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云水】麻雀,村莊的精靈(散文)
如果村莊里沒有了麻雀,那將是一種怎樣的孤寂與落寞?我想想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天寞地之心境,倏然就會升起。那種冷清也不是,寂寥也不是,是一種無法說得出的感覺,空落落的,好似心兒被掏空了一樣。
想想我小時候,村莊里到處都是麻雀,一群群一只只,飛到樹下,好似落葉,呼呼啦啦一片。若是飛上枝頭,又好似花朵,一樹樹,黑褐色的花兒,跳動著,會呼吸的花朵兒。若是落在屋頂,落在電線桿上,晾衣架上,屋檐下,嘰嘰喳喳,一只只精靈兒一樣,越加可愛,真是熱鬧。
麻雀,對任何一個曾在村莊里住過的人,都是不陌生的,而且有一種親切感,一種見到了麻雀就見到了村莊的親近與熟悉之感。
小時候,因為村莊里住著,最常見到了的鳥兒,自然就是麻雀。其實,那時候,我并不把麻雀看做鳥兒,好似家里一份子。只是它們不住在家里,住在村莊里,屬于村莊的,不屬于某個人家,而是每一個人家共有的。那感覺奇妙急了,甚至燕子也沒有麻雀可愛。因為,燕子總是春天才來,秋季飛走,整個一冬天,見不到燕子的身影的。開始,我不知道燕子去哪里了?后來,我才知道,原來燕子是一種候鳥,它們在寒冷來臨之前,飛到溫暖的南方去了。
我至今都無法忘記啊,當(dāng)寒冷的冬天來臨前,好似天氣剛剛轉(zhuǎn)冷,也就是深秋時候,燕子就慢慢在我視線里減少,漸漸地就一只也不見了。那時候真的太小,不知道燕子去了哪里,還以為燕子是不是生了我的氣,或者是因為我不夠乖呢,還是因為什么?都說是“燕子不進愁人家的”,我們家里一直很幸福的,父親母親非常恩愛,他們每天起早太黑一起去工作又一起下班回來。因為母親在縣城工作,父親也在離縣城不遠(yuǎn)的地方工作,當(dāng)時,還是因為奶奶住在鄉(xiāng)下,父母多次要接奶奶去縣城住,然而,奶奶說啥也不愿意,奶奶說她離不開老屋,也離不開村莊。
于是,我們一家就住在奶奶的老屋里,同奶奶一起住在村莊里。
那時哥哥都上學(xué)了,唯獨我還小,沒有上學(xué),天天跟在奶奶身邊,感覺什么都好奇,就問奶奶。當(dāng)我問奶奶燕子哪里去了時,天空正飄著雪花,寒冷的冬天已經(jīng)來了。從前的樹木,茂盛而蓊郁,樹葉濃綠的好似能滴下濃濃的汁液似的。然而,冬天里,樹木的葉子早已凋零,花草早已無有了蹤影。燕子早已飛走了,唯有麻雀依然守在村莊,依然歡快地嘰嘰喳喳叫著,飛起飛落,給寒冷的村莊增添一種靚麗的色彩與快樂。
春季來到,麻雀越加歡快,忙著修筑它們經(jīng)過一冬風(fēng)雪侵襲的巢,因為,接下來,它們要孵蛋,要養(yǎng)育它們下一代了。此刻的村莊也同麻雀一樣,經(jīng)過冬天雨雪風(fēng)霜的洗禮,越加美麗起來?;▋旱教幎际㈤_著,尤其是村莊里,家家戶戶沒有不在庭院內(nèi)外種植花兒的,波斯菊、步步高、大麗花、地雷花、蜀葵好多好多的花兒,紅黃藍(lán)紫各色都有。
一只只燕子飛進飛出,它們忙著筑巢,很快就孵出小燕子了。而麻雀也是忙碌得很,它們嘰嘰喳喳在商量著在什么地方筑巢,當(dāng)然是屋檐下的。因為麻雀早早修建了自己的巢,可是,燕子卻不依不饒,在和麻雀爭奪檐下,燕子呢喃著,好似再說:我的,我的,這里是我的。
麻雀好似也說:我的呀,我的呀,我老早住在里面的呀!
