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獎賽”】 鄉(xiāng)味在記憶里飄忽(散文)

編輯推薦 【荷塘“PK大獎賽”】 鄉(xiāng)味在記憶里飄忽(散文)


作者:沉酲 秀才,1563.36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093發(fā)表時間:2018-05-09 14:57:56
摘要:這鄉(xiāng)味是又甜又香,吃在嘴里,甜在心里,美在夢里,醉在鄉(xiāng)里。

一、鯽魚蒸蛋
  
   那年磊二十八歲,嵐二十六歲。在世俗的眼里,他們已經步入了大齡青年的行列。他們是一對有抱負、有追求的好青年,卻遲遲未能走到一起,是不是因為月下老人“酒醉”尚未醒來?
   他們的相識仍然還是老一套,沒有絲毫的新意,就是經介紹人牽線搭橋,這牽線搭橋人就是余阿姨。她挺熱心的,為大齡青年男女的事情沒少操心。那天,嵐隨余阿姨來到了預約見面的地方,卻看到的是一個嬌俏可愛的小女孩站在那里。她解釋道:“哥哥有急事要先處理,晚幾分鐘就到,我替哥哥先接待你們!”
   嵐以前也相過幾次親,對這種小把戲并不是十分在意,誰希罕跟誰去斗什么心計?大不了見面時客客氣氣地說聲“你好”,轉過身去立馬說聲“拜拜”。
   磊原本就隱藏在現(xiàn)場的周圍。大約三分鐘過后他露面了。磊個子不高,清瘦、精干,長得還算結實,舉手投足間一副官場中人的做派。嵐的氣質優(yōu)雅內斂,對她的第一印象很不錯,就這樣交上了。
   對于剛剛相識的青年男女來說,選擇餐廳作為場景、邊吃邊聊,不失為一種較為合適的方式。很顯然,磊是個見過大世面經過大風雨的男人;相比之下,嵐則顯得有些矜持、不諳世故。
   磊經驗老到,見面時搶著點菜,語言不失風趣幽默,出手還算大方,但能適可而止。
   磊與嵐相互留下了電話、BB機號碼。在他們見過幾次面之后,磊開始邀約嵐去卡拉OK房里唱歌。在那里磊一副大男子主義、我行我素、盛氣凌人。當他強行摟抱嵐時,嵐不失禮貌地避讓開了。
   二個月之后,嵐給磊寫了一封信:“我正忙于考研,無暇顧及約會。”磊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才回了一封信:“你是個好女孩,但不夠開放,心若深潭,也許我們兩人完全不在一個頻道?!?br />   嵐早有心理準備,收到信后毫無怨言,只是覺得這個男人的占有欲特別強,不是自己內心所喜歡的那個人。
   磊當時在仕途上順風順水、要風得風、要水得水,他要的是百依百順、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小女人,而嵐想要的是《致橡樹》里面的那種兩人比肩站立、平等相待、風雨同舟的另一半。
   如此看來,鯽魚蒸蛋味雖鮮美,但在吃的時候,還是要小心提防魚肉中的小刺,要有耐心精挑細剔。就如同談愛一樣,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不要被刺“卡住”了。
   多年以后,嵐無意中在媒體上偶然見到磊因為“官員習慣性失足”的問題而站在了被告人的席位上,這讓她慶幸自己當年的小心謹慎完全不是多余的。
   此事,讓她聯(lián)想起史蒂夫?喬布斯所說的:“你無法預見性地將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串聯(lián)起來。只有在你回頭看的時候,你才會發(fā)現(xiàn)這些點點滴滴之間的聯(lián)系。你要相信,你現(xiàn)在所經歷的一切都將或多或少與你的未來產生關聯(lián)。你必須相信某些東西,你的決心、命運、生活、宿命,等等?!?br />  
   二、鍋包肉
  
