨清逸。最難得的是,梁爺責任心極強。有他看秋,隊長放心,社員們也擁護。別的村,大都是兩三個人看秋,我們村就梁爺一個。按他的話說:看秋不在人多,關(guān)鍵是要能想出好辦法。
   的確,梁爺看秋,不僅辦法多,還極有智慧,常常吸引我們這些小毛孩天天給他那里跑。
   看秋,主要看的是那些容易被鳥雀糟蹋的莊稼。在我的記憶中,這些莊稼無非是高粱和谷子。
   那時,糧食緊缺,秋季作物除種植玉米外,就是高粱和谷子。玉米交公糧,高粱產(chǎn)量高,谷子可當細糧吃。但高粱和谷子在抽穗成熟時,最怕的就是麻雀來襲。麻雀在那時是“四害”(老鼠、麻雀、蒼蠅、蚊子)之一,人人欲除盡而后快。國家曾掀起過轟轟烈烈的除“四害”活動。但我一直納悶,人們越是鋪天蓋地除“四害”,“四害”反而越多。尤其是麻雀,只要有糧食的地方,總能發(fā)現(xiàn)成群結(jié)隊的麻雀突襲糧食。就像這成片的高粱和谷子,幼苗時,見不到一只麻雀,甚至在抽穗揚花期,也是如此??梢坏P花期過,立馬就成了麻雀的世界,它們好像在一個看不見的地方瞭望,要不就是有著極強的嗅覺器官,稍微的糧食香味,都會引它們鋪天蓋地的壓來,瞬間遮蔽整片田野。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看秋,用人來驅(qū)散這些黑壓壓的麻雀。但單憑正常的吆喝和滿地里敲銅鑼,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行,也沒有那么大的精力。面對這種困難,梁爺就以他的聰明才智,綁扎不下三十個草人,并給這些草人穿上不同顏色的服裝,豎立在兩片地里的不同位置。同時,給每個草人的脖子上拴根細繩,讓五六個草人連成一組,以便控制它們。這樣,只要發(fā)現(xiàn)有麻雀結(jié)隊來襲,只可將地頭的細麻繩拽動,那些連成片的草人,立馬跟真人似的,齊刷刷地忽起忽落,擺動身姿,嚇得那些即將降落的麻雀,瞬間又折身逃竄,直奔另一片谷子地而去。
   谷子地距高粱地不遠,就隔一片玉米地。梁爺早有準備,他把焊煙桿給腰間一別,迅速跑到谷子地,又使勁拽一陣繩子。那谷子地里的草人,也如守衛(wèi)的哨兵,齊刷刷擺動身姿,讓心存僥幸的麻雀魂飛魄散,折身逃竄,又飛回到高粱地的上空。梁爺從不含糊,跟著跑回高粱地,一陣拽繩,麻雀還是無處可落,只能逃竄。如此反復(fù)四五次之后,黑壓壓麻雀實在沒法,只好竄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大半天不見蹤影。
   此時的梁爺,像勝利后的勇士,從腰間取出旱煙桿,掃了眼天空,高聲罵道:“狗東西,不張狂了吧!”他收回目光,邊給煙鍋里裝煙絲,邊笑咪咪地沖著那些鴉雀無聲的草人說:“還是你們給力,讓狗東西們不敢再來?!敝?,他陶醉起來:“還是咱厲害,和諸葛亮有一比,一個空城地,可退去司馬懿幾萬大軍?!笨赊D(zhuǎn)而又想:“千萬不能大意,這些麻雀可狡猾著呢,等它們反應(yīng)過來,就麻煩了?!?br />   其實,自梁爺開始綁扎草人,我們這些已經(jīng)上四年級的小伙伴,就是高粱地和谷子地的???。每天下午放學,總要提著籃子來地里看看。一會兒給梁爺系繩子,一會兒幫梁爺抱稻草,一會兒又興奮地對梁爺說:“扎個骷髏人最嚇人,麻雀肯定不敢來?!睘榱俗尣萑宋孱伭?,形態(tài)各異,我們除從家里拿來各種破爛衣服外,還將化肥袋子的內(nèi)層牛皮紙收集來,裁成草人頭,畫上各種兇神惡煞的漫畫。梁爺就按照我們的建議,貼在草人頭上,完成了他第一天的旗開得勝。
   接下來的幾天里,梁爺都是以同樣的方式,把麻雀治得老老實實。我們也在每天下午放學后的時光里,在梁爺搭起的草庵里,聽他接下來的一個個奇思妙想。
