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荷】教育手記:被踢出群的群主(隨筆) ——百名學生紀實之四
胡軒(化名)是我十二年前所帶的文科競賽班的班長,他們畢業(yè)上大學時建了一個班級群,他是群主。后來應全體同學之請,改選我當了群主。一年后,我又應群里群內同學的強烈要求將原群主胡軒踢出了本群。
要說這胡軒,從高一到高三給我留下的總體印象還是不錯的。真正的鄉(xiāng)下孩子,純粹質樸,學習很是刻苦用功,各科成績都不錯。他的心儀大學是南京大學,一說話就滿臉洋溢著笑容。據(jù)說初中時就一直擔任班級干部,膽子大有魄力,工作能獨擋一面,是班主任的好幫手。后來他慢慢地開始喜歡上辯論,表現(xiàn)欲也漸漸增強。
上高二時他被增選為學校學生會副主席,工作很負責也肯賣力氣,主持各種活動也特別積極,大家對他的印象還是比較正面的。一次偶爾的機會,我注意到了他的變化。那時學校正在上報市級優(yōu)秀學生干部名單,名額有限。我們上報名單上本來也有他的名字,還有我?guī)дn的另一個理科班的學生會干部。周末放學時,他特意跑到我的辦公室跟我細聲地說,老班,我聽黃雅銘(化名)班上的學生說,她在寢室里經常和同學鬧矛盾。我說不太清楚。后來我一調查,原來是作為寢室長的她因為敢于直言,管理嚴格,從而與某些不守紀律的室友發(fā)生的爭論。這件事之后,胡軒落選了,他的情緒也變得有些不正常了。我后來多次細心做工作,但并沒有特意點破他打“小報告”的意圖。
再后來,學校查班級跑操缺勤人數(shù),我清查發(fā)現(xiàn)本班有兩人無故缺席。那天周三學生會剛好他值班,他為了所謂班級榮譽和我的管理積分排名,直接填報了全勤,但這種很會來事的徇私做法反倒讓我覺得有點尷尬。當我批評他時,他反而還覺得自己很受委屈,甚至直言我好歹不分。
進入高三后,為全心備考,學生會工作沒有再安排畢業(yè)年級學生,他也沒有再住校,因為父母常年在廣東打工,又在城區(qū)買了房,所在的“昌盛樓”離學校很近。這一年他學習很用功,雖然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但也進入了南京的一所重點本科的院校。
大概是當年十月,學生們把我拉進了他們組建的班級群里。一般情況下我都只當吃瓜群眾,不隨便發(fā)言。
后來學生們談到了一些敏感話題,可能因為他是學政治的緣故,又在大學里接觸過一些新的知識,便在群里以“智者”“學者”自居,大談特談所謂西方民主政策的優(yōu)越性,而對中國的政治制度發(fā)表一些不當言論,大有一種邊吃奶邊罵娘的德行,從而遭到同學的圍攻。此時,我不可能再沉默了,我以自己幾十年來所讀的政治法律歷史經濟文學等方面的書本知識來引導他提醒他,誰知他言辭更加激進,完完全全一副“媚外公知”形象,這讓我對他曾經抱有的期望變成了一種失望。后來他又在群里就此類問題多次與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已經不是辯論了),表現(xiàn)出一種非理性的偏見。于是才引發(fā)了同學們要我把他踢出群的決定。后來又不斷有同告訴我,他大學期間也是由于一些不當言論,連入黨建檔積極分子資格都被取消,這不禁讓我為這位曾經積極上進的學生班長擔心。
古人講,人從書里乖,但我想首先應該是學到真理,而不是歪理。按常理來說,越是見過世面的成年人對事物的認識應該會更成熟頁正確更全面,而不是走向反面。人的學習與改造是一輩子的事情。學生如此,教師亦如此,社會人也是如此。
學習永遠在路上,改造永遠在路上,思考也永遠在路上。追求真理就必須從善如流,擇善而行,最終才可能善始善終,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