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借東西(散文)

精品 【柳岸】借東西(散文)


作者:生活碎碎念 布衣,463.7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370發(fā)表時間:2019-08-02 15:54:27
摘要:記得小的時候,因為當時物資短缺、生活條件差,鄰居之間相互借東西是很常見的事。


   在農村,跟左鄰右舍借東西,是常有的事兒。
   我從小就怕到人家里去借東西,要好臉子,面帶和善,時不時弄出笑,說話要輕,動作幅度要得體,簡直跟上臺演戲差不多。家里人一再教我,連細節(jié)都要說透。去別人家借東西時嘴巴一定要學乖,該叫叔叔叫叔叔,該叫大爺叫大爺。我都叫了,同時我還會露出一副笑臉,可有時我還會被以各種理由拒絕而借不到東西,這多沒面子?。】罩只厝ヒ膊缓媒淮?,家里人一定會說我辦事不力,沒有用。
   盡管反感,可小時候我漸漸學會了懂事,見人的禮節(jié)還不失分寸,也許這也是家教的一個方面。
   對于別人來我家借東西,我是很歡迎的,當然主要還是考慮到如果萬一哪一天我要到他家去借東西時,他已經借過我們家東西了,也就不好意思去找什么拒絕的理由了。這是禮尚往來,更是鄰里關系融洽的渠道,尤其是經常互借東西的人家,見面都覺得親切三分。
   我們家如果有一些在村里獨一無二的家什,外借出去就很光彩。記得父親有幾件稀缺的物件,一件是土鑿子,約一米長的鐵制鑿子,是我父親打水井時鑿土用的。那時候,莊稼人有講究,不能用镢頭之類的工具在院子里面隨便挖,唯獨可以使用的工具就是土鑿子。所以誰家要在院子里栽個柱子挖個坑,或想在窯門口掏個貓洞時,就會想起了我們家的土鑿子。每當鄰居來借,都給了父親很多的微笑,畢恭畢敬,弄得父親也受不了了,父親得到人家的禮遇一些不自在,畢竟他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不會虛言假套,常和我說,做人也好,借東西也罷,還是實在點好。
   我家還有一架木梯,是我父親把一棵十多米的楊樹鋸成兩半做成的,死沉死沉的,因為它足夠高,所有當有人建房捂頂或者上樹修枝時總會來借。讓我引以為傲的還有一把歷史久遠的桿稱,鄉(xiāng)鄰們上街趕集抓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雞或者提上一籃子雞蛋去賣,走之前一定先拿我家來稱一稱,做到心里有底,免得被不法商販坑了。那桿老稱居然是16兩制的,在使用時就要把16兩換算成10兩,很多人不會用,這就給了我展示才華的機會。他們稱了之后,就需要我來看稱,我會一本正經地告訴他們是幾斤幾兩的。
   其實,那時農村的日子誰都過得緊緊巴巴的,秤桿里權衡好斤兩,能夠多賣幾個錢,日子就寬余一點。其實,鄰居們心中也有一桿秤,他們對我家外借東西不計較都是懷中感激的。
  