我當(dāng)時,哪里知道燕子會飛走,而麻雀才會守住村莊,無論天冷天熱,無論寒來暑往,我還打算替燕子一起爭奪檐下,即向陽又避風(fēng)還不遭遇水侵襲,又不存水,真是最適合居住的好地方。
可是,如此好的地方麻雀還是讓給了燕子,而,燕子還是棄了那溫暖的巢飛走了。
當(dāng)我從母親口里第一次聽到燕子是候鳥,燕子每年都會隨著季節(jié)要遷徙,我失望至極。我對燕子多好呀,我又是多么喜歡燕子呀,真是被它騙得好苦,竟然,在寒冬里不見它的身影,早已飛到溫暖的南方去了。
幸而有麻雀,不然,寒冬該有多么單調(diào)呀?因為,奶奶在生病,寒冷的冬天很少出門了,奶奶咳嗽得厲害,夜晚更是咳起來沒完沒了的。母親就給奶奶買回來一些止咳的藥,還有水果,母親囑咐我,要提醒奶奶按時喝藥,要是晚上奶奶咳嗽得厲害,就飲一口止咳糖漿含在口里,或是吃幾口水煮梨山楂蘋果什么的。
奶奶總是自己不舍得吃的,留給我吃,她說:“奶奶老了,吃這些好東西,沒什么用了,也只能長皺紋不是。可是,玉兒吃了多好,越長越高越來越漂亮,長成大姑娘呢。”
我還記得,每天早上,奶奶都要給我梳頭的,盡管夜里奶奶咳嗽沒有休息好,天一亮,麻雀嘰嘰喳喳一叫,好似晶晶亮的太陽光照進了心里一樣,亮堂堂的。再有家里火紅的大公雞撲閃著翅膀一啼鳴,奶奶就早早起來了,他給哥哥們做好飯,再給我穿好衣服,梳好頭。
等我吃完飯時,天早已大亮了,因為班車很早,一般父母起得很早飯來不及吃飯就走了。哥哥們要去上學(xué),也早早起來,他們要在家里吃飯,還要帶著飯菜,中午在學(xué)校吃。
我吃完了飯,奶奶身體稍好一些,就會帶著我出去走走,去村子里的人家坐坐,說說話。村子里的劉奶奶一個人住著,兒女也都在外面工作,只有小孫兒孫女同她一起住。一般不到年節(jié)兒女是不會來的,再有七爺和七奶奶,他們的兒女離著遠(yuǎn),小孫兒們也都大了,都在忙自己的事兒,也很少回來,只有他們老兩口住在村子里。還有好多上了年紀(jì)的老人,有自己住著的,也有孫女孫子一起住著的。
花嬸家的孩子們多,大大小小五六個呢,花嬸自己都懶得給他們?nèi)∫粋€像樣的名字,什么大麻雀小麻雀的。上學(xué)時,老師一聽花嬸報上的名字,覺得當(dāng)作小名比較好,就給取了大名。其實,他們一直都被叫著大麻雀小麻雀的,村子里人早已習(xí)慣,叫著順口,大名卻很少有人叫的?;▼鹫f名字取得賤一點,接地氣一點,好養(yǎng)活,不易生病,身體健康著呢??纯茨切┞槿敢稽c也不嬌氣,不用誰來嬌慣,一個個都自食其力,生活得可真是開心呀。
雖然,村莊里的麻雀很多,有時候也吃一些糧食作物,但是,村子里的人都不建議打麻雀的。記得,花嬸家的老小叫小麻雀的最淘氣,他帶領(lǐng)著村莊里的小孩子們,搬著梯子,去檐下掏麻雀蛋和小麻雀。被花嬸知道了,毫不客氣,一頓棍棒伺候,看你還敢再去闖禍不?