   這天下午,秋陽已經(jīng)斜斜地墜在西山巔,將不再燥熱的余暉金子般地鋪灑在大地。我們剛完成拔豬草任務(wù),就趕緊來到梁爺?shù)牟葩帧R娝诮o剪成的圓形牛皮紙上畫漫畫臉譜,非常奇怪。我趕緊放下籃子問:“梁爺,咋又畫臉譜,我們畫得不好?”梁爺停下手中的筆,笑著看我們幾個一眼說:“不是你們畫得不好,這幾天麻雀不敢來,你們的功勞可不小呀?!薄澳悄€在畫?”一旁的小亮也疑惑地問了句?!拔疫@叫防患于未然?!闭f著,梁爺邊畫邊解釋:“你們不知道,這麻雀可狡猾得很,過不了幾天,它們準會適應(yīng)這種空城計,再不變個花樣,還會卷土重來。再說了,時間一長,雨水一淋,草人的臉也就毀了?!蔽一腥淮笪?,忍不住贊嘆:“還是梁爺心細辦法多?!薄皠e貧嘴了,既然你們來了,就大把手就幫著一起畫吧!”梁爺笑著招呼我們。
   我們興奮地圍坐一圈,拿起梁爺給我們準備的毛筆,就地攤好,天馬行空地畫起來。我從小喜歡畫畫,且擅長人物頭像。每次美術(shù)課,我的作品都得到老師表揚。因此,梁爺叫我們一起畫,我早有了腹稿。旁邊的小亮見我畫的是孫悟空,且很快畫起來,羨慕地說:“還是你畫得像,我實在不行。就別浪費紙了。”說完,放下筆,攤好一張空白紙,給我打起了下手。我二話沒說,提筆就畫,很快又是一張豬八戒頭像畫成。緊接著,沙和尚,牛魔王,紅孩兒,白骨精等《西游記》人物頭像,在我的寫意與寫實結(jié)合中,一一完成,并展現(xiàn)在大伙面前。看得其他伙伴既羨慕又不好意思,欲撕毀各自的作品,梁爺趕緊制止:“不能撕。其實你們畫得都好,只是特點不同,快慢有別?!?br />   有了梁爺?shù)乃悸泛拖敕ǎ腋鼰嶂杂诓萑祟^像的繪畫,回到家,專門把自己寫過大字的本子收集起來,在背面畫上諸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里的英雄頭像,并不時的給梁爺帶去。梁爺非常高興,一次次表揚我:“這下更好了,有這些英雄們守護,麻雀就無處可逃了?!?br />   果然,有梁爺?shù)牟欢ㄆ诟鼡Q草人頭像和位置,那些越來越多的麻雀,雖口流饞水,躍躍欲試,可就是不敢近前,越雷池半步,只能麇集在旁邊的玉米地里,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要不就是盤旋在高粱地和谷子地的上空,如一片黑壓壓的烏云,忽的一陣過來,又忽的一陣過去,看得我們既震撼又有點心慌。生怕這些害人的麻雀識破我們的計謀,呼啦一聲撲來,給這些成熟的莊稼來個地毯式襲擊。
   但梁爺就是梁爺,我們的擔心,也正是他的擔心。從那以后,梁爺不知從哪里找來五六個銅鑼,還有好幾個破舊臉盆,專門給我們說:“從今天開始到高粱和谷子收割這一周,你們得天天下午放學后來幫著趕麻雀,防止這些狡猾的麻雀做最后掙扎。”我們像接到命令似的,既興奮又感到任務(wù)光榮。
   從那天起,我們天天如期而至,還多動員五六個小朋友。梁爺就給我們每人一只銅鑼或臉盆,讓我們分別隱藏在高粱地和谷子地的不同位置。只要麻雀一來,就立刻站起來,舉起銅鑼或臉盆,邊使勁敲響,并高聲大喊,給狡猾的麻雀們來個伏擊戰(zhàn)或游擊戰(zhàn)。
   這一招果然奏效,麻雀們做夢也不會想到,看似平靜的高粱地和谷子地,怎么會有這么多守護者,不管它們飛到哪里,哪里都有鑼鼓和臉盆的喧天聲和大小人影的吶喊聲,嚇得更是魂飛魄散,漫天亂飛。
   看到這種情景,我們和梁爺一樣,個個臉上掛著激動而歡樂的微笑。
   接連幾天,我們就這樣在梁爺?shù)闹笓]下,和那些密密麻麻的麻雀,在高粱地和谷子地里斗智斗勇,大顯神威,讓它們天天如驚弓之鳥,無處藏身,確保了成熟莊稼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從梁爺?shù)目辞镏?,我學到了一種寧肯自己多吃點苦,也要保護集體莊稼的奉獻精神,學到了一種面對困難不是退卻而是迎難而上、憑智慧解決困難的巧干之道。
