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煙火】爺爺?shù)男∧疚荩ㄉ⑽模?
年輕有為的他當(dāng)時也是黨員出身,三十年代初生人,四十年代末參加部隊,幾十年的部隊生活,那個年代,戰(zhàn)火紛飛,也扛過槍,上過戰(zhàn)場;那一片天空硝煙四起,民不聊生!溫飽生存在那個時代確是大問題。后來到解放,生活質(zhì)量慢慢提高,熬過了最饑渴的年代,迎來了小康社會的發(fā)展,比起那個年代似乎真的感覺幸福!他不愛說話,比較內(nèi)向,煙不離口,這是他的生活習(xí)慣。我跟他在小屋生活了多年,有時跟著他東奔西跑,我了解他也懂他,在小屋前,他坐在那兒,我望著他,再熟悉不過了。
小院子并不大,坐落在山腰,十戶人家不到,圍繞著山腰建房而起,中間水稻田地,兩旁綠樹掩映,小道黃泥四起,而小屋坐落在山腰的正中間,小木屋是他大半輩子的歸屬。屋前有一個小池塘,從小泥路到木屋中隔一至二十階淡紅色石板臺階,右邊有古老的板栗樹,屋前有幾里一大片綠聳聳的竹子。高則丈許,一丈,二丈,甚至三丈皆有!春天時看著它發(fā)芽生長,冬天時看著它逐漸凋謝。他是老手藝者,通常拿著屋前的竹子編制簸箕,籮筐,還有那些竹鳥,蜻蜓等等。一個長板凳上面放著一個小鐮刀,坐在板凳上,口叼著用紙包著老絲煙卷成的煙卷,常常煙不離口。一坐就是整天,看著編制出的成品,臉上溢滿舒心的笑容,那是他對自己的成就而欣慰!
那時恰逢趕集時,他拿著前幾天已經(jīng)編織好的一些作品,騎著解放牌自行車,從小屋到街上,一個鐘左右的時間,在迎新街上將編織品擺成一排。各種各樣的作品,可謂琳瑯滿目!街道上行人滿滿,有跟他同輩的老人,也有中年人士,青年人士,小孩……同輩的人群基本上叼著一根煙斗,褲袋上掛著一袋煙絲,然后盤坐下來,幾個人在那暢聊著,聊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你會發(fā)覺,他們那代人基本上都是聊關(guān)于戰(zhàn)爭時代的故事,一般很少買爺爺?shù)木幙椘?。而青年人則是像老前輩致敬、請教,致敬手藝者,會買一下生活用品及玩具給他們那些孩子玩樂。小孩子看到這些基本上用手去觸摸,愛不釋手的樣子,一玩就是很久。他不會去趕小孩子,反而會陪他們玩,他把這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就像當(dāng)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我想天底下每一位老人都是這樣吧,都有一顆慈愛之心。一天下來,從早上到中午再到下午,爺爺將自己的編織品賣得所剩無幾了。快到散場的時候,他一般都會買一些他自己的孫子愛吃的食物。而到那個點(diǎn)時,孩子也正坐在紅色石板上,目望著爺爺?shù)臍w來。
我想,世上有著太多的像我爺爺一樣的手工藝人,在每個城市,甚至在每個不起眼的小城里。他們靠著那些微不足道的收入在堅持著,支撐著整個家庭。當(dāng)然他們還有份工作,那就是干體力活??沼鄷r間他們一刻也不會閑暇,都奉獻(xiàn)給自己所堅持的手藝。我想這應(yīng)該源于熱愛吧!他也是一樣,不忙于工作時通常拿個搖椅坐在屋前,面對著茂盛的竹林,他悠閑自得不亦樂乎。不忙時,爺爺拿著煙斗,旁邊一袋煙絲,抽著煙,聊著天。有時會是他一個人在那,獨(dú)立思考著,拿著郵差送的報紙看著,了解時事,似乎在他身上就沒有停下來的腳步。小木屋門前掛著他自己做的那些作品,排成一排。冬暖夏涼的木屋前,來往拜訪的人們也有許多。在那一片村莊,他的那個小屋位置是最好的,優(yōu)美,清凈,涼快,適合那一代人生活。有鄰居,有路過的人,也有采茶的人們,都會在小屋盤坐一會兒。而大部分來往的人們聊的都是關(guān)于他與他的手藝的故事,從下午聊到晚飯時刻。他是個好客之人,一般都會留下他們一群人吃晚飯。幾位同輩中人,酌酒一杯,酒到位就行,無需醉到不省人事。對于那輩人來說,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閑空時,老友聚談幾時,便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了。
前幾年因其他原因只留下了他一人在木屋,本打算一起出來生活,到迎新街上去,他熟悉的那條街,勸了幾次,他叼著一口煙,沒有回答,我在旁邊看著,從他眼神我懂了他的心意!從滿堂到孤獨(dú)一人,我想對于他來說,他或許在戰(zhàn)爭時代就早已習(xí)慣。有不舍但不孤獨(dú),墻面掛滿了照片,我的照片被掛在中間。我走時,他沒有送,這次他沒有坐在木屋前。在房間里,我透過窗戶看著他,他跟以往一樣叼著煙,但是他卻不是在思考,而是望著那照片墻,用手去觸摸……
對當(dāng)下社會那些手藝?yán)先藖碚f,陪伴他的不只是久遠(yuǎn)的年代故事以及手藝,更重要的是親人親情!那時基本上每周我都會去陪他,他還是跟原來一樣叼著煙在木屋前,坐著長板凳上,編制那些有價值的玩意。我跑到他面前,他樂開了花。爺爺?shù)耐饷卜路鹱兓淮?。俗話說,人驅(qū)散心則在,而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延續(xù)了兩年,我們以這樣的形式在保持著原來那個時代的記憶。再到后來因響應(yīng)國家鄉(xiāng)村發(fā)展政策,小木屋與竹林都被夷為平地,小池塘也填平了。再也看不到竹林春天時發(fā)芽生長,冬天時凋謝的畫面了。挖掘機(jī)準(zhǔn)備開動時,他也在,他跟以往一樣抽著煙,只不過沒有盤坐在板凳上,站立著。他說,等會兒,讓我好好看看這,好好看看這,好好看看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一直在重復(fù),我在他身旁卻沒有安慰他,從未看到他流淚,那天我卻看到他眼里泛紅,沒有淚花,他一直在控制著情緒,對于當(dāng)過兵的男兒來說,流淚應(yīng)該是一件很難是事情。
小木屋與竹林對于他來說是半輩子的記憶與陪伴,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每一個年頭,每一段歲月都是他永久的牽掛,時過境遷,仍在心心念念牽掛!沒有了那些,后來他也沒有再去碰那些玩意,可能沒有當(dāng)初的那個環(huán)境了吧,我想那個時代的印記會陪伴他一生。
小木屋與竹林變成了現(xiàn)在的青石板道路,而我還會像以前一樣,到某時來這里走走,看看。我牽著爺爺?shù)氖?,說著,您看,它一直在這,從未走遠(yuǎn)!
此文獻(xiàn)給當(dāng)下社會所有的手工藝人與老人!如有一天你在江湖的某一個角度看到同樣的手工藝人,請你放慢腳步,跟他暢談幾句,可否?愿那些老人們從此不在有孤獨(d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