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寫在高考之際,回憶我的中學點滴(散文)
眼下高考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中考正在緊張地進行中,不禁讓我回憶起了當年那些時光?!翱肌笔强简炄松囊坏揽?,每個人都希望有機會遇到這道坎,最好也能翻過這道坎,有些東西可以成為終生記憶,高考便是。
一
我運氣算是不錯,那年小升初以221.5分(總分250)的成績考入鎮(zhèn)工委中學,和各個小學的80多名學霸級孩子混在一起。這也讓我很快露出馬腳,即便是再努力,水平也只能混到個中游。純背誦的歷史地理,植物動物倒是成績很好,幾何代數(shù)勉強跟得上,化學還算湊合,物理有些吃力。英語最費勁,很多時候都在不及格的邊緣,那些單詞和語法根本記不住,甚至朗誦舌頭都打不過彎來。一次英語課,又走神了,手不自覺地不斷掰起鋼筆筆帽上的細筆桿,然后松手彈回去,發(fā)出輕微的聲響,正在講課的杜老師嗔怒地喊著我的名字,說:“***,你不聽可以,不要影響同學們上課!”嚇一跳,真希望杜老師一把神功把我拉進英語的快車道。
那個年月中考報志愿大家還都搶著報考省中專、市中專、灤師,然后才是一中二中。因為報了前者,就意味著跳出“農(nóng)門”,吃上了商品糧,在那個年月不亞于古代中了秀才舉人,足可以震動整個村莊。中考成績出來,我們班級竟然有9個直接跳了龍門,破繭成蝶。而我們大多數(shù)中等生進入了縣一中,剩下的基本上被本校高中全收。我那年的中考成績是648.5,在一中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這是在高中開學第一課張良老師報成績時候知道的,當時報的成績是減去生理衛(wèi)生課的分數(shù)48.5,我的恰好是600,班里大部分比我的高。
我感覺我的感性思維要敏感一些,而理性、邏輯思維要差一些。這一點在各個學科中體現(xiàn)得更是清楚。背誦的有的字不認識我也能把它“印”在腦子里,考試時候?qū)懗鰜?,理科就有時候不開竅。
初中學習氛圍很好,學校重視,老師不遺余力,憑借填鴨式教學,也不至于落下很遠。高中環(huán)境變了,難度深了,很多的問題一下了暴漏出來。立體幾何、物理、化學越來越聽不懂,英語老師要求我們背誦課文,可我單詞記不住,照書念都連貫不起來,一度引起同學們的哄笑,例如一個單詞LONG,看起來很簡單,老師讓我背誦,我就是想不起來,憋紅了臉,只說出一個讀音“浪——”,從此得了一個外號“浪先生”。自信心一度受到打擊,總成績一度落在后面,只比那些特長生(音體美)好一些。
現(xiàn)在因為我小兒子上初中的原因,我也經(jīng)常跟著聽網(wǎng)上老師講課。想來,我就是他們口中的小學“偽學霸”,初中勉強跟得上,高中露餡的那種。
沒有辦法,在流行“學會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口號的上世紀90年代初期,高二分班,我無奈就選擇了小眾的文科班,遠離那些方程和公式,真慶幸,還可以把理科一腳踢出去,很開心。
多年后,當年教我物理的佘老師已經(jīng)進入唐山一中當了副校長。偶然的機會我們見面,他還問我為什么當年選擇了文科班,我調(diào)侃著說:“還不是您當年沒有把我的物理教明白,讓我失去了信心?”然后苦笑。
二
高二時候文科只有兩個班,女生居多,我們正好是13名男生,我們自己戲稱為十三太保。文科班向來不受學校重視,配置的教師資源也都是最差的。我的班主任姓汪,教歷史課,教學水平一般,管理水平更是一般,他的嘴巴張開時很大,能咧到后腦勺,我可以輕易地看他到最后一排牙的智齒,就落了個“大河馬”的外號。有一次他的課,突然心血來潮要給我們講一個笑話,大家一下子來了精神,可是汪老師張著大嘴自己先笑了起來沒完,惹得同學們跟著尷尬地傻笑。多年后他講的笑話早就忘了,但是他講笑話自己先笑場的憨態(tài)樣子永遠地定格在了我的高中生涯里。
班上那些差生根本不拿他當回事,經(jīng)常當面找他的麻煩,他也沒有辦法。