還記得,弟弟跟著花嬸家的小麻雀一起去檐下掏麻雀,弄回來了一只沒有長出羽毛的幼鳥,又小又弱,很是無助,好可憐的樣子,唧唧的叫著。它們的麻雀媽媽就一次次俯沖下來,好似要將它們用嘴銜走。母親數(shù)落弟弟,父親拿起燒火棍要好好教訓(xùn)弟弟,奶奶擋在中間,勸說著父親,好好教育可以,但是不能動用武力。
麻雀媽媽獨自守在門口,不肯離去,喳喳叫著,聲音里失去了從前的歡快,好憂傷好難過呢。母親要弟弟哪里掏來的,再送回哪里去。從此,弟弟再也沒有去檐下掏麻雀了,還對花嬸家的小麻雀說:要是你被淘氣的孩子關(guān)在家里,不讓你見到媽媽,您難過不?花嬸著急悲傷不?我知道,這是我母親數(shù)落他的話,他倒是學(xué)得快,用來說花嬸家的小麻雀了。
花嬸喜歡給人說媒,家里天天人來人往的。感覺她家的麻雀也多,屋頂屋檐下,院子里,到處都是麻雀,一群群的,呼啦啦飛起,呼啦啦落下,嘰嘰喳喳好似圍著她家叫著唱著,很是喜慶呢。因為小麻雀檐下掏麻雀挨了花嬸的打,再加上一起淘氣的孩子,也都得到了家里父母的數(shù)落和不同程度懲罰與教育,因此,都不敢再去闖禍了。
我喜歡去花嬸家玩耍,一天都不落地去。一院子的小伙伴,在玩著游戲,玩老鷹捉小雞,玩丟手絹,踢球跳皮筋各種游戲。孩子們唱著跳著講著故事,花嬸就在樹下給這村那村的女孩兒男孩兒說著媒,也給一些失去伴侶的年紀(jì)大一些的人說媒的。一旦說成了,人家就提著糖果點心來感謝花嬸,那花嬸自然就給我們一群孩子分糖果吃,孩子們搶著糖果吃,一群群麻雀也跟著飛上飛下的,歡喜非常的。小小的孩子們扎煞著手兒,好似麻雀的翅膀一樣,就要飛起來了,一個個爭前恐后互搶著糖果,搶到了,立刻撥開糖紙兒,含在口里,還故意用舌尖弄出點聲響來,骨碌碌的讓那一顆糖在嘴里翻滾著,一個個咧開小嘴笑著,那個甜呀,比吃什么都甜呢。
村子里馬奶奶的大孫子,也就是馬嬸家的兒子,因為馬嬸身體一直不好,做不了什么,馬嬸的男人老實巴交的,除了種地就是種地,別的也不會。因此家里的條件不算好,再加上家里孩子好幾個,可是眼見著都到了成婚的年齡,因為老大沒有結(jié)婚,老二自然就不能先結(jié)婚的,馬奶奶和馬嬸這一點,倒是觀點一致的,說這是風(fēng)俗。
我聽了,也不懂,回家問奶奶,奶奶說:風(fēng)俗是不能破的,這老大沒結(jié)婚,老二哪能結(jié)婚嘞?那豈不是擱下老大,以后就更不好說媳婦了,也只能打光棍了嘞。母親聽了就說:唉,說來也是一種老觀念吧,有些風(fēng)俗也是應(yīng)該改變的。母親還說,一直以來的觀念的,若是老大沒成親,老二反而結(jié)婚了,就會被看成違背倫理秩序,也將會影響家族運勢的。然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打破了這以觀念的,只要老二有了合適的女朋友,兩人彼此相愛,該結(jié)婚就結(jié)婚,不再受一些什么風(fēng)俗呀觀念呀所制約的。
是,馬奶奶和馬嬸卻還是堅守著老思想老觀念的。因此,馬老二他雖然早已到了結(jié)婚年齡了,卻一直拖著。女友也老大不開心,因為自己也老大不小的了。因此,總是與馬老二鬧矛盾的。
麻雀嬸子得知了馬家的煩惱事,就主動請纓,說自己可以給馬老大把親事說成的,要馬奶奶和馬嬸趕緊得先給老二婚事給辦了,不影響老大婚事的。還是說啦,馬老二的婚事也舉辦了,可是,要真是給馬老大說成一門婚事,并非那么容易的。麻雀嬸總是說:一言出口駟馬難追呢,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麻雀嬸家的麻雀越來越多,嘰嘰喳喳,好似也等著麻雀嬸將馬老大的婚事說成,是不是也等著吃喜糖呀?奶奶看著一群群飛起的麻雀,就對著麻雀嬸開玩笑。母親也經(jīng)常來麻雀嬸家,邊做著針線,邊與麻雀嬸聊天,想辦法,鄰居們大娘嬸子奶奶們更為馬老大的事著起急來,也都想辦法,你一句她一句的給推薦著自己的資源。這村那村,一個個女孩子,或是年輕的離異的女子,帶孩子的不帶孩子的。人們坐在麻雀嬸的院子里聊著說著,麻雀們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好似也在討論著。
那么,最后到底怎么樣了呢?那就隨著我的鏡頭看看好了。村莊里的麻雀嘰嘰喳喳叫得更加響亮了,馬奶奶馬嬸一個手里牽著一個娃,一個懷里抱著一個娃,一個老二的一個老大的。一群群麻雀在村子里到處筑巢到處飛來飛去地覓食,歡快地歌唱著,孩子們在村莊里跑來跑去,嬉戲玩耍著。
是否,就是因為有了麻雀,村莊才如此美麗歡樂起來?看著一只只麻雀,一只只好似村莊的精靈。有麻雀的村莊,那村莊才是活生生的,歡樂又熱鬧,幸福又和諧,時時刻刻,充滿著生活氣息,分外溫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