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泊寧靜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寧靜】肉粥小敘(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寧靜】肉粥小敘(散文)


作者:李旭 秀才,1532.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68發(fā)表時間:2025-07-07 10:02:56
摘要:關(guān)于肉粥的古今對比,以及肉粥中包含的飲食文化意義。

老家的外甥女、侄子們每年都要給寄一些壩上草原特產(chǎn)的黃膘牛肉,都是村里鄉(xiāng)親在草坡上散養(yǎng)長大的黃牛,真正的純綠色食品。關(guān)于這珍貴的黃牛肉的吃法,一般都是鹵煮或剁餡兒。這一次我建議做一鍋牛肉粥,妻子欣然同意。
   牛肉粥的做法我是從父親那里學來的,或說是從父親那里傳承來的更合適一點。上世紀七十年代,五十多歲的母親在窮鄉(xiāng)僻壤的故鄉(xiāng)患上了黃疸型肝炎,這是一種在當?shù)乇环Q為“富貴病”且治愈率極低的重病。除了藥物治療,還需要良好的營養(yǎng)支持。那時的家里十分困難,溫飽尚未解決,吃藥就已經(jīng)是很大的經(jīng)濟負擔,更何談營養(yǎng)支持。
   為了母親的痊愈,父親絞盡了腦汁。他以土豆、大蔥等蔬菜到草原上與牧民交換回來一些肉食品和奶制品,為母親增加蛋白、脂肪的攝入,以此來加快母親康復(fù)的進程。
   換回的牛羊肉舍不得一下全煮掉,而是保持著細水長流的節(jié)奏,父親每天給母親熬一碗“肉稀粥”。我經(jīng)常幫著父親打下手,做一些燒火、剝蔥的力所能及的活,也就深深記住了父親熬制牛肉粥的流程。
   鍋里少許麻油,加熱,加花椒粉、蔥花兒,炸出香味后下入剁碎的牛肉翻炒,翻炒過程中淋一點白酒、醬油,然后加入水,加入小米和少許鹽,小火熬煮,成糊狀后即成。
   有時候換回的牛羊肉不是鮮肉,而是干肉,父親會用刀背把干肉搗碎,用同樣的廚藝熬煮,不過名稱改成“干肉稀粥”。父親特別強調(diào),“干肉稀粥”在翻炒時,一定要控制好油溫,使其不能過高,否則會使營養(yǎng)流失。這樣的精心照料持續(xù)了幾個月的時間,母親不但獲得了物質(zhì)上的營養(yǎng)支持,也獲得了精神上的營養(yǎng)支持,她為有父親這樣的丈夫感到欣慰。母親奇跡般地恢復(fù)了健康,后壽過九旬,成了全村最長壽的老人。所以我非常贊成“飲食是最好的中藥”“感情是最好的藥引”這樣的說法。
   在我看來,“干肉稀粥”的味道要比“鮮肉稀粥”的味道好,有一種淡淡的燒烤香味。在母親那里,對“干肉稀粥”則具有更大的認同感,“干肉稀粥”的香味在她的味覺里存儲了一輩子。后來母親隨我離開了老家,來華北平原居住。有一年冬天,我去內(nèi)蒙出差,買了一些牛肉干回來。母親看到后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今天給你們熬干肉稀粥喝?!蹦翘炷赣H熬制的“干肉稀粥”的香味彌漫了整個屋子,連樓道的過人都發(fā)出了“好香”的贊嘆。
   父親熬制“牛肉稀粥”也不是自己的發(fā)明,是北方草原牧民特有的一種吃法。牧民們以牛羊肉為主要食品,手把牛肉,手把羊肉是每一家牧民必備的每日離不開的食品。牧民煮完牛羊肉的肉湯不舍得倒掉,便加入小米或炒米熬成稀粥,這就成了別具風味的牛羊肉稀粥。
   父親把牧民的粥法作了改進,以純?nèi)鉃樵?,并加入了調(diào)味品。我就這樣繼承了父親的手藝。不過我的做法和父親的又略有不同,我把白酒換成了黃酒,花椒面油換成了花椒、八角、姜片榨制的花生油,出鍋的時候還加入幾片蔬菜葉,比如生菜、油菜之類。我們父子的做法比牧民的做法顯然更具有食品烹調(diào)含義,更能調(diào)和大眾口味,是對牧民肉粥的改良和些微超越。從這個方面看,也使我體會到了壩上老家草原文化與農(nóng)耕文化融合的過程。
   父親為母親熬制牛肉粥的時候,他根本想不到,南方的牛肉粥比北方的牛肉粥還具歷史傳統(tǒng),還具文化底蘊。
   第一次去杭州,在杭州工作的一位同學請我吃飯,他說來到杭州不吃西湖醋魚、龍井蝦仁、杭州東坡肉和西湖牛肉羹,那就等于沒有來過。那天他把這四樣菜都點了,當品嘗西湖牛肉羹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就是老家“牛肉稀粥”的翻版,只不過用料略有不同,加入了豆腐、芫荽,勾了芡而已。
   據(jù)說這西湖牛肉羹是從河南的胡辣湯脫胎換骨而來,胡辣湯本來就是一種肉粥,和北京的炒肝形同且神似。如此看來,西湖牛肉羹骨子里保持著北方肉粥的基因。將北方的牛肉粥與南方的牛肉羹相比較,雖然是同族同宗,但不難看出其中質(zhì)的差異來,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大漠孤煙與小橋流水,英姿颯爽與小家碧玉,自然也就能夠想到琵琶聲中蕩漾的蘇杭評彈《白蛇傳》,以及馬頭琴音符間跳動的蒙古長調(diào)《格達梅林》。
   其實肉粥在我國具有極悠久的歷史,《左傳?昭公二十年》有一節(jié)《晏子對齊侯問》,晏子回答齊侯關(guān)于“和”與“同”的不同時,說過這樣一段話:“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币馑际牵汉椭C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醬、鹽、梅來烹調(diào)魚和肉,用柴火燒煮。廚工調(diào)配味道,使各種味道恰到好處;味道不夠就增加調(diào)料,味道太重就減少調(diào)料。君子吃了這種肉羹,就可以平和心性。君王和臣子的關(guān)系也是這樣?!蹲髠鳌吩谡撌鲋螄教煜碌拇蟮览淼臅r候,無意中記錄下了一種肉羹的做法,可見,先秦之前,肉粥已經(jīng)很成熟了。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shù)》一書中有一卷《羹臛法》,記錄了29種羹湯臛的制作方法。包括魚、鴨、鱉、羊、兔、雞等肉類做成的羹臛。其中有“作雞羹法”:“雞一頭,解骨肉相離,切肉,琢骨,煮使熟。漉去骨,以蔥頭二升,棗三十枚合煮。羹一斗五升。”不論是賈思勰的做法,還是晏子的做法,都說明肉粥具有久遠的歷史,經(jīng)過悠久歷史的傳承,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搖動的地位。
   晏子和齊侯的對話從一個側(cè)面詮釋了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賈思勰的記錄,則道出了“民以食為天”的境界。在普通百姓這里,“熬稀粥”不就是在“熬生活”“熬文化”么。寫到這里我則想,“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改成“開門八件事,柴米油鹽,醬醋粥茶”也許更全面一點呢。