在文科班讓我的感性思維有了發(fā)揮的余地,歷史、地理背誦起來得心應手,考試成績幾乎都在90以上。重拾自信后,沒想到我的解析幾何學明白了,這要得益于任教的解老師。解老師當年40上下,個子不高,單眼皮,眼睛很小,說話抑揚頓挫,不急不慌。尤其是板書漂亮,他在黑板上畫完方程式,X軸、Y軸后,總是喜歡稍作停頓,用小眼睛打量自己的杰作,仿佛在自我陶醉。講完一個公式或者例題,他總要重復一句“聽懂了嗎?”然后眼睛祥和地掃視教室,甩一甩小分頭。我上他的課心里沒有壓力,更不抗拒,沒想到居然跟得上,聽得懂,最后數(shù)學成績還名列前茅。后來再回頭去學習上一年沒聽懂的立體幾何,沒想到,一點就通了。
到現(xiàn)在也是我喜歡與溫和的人在一起,這讓我渾身放松,更容易接受對方的觀點;反之,和暴躁的人在一起,就會讓我如芒在背。
最糟糕的英語還是記不住單詞,聽不懂語法,背不下句式,一度想要放棄。不過我遇上了的貴人,一位借讀生女同學小李。小李和我前后桌,長得微胖,很活潑,但是學習不算好,尤其是要求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的知識點就更差些。她的數(shù)學一塌糊涂,就連簡單的地理課的北半球南半球自轉(zhuǎn)方向、河流偏轉(zhuǎn)方向都弄不明白,只能死記硬背。但是她的英語好,靠的是記筆記,強復習。她經(jīng)常找我給她輔導數(shù)學,也會把英語筆記本拿給我讓我抄下來。她的筆記本記錄非常清晰,很多都歸類了,劃了重點。我仔細研讀,竟也開了些竅,對那些時態(tài)的變化,句式的規(guī)律也摸到了些門檻,雖然還是記不住幾個單詞,但好在考試多是選擇題、閱讀理解、完形填空,我靠著我的排除法,聯(lián)系上下文去蒙、去猜,居然每次考試都能及格了。
這樣頻繁交往,有同學們就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說我們談戀愛。一位高姓學渣同學,他認識小李同學的父親,知道小李父親在趕集賣獸藥和老鼠藥。小李老爸為了吸引客戶,隨身帶一桿喇叭,沒事兒吹上一曲吸引客戶。高同學經(jīng)常取笑我:“我回家趕集又碰到你老丈人了,在那里滴滴答答吹喇叭?!边€做出鼓起腮幫子,手捏喇叭桿的動作。雖然我很生氣,但我這人不會打架,遇到事情也只能忍著,一段時間,我盡量躲著不再去和小李聯(lián)系??尚±畈⒉惶谝猓詻]多久我們繼續(xù)像以往那樣交流學習心得。大家心里倒是有彼此,但礙于校規(guī)和自身怯懦,最終也沒發(fā)展到戀愛程度。
高二是我人生的高光時刻之一,幾乎拿到了所有的獎學金。那時候考試前三名獎勵10元,四五六名獎勵7元,七八九名獎勵5元,我都拿過。那時候10元錢換成飯票,可以在食堂吃一個星期,算是大錢了。年前期末考試汪老師發(fā)獎狀,我坐在教室后排上,出來需要兩位同學起來讓座。第一次領(lǐng)了獎學金,第二次領(lǐng)了三好生獎狀,第三次是我參加學校5000米比賽的獎狀(5000米我跑了全校13名,僅次于體育生)。出來進去三次,感受到三次熱烈的掌聲,我的臉都紅了。
一直沒說語文成績,很多人現(xiàn)在看我寫的近百篇文章,一定以為我的語文不錯,起碼作文水平可以。遺憾地告訴大家,從初中開始,我的作文真的很爛,每次看到題目都發(fā)愁,實在想不出來,就得看看同學們的作文或者課外書的范文,模仿一下。再加上寫字也難看,像蜘蛛爬,作文從來都是低質(zhì)量,低分數(shù),不入流。現(xiàn)在同學們見面說起我寫的文章,很多人還感到不可思議。其實我自己有時候也就得不可思議,這次蛻變始于口罩疫情那年,我在《半百始耕未為晚》那篇文章做過詳細敘述,這里不再重復。我的多數(shù)文章都是寫寫自己經(jīng)歷的和身邊的事兒,所以倒不覺得費勁??磥?,只要有興趣,有投入,一定會走進佳境的。
三
高三學校把兩個文科班合并到了一起,班里挨挨擠擠大概70多人。我這人學習特別在乎環(huán)境,亂糟糟環(huán)境下我無法集中精力學習,很容易受到外界打擾,成績有所下降。這一點我不如我的老兒子,他寫作業(yè)時候,我愛人就在一邊刷抖音,刷到熱鬧處,他還要過來看看,評論一些,也沒影響他考出年級名列前茅的好成績。
