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看山三十年,吾愛江東翁(賞析) ——吳敏樹游歷岳麓山
晚清文學(xué)家吳敏樹少年時代曾在湖南長沙岳麓山求學(xué)生活過一段時期,同他一起來的還有他的小弟吳庭樹,還有他的親戚某某。吳敏樹稱這段時期為游學(xué)時期,不知道他是在岳麓書院聽講還是只住在岳麓山自學(xué),我傾向于后者,因為他的詩文里只承認他有兩位業(yè)師和一位鄉(xiāng)試錄取他為舉人的徐法績先生,若是在岳麓書院讀過書,為什么沒有書院里先生與山長的記載呢?
岳麓山是湖南長沙風(fēng)景區(qū),這里楓林滿山,寺廟隱跡,書聲朗朗,古跡眾多,吳敏樹為岳麓山寫了不少贊美的詩篇。
1832年他寫下一首《岳麓愛晚亭》,詩曰:夕陽生翠岫,殘雨落青楓。好景此時足,況當(dāng)秋后紅??瓷饺辏釔劢瓥|翁。
這首詩的意思是,夕陽落在翠綠的山頂上,殘雨飄灑在青楓樹上。秋天的美景這時最好,何況秋后的楓葉會更加紅艷。這山看了三十年尤嫌不足,我最愛的還是做一個江東老人。
項羽自刎烏江前,騎著他心愛戰(zhàn)馬在江邊徘徊,這時,江東翁駕著一葉扁舟來到江心,要救項羽過河去,項羽拒絕過河,他說自己沒面子去見江東父老,然后就一劍抹了自己的脖子。
吳敏樹在這里是要表達這么一個思想:我不要做威名烈烈的項羽,就做一個江東翁,天天看著這美麗的岳麓山。
岳麓書院側(cè)邊有一株巨大的古樟,名叫朱子樟,據(jù)傳為南宋朱熹所植,1832年吳敏樹賦詩一首《朱子樟》,詩曰:萬木仰一秀,大根蟠眾靈。昔賢留仿佛,茲樹見儀型。干抱風(fēng)霜黑,枝扶天地青。當(dāng)年習(xí)禮處,槐市愧談經(jīng)。
這首詩的意思是,眾多的樹全仰仗著這朱子樟的秀氣,它的大根盤伏在眾樹之下。賢人朱熹留下這可仿效的秀木,這朱子樟就顯出了自己楷模的樣子。幾人才能抱住的樹干使得風(fēng)霜變黑,它的枝葉扶疏讓天地發(fā)青。當(dāng)年學(xué)習(xí)禮教的地方,在這學(xué)宮里我們配得上談經(jīng)書么?
首聯(lián)寫朱子樟既高大又秀氣。頷聯(lián)由朱子樟聯(lián)想到昔日在這里講學(xué)的南宋大儒朱熹,人們現(xiàn)在看到的朱子樟楷模其實就是當(dāng)年朱熹的楷模。頸聯(lián)寫景,一株樹的力量竟然可以改變天地的顏色。尾聯(lián)提出問題:在這里我們不配談經(jīng),而是先要學(xué)習(xí)禮教。
道林寺原址在岳麓書院左前,始建于六朝,隋唐為律院,廊院連云,鼎盛時寺僧達三百人。明正德四年拆寺屋材料修書院。清順治十五年重建于岳麓山北,頗如舊制。駱賓王、杜甫、宋之問、韓愈、劉長卿、劉禹錫這些名人都在這里留下過墨跡。1832年,吳敏樹賦詩《道林寺》,詩曰:名寺道林古,空山秋草荒。唐碑無劫版,梵宇自頹墻。禪破僧余衲,經(jīng)殘佛滿堂。千年金碧地,陳跡使人傷。
