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荷塘月色 >> 短篇 >> 雜文隨筆 >> 【荷塘】私塾的戒尺(隨筆)

編輯推薦 【荷塘】私塾的戒尺(隨筆)


作者:晚茶清香 秀才,2057.7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0775發(fā)表時間:2019-04-02 15:23:09
摘要: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先生的戒尺是催人奮進的鞭子,它喚起學子們追求理想的腳步!

過去的私塾,教書先生的案頭經常放一把戒尺。戒尺,無非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不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先生是要教訓的,教訓的方式無非是用戒尺打打屁股,敲敲手心,讓孩子長些記性。
   老子曰:“夫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矣。”教育,便是要孩子變易掉其不良之習氣,使子做善,以作明明德事業(yè)。而教育下手之處,當以學習為始?!墩撜Z》學而第一,便以學為始篇,可見孔門尤重學習。而學習,本身是一種曲折之事,古賢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睂W習就是一種勤苦之事。艱難困苦,玉汝以成。佛家說:“苦難即菩提”。菩提是梵語,意思就是智慧,智慧是在困苦中磨礪出來的。
   戒尺的作用只是象征性的,如果把孩子打得皮開肉綻,就成為體罰學生了,大不可提倡??墒牵瑖绤柕睦蠋?,應該是家長的福分,對于嚴于要求孩子的老師,家長更要心存感恩,因為他可以用嚴的方式,來將孩子“陰我意識”伏壓住,而使其向善做人。
   私塾的教書先生,水平良莠不齊,對學生的要求大有區(qū)別的。嚴者、寬者皆有。先生的“戒尺”有三根,一根銅制的,既是“戒尺”,又是壓條,既用于壓書,又用于體罰學生。另外還有兩根:一竹制一木制。體罰學生也分為三等:輕的用木制“戒尺”打手心,較重的用竹制的“戒尺”打手心,最重的用銅制壓條打掌心或屁股。銅制的壓條在體罰中一般不啟用,主要功能用于壓書。
   古人云:嚴師出高徒,這個就為教書先生使用戒尺提供了理論依據。其實對學生嚴格,大可不必通過戒尺來完成的,可以通過高標準、嚴要求來實現。中國私塾的學生大多很聽話的,家長要求尊敬老師,于是,老師的話,他們比較上心。
   現在的課堂,戒尺已經退出。中國古代在戒尺之下也出了不少俊才。有人講,戒尺,給先生立威,其實,戒尺不過是一種處罰工具。
   學生的成才與否,戒尺起了一定作用。
   體罰的確會使學生銘記錯誤,但這只是短暫而表面的。學生因為怕被體罰而不犯錯誤,形成了犯錯誤的后果就是被體罰的錯誤觀念,以體罰管束著學生的言行,一旦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工作,老師的體罰約束消失,學生就會原形畢露。所以體罰只能收到短期的效果。
   體罰使學生銘記錯誤,學生自然會下意識地避免錯誤,如果避免錯誤的方法正確,自然皆大歡喜,而如果方法錯誤,例如:學生因為未完成家庭作業(yè)而被體罰,有些學生就會抄襲家庭作業(yè)來避免體罰,老師收到的只是表面現象,適得其反。其次,體罰還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世界上又會多一個中規(guī)中矩的模仿者。
   體罰還會僵化師生關系,使學生對老師敬若神明,或恨之入骨;體罰還會激化學生的逆反心理,體罰還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學生心理疾病……
   總之,體罰維持的“乖巧”、“好學“也禁不起考驗。
   學生的成才與否,戒尺起不了關鍵作用。
   學生的成才,靠的是自己勤奮好學。在少年成才的過程中有一項十分重要的素質,那就是勤奮好學。勤奮出成果是誰都能夠明白的一個簡單的道理,自古以來人們就非??粗厍趭^這項素質,甚至往往把成才之路就看作勤奮學習的路。很多流傳千古的名言,比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能補拙”“天道酬勤”“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以及像“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等生動的故事。這些關于勤奮的說教已經成為人們一代一代口耳相傳的熟語,并且形成了人們心目中對學習、讀書的一般看法,即把勤奮作為第一要素。
   在現代教育中對學生的管理一直是提倡表揚和鼓勵,而對于懲罰則不僅不提,更多的是反對之聲。對教師來說幾乎有點“談懲色變”。我們承認在學生教育管理中表揚有其獨特的魅力,但是,對于某些學生的管理,表揚和鼓勵也有失效的時候。所以,我們不能否定懲罰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問題不在于懲罰的本身,而在于懲罰的方式方法是否有效。
   懲罰不同于體罰,懲罰是通過教育手段糾正學生的問題行為的一種手段。它能引起學生對自己所犯錯誤進行反思,從而使學生分清是非善惡,懲前毖后,其形式不帶有傷害和攻擊性,并且通過各種可能的方式來糾正不良行為習慣。而體罰則是有意識地對學生身體和精神上造成傷害和痛苦的一種不正當的違犯法律政策的行為,并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和消極情緒。只有分清它們的不同,才能發(fā)揮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這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一語道破懲罰在教育中的作用:“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碑斍按罅μ岢百p識”教育,對學生的一切行為都要賞識,就是嚴重違紀的學生也要從錯誤中找到閃光點,這無疑是正確的,然而,正如辯證地看待同一事物的正反兩面一樣,這種教育是不完美的。根據實際情況,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運用懲罰,來增強學生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否則,學生一旦離開學校走上社會,單位領導當眾批評或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不能冷靜的面對一切,從而會出現一些極端的形象,難道這就是教育的成功?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先生的戒尺是催人奮進的鞭子,它喚起了學子們追求理想的腳步。

共 2086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篇隨筆由私塾先生的戒尺說起,開頭自然隨意,吸引人閱讀。引出了下文所要闡述的話題——教育,在老師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戒尺該不該用?嚴師出高徒,學生的成才與否,戒尺起了一定作用。作者筆鋒一轉,又提出學生的成才與否,戒尺起不了關鍵作用。戒尺成了“體罰”的代名詞,學生的成才歸根結底要靠勤奮,老師的嚴厲與體罰起不了決定作用。懲罰不同于體罰,教育工作者要懂得用好懲罰而不是體罰。這才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正確的教育方式。本文論述嚴密,層層分析,語言流暢,推薦共賞!【編輯:莫道不銷魂】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莫道不銷魂        2019-04-02 15:35:56
  題目巧妙,以為是寫戒尺的,結果是由戒尺引出教育的方式。您肯定是教育工作者,對懲罰與體罰講述的非常透徹,分寸把握得非常好。
用點滴文字,守候心靈家園。
2 樓        文友:莫道不銷魂        2019-04-02 15:38:48
  由古代的教育談到現代的教育,說明過去嚴厲的戒尺體罰已不適應現在?,F在家家的孩子是寶貝,老師打了學生家長也不愿意。學生是老師的“上帝”。
用點滴文字,守候心靈家園。
3 樓        文友:莫道不銷魂        2019-04-02 15:39:59
  我們應分清懲罰和體罰,老師還是不應體罰學生,應關愛學生。
用點滴文字,守候心靈家園。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