我是1993年高考的,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經(jīng)歷過的都知道,下一年高考改革,很多復課生、應屆同學能走的都走了,造成那年錄取線偏高。我高考總分考了428.5分,說出來丟人,上文科的我語文120分滿分考了63,政治100分滿分考了45分。英語和數(shù)學倒是都超過了80分。
母親早就放下話,能考上就供我上學,考不上就回家務農(nóng)。其實父母親包括我們身邊的親戚對外面的世界知道得都非常有限,也不能給我具體的指導。報志愿,選專業(yè)我壓根不懂,當時就兩個目的,一個是離家近,省車票,更省了走丟了(從小到大沒出過遠門);再一個就是學費上要省錢。我這個分數(shù)當年就只能上自費。
我在校園里見到一張?zhí)粕酱髮W的招生海報,見識淺薄的我被海報上宣傳的游泳池吸引,離家又近,就想著去這個學校??吹綄I(yè)的時候,多數(shù)學制是三年的,學費3000每年,有一個學制兩年的,學費要4000每年,我一算,同樣是轉(zhuǎn)戶口,給學歷,這個兩年的合適啊,就毫不猶豫地把這個志愿報在了最前面。后面的幾個志愿反倒是填寫得好一些的石家莊保定地區(qū)的學校和專業(yè)。
不出意料,我被唐山大學錄取了,專業(yè)是“市場營銷”。對于這個專業(yè)我當時的理解就是采購或者銷售,那個年月流行回扣,心里還沾沾自喜,以為會有“外落”,還可以出差公費旅游。
大喇叭廣播我去大隊領(lǐng)取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正在磚窯工地上揮汗如雨地打工,這個可以寫進我的文章《窯廠車夫》。母親看到大紅的通知書和滿臉欣喜的我,驕傲之情溢于言表??僧斂吹饺缣煳臄?shù)字的學費,剛剛高興一陣子的母親馬上又發(fā)起愁來。
那些日子,母親開始張羅著到親戚朋友家到處借錢,這家三百,那家五百,然后寫在小本本上,開學前總算湊齊了。父母那時候也瘋狂地勞作,他們做豆腐,早上一盤子,晚上一盤子,中午還要抽空賣豆?jié){或者涼粉,賺回來的很多都是些分毛硬幣,就靠這些維持著我的大學生活。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良藥,工作賺了錢孝敬父母,讓他們不再受苦,是我當初最簡單的追求。
我上大學之前,村子里和親戚間都有不同的聲音。一些人覺得家里沒條件,還有不少的饑荒,還不如讓我早早回家務農(nóng)打工,減輕家里負擔。可是沒讀過多少書的父母親堅持說,只有多讀書才能到外面長本領(lǐng)和見識,才可能有出息。等我畢業(yè)后進入外貿(mào)上班只開222元工資的時候,這種嘲笑聲似乎又強烈了起來——看吧,讀了大學,轉(zhuǎn)了戶口又怎樣,還不是也賺不到錢,農(nóng)忙時候照樣跟大人下地干活?后來我下崗,到了北京,終于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還上了所有的饑荒,這已經(jīng)是千禧年之后了。再后來我在縣城買了房子、車子,那種讀書無用論的調(diào)調(diào)才逐漸平息。很多親屬都開始拿我舉例子,教育孩子,說確實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今年清明節(jié)家族聚會上,父親還和叔叔們談起當年這些事兒,我也當面再次感謝當年給于我家?guī)椭挠H人們。
這幾天,朋友圈都在說這是高考生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沒人催著學習了,可以睡到自然醒了,玩游戲可以通宵達旦了。讓孩子們放飛自我吧,難得可以放松幾天。過幾天分數(shù)下來,估計又要為報志愿焦慮了。
真心祝福這些孩子們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人生在無法預料前途的時候,不要考慮前途了,相信讀書吧,讀書會給人生太多的機會。
首發(fā)原創(chuàng)于江山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