詩的意思是,道林寺在各名寺中很古老,空山上長著荒涼的秋草。唐朝的碑碣已無劫版,佛寺的墻壁自己頹毀了。禪院破敗,僧人剩下幾件僧衣,佛經(jīng)殘損,佛像堆滿了寺堂。這千年前的金碧輝煌之地,看了它的陳跡使人悲傷。
歷史記載,道林寺毀于清朝,吳敏樹來看到的道林寺就是個殘破之地了,過去的繁華成為了歷史的陳跡。
蔡道憲是福建晉江人,明代官吏。崇禎十年進士。初授大理推官,后補長沙推官,張獻忠破長沙被執(zhí),拒降被殺,時年29歲,卒謚忠烈,葬在岳麓山。1832年,吳敏樹來憑吊他,賦詩《蔡忠烈墓二首》,詩曰:(1)已失岳州險,長湖走毒蛇。守官余司理,孤節(jié)殉長沙。勁草生殘血,靈風(fēng)咽暮笳。如聞厲聲日,忠義賊人夸。(2)地下田橫客,累累得九人。乃公能報主,爾輩共忠臣。輿隸身軀賤,癡愚感激真。要離墓可近,誰與鬼雄鄰。
吳敏樹說,岳州這險要之地已經(jīng)丟失,洞庭湖里游走著毒蛇。長沙守城的官吏只剩下執(zhí)法官了,蔡道憲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就顯示在殉節(jié)長沙。堅強不屈的人體現(xiàn)在殘血中,陰慘的風(fēng)吹奏著暮笳發(fā)出嗚咽之聲。如同又回到了蔡道憲厲聲怒斥賊兵的日子,他的忠義就連賊兵也是夸耀的。
地下睡著跟隨田橫的門客,他們積起來一共九人。你們的頭領(lǐng)知道要報答主人,你們這一輩知道要做忠臣。做奴隸的身軀低賤,他們的愚昧呆笨感動奮發(fā)卻是真的。要離的墳?zāi)咕驮诓贿h的地方,誰去與這樣的鬼雄做鄰居呀!
這兩首詩都是歌頌忠義的,為人要忠義,作為武將,尤要忠義,岳麓山這樣的名山就是用來埋葬忠義尸骨和魂魄的。
1832年吳敏樹在岳麓山吹香亭觀景,突然想起了堂弟伯喬,賦詩一首,詩曰:濟南名士今誰子,崔丈水亭無此香。春翠一塘涵岳色,晴紅十里散花光。片云在樹下藏寺,新日送帆輕過湘。斗憶吾家阿連俊,不來瀟灑戲仙鄉(xiāng)。
這首詩的意思是,濟南名士現(xiàn)在成了誰家兒子,即使崔丈水亭也沒有這香氣。春天滿池塘青翠包容了岳麓山景色,晴天紅遍十里都是花朵飄放的光芒。樹上停著一片片云彩,樹下隱藏著山寺,太陽送著船帆經(jīng)過山下的湘江。爭著回憶我家阿連長得俊俏,不來這里瀟灑一回玩一下么。
中間兩聯(lián)真是把岳麓山景色寫絕了。
隔了二十幾年后,1857年,吳敏樹來長沙送試,帶著外甥劉清浦重游岳麓山,在岳麓書院連住了二晚,賦詩三首,詩曰:
(1)稷下當(dāng)年會,山中此日來。舊堂如故宅,新劫有殘灰。歷世身從老,傷時意獨哀。惟看古樟樹,柯干一蒼臺。
(2)靈麓蟠湘盡,青衿此育才。書聲連靜晝,花氣繞深隈。風(fēng)景嗟同輩,江山有后來。登峰今足弱,頻上赫曦臺。
(3)信宿緣仍在,朋知興復(fù)陪。但無嫌我老,詎敢識人才。問訊憐兵警,招呼盡酒杯。雖無游會盛,留賞亦悠哉。(院中晤寧鄉(xiāng)周琳仙,石門丁月臺)