   二
   在種地靠牲口的時代,小戶人家養(yǎng)不起成套的牲口,就養(yǎng)一頭,上地耕種時就只有借人家的了。牲口是一個家庭里的重要家當,借是很有難度的,兩家的關系沒有達到一定的密切程度,都不好意思開口去借的。借牲口是要提前一天去打招呼的,也好讓主人夜里起來多添一次夜草。自牲口被牽走的那一刻,主人就開始算時間了,如果過了10點鐘還不見回來,主人心里就在嘀咕了,這“晌”也太大了,使人家的就是不知道心疼!終于看著借牲口的滿臉笑容里似乎帶著點歉意的表情牽著牲口還回來了,當然主人表面上還是正常的,只是等人走了后,趕緊在牲口背上摸了又摸,看有沒有鞭桿打過的印痕,如果發(fā)現有,下次死活就不借了。
   可到了下次,鄰居上門提及借牲口,盡管心頭一顫,臉面上還是不能表現出不樂意,還得陪著笑,摸摸牲口的頭和脖子,那種不舍得的心情,想通過動作傳達給鄰居,卻又怕鄰居誤解,拿捏得合適是太不容易了。父親漸漸就變得平淡了,誰知道他的內心翻起了多大的波瀾!
   我們有養(yǎng)驢的傳統(tǒng),在古老的糧食加工工具石磨還未徹底扔掉的時候,驢拉磨依然是那時候動人的生活場景,來借我家驢拉磨的也常常就是那幾家人,其實我是不樂意把自家驢借給別人使的??傆X得著驢干著家里的活本來就夠苦的了,還要借給別人干活,但這是大人的決定,我沒法阻擋,只能默默地看著驢被牽走。驢在干完活還沒走到門口時就大聲嘶鳴,似乎在說,我回來了!我便立即迎了出去。不舍得是否源于我的父親,不知,但為了面子,也為了幫助沒有牲口的鄰居減輕繁重勞動,我還是心中喜滋滋的。
   在夏收這樣的大忙季節(jié),幾乎所有的勞動工具都可能被人借,想割麥的鐮刀,杈把掃帚,碾場的牛甚至連那碌碡也要套上牛一起拉走。吆著牛在麥場里走了幾圈,看到牛撅屁股要拉屎時才想起來還得趕緊去借個接牛屎的笊籬。白天忙完了,等到要點燈吃飯時才發(fā)現火柴沒了,煤油也沒了,才不好意思也得去借啊,有錢也沒地方去買啊,人家都在家干農活呢。我一個叔叔就這樣子的,家里基本沒有什么常用的物件,用時基本靠借,借去了你不上門要他也不知道主動還,所以看到他每次來借東西都感到頭疼。鄰居間,熟悉了脾性,慢慢地,也就變得從容了,似乎也就是心理過不去,東西也沒有什么損失。
   女人之間借東西往往主要以日常生活中油鹽醬醋為主,家里來了客人,還是個重要客人,如果不做上一頓好飯,是有失門風的大事。生活簡單慣了的女人往往就會出現東家借鹽,西家借醋的境況,切好了菜,燒熱了鍋,拿起油壺卻發(fā)現沒油了,趕緊去借吧。借油鹽醬醋拿個杯子,其實人家給你倒的離滿還有一大截呢,你還得說,哎呀,你倒得太滿了!虛偽的恭維是用來消除人家對你的不悅。借面一般就用碗,給你借面的女人在給你碗里裝面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往碗里撒,一直到碗里高聳出一個尖尖,等你端回去時,就是平平的一碗了。好借好還在女人之間做的非常到位,用什么杯子什么碗借的就一定會用同樣的去還,而且還要盡量裝得很滿。徹徹底底地表現出了女人的陰柔與細膩!
   女人們在互相討借里也加深了感情,凡是可以上門求借的人家,見面也多了幾分親切。
  