   楊楊與茹茹是高中的同學。經過高考過完“獨木橋”之后,楊楊落選了。此后他沒有選擇復讀,而是直接進了夜大學,茹茹則考入了師范大學深造,轉眼也畢業(yè)了。
   楊楊喜愛運動,業(yè)余時間里他經常邀約茹茹一起去爬山,欣賞和享受大自然的美妙風光。畢竟他們在芳華歲月里同窗三年,兩人在一起時還是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楊楊較茹茹先步入社會,雖然工作十分艱辛,但到了發(fā)工資的時候,他不會忘記請茹茹分享。他平時的勞動強度大,所以最喜歡吃的就是“鍋包肉”,自以為吃了它之后,可以補充體力。茹茹則要追求身材的苗條,極力控制自己吃肉,但她卻喜歡在一旁觀看楊楊一口肉、一口啤酒酣暢淋漓的勁頭。
   茹茹在工作了幾個年頭之后,慢慢體驗到在世俗社會里,她與楊楊之間還是存在著無形的距離感。例如,對科技知識的接受或理解能力還是有所區(qū)別,但這并沒有影響到兩人之間的純真友誼。在一次參加完高中同學的聚會后,茹茹在下樓梯時不小心腳被絆了一下摔了一跤。楊楊及時將她扶起,并關切地問:“有沒有受傷?”
   茹茹只是崴了一下腳并不重,楊楊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她,一直把她送回了家。在路上,茹茹依在他有力的肩膀上,如果當時楊楊開口求愛,茹茹則愿意跟隨他行走天涯的。
   此后,茹茹將自己嫁出去了,他們再也難得見上一面,同學告訴茹茹楊楊北漂了。五年后,茹茹才接到楊楊的電話,楊楊告訴她:“我結婚了,她對我挺好的?!比闳慊貞溃骸白D銈冃腋# ?br />   婚后的茹茹日子過得并不是很開心,她陷入了“婆婆與媳婦這對亙古不變天敵”的俗套中,百般掙扎后而無法解脫。丈夫又是一個和稀泥的男人,是那種標準型的“袒媽派”。
   茹茹只好選擇避而遠之,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一走了之。走前的幾天她接到了楊楊的電話:“我昨日一夜未睡,夢見一個長發(fā)飄逸的美女在盤山公路上飆車,她的背影十分像你!”茹茹回話:“我已經辦好了出國的手續(xù),一周后就要離開這塊曾經惹我傷心的地方?!?br />   楊楊沉默了一會兒說:“茹茹,你去那么遠干什么?你照顧不好你自己呀,你太單純了。國內朋友多,也好有個照應?!比闳銍@了一口氣,說:“你多保重,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一切交給命運吧!”
   茹茹放下電話后已是泣不成聲,在職場中練成女漢子的她,只有在楊楊的眼里始終還是那個需要人呵護的小女孩。她沒有告訴楊楊,她的離婚已在進行中,因為丈夫的心中仍然裝著他的初戀。她只好選擇放棄凈身出戶,只為將所有的事能盡快一刀兩斷。
   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茹茹一個人獨自打拼數載,所幸能夠安身立命。她不想與國內的同學取得聯(lián)系,主要是怕觸及到楊楊的消息。她也沒有再次選擇婚姻,已經受過一次傷,她不想再次受傷了。
   一天深夜,輾轉難眠的茹茹系上圍裙點開爐子做了一盤鍋包肉。她倒上一杯紅酒,倚在落地窗前,屋里放著梅艷芳的《似是故人來》,眼睛望著窗外的點點繁星,想著萬里之外的故鄉(xiāng),數著星星,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三、酸辣湯
  
