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桂花香(散文)
初識桂花應(yīng)該是兒時聽來的故事,就是講嫦娥奔月時免不了提及的寂寞的人仙人吳剛,以及那棵永遠砍不倒的桂花樹。兒時想象的桂花樹是一棵參天大樹,樹上的花朵應(yīng)該像是牡丹那樣大、那樣艷麗,并且散發(fā)出迷人的香氣。
后來,讀的書多了,在書中,在詩詞中漸漸地感覺到了桂花的身影,不再那么虛幻與神奇。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寫的《蝶戀花·答李淑一》:“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因為那時書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也不能隨意地去買書來看看,即便可以買,家里也是沒有錢的。學(xué)習(xí)這首詞的時候,大約是三四年級的樣子,講課的老師講到桂花,也沒有過多地說明,只是講到桂花酒是一種用桂花釀造的美酒,但桂花樹是什么樣子的,估計老師也沒有見過,那時候的學(xué)習(xí),政治意識比較濃厚,文學(xué)藝術(shù)欣賞很少提及。
應(yīng)該是上初中的時候吧?書漸漸地多了起來,那時候喜歡讀唐詩宋詞,在讀到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時,覺得特別的浪漫唯美,總以為詩人一直是寫“兩鬢蒼蒼十指黑”的,沒想到詩人也是如此的浪漫?!敖蠎洠顟浭呛贾?;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桂枝在秋月中墜落,眼前仿佛現(xiàn)出怒放的丹桂,聞到桂子濃郁的芳香。
那時候也喜歡讀一些散文和小說,尤其是五四時期的文章,其中郁達夫先生的一篇文章《遲桂花》,讓我對桂花又有了重新的認識。郁達夫先生用舒緩的文字對翁家山的景色進行了細致的刻畫,營造出一種田園的寧靜之美。蓮姑所展現(xiàn)的美樸實無華,就像桂花所散發(fā)出香氣一樣,持久回味。蓮姑是那個時代具有悲劇色彩的人物,在夫家受盡了屈辱,最終悲慘地回到了娘家。在封建思想濃重的年代,這種女人是要受到別人的歧視的。但蓮姑并沒有悲觀,在她的世界里依舊是簡單、樂觀的。依舊像少女的般純潔無暇,像桂花一樣散發(fā)著淡淡的幽香,這是小說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
今年九月去了一次貴州,到了的時候,天上下著蒙蒙細雨。下車的時候,同行的朋友突然問我,是什么香味?當(dāng)時我沒有注意,他這么一提醒,果然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幽香。我沒加思索得說:“應(yīng)該是桂花香吧?”我現(xiàn)在也不知道那時候,怎么會說出這樣一句話,或許,桂花早就在我的心里了吧?抬眼望去,路邊果然有一株桂花樹,在細雨中,顯得是那么的清新脫俗,綠意盎然的葉子,細碎的花朵,亭亭玉立的身姿,立刻吸引了我,我不敢觸動它的葉子,觸動他的花朵,生怕驚醒了它在細雨中的夢。
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詞,《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dāng)年不見收。”表達了李清照對桂花的由衷贊美,清新的桂花,在詞人的筆下是情操高潔君子的象征,又是詞人卓爾不群正直品格的生動寫照。
人們喜歡用某一種花來比喻美人,在四大美人里昭君應(yīng)該是與塞外最有淵源的,昭君在塞外有著不可比及的地位,每每人們提起昭君,都不直呼其名的,總是尊稱為“昭君娘娘”,成為了一位神話了的人物。不過這位有著落雁美貌的女子,在沒有入宮前,一定有一株桂花樹在陪伴著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