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人生幾何: 如果沒有疫情(散文)
一、如果沒有疫情
那我現(xiàn)在應該正滿世界