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秋之韻”征文】秋色賦(散文)
一、秋色賦
古人常懷悲秋情緒,“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早在戰(zhàn)國時代宋玉《九辯》中這樣描寫秋天的,王國維認為是“悲秋”主題的發(fā)端。著名文學(xué)家歐陽修“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為秋的形和聲定型上色。
悲亦悲哉,自然之象,境由心生。抬眼望去,自然物候不減當(dāng)年的腳步,空中的人形雁依然向南飛去。
行走在秋聲融融的田陌,父親的瓜架吊著瓜秧,棚栽的青菜泛著油油的光澤。路兩旁泛黃的銀杏給秋天貼上了金色的標(biāo)簽。遠處鳳爪樣的楓葉,把詩心畫蘊的秋天推向了火紅的高潮。孩子們戴上嶄新的棉手套,和多彩的絨線帽,活波的像春天的小鳥。這里沒有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多年悲秋常作客”的憂郁,也看不到王安石“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寂寥”的落寞,更看不到“猿鳴三聲淚沾裳”的凄楚了,真是“蕭瑟秋風(fēng)今又是,換了人間”。
第一片樹葉靜美的垂落,給人間稟告秋的信息。漸漸地,枝頭的碩果盛滿了筐,蘋果、葡萄、酥梨擺滿了街巷路口,吆喝聲甜甜的,醉倒整個秋天。
“一葉知秋”,因為這個成語,我對秋葉產(chǎn)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懷。時令漸進暮秋萬物凋零,簌簌落葉紛紛揚揚而下。漂浮在流水之上的,像搭載著探險的航船順流而去。那些隨風(fēng)起舞的,借著風(fēng)勢,越過田園,掠了墻頭,來了一次旅行。不管樹下的飄流的,還是飛躍的,他們最終都將一起化入泥土,香消玉散,像落紅一樣,化作春泥。
蜿蜒的河水在村莊的邊上,像一條玉帶,河水悠悠緩緩漫流,岸邊的白楊,有的細小,有的粗壯,一律的黃金葉,在颯颯風(fēng)中泛出點點銀光。站在橋上,放眼望去,參差的楊樹高高低低,一陣風(fēng)過,樹葉搖落了無數(shù),地上即刻鋪上一道葉毯?;仡^看橋東的河柳,色調(diào)暗淡些,沒有楊樹那么鮮艷奪目,低調(diào)沉默著,保持著一貫謙虛的風(fēng)格。那高而大的是老樹,風(fēng)雨兼程幾十年,看老河漲落,看村社變遷。腳下的小橋,眼前的流水,身邊的樹木。我感覺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小橋的土質(zhì)就是古樸,流水的低吟是天籟,老樹的姿態(tài)是心中的美景。
南山公園似乎落在秋天的后面,山路邊的槐樹還來不及完全色變,零星夾雜著的黃葉,遠看像乍開的朵朵碎花。公園里修建齊整的冬青、松柏、臘梅,還有小竹林,再加上海棠、桂花,讓人疑心走進了古皇家園林,“玉堂富貴”之境油然而生。不曾見“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人們在這兒跳跳舞打打拳,有的遛鳥,有的賞花,可以什么也不做,只享受著透過縫隙的陽光,感受著秋的風(fēng)韻……
二、秋天的況味
連日來陰雨不斷。這天早上霧靄淹沒了晨曦。經(jīng)過秋雨的洗濯,一切變得柔順起來?;叵胂娜諒堁牢枳Φ谋?,行走在綿綿云霧中,倒覺得是一種久違的享受。路邊的行道樹削去了夏日的臃腫,繁茂已經(jīng)凋謝了嬌容。有幾處果園,采摘了果實的軀干顯得瘦弱了許多。那一排排靜默的樓房屋舍,恬淡矗立著。
等待秋收的喜悅,莊稼人心里充滿了一季的盼望。問農(nóng)人,多情的秋雨纏綿粘粘,是否可喜?回答是,秋糧需要陽光晾曬??!連綿陰雨,下濕了地面,也下濕了農(nóng)人的心。
裹緊衣襟,一陣斜風(fēng)灌入,不禁打個寒顫。秋意闌珊,季節(jié)的風(fēng),吹動在不經(jīng)意間。駐足遠眺,灰蒙蒙的昏庸擋住了視線,沒有了地平線,天空很低很低,平日里調(diào)皮的起伏踴躍的山脊,全被苫蔽在一簾雨霧的夢鄉(xiāng)中。恍惚間,心境隨風(fēng)而動,一陣涼意襲來。自然之于萬物,主宰的力量誰可匹敵?人在自然面前又是多么渺小脆弱,經(jīng)不起一股颶風(fēng)的侵擾,更何況一些巨大的災(zāi)難?
人生自古多悲秋,是因為秋以其強勁之勢掃凈了夏日人間的繁花似錦,將凋零衰落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相形之下自然便有一種凄涼之感。
悠悠秋思,載不動秋來暗香沉浮的靜美。一片葉子的飄落,一個蘋果的成熟,一滴露珠的玲瓏,一層白霜的冰潔,一個轉(zhuǎn)身的告別,一副拿得起放得下的瀟灑,不貪婪,不迷戀,不奢求,把追求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眼前仿佛又一股春意氳氤的氣息。
少年不知愁滋味,獨上層樓,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感嘆,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的凄迷,秋風(fēng)破屋安得廣廈千萬間的宏愿,這是古人解讀秋天的思索。而我面對的眼前這美如畫的秋景,那涌動的韻律,彈奏著秋的暢想曲,那錚錚的秋的弦音,不再有微寒與凄楚。我盡情徜徉在這曼妙的秋的畫卷長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