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春之夢”征文】走進孝陽寨(散文)
一、“孝陽寨”與小宮村之淵源。
許昌城西的“孝陽寨”位于許昌市建安區(qū)靈井鎮(zhèn)西北部的小宮村。過去小宮村為防匪患筑有村寨,被當?shù)卮迕穹Q為“孝陽寨”?!靶㈥栒敝醋栽摯宓靥幵S昌城西孝山崗之南。為何“孝陽寨”也叫小宮村,原因是村寨的東北角有道教寺院建筑清真觀。清真觀始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歷史悠久。2000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村民稱清真觀為“小宮”,所以“孝陽寨”就被命名為小宮村。
相傳,清咸豐庚申十年,即公元1860年,小宮村民鄭春榮帥民眾筑寨以防匪患,南寨門上寫著“敵愾同仇”,后門上書著“孝陽寨”,東寨門前門上寫著“握奇馭正”,后門上書著“靈拱”,西寨門上寫著“潁環(huán)”。“孝陽寨”與其它村寨不同,其它村寨都是東、西、南、北四座寨門,而“孝陽寨”僅有東、西、南三座寨門,其中南寨門建得高大雄偉,因其無比堅固,就沒有被土匪攻破損壞過。
南寨門外建有一座青石堆砌的石橋,緊鄰寨門旁邊有一顆古老的松樹,東寨門外還有一座建于清光緒乙未二十一年的青石烈女牌坊,橫匾上書著“致命遂志,節(jié)凜冰霜”八個大字。
可惜村寨、石橋及青石牌坊毀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古松虬龍般的枝丫如今已大多枯死了,僅西北側(cè)的樹枝透出一束蒼翠,它就像是位飽經(jīng)風霜的歷史老人屹立在那里,目睹著“孝陽寨”變遷的前世今生。
不知何時那棵古松樹身中間的樹洞里長出了一棵胳膊粗的桐樹,形成了罕見的“松抱桐”的奇觀,令人嘆為觀止!
二、小宮村明清古宅之探訪
2019年4月6日,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筆者應靈井鎮(zhèn)小宮學校潘金紅先生之邀特意前往小宮村,對那里現(xiàn)存的明清古宅建筑進行了實地采風。那天上午,筆者受到小宮村支部書記鄭殿軍、村干部鄭成發(fā)的熱情接待。在村干部鄭宗凡的引導下,我們沿著小宮老街一路尋覓,親眼目睹了那里建筑藝術(shù)精湛的明清古宅。
(一)古宅建筑之走馬門樓
走馬門樓也叫走馬大門樓,過去小宮村的走馬門樓有十幾處,后因年久失修和宅基規(guī)劃,或坍塌,或拆除,現(xiàn)保存比較完整的僅剩兩處。一處位于老街南面的鄭遠讓祖上宅院,一處位于老街北面的鄭慶庚祖上宅院。
據(jù)現(xiàn)年72歲的小宮村民鄭遠讓老人介紹:走馬門樓是過去宅院的大門樓,建筑時為顯示榮耀,門樓建得高大氣派,房頂之上鑲有五脊六獸,門樓上面鑲有精美木雕牌匾,前臉兩邊鑲有精美磚雕裝飾,不過他祖上的這座門樓裝飾大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破“四舊”時被毀壞了,街北鄭慶庚祖上宅院門樓保存完好些,磚雕都是鏤空雕刻。
在鄭遠讓老人古宅門前,他告訴筆者,他祖上經(jīng)營藥材生意時建下了這處宅院。走馬門樓右側(cè)相鄰的一處宅院門樓,是走車門樓,早些年房屋規(guī)劃時已被拆除了,現(xiàn)在他的侄子鄭小偉在許昌經(jīng)營陽光大藥房,仍做著藥材生意。
(二)古宅建筑之庭院
