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在荻浦
自打浙江省桐廬縣江南古村落荻浦有了名氣,從不知到耳聞,從耳聞到目睹,從目睹到親歷,我去的次數(shù)也就漸漸地多了起來。只是先前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陪同全國各地林林總總慕名而來的各式客人,走馬觀花、按圖索驥、照本宣科的多,真正靜下來品評感知的,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一種“被觀賞”。如是在“被”字句式的作用下,一晃亦有兩三年。
今次元旦小長假,在老婆“去哪里玩”的問句下,我隨口答了句“去荻浦”。應(yīng)該講,“立說立行”在我們一家四口體現(xiàn)得極是鮮明,“說出發(fā)就出發(fā)”,老婆駕著車,我抱著剛出生才幾個月的女兒,帶著剛上初中的小兒,從縣城出發(fā),一家浩浩蕩蕩地直奔荻浦而去——老婆是第一次開這趟線路,充滿著探索的好奇,盡管她故作謙虛地提醒我,她路況不熟讓我睜大眼睛盯著點,但眉宇間洋溢著的得意之情,是掩飾不住地盡情釋放的,我雖然不甘心這種性別與分工的錯位,卻終于無可奈何,誰叫我摸不會方向盤呢?小兒則一臉的不甘不愿,無他,只因我的一句率性提議,壞了他的借口去圖書館博覽群書,實際“蹭網(wǎng)遨游”的美夢,于是,便擺出一副“欠兩分錢沒還”的臭臉,表達他的抗議之情,當(dāng)然“抗議是無效的”,因為我們家很講大局和規(guī)矩,這是沿襲久之的良好家風(fēng),已然成為習(xí)慣了。
大約開了二十來分鐘,我們便到了荻浦的標(biāo)志性入口處——孝子牌坊。剛一停好車,一位老大爺便從馬路對面的小店里走過來,平和地問了句“停車費交了沒有”,當(dāng)聽到我們老老實實地用土話回答“沒有”的時候,他很自信地說了句“果然如我判斷”,隱隱有一種“不出山人所料”的睿智與狡黠。正當(dāng)我想對這位盡忠職守的老人家表達欽佩之情的時候,對方冷不防補充了句:“我一直在觀察,看你們要開走了才過來提醒的?!惫?,什么眼神!老婆是個很較真的人,準(zhǔn)備搬出“我們剛剛到”之類說辭來進行反駁,小兒早已按捺不住嘀咕道:“我靠,真服了YOU?!边€是我一眼看穿了問題實質(zhì)——千道理萬道理,交了停車費是正理,以及解決問題的快捷模式——迅速掏出10元錢,換取老大爺手中的收據(jù)。小插曲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興致,整整兩個多小時下來,讓我們細細品味了古村之“古”之“洋”之“和”。相較陪同性的參觀,時長延展了若干倍,“走馬觀花”和“閑庭信步”果然不可同日而語。就連小兒,也從一開始的勉為其難,不知不覺中,得出了“不虛此行,有意思”的結(jié)論。而其中最有趣的,當(dāng)屬“吃”了。那么,就聽我細細道來。
“誘”著吃。從孝子牌坊來到花海的入口處,甫一靠近,便傳來一陣臭豆腐的熟悉味道。不錯的,正是油炸小吃的一個攤點——占地數(shù)個平方,上撐一把特大號遮陽傘。正對客人的,是一排用于展示兼銷售的產(chǎn)成品,除了臭豆腐,還有饅頭,以及小時候幾度夢縈魂牽的油食果。它們無一不透著亮亮的金黃色,兼之以獨有的濃郁香氣,極為灑脫地展示著自己的魅力所在。攤主是一個看上去頗為靚麗很有質(zhì)地的年輕女子,正嫻熟地操盤著眼前的兩只手機:一只以方言柔媚地打著電話,另一只則翻騰著各種網(wǎng)頁,手指在其上不停地戳點,顯然實在進行著一種業(yè)務(wù)處理與反饋。