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賞析)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淌出一首贊歌……”
2019年金秋,從廣播電視里,在街邊商鋪的喇叭里,無論走到哪兒,都能聽到這支歌。公園里,孩子們手拿五星紅旗,童聲童氣地高唱:“我愛我的祖國……”
人們沉浸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國慶佳節(jié)的喜慶氣氛中。
國慶假日期間,我陪著老伴兒和孩子觀看了由陳凱歌任總導演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這是由七個獨立故事組成的一部影片。表現(xiàn)手法新穎,不落俗套。故事從不同層面反應(yīng)的人物,不同崗位,不同身份,不同時間演繹出的愛國情懷,令人感動,催人淚下。
管虎導演的《前夜》。影片講述的是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號深夜,北京天安門廣場,為開國大典使用的自動升旗設(shè)備進行調(diào)試、排除故障的一段故事。大典即將開始,升國旗的自動控制設(shè)備調(diào)試中發(fā)現(xiàn),需要有人上到旗桿上部進行焊接作業(yè)。主人公(黃渤飾)頭戴電焊帽,身穿作業(yè)服,安全帶、電焊鉗,焊把線披掛整齊,夜色中,腳蹬旗桿一步一步登到旗桿頂部。觀眾看到,恐高的主人公,克服畏懼,勇敢攀登,順利完成任務(wù)。成就了開國大典上令國人激動萬分的那一刻。
《前夜》是那個特定時間最能代表國人心愿的故事。主人公一句臺詞,黃渤用地道的青島話說出來:“升旗升起的不是一塊紅布,而是一面旗幟,更是一個國家的尊嚴在世界面前的形象。”畫面切換到天安門廣場彩旗飄飄人山人海,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主席親手開動電動開關(guān),五星紅旗伴著國歌聲徐徐升起,主人公(黃渤飾)激動得熱淚盈眶,天安門廣場沸騰了……
筆者認為:這段短片中,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開啟電動開關(guān)這段畫面處理得好,歷史史實上宏大的畫面與現(xiàn)場表演完美結(jié)合,讓觀眾充分感受、銘記當年為新中國成立而做出貢獻的人們。
故事《相遇》,是張一白導演的一段男女主人公相識、相愛,卻不能愛的愛情故事。
影片開始,荒涼的戈壁灘,某實驗基地,科研人員緊張地忙碌著,實驗進行順利完成計劃,指揮長決定向下一個實驗極限發(fā)起進攻。突然,報警鈴聲大振,意外發(fā)生了,現(xiàn)場指揮首長下達全體人員立刻撤離的命令。已經(jīng)離開事故現(xiàn)場的主人公(張譯飾)忽然掉轉(zhuǎn)身,冒著濃煙,返回現(xiàn)場,找到電源開關(guān),拉下刀閘,避免了一場重大事故發(fā)生。指揮長帶人返回現(xiàn)場,找到主人公,只見他口鼻流血,隨即昏迷……
北京某醫(yī)院病房內(nèi),醒來的主人公仍牽掛工作,怎奈身體受到嚴重損傷;公交車上,男主人公戴著口罩,深情地望著窗外,闊別三年的城市,熟悉,又那么陌生。女主人公(任素汐飾)上公交車,與男主公相遇。觀眾從她與男主人公的對話了解到,這對離別三年的戀人,從相識到相愛,不辭而別后相遇卻不能相認,這種離別之痛,讓觀眾感同身受。特別是,男主人公戴著口罩流淚無語的畫面,打動無數(shù)觀眾的心。為張譯的演技點贊!六十年代的愛情,如平穩(wěn)海面下的洶涌波濤。女主人公在愛情面前,表現(xiàn)得堅強、內(nèi)斂、卻愛得深沉;故事最后的畫面中,她在擁擠的人群里,指著手中印有原子彈爆炸成功消息的報紙,隔著人群用眼神向男主人公詢問,看到對方點頭的眼神,那一刻,她懂了。她們的愛情,那些為國家建設(shè)默默付出的科技工作者,他們的人生,有了切實的意義。
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許多科技人員和整個基地工作者在高度保密制度下,完全封閉的環(huán)境里試驗成功的。他們克服困難,在一次次失敗后,獲得成功。他們?yōu)閷崿F(xiàn)科技強國的夢想,犧牲親情、愛情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觀眾。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傳遍祖國大地。
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男女主人公有愛無果的愛情,是建設(shè)新中國偉大事業(yè)進程中最動人的故事。
徐崢導演的《奪冠》這個小故事,講述了一九八四年八月八號,某胡同居民,收看中國女排在日本爭奪世界冠軍那場球賽,而引發(fā)出令人難忘的情景。畫面中,狹窄雜亂的胡同,密匝匝低矮的住房上面,橫掛著亂糟糟的電線。路邊屋檐下喝茶、下棋、乘涼的人們手里拿著半導體收音機,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轉(zhuǎn)播中國女排在日本比賽現(xiàn)場的直播報道,宋世雄老師慷慨激昂地解說,人們聽得不過癮,有人提議,大家把所有的收音機放在一起聲音會更大些。主人公冬冬(韓昊霖飾)的長輩鄰居提議冬冬把家里的電視機拿出來,讓大家收看比賽。八十年代初,誰家能有一臺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是很貴重的家當,眾人和冬冬將電視機擺放到路當央。為了讓鄰居們能清楚地收看比賽,冬冬幾次停下為隨父母出國定居的小美(樊雨潔飾)同學送行,一次次登上屋頂扶住天線,最后,用他那幼小的身體連接天線,堅持到比賽結(jié)束。人們歡呼著慶祝女排姑娘們奪得世界冠軍。冬冬追趕遠去的小美;小美遠去的背影消失在街口;冬冬遇到回家的爸爸,面對親人,冬冬忍不住放聲大哭,這哭聲中,有沒能為小美送行的遺憾,有幫助鄰居收看直播自己付出的快樂,這是悲喜交加的淚。