   萍萍是張愛玲的鐵桿“粉絲”,《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她最喜歡讀的一篇。當初戀的男友在北京某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跟了過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同時也把自己毫無保留地交給了他,指望著他會為自己披上嫁衣裳。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消失了,沒有給她留下只言片語。有人告訴她他已經遠渡重洋了,她只好回到他們的家鄉(xiāng)。哥哥為她打抱不平、含冤叫屈,帶著她和她一起在他的家門口坐了三天三夜。
   在一次同鄉(xiāng)會上,一位名叫楊楊的小伙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在異鄉(xiāng)遇到來自同一省份的人,說話有著與自己一樣的口音,她感到格外的親切。在OK廳里活動時,楊楊唱了一首《似是故人來》的歌,他唱得很投入、很動情,也很好聽。
   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在莫名其妙地撩撥著她的心弦,她開始在老鄉(xiāng)圈里暗暗地打聽這個男人。她不放過任何可以接近他的機會,例如,鄉(xiāng)友的聚會、生日宴會、結婚慶典,等等。凡是有鄉(xiāng)友的活動,她都盡力設法參加。久而久之,她得知楊楊會做酸辣湯,他做的與別人做的就是不一樣,味道特別的鮮美。
   于是,她夢想著上天能賜給她一個機會,讓她跟他學做酸辣湯。她知道他在中關村的一家電腦店打工,工資很低,經常是吃了上頓愁下頓。下班后他就攜帶著一些盜版光碟上街去叫賣。有一次,活該他倒霉,不幸遇上了城管,追得他滿街逃竄。眼看著他即將被追上,千鈞一發(fā)之際,她佯裝自行車壞了,從車上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連人帶車正好擋住了城管追趕的方向,為楊楊贏得了逃跑的時間。
   事后,楊楊為感激萍萍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幫他這個草根取得了一次“勝利大逃亡”,請她吃飯。楊楊征求她的意見,問她喜歡吃點什么,她說,就想喝點他做的酸辣湯。于是,楊楊充當主廚,萍萍甘當助手,操練起了酸辣湯。
   萍萍喝著楊楊親手做的酸辣湯,覺得特別的適合自己的口味。
   喝過酸辣湯之后,夜已經很深了。楊楊極力挽留她在他那里休息,待天亮后再走,萍萍想:“同是天涯淪落人”,她沒有拒絕。
   經過一段時間之后,萍萍才知道楊楊以前與他的初戀女朋友紅玫瑰在一起時,曾經喝過很多家餐館的酸辣湯,只有一家是紅玫瑰喜歡的。于是,他就偷偷地跑去向廚師學習,并付出了一條紅塔山才勉強學到了一點手藝。
   楊楊和萍萍就這樣在一起住了二三年,楊楊一直沒有離開她。她喜歡在下雨時與楊楊共擠在一把傘下,她還喜歡在周末挽著他的手在住地附近的秀水街一帶閑逛……
   有一次楊楊問她:“我一無所有,你真愿意跟我過一輩子嗎?”萍萍點了點頭。
   從那以后,楊楊定下心來,帶著她回到家鄉(xiāng)拜見了雙方的父母,定下了婚事。楊楊的父母見他終于成了家,給了他一些資助,他們在中關村盤了個小店,安安穩(wěn)穩(wěn)地過著日子。
   只是每到紅玫瑰生日的那一天,楊楊總會在家做一鍋酸辣湯和一些紅玫瑰喜歡吃的菜,像是在過節(jié)。萍萍有時會很氣惱,甚至控制不住自己揚起手來。他只是默不作聲并不還手,任她狂轟濫炸一番后,靜靜地去到一邊去了。
   有了孩子之后,萍萍也會設身處地的為他著想了。
   想通了之后,她也釋懷了。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楊楊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掙錢上,做酸辣湯的任務就開始由萍萍來承擔。酸辣湯成了家里的家常便飯。
   萍萍對張愛玲的話“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慢慢地有了一些理解。
  
   四、羊肉煲
   林和蓉蠻像兩只小蝴蝶,成雙成對在家鄉(xiāng)的山水間飛來飛去。他們經過初戀、熱戀之后,林正式向蓉提出了求婚,蓉欣然答應了。
   蓉的父母早先曾接受過一家權貴的庇護和小恩小惠,從小就將她“指腹為婚”,許給了另一個男人。蓉曾經抗爭過,但難以違抗曾經的承諾,只能維持原狀,抗爭不起作用,無奈中屈從了命運。林也曾懷揣利器,像少年歌德一樣約見過情敵,試圖決斗,幸好被雙方的家庭及時發(fā)現(xiàn)并制止,才未釀成大禍和千古悲劇。
   林和蓉從小都愛吃羊肉火鍋,兩人經常相約在一起吃。在火鍋店里,蓉多次告訴林:“你若不娶,我便不嫁!”
   歲月難留人漸老,相思多情催人瘦。林等了一年又一年,遙遙無期,茫茫無望,不得已接受了父母的規(guī)勸,找了個女人結婚生子。二年之后蓉才結婚,兌現(xiàn)了她的海誓山盟和諾言。
   林忍受不了那種有情人近在咫尺卻好夢難圓的煎熬,干脆遠走高飛,跑到了大洋的另一端。但是,他還會不時的通過電話或者微信等,保持著與蓉的聯(lián)系。
   林在大洋彼岸混得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五年后,他攜妻踏上了歸鄉(xiāng)之途。剛一踏上故土,他就忍不住給蓉打了電話,蓉欣然答應會面。林出發(fā)前的慌亂和忐忑不安的異樣舉止,引起了妻子的注意。妻子很寬容,并沒有說什么,拿了一些錢給他,叮囑他:“你剛從國外回來,一個大男人,第一次見人家,不能讓她為你買單。雖然她現(xiàn)在已經是遐邇聞名的大老板,但也不能壞了男女交往和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绷贮c頭表示了認同。
   林見了蓉之后才知道,她在家鄉(xiāng)旺城一帶開了一家連鎖羊肉火鍋城,他們見面的地方就在其中的一處分店。羊肉火鍋熱氣騰騰的端上桌,在香氣氳氤中,林仿佛回到了往日。他們的身材雖然看上去比往日豐滿了一些,但音容笑貌卻是依舊。
   蓉告訴他,她的丈夫有了一個比她年輕十多歲的小三,但又不便離婚,因為生意場中關系錯綜復雜和有一些說不清道不白的規(guī)則,會相互影響,她只能委曲求全、忍氣吞聲。
   林對這種事情確實是無能為力幫不上忙,他只能是給予一些同情和安慰,讓她不要放在心上,一心一意經營好自己的生意。
   林看了看手表,已經很晚了,他急忙伸手去掏錢買單,卻發(fā)現(xiàn)小偷已將他的錢一掃而光,這讓他十分尷尬。蓉非常理解他的處境和心情,十分大度地說:“你是遠道客人,在我的地盤上你就讓我做一回東吧!”
   林回到自家的樓下,妻子正披著大衣冒著寒冷站在家門口,已經等他很久了。他突然覺得有些對不起妻子,她一直跟著自己不離不棄,過著清苦的日子,卻從未有過什么怨言。她自己忍辱負重、默默付出,讓他在外面不輸別的男人,與別的男人活得一樣光鮮。
   他的妻子平時只愛做羊肉煲而不做羊肉火鍋,雖然她本人也喜好羊肉火鍋,但她怕它燙著孩子,所以不做。
   妻子在羊肉煲里專門為他放上當歸、枸杞、紅花等,對他的老寒腿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他漸漸地領悟到,斯人已去,往事不再,珍惜當下,只有屬于自己的東西,才值得擁有。
  
