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債
大雪紛飛,山路崎嶇,阿誠頂風冒雪,艱難前行。十年來阿誠在這條山路上來回不知跋涉了多少趟,他在苦苦尋找一個人,一位當年繼父生前的債主。
阿誠十歲時,他的親爹不幸病死了,阿誠跟著改嫁的娘來到了繼父家。
繼父是個勤勞,樸實的農(nóng)民,當年,借了一筆錢,承包了一大片山林。繼父對阿誠就像親生兒子一樣,省吃儉用,供他上學,阿誠漸漸長大成人了。不料,二十年前,繼父上山干活,不慎摔下山崖。繼父臨終前,拿出一個小本本,上面寫著當年借貸人的姓名和錢數(shù),交到阿誠手中:“阿誠,咱們是本分人家,我不在了,這欠人家的債還得還!”
繼父去世了。阿誠數(shù)數(shù)小本本上的債務總共有十萬元,這在那個年代,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得知阿誠繼父死了,那些債主紛紛上門討債。阿誠流著淚說:“各位父老鄉(xiāng)親,我阿誠現(xiàn)在雖還不了你們的錢,但你們放心,我阿誠絕不會耍賴?!闭f完,按著繼父交給的小本本,寫下一張張欠條,簽上自己的名字,交給那些登門的債主。
此后,阿誠夫婦在十年時間里,吃盡辛苦,拼命攢錢,償還了幾乎所有欠債。唯獨剩下一位徐姓債主卻杳無音訊。之后的10年,阿誠一直在尋找這最后一筆300元欠款的債主。誰知,那位徐叔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且在外地安家落戶,早把這筆并不多的債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阿誠卻沒忘記當年自己的承諾,依然時常來到徐叔的老宅去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漫天風雪中,阿誠終于等來了這一天。
這區(qū)區(qū)300元債務,在阿誠償還的所有債務中,是最少的一筆,卻是讓他最為牽掛的一筆。直到將錢交到徐叔手中,壓在他心頭20年的石頭終于落下,阿誠也體會到了許久未有的輕松。
【編者按】欠債還錢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可現(xiàn)在流行一句話:“借錢的是孫子,欠錢的是爺。”小說中的阿誠替繼父還債,而且等最后一個債主等了二十年,這是何等的誠信,他身上折射的品質(zhì)令人敬佩。小說語言凝練,環(huán)境描寫很好地烘托了人物形象,感謝賜稿,推薦閱讀?!揪庉嫞簠擒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