   如今,梁爺早已離開了我們,生產(chǎn)隊早已改變了從前的勞動模式,我也早已離開了農(nóng)村。但那段和梁爺在一起看秋的經(jīng)歷,卻永遠銘刻在我的腦海里。他的那種奉獻精神與巧干之道,在我?guī)资甑娜松缆飞?,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推進作用,真是受益匪淺。
  
   二○二五年六月十九日

共 311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散文以質(zhì)樸溫情的筆觸,圍繞“看秋的梁爺”展開敘事,既有對鄉(xiāng)村生活的鮮活描摹,也蘊含著深刻的精神傳承,是一篇兼具生活氣息與思想厚度的佳作。 文章以“永遠的鄉(xiāng)愁”為題,開篇點明“看秋”在農(nóng)村的重要性,自然引出主人公梁爺;接著通過描述梁爺用草人驅(qū)麻雀、組織“我們”畫臉譜、設(shè)置鑼鼓伏擊等具體事件,生動展現(xiàn)看秋過程;結(jié)尾則將回憶拉回現(xiàn)實,點明梁爺?shù)木駥Α拔摇钡纳钸h影響,形成“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層次分明。情感上,從兒時對看秋的好奇,到對梁爺?shù)木磁?,再到如今的懷念,層層遞進,真摯動人 。作者對梁爺?shù)目坍嫾氈氯胛?,外貌上“個子瘦高,面容清瘦,一撮銀灰色的山羊胡”寥寥幾筆勾勒出溫雅端莊的形象;性格與能力上,通過“綁扎草人驅(qū)麻雀”“提前畫臉譜防患未然”“組織鑼鼓伏擊”等情節(jié),將梁爺?shù)淖阒嵌嘀\、責任心強、未雨綢繆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梁爺對“我們”的鼓勵(如制止撕毀畫作),又凸顯其和藹可親,使人物形象立體豐滿。文中充滿鄉(xiāng)村生活的細節(jié)描寫,增強了畫面感與真實感。比如對麻雀習性的觀察——“幼苗時不見蹤影,抽穗揚花后鋪天蓋地”;草人的制作過程——“穿不同顏色服裝”“畫上兇神惡煞漫畫”;以及驅(qū)趕麻雀時“鑼鼓和臉盆的喧天聲”,都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金黃的田野間,感受到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這些細節(jié)也為后文“鄉(xiāng)愁”的抒發(fā)奠定了基礎(chǔ)。文章表面寫看秋故事,實則傳遞兩種寶貴精神:一是梁爺“寧肯自己多吃苦,也要保護集體莊稼”的奉獻精神;二是“面對困難迎難而上,憑智慧解決問題”的巧干之道。這兩種精神不僅影響了兒時的“我”,也在作者的人生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具有跨越時代的教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傮w而言,這篇散文以小見大,通過鄉(xiāng)村看秋的故事,承載著對故人、對故土、對傳統(tǒng)精神的深切眷戀,不失為一篇優(yōu)秀的懷舊佳作。推薦欣賞?!揪庉嫞杭{蘭睿王】【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620002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納蘭睿王        2025-06-19 21:41:14
  感謝賜稿丹楓,問好作者,期待繼續(xù)。
2 樓        文友:安子川        2025-06-19 21:44:12
  感謝納蘭老師的辛苦編輯與點評,問好。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