第一首說田齊的學(xué)宮在當(dāng)年盛會一時,我們這天來到岳麓書院。舊書堂如同故宅一樣,新的劫難留下了殘灰。歷代的人遵從資歷,因時世不如所愿而獨自哀傷。只去看看那根古樟樹,枝干就是一蒼臺。
第二首說湘水環(huán)繞著靈麓寺走向盡頭,學(xué)子在這里被培養(yǎng)成才。書聲瑯瑯連著靜靜的白晝,花的香氣繞著山水彎曲的地方。美好的風(fēng)景呼喚著同輩觀賞,江山自有后來人。攀登高峰今天足力不夠,頻頻來到了赫曦臺。
第三首說連續(xù)住幾夜的緣分還在,朋友知道了興許又來陪同。只要不嫌我老了,豈敢說我慧眼識人才。問候起居安否又憐惜兵警,招呼他們喝酒就要干掉酒杯。雖沒有游會之盛,留下來觀賞也悠然自得。
1870年,六十六歲的吳敏樹最后一次來到岳麓山,游歷一番之后賦詩《五月初八日自長沙寓邸往游岳麓》,詩曰:作客長沙只自閑,節(jié)過端午艾蒲刪。多年不喚橘洲渡,小雨來看岳麓山。舊院重新知處所,著書有分入門關(guān)。惟思晨夕詩窗友,老死難描向我顏。
意思是,在長沙作客就是悠閑自得,過了端午節(jié)就會刪去艾蒲。多年不去叫喚橘洲渡船了,小雨時來到岳麓山看山。舊的院落裝修了還知道處所,著書有分過入門之關(guān)。只想著朝夕相處的窗友之詩,老而至死也難描向我展顏。
那些窗友還有幾人在世呢?不管在不在世,吳敏樹總是想著他們的,重游書院,看到他們過去寫的詩,就更想他們了。
吳庭樹去世后,吳敏樹寫過一篇銘文,題目叫《石君硯銘》:
石君,余硯也。昔在辛卯之歲,與亡弟半圃讀書岳麓,以錢二萬,取之友人家。硯體甚巨,形制古異,無他文飾,惟池旁有"停云館"三字。驗其刻未工,蓋謬為文待詔家物,以炫售者。然硯故良石也。半圃喜學(xué)書,余以硯屬之,頗貴之,未肯輕用。
及亡,余痛此硯遂廢無事,命工稍鐫治之,摩去舊刻,常供之案間。一日久雨始晴,日光照書室,硯在蓋下,噴沸有聲。怪而啟之,清水盈溢,以此益知其尤,愈寶愛之,以姓號之石君。余既無能遭遇發(fā)揚于世,而文字日頗有名,恐遂抱硯為庸人役,故作為是銘,將求善工而刻之其背。銘曰:
年可壽若老彭,吾不以墨之汁,而佐彼之觥行,可贈若班生。吾不以毫之穎,而贐彼之程。匪墨之私,匪毫之愛,恐污吾石君之生平。嗚呼,石君兮,吾與君銘。
吳敏樹回憶說,1831年他和小弟庭樹在岳麓山求學(xué)時用二萬錢買得一方硯池,叫庭樹保管,庭樹去世后,硯池就閑在那里,一日請來工匠打理,發(fā)現(xiàn)這硯池竟然可以預(yù)報天氣,真是奇怪了,于是作銘文一篇。
銘文說,年壽可像彭祖一樣長,我不因為墨水的水汁,而幫助你做壽的宴席行為,可以贈送像班生一樣聲名直上、升遷要位的人,我不因為毛筆尖的鋒穎,而用財物給你送行。不是舍不得我的墨寶,不是舍不得我的毛筆,害怕玷污我石君的生平。嗚呼,石君啊,我給你寫銘文。
岳麓山給吳敏樹一生都留有美好的印象,無論是秋天紅楓、朱子樟樹影,還是蔡忠烈那樣的英魂,無不讓吳敏樹刻骨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