小宮村的古宅院落大多屬明清建筑,皆為小宮村明清經(jīng)商的商人所建,建筑藝術(shù)也頗有講究。村里鄭遠讓老人告訴筆者,明清時期小宮村曾經(jīng)出過一位進士和兩位舉人。凡做過官職的家族,其宅院房頂上鑲的五脊六獸都是張著嘴的,沒有官職的則是合著嘴的。
村里的古宅院多為三進院,也有五進院的,庭院的主樓大多為兩層,個別為三層。其中有名的當屬“鄭百萬古宅院”和“鄭向曉進士院”。
“鄭百萬古宅院”位于小宮老街南面,村民俗稱“轉(zhuǎn)樓院”,由于宅院是五進院落,一般人進院需在里面七拐八折左轉(zhuǎn)右轉(zhuǎn)才能走出來,因此被稱為“轉(zhuǎn)樓院”。
這處豪宅現(xiàn)僅存大客廳和大閱臺,大客廳現(xiàn)為“小宮鄭衛(wèi)周家老宅”,2011年被政府部門視為不可移動的重點保護文物。
“鄭向曉進士院”位于小宮老街北面,村民俗稱“高樓院”,“高樓院”是因進士院里有一座三層高的樓房建筑而得名。據(jù)小宮村《鄭氏宗普》載:鄭向曉,第五世,向字輩,字賓之,進士,護南陽府知府印。其所建連通南北大街的大宅院氣勢恢宏,現(xiàn)院內(nèi)僅存南大客廳和北三層老樓。三層老樓現(xiàn)為“小宮鄭德堂家老屋”,2011年被政府部門視為不可移動文物。
(三)商賈巨富“鄭百萬”之傳奇
小宮村的“鄭百萬”并不是一個人的名字。據(jù)小宮村《鄭氏宗譜》記載:鄭耀離,第十二世,祥字輩,字映南,在其任職“新和號”大掌柜時,生意達到鼎盛時期?!靶潞吞枴敝饕?jīng)營藥材絲綢生意,它是小宮鄭氏家族經(jīng)商的名號,因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被世人稱為“鄭百萬”。
“鄭百萬”的發(fā)跡得益于“新和號”坐莊客官(購銷員)鄭鶴魁。鄭鶴魁,字協(xié)三,改名慶元,是小宮鄭氏家族第十一世,六字輩,為“新和號”商行立下汗馬功勞。
據(jù)小宮村鄭繼昌老人回憶,鄭鶴魁多次前往云南收購名貴藥材,因熟悉那里的市場行情,最終常駐云南做起藥材生意,后由于洪秀全的太平軍越鬧越大,戰(zhàn)事吃緊,隨改行做起花卉生意。他租下一個大院,雇人種養(yǎng)花木,因經(jīng)營有方財源滾滾。為方便儲藏,鄭鶴魁把賺來的銀元換成了大元寶,自己動手埋藏于大花盆中。一轉(zhuǎn)眼12年過去了,待時局穩(wěn)定,這才決定返回河南許昌。
動身之前,鄭鶴魁將其它財產(chǎn)或變賣或送人,返程時他雇來挑夫僅將花盆帶回了許昌老家。他瞞天過海之計謀,為“新和號”帶來了巨額財富。
另據(jù)小宮村鄭紅倫老人回憶,當年鄭鶴魁前往南方采購貨物,走到長江邊上時見天色已晚,尋一飯店住下,看到一人臥病在床痛苦呻吟。他隨問老板原因,老板告訴他,這位先生前天住店,不料昨晚得病,他找來偏方也沒能治好,如今臥病在床不能走動。他來店時只付了一夜的店錢就沒了盤纏,可他也不忍心將其趕走。鄭鶴魁聽了頓時動了惻隱之心,隨請求飯店老板尋醫(yī)給這位先生治病,費用由他承擔。在他的資助下,這位先生的病很快就好了。通過交流得知,此人來自云南,其父親是位后缺(待上任)的進士,此次他赴京趕考落地返鄉(xiāng),不料在此得病被困江北。他的義舉讓那位先生感激涕零,兩人隨結(jié)為生死弟兄,一同前往云南。
他們來到云南時,這位先生的父親已就任某縣縣長,得知路上遭遇,其父大為感激,設(shè)下宴席為鄭鶴魁接風洗塵。知道鄭鶴魁做絲綢生意,縣長說,此地盛產(chǎn)絲綢,愿意為其提供幫助,于是他在云南安營扎寨,打起“新和號”招牌,生意一做就是12年。
