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點】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隨筆)
這個題目是蔡禮旭老師在傳統(tǒng)文化論壇中針對教師和家長的一個專題講座。蔡老師說:孩子的貴人是父母,孩子的貴人是老師。一個孩子,出生在一個有道德、懂禮節(jié)、有傳統(tǒng)文化家教的家庭,是這個孩子的福氣。一個學(xué)生,遇到一個有師德、有思想、懂圣賢教育的好老師,才真正是這個孩子的福氣。父母給予孩子的是生命,好老師給予孩子的是慧命。故古人言: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父母和老師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三字經(jīng)》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本性是純凈純善的,但由于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沾染了壞習(xí)氣和壞毛病。所以圣人說要格物,格掉身上的不良習(xí)氣,恢復(fù)到純凈純善的本來面目,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身作則,真正做到,學(xué)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教孩子學(xué)習(xí)《弟子規(guī)》,我們自己做到了嗎?做到了幾條,孩子都看在眼里。家長、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給孩子做著示范。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順,但自己對待自己的父母、岳父母、公婆孝順了嗎?老師希望自己的學(xué)生尊敬自己,但自己尊敬領(lǐng)導(dǎo)、長輩了嗎?蔡老師一再強調(diào),身教重于言教。
作為家長、老師,要懂得自愛、自敬,要懂得成就自己,我們自愛才能愛孩子、才能愛人。什么是自愛?最重要的就是格物,改掉自己的壞習(xí)性,這叫自愛?!洞髮W(xué)》有云:“格物、致知、意誠、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就能致知,誠意正心就能修身齊家,造福於家人,這個家又可做榜樣,可以影響到有緣的人,就能治國平天下。所以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還得從改自己壞的習(xí)慣開始做起。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的期盼;“為天下得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志愿。如何才能成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xué)生,乃至身邊所有人生命中的貴人,用愛與智慧的心燈照亮彼此的一生?蔡老師說,我們要當孩子一生的貴人,首先要當好自己的貴人,
古今圣賢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貴人。把《弟子規(guī)》落實好,把《弟子規(guī)》、《太上感應(yīng)篇》、《十善業(yè)道經(jīng)》三個根扎牢,我們就和貴人接上龍脈了,天天讀貴人的書,聽貴人的話,按照貴人的言行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讓古今貴人陪伴我們的一生。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中有一段話很值得借鑒:你接近什么樣的人就會走什么樣的路,窮人會教你如何節(jié)衣縮食;小人會教你坑蒙拐騙;牌友只會催你打牌;酒肉朋友只會催你快點干杯;有德行的成功人士會教你怎樣成功;而賢人君子會教你怎樣獲得幸福人生。其實限制你發(fā)展的往往不是智商和學(xué)歷,而是你的生活圈,工作圈和身邊的人。人生最大的運氣不是撿到錢也不是中大獎,而是有人愿意花時間去指引你,幫助你。所謂的貴人并不是直接把錢給你的人,而是開拓你的眼界,撥正你的價值觀,增大你的格局,給予你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