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筆架山,山海之戀 (散文)
深秋的下午,我來到了錦州的筆架山。
站在海岸,遠(yuǎn)眺那奇異雄姿的山峰,那孤峰高聳的氣魄,那挺拔壯觀的神態(tài),猶如一只精致的毛筆深深地插入茫茫的大海中,演繹著一幕幕山海之戀。
遠(yuǎn)觀后我走下海岸,沿著此岸與筆架山之間一條潮汐沖擊而成的卵石小道前行。
走在凸凹不平的小道上,體驗著神秘的潮汐之旅,忽然有一種神似“八仙過海”的沖動,讓我興奮不已。腳下雖然有些硌得慌,但興致正濃。再過幾個小時便會漲潮了,此地會變成一片汪洋?那又是怎樣的境況呢?
不知不覺,我來到距山腳不遠(yuǎn)的地方,因為前面的一段海平面地勢較低,海水已沒了腳脖子,我迅速脫下鞋,卷起褲筒,在冰冷的海水中赤腳而行。
登臨彼岸,穿好鞋子,放開卷起的褲筒,開始爬山。
拾階而上,依山勢盤旋,時而有小亭子,時而有商販提供的簡餐小凳。剛剛上山半小時左右,便有氣喘吁吁的感覺,便脫下了外套,休息一會兒,繼續(xù)爬山。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行?!贝藭r此刻,我就在這山海之間,熟仙熟龍,舍我其誰也?
經(jīng)過了“五母宮”,我來到了“三清閣”它因石刻建筑藝術(shù)而聞名遐邇,號稱“石刻建筑全國規(guī)模之最”。走近它,發(fā)現(xiàn)此閣不見一釘一木。史料記載,它始建于民國元年,歷經(jīng)八年建成。
眼前的三清閣是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建筑,它是以三清教主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而命名而成的,創(chuàng)各教門派融合之最。
登上通高26.2米六層結(jié)構(gòu)的三清閣,談何容易?
走在石階上,感受著石刻建筑的藝術(shù)魅力和它的歷史厚重感。
閣的外側(cè)安裝的石欄桿,雕刻精致,圖案清晰,經(jīng)過風(fēng)霜洗禮后依然如故,這不禁令我肅然起敬。第一層主神位供奉的是文武二圣,也就是所說的孔子與關(guān)公。我站在石像前,雙手合一,虔誠地祈禱,祝愿我和家人平安幸福。來到二層,主神位供奉是“三世佛”,過去佛燃燈佛,現(xiàn)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駐足片刻后,接著又登上了第三層,往下望去,頓生悚然,頭暈?zāi)垦!_@里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它是道教中天上最高的神,掌管三界、四生、六道。
登上第四層,我的腿已經(jīng)開始發(fā)軟了。怎么辦?還有兩層,三清閣便可一覽無余了。
坐在石階上,我穩(wěn)定了一下情緒,深吸了一口氣,又猛地喝上一口礦泉水,起身直奔六層。不一會兒,我終于站在了六層的三清閣上。這里供奉的是神話傳說中開天劈地的盤古大帝?;秀敝g,我仿佛看到了盤古大帝揮動龐然巨斧開天劈地造桑田的情景。
憑欄遠(yuǎn)望,滄海茫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美妙的景致,乃筆架山山海之戀的最高境界!
“白云間看儒道佛家一洞天,先佛盤古臨窗端坐觀滄海?!碧咸喜澈#瑹o邊無際。巍峨筆架,仿佛進(jìn)入了仙境般。
走出三清閣,我繼續(xù)向筆架山的深處走去。
沿著臺階跨越山嶺,又下石階向臨海的山嶺走去。
驀然回首,山頂有一處發(fā)射塔,直聳云間,它立于山海之間,好似山海之戀的絕佳見證。
筆架山兩低一高,形成了筆架之勢。來到筆架山的最西端,觀飄飄然千帆裝點海上秀,悠悠哉萬客邀游天下神仙。欣賞萬頃碧波,宛如一幅山海之戀的秋水圖。
在遠(yuǎn)處大海的背景下,我留影在此。走了一個多小時,我終于下山了。
在山腳下,只見來時裸露的卵石小道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了,一汪大海淹沒了“天橋”,滄海桑田,如此奇妙!看來我只能坐船返回了。不一會兒,船就來了。
坐在船上,回望筆架山,感慨萬千。無論山有多高多險,只要擁有一顆熱血沸騰、勇于嘗試的心,一種不怕失敗、不懼艱險的勇氣。當(dāng)?shù)巧仙降淖罡咛?,看到不曾見過的山海之戀的奇特景色,那種感覺妙不可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