共 2220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一鍋牛肉粥冒著香氣呈現(xiàn)給讀者,展現(xiàn)了親情的溫暖和堅韌,見證了飲食文化的傳承與融合。散文以小見大,從父親為母親熬粥的具體事例,延伸到飲食文化的歷史傳承、不同地域飲食的比較,乃至治國理政的道理,表達了作者對家庭、親情的珍視,以及對飲食文化背后所蘊含的生活哲理和文化底蘊的深刻感悟,使文章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深刻的主題。在寫作手法方面,作者很好地運用了對比手法來凸顯牛肉粥的內(nèi)涵與外延,將北方的“牛肉稀粥”與南方的西湖牛肉羹進行對比,以及胡辣湯、北京炒肝等,通過對比突出了不同地域飲食的特點和差異,也體現(xiàn)了飲食文化的融合。作者在描述父親為母親熬粥的過程中,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父母的深厚感情,情感真摯飽滿,打動人心。佳作欣賞,推薦閱讀,一起品味一鍋牛肉粥豐盈的味道?!揪庉嫞盒∝i她爸】【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707001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7-07 10:04:42
  以牛肉粥這一普通的食物為切入點,回憶與現(xiàn)實交織:使文章既有現(xiàn)實的基礎(chǔ),又充滿了溫情和歷史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也見證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深奧。 拜讀,學習。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2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7-07 10:05:06
  感謝賜稿寧靜社團,期待精彩繼續(xù)。佳作欣賞,已向精品審核組申報!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3 樓        文友:浩渺若塵        2025-07-07 10:07:22
  李老師的美文,把柴米油鹽醬醋茶寫成一道美味佳肴,讓我們品嘗親情的濃郁。問好敬茶!
浩渺若塵
回復(fù)3 樓        文友:李旭        2025-07-07 15:31:34
  謝謝老師!老師的茶已品嘗,茶香沁人心脾,又深含茶情文韻,絕妙!祝老師開心快樂!
4 樓        文友:李旭        2025-07-07 15:20:48
  謝謝小豬她爸老師的審閱和按語,您辛苦了!小暑已至,酷暑逼人,老師多保重。祝好!
5 樓        文友:草芒        2025-07-08 10:11:30
  想不到粥文化也很悠久。古人比現(xiàn)代人更會烹調(diào)。受教學習。
我為詩狂
回復(fù)5 樓        文友:李旭        2025-07-08 15:19:46
  謝謝老師賞讀!祝好!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