   三
   誰家都難免會有婚喪嫁娶這樣的大事,這時候,就需要去四鄰八舍借大量的用物。也只有這時候,鄰里之間才會表現出空前的友好,不管是一個酒盅一個碟子一摞碗,還是一張桌子一條板凳,只要自家有,就等著主家張張嘴,說一句話立馬就能搬來。平時懶得給自家挑水的也高高興興地挑著自家水桶去遠在兩三里外的深溝里挑了一擔又一擔水給主家。誰都明白,這樣的事總總有一天要輪到自己頭上,天旱改水道,無事早為人,誰都明白這樣的道理,誰都需要四鄰八舍的幫襯。
   “婚借”是最體面的,吃飯的時候炫耀一下,這是我家的飯具,仿佛跟借出東西的人家也有親戚關系一樣,沾著婚慶的光。這樣的互借,也介紹了浪費,有時候三四十年都是那一套飯具在周轉,鄰里之間的關系也在這樣的周轉里變得融洽起來。
   其實,最難的就是借錢了,借錢是慎之又慎的的事情,很少發(fā)生在關系一般的人群之間,至少得沾親帶故,就算親戚,借之前也得看人品,對于十借九不還有惡劣先例的人索性就一次得罪算了,現在求你借錢時裝孫子,以后找他要錢你就是孫子。親朋之間最受人理解最容易借到錢的就是給兒子辦婚事借錢,婚姻大事,見婚事促成,這也是人們最樸素的觀念。
   借錢是考驗一個人一個家庭的誠信度,現在生活好了,不是缺錢的日子,人們看重的是信譽,所以,人家石門求借,多少也要湊幾個,體現出鄰里之間的和諧。
   總感覺我們家的東西是足夠多了,但那是在一個一切都需要自力更生的年代,種地靠牲口,吃水靠肩挑,養(yǎng)豬養(yǎng)雞維持日常開支,要維持一個農家正常的生產生活,所需要的物資,用具遠遠不是一家就能齊備的。擁有幾件稀缺性質或者壟斷性質的物件也不能改變你隨時都有可能向別人借東西的事實。
   遠親不如近鄰,在物質不富裕的年代,鄰里之間這種互借互助、相互依存的關系,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透著濃濃的質樸的鄉(xiāng)情,每每想起就感覺溫暖。如今日子好過了,讓生活變得簡單而又安逸,物質的豐富讓人富足的同時,是否疏遠了彼此的距離呢?有時在想,只要那村子還在,鄉(xiāng)情就一定在,但愿吧!
   一個年代,總有一種鄉(xiāng)俗難以忘記,借東西似乎不在鄉(xiāng)俗里,可通過借這個交往,我們總可以看到鄉(xiāng)鄰之間的關系,我想,上升到鄉(xiāng)情鄉(xiāng)俗的高度,也沒有什么不可。曾經的尷尬,誰也不會記仇,不快轉身就忘記了,或許都變成一個緣分,溫暖著人心。
  
  

共 3157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如果借一道月光,照在窗前,那誰都說不出什么,那是情調,這些都發(fā)生在詩人身上,真正過日子的農家,可不去借月光,就是平時讓別人給自己行方便,就說“借光”,無礙的,都給個面子,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盡管眼下沒得方便,但有別人的感激也很好。但在舊時光里,借是有很多講究的,且看“借道”。借東西先學會嘴巴甜,借人東西,為的是以后借人家東西好方便。作者家有可借之物,鑿子,梯子,還有16兩的秤桿。借牲口最難,恭喜要特別密切的,提前打招呼,使牲口不能作惡,作者家有一頭可以推磨的驢,家長借給人家,作者都覺得心疼。在農村,勞動工具匱乏,什么東西都在借用的范疇,特別是女人做飯,借殼是太有學問了,那種細膩,看出的是女人的陰柔美,也有苦日子的將就和幫扶。遇到婚喪嫁娶,借的東西更多了,最難的是借錢,要看關系看誠信看人品。可以說,借,盡管是在艱難里進行,但卻拉近了鄰里之間的感情關系,是濃濃的鄉(xiāng)情的外露。當下的日子已經改變很大,生活很美好,每當回想這些,我們不希望再重演那些尷尬的事情,只希望讓那份人情還駐留在心底。文章內容豐富,將舊日子里的“借道”寫得很細膩,特別是對借東西的心理,和借人當下的心理,有非??陀^真實的把握,描寫細膩,還原了那時的人心和日子的狀態(tài)。作者對農村生活了解細致,對農人之間的關系拿捏準確,文章表現力很強。以小見大,通過對比表現時光變化的不同,感念過往,就在對今天的滿足。通過這樣微妙的借東西的心理刻畫,讓我們喚起了鄉(xiāng)情,非常溫暖。推薦賞讀,感受不一樣的風情鄉(xiāng)情?!揪庉嫞簯巡疟鳌俊窘骄庉嫴俊ぞ吠扑]F20190809000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19-08-02 15:56:15
  借光,借道(借的學問),都在作者筆下,請欣賞。感謝投稿柳岸,學問精彩紛呈,創(chuàng)作豐收。問候作者夏祺!
懷才抱器
2 樓        文友:老百        2019-08-03 10:30:11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審核組申報!
柳岸花明社團歡迎各位文友 聯系群QQ:858852421
3 樓        文友:想飛的企鵝        2019-08-09 12:27:44
  平平淡淡的小事里反應了農民的淳樸善良,也描述了那個年代農村生活的艱辛。好文章,拜讀了。
告訴你多少次了,1+1=3,怎么還成天2、2、2的?能不能長點兒心?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