這種一心多用的本領(lǐng),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武俠小說中周伯通練的“左右互搏術(shù)”來。再加上攤點旁還豎著一塊廣告牌,二維碼清晰可見。賣臭豆腐也可以如此高端,真叫人嘆為觀止。由于和尋常時候在林林總總的“美食節(jié)”“美食街”以及流動攤點上看到的那種或奶奶級皺紋橫生或大媽級粗獷豪放的風(fēng)格迥然不同,這種“今日此攤小傘中,美女美食相映紅”的小清新式樣的小資情調(diào),竟隱隱有了些民國的鄉(xiāng)愁味道。于是,品嘗臭豆腐,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雖然小兒并不受我的攛掇,老婆也只是象征地輕咬一小口作罷,又或者味道和記憶中的并不相一致,但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后來,在花海入口處的另一端,吃現(xiàn)做麻糍也是如此,要的其實只是一種兒時回憶的那種味兒罷了。
“猜”著吃。走在村中心,在豬欄茶吧和牛欄咖啡的中間地帶,我在一家頗帶點革命戰(zhàn)爭年代懷舊情結(jié)的小吃攤上,看到了烤酥餅、油炸番薯片等一些零食。由于剛剛嘗過臭豆腐和麻糍的味道,餓的感覺是絕對沒有的,但善于聯(lián)想的我,突然想起了一個段子來。段子云:“油雞不是雞,吃了真熬饑;不是葷來不是素,甜甜脆脆真有趣。”于是,我?guī)c賣弄地先行詢問老婆:“油雞是什么?”不料老婆壓根不接招,她很是不屑地說:“不要用這種沒營養(yǎng)的話來侮辱我的智商!以前小時候快過年的時候,我可是家里做‘油雞’的主力軍。個中的酸甜苦辣,我同樣可以洋洋灑灑地寫一大篇?!便恢?,我又去問小兒。小兒倒很配合,一臉懵懂的樣子,從烤雞白切雞叫花雞等等入題,不知所云地胡扯了一大通,讓我好好地滿足了一下“人不知而不慍”的虛榮心。當(dāng)然,按“好為人師”的腳本來演繹,我應(yīng)當(dāng)適時地揭開謎底才是。事實上我也是這樣做的,且說我來到懷舊情結(jié)頗濃的小吃攤上,一邊對攤主說“來一袋油雞”,一邊沖小兒擠眉弄眼,一副“謎底即將揭曉,請拭目以待”的樣子。煞風(fēng)景的是,攤主居然很憨厚地聳聳肩,表示“原來是有的,剛剛賣完”??次覀冝D(zhuǎn)身要走,攤主又叫住我們,只見他翻出手機,用方言交談幾句,邊說隔壁有讓我們稍等。敢情賣小吃也有加盟和連鎖,可以信息互通,這倒算得上是一件稀奇事。大約五六分鐘樣子,便見一個穿碎花睡衣的胖乎乎肉嘟嘟的大嬸走過來,很自信地遞給我們一袋“油雞”,并表示“剛出鍋的,好吃得緊”??吹接名湻郯榘滋?,然后油炸做成的所謂“油雞”,小兒不由得笑了,因為這個零食市面上多得很,只是未知其名而已。原來如此,小兒很配合地發(fā)了一個表情包,滿足了我故弄虛玄的需求。
“裝”著吃。說話間,我們又到了牛欄咖啡的門口。人真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曾經(jīng)的“做牛做馬”,在經(jīng)歷了幾個輪次“否定之否定”的哲學(xué)原理作用之后,詞性的感情色彩,已在悄然間發(fā)生了“逆襲”,從貶義轉(zhuǎn)成了褒義,甚至成為一種時尚。這就如同人的著裝,“衣不蔽體”本來是用于形容舊社會人民群眾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衣衫襤褸”也是丐幫之類階層的獨有標(biāo)志,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反轉(zhuǎn),成為摩登的標(biāo)簽。