   五、鄉(xiāng)味
  
   A.煨湯。
   家鄉(xiāng)的煨湯,好喝,口感好,營養(yǎng)豐富,對健康有益。逢年過節(jié)、喜慶婚宴、親友聚會、等等,凡是有較為重大一點的活動或貴重客人來訪時,一定要有煨湯,故有“無煨湯不成席”之說。
   煨湯的器皿頗為講究,要求原生態(tài)、純天然、無污染,無論用多么高的溫度去煨或煲,都必須嚴格符合上述三點要求。只有那種名叫“銚子”的煨罐,才能確保煨湯的質量。它們是一種按嚴格工序燒制出來的瓦罐,或者是一種較大的砂鍋,帶有手柄和蓋子,便于操作。

共 8163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讀完這篇隨筆,品味到了生活各種滋味,而留在舌尖上是家鄉(xiāng)的香味。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敘述隨筆,既有情感的體驗,又有美食的享受,也有對人生的感悟。作者分別從鯽魚蒸蛋、鍋包肉、酸辣湯、羊肉煲和鄉(xiāng)味五個部分呈現(xiàn)了情感與美食融為一體的現(xiàn)實生活,前四個章節(jié)主要以描寫故事為主,故事中的美食揭示的是故事里的情感,酸甜苦辣皆有,作者在品味這些滋味時有自己獨到的思考,情感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又經不住時間的考驗,聚驟散散也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體味到滋味如何。第五個章節(jié)主要描寫了故鄉(xiāng)幾種美味的做法,帶給讀者舌尖上的幸福,同時也學到了這些美食的做法。文章描寫細致,敘述流暢,內容豐富,作者對婚姻愛情的思索和對故鄉(xiāng)的深情在文字中,推薦賞讀!【編輯:紅葉搖秋風】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沉酲        2018-05-09 15:04:38
  本文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為生存而四海為居,但始終離不了鄉(xiāng)味。編者按概括了此種心情。謝謝編輯老師。
2 樓        文友:紅葉搖秋風        2018-05-09 16:10:56
  欣賞學習精彩隨筆,祝老師在荷塘創(chuàng)作愉快!
3 樓        文友:紅葉搖秋風        2018-05-10 07:49:05
  老師對這些美食的做法介紹詳細,足見老師對生活的孰知。飲食文化與鄉(xiāng)愁融合,情感與生活融合,這就是人吧!
4 樓        文友:紅葉搖秋風        2018-05-10 07:50:46
  文章內容飽滿而豐富,行文自然,描寫細膩,字里行間有人生況味!
5 樓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5-10 13:53:12
  記憶中的飯香味,往往不是它本身的味道,而是它留在心底的一些故事。每每想起那道菜,就會跟來一段五味俱全的往事……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