他外出十二年杳無音信急壞了“新和號”大掌柜鄭耀離,更著急的是他的二老和妻小,他們隔三差五就到“新和號”打聽他的下落,急得大掌柜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托賬房先生給鄭鶴魁家人寫假信,告訴他們鄭鶴魁已捎信回來,說他在南方做了很大的生意,一時半會兒回不來,讓他們放心。
第五個年頭,家人知道了信是假的,就又去問大掌柜,大掌柜很堅定地告訴他們,鄭鶴魁確實在南方做生意,還掛了“新和號”招牌,生意很不錯。就這樣年復一年,12年過去了。
直到有一天鄭鶴魁真的回來了,大掌柜高興壞了,安排酒菜設(shè)宴招待,可很快傳來消息說,他帶回的一大隊人馬挑的全是長滿鮮花的大花盆。大掌柜聽罷,頓時火冒三丈。
當時“新和號”商行設(shè)在許昌南大街,鄭鶴魁的挑花隊伍把整個南大街裝扮得跟花海一樣漂亮,引來無數(shù)人駐足圍觀。待挑夫們領(lǐng)取路費返程后,鄭鶴魁這才來到“新和號”商行向大掌柜稟報,不料大掌柜就是不出來見他。不得已,他只得重新雇人把花盆全部搬到了“新和號”商行大院,然后吩咐徒弟趕走閑雜人員緊閉大門,對著面前堆成小山似的花盆哈哈大笑起來。
突然他雙手舉起一個花盆重重地摔在地上,在場眾人急忙相勸,他沒聽眾人勸阻,緊接著用腳踩開花盆里散落在地的泥土,一個個金燦燦的元寶從泥土里滾落出來,驚得在場的人一個個目瞪口呆。大掌聞訊急忙出來察看,又有十幾盆花被摔碎了,幾十個大元寶滾落在地。大掌柜驚喜萬分,走上前去緊緊握著他的雙手,隨即“新和號”商行大院的上空回蕩著一陣爽朗的笑聲……
原來是為防路上匪患,他在花盆里暗設(shè)了玄機。一路上要保持花木存活,還要保證花盆不被損壞。
至于他為“新和號”帶回來多少財富,沒有人能數(shù)得清。不過,從此人們?yōu)椤靶潞吞枴彼偷难盘枴班嵃偃f”,在許昌城西叫得十分響亮。
他回許昌后,新和號生意仍十分紅火。大掌柜鄭耀離在小宮村老家蓋了五進樓院,就是村民說的“轉(zhuǎn)樓院”,后兩進東西廂房樓各6間,從前大門到最后樓房足有120米長,只可惜后進樓院毀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現(xiàn)僅存二進院比較完整些,院內(nèi)有東西屋廂房各三間,經(jīng)150平米的閱臺進入大客廳。
鄭鶴魁因給“新和號”帶來了財富,得到了大掌柜的獎賞,遂在小宮蓋了三進院的大宅院?,F(xiàn)僅存破敗的正樓,其中一間已倒塌,殘損磚瓦散亂著。
三、小宮村明清古宅之遐想
小宮村的大小街巷處處留下明清古宅的殘磚爛瓦和農(nóng)耕時代的生產(chǎn)生活印跡。
日月如梭,滄海桑田,小宮村里殘損破敗的明清古宅建筑,無聲地向人們訴說著它昔日的繁華和“新和號”商行那一段的輝煌。
如今勤勞智慧的小宮村民仍秉承“新和號”的經(jīng)商理念,大多村民從事人發(fā)收購和檔發(fā)加工業(yè),河南許昌瑞貝卡發(fā)制品企業(yè)就根植于小宮村的這片沃土上。瑞貝卡公司董事長鄭有全先生被當?shù)厝俗u為“商界巨子”,成為小宮村人的自豪!
相信“孝陽寨”小宮村的明清古宅建筑會得到很好的修繕,對外開放后,那里一定會成為令人神往的美麗鄉(xiāng)村!
后記:筆者在采風中得到了小宮村鄭殿軍、鄭宗凡、鄭成發(fā)等村組干部及小宮村老少爺兒們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謝!小宮村的人文歷史厚重,還有待于人們進一步去挖掘和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