如果你再要去翻老黃歷來作出判斷的話,那是要鬧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的。果然,小兒一看鵝卵石堆砌的外觀,以及“牛欄”兩字,又或許是看出了和周邊建筑風(fēng)格的現(xiàn)代與遠古、光鮮與寒磣的巨大反差,忍不住“嗤”的一下笑出聲來。我剛想批評小兒沒有眼力,卻不料小兒立馬接口說:“想不到這里還是很有特色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蔽艺婀中旱摹耙婏L(fēng)使舵”為何如此突兀,旋即明白了,因為,小兒在店名旁看到了中央電視臺的標(biāo)志以及宣傳圖片。我們走進了咖啡店,簡單地適應(yīng)了一下其間的幽暗光線之后,便找了個靠窗的地方坐下。優(yōu)雅曼妙的音樂聲里,早已三三兩兩地坐了一些顧客,均輕聲慢語,全無喧嘩的粗魯。環(huán)境的作用力下,小兒也一改話音的高亢,裝得斯文起來。實在說,以往陪客人的時候,多次光臨過這個地方,只是一則因為行程的匆忙,二則由于與客人的地理心理距離實在遙遠,貌似沒有裝闊氣請客人品評咖啡的十分必要性,因此大都“蜻蜓點水”地在門口晃一晃就走,并不和咖啡作實質(zhì)的接觸。但這次的情況不一樣,必須要全方位全身心地品味下牛欄的小資情調(diào)。幾經(jīng)斟酌,我和小兒一人點了一杯藍山,給老婆則點了更加大眾化的奶茶。及至飲品奉上,我們就用細小的湯匙,慢慢品味起來。小兒果然是猴子的屬性,才幾分鐘就不耐煩起來,撇開湯匙開始牛飲。殊不知我也早有此意,便有樣學(xué)樣地拿起杯子大口喝起來。我和小兒的粗魯飲法,看得抱著女兒優(yōu)雅飲用奶茶的老婆皺眉不已。哈哈,“裝”著吃也是需要耐性和素養(yǎng)的,此言不虛也。
“等”著吃。當(dāng)我們到達古造紙作坊參觀點的時候,對荻浦的游玩已接近尾聲。走走停停兩個多小時,我和老婆還要輪流著抱女兒,說不累那是假的。這個時候,要是能夠找個地方歇歇腳,順帶吃碗熱氣騰騰的餛飩、面條之類,那是相當(dāng)愜意的享受。還別說,在通往造紙坊的小巷里,真有這么一家餛飩店:完全的家居風(fēng)格,有天井,有板壁,有木樓梯,還有碗櫥碗柜,讓我們這種七十年代的人,一下子找回了農(nóng)村的感覺。雖然看著粗放,店主也是一對老年夫婦,動作不僅談不上行云流水,甚至還有點手忙腳亂的笨拙,但就是透著一股親切味兒。不大的空間,已經(jīng)坐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但我們不著急,有時看著人家吃、排隊等著吃,更是一種難得的享受。當(dāng)餛飩端上桌的時候,我們一嘗,果然很有農(nóng)家的地道勁,透著一種純澈的本真。當(dāng)然,也有追求精致精細或者說散發(fā)著某種矯情的情況,比如我們在等待上餛飩的過程中,就有幾位潛在的顧客,才使一露頭,只粗粗一看,就皺著眉頭快速地退了回去,對店主的“要吃點什么”的問詢,壓根就充耳不聞,只是用好聽的都市腔調(diào),抱怨著空間的狹窄以及衛(wèi)生方面的擔(dān)心云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或許因為環(huán)境和所處的位置不同,在情感取舍的標(biāo)準(zhǔn)上,也應(yīng)該是大相徑庭的吧。我們視若彌足珍貴的東西,在無經(jīng)歷交集的人看來,“棄之若敝屣”的也未可知。餛飩的感覺很好,在離開小店的時候,我們又帶了幾碗生餛飩回去,表達一種“意猶未盡”的尊重和境界。
荻浦的鄉(xiāng)野風(fēng)情,因“純”而“淳”更“醇”,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