影片中道具的運用,為塑造人物形象功不可沒。冬冬身披條形床單的畫面設(shè)計得好,讓觀眾看到一個勇敢,仗義,甘愿付出的小男子漢。女排姑娘們奪得世界冠軍,靠的是“團結(jié)、奉獻、自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冬冬在屋頂用身體連接天線的舉動,不正是女排精神在孩子行動中的體現(xiàn)么。
筆者認為:這是這段故事中精彩一筆。小男孩兒冬冬展現(xiàn)給觀眾的是擔當、奉獻,是國家民族的希望和未來。
薛曉露導演的《回歸》,記錄了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這一重大事件。從中英兩國談判桌上分秒必爭,到國旗手升旗分秒不差,完全按照中方代表的底線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香港上空升起,是中華民族雪恥的歷史見證。民族統(tǒng)一大業(yè)向前邁進一大步。屏幕里五星紅旗升起,國歌奏起的那一幕,觀眾齊聲高唱“我們?nèi)f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
寧浩導演的《北京你好》這段故事,出租車司機“的哥張”(葛優(yōu)飾)得到一張緊俏難得的北京奧運會門票,由此引發(fā)一串感人的故事?!暗母鐝垺庇龅姐氪ǖ卣馂?zāi)區(qū)來北京的小男孩兒,這些普通人,在奧運會即將開幕的時刻,演繹出一連串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葛優(yōu)的老北京話,讓人感受到北京人那種自豪與幽默;汶川男孩兒千里迢迢來北京,是為了親手摸一摸鳥巢里面的扶手欄桿,原來,孩子的爸爸在汶川地震中離世,曾是參加鳥巢建設(shè)安裝扶手工程的農(nóng)民工。
沒有說教,沒有煽情。故事告訴人們,國家強大,是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各行各業(yè)的普通人、小人物,同樣在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樣有愛國情懷。
我是中國人,我自豪。
文牧野導演的《護航》這段故事,表現(xiàn)的是空軍航空兵準備參加國慶閱兵的一段佳話。不甘心做“備飛”的主人公呂瀟然(宋佳飾),有機會替代飛機出故障的隊友參加國慶閱兵。關(guān)鍵時刻,她卻選擇幫助隊友排除故障,自己駕駛戰(zhàn)機返回基地。
為主人公點贊。
生活中,人們會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選擇,也經(jīng)常會遇到如影片中女主人公這樣默默付出,把好機會留給他人的故事。
這讓我想起在剛結(jié)束的國慶閱兵游行隊伍最后那輛彩車上,人們看到剛剛榮獲世界杯排球冠軍,手舉鮮花的中國女排姑娘們。她們的背后,是為參加這次國慶活動整整訓練準備了三個月的人們,是他們把這次難得的機會讓給了女排姑娘。
為那些幕后英雄點贊,為女排姑娘們點贊。
《護航》這段影片展現(xiàn)給觀眾的不僅有當代軍人的風貌,還有我們國家軍事力量從弱到強的發(fā)展成果,我們不僅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我們還有一支有著“團結(jié)友愛,聽黨指揮,能打勝仗”光榮傳統(tǒng)的人民軍隊。
陳凱歌執(zhí)導的《白晝流星》這段故事,怎么看,都覺得不如前面幾個故事與主題貼切。單從故事本身看,身患重病的扶貧干部老李(田壯壯飾)為了幫教流浪返鄉(xiāng)的沃德勒兄弟(劉昊然、陳宇飛飾)倆,不僅包容兩人偷盜自己治病款的劣行,還帶領(lǐng)兄弟倆去載人衛(wèi)星返回艙返回地面現(xiàn)場,讓兩兄弟見證“白晝流星”;兩兄弟的良知被喚醒,下決心守護家鄉(xiāng),建設(shè)家鄉(xiāng)。
兩兄弟出現(xiàn)在宇航員出艙現(xiàn)場,參加抬宇航員那場戲,令人質(zhì)疑。衛(wèi)星回收現(xiàn)場,應(yīng)該有安全保衛(wèi)措施,兩兄弟是怎樣進入現(xiàn)場,并參加護送宇航員的工作?抬宇航員過程中兩兄弟摔倒,畫面里其他人無動于衷,視而不見,沒有任何反應(yīng);太強牽。有畫蛇添足之嫌。雖然有質(zhì)疑之聲,故事的主流對邊疆建設(shè)者的歌頌是肯定的。雖有不足,瑕不掩瑜。
看《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最大感受是我們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源于祖國繁榮強盛,是無數(shù)先輩用他們的青春、熱血和生命鑄造而成。七個小故事,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年,各個不同時期重大歷史事件中普通人的故事,影片從普通人的視角,去看七十年祖國建設(shè)的發(fā)展和變化,歌頌?zāi)切┢胀ㄈ嗽诟髯詬徫簧夏瑹o聞的工作和付出,歌頌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的中國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喜歡這部電影,緣與她真實。她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我和我的祖國》的贊歌。
感謝您關(guān)注,支持。歡迎交流,指正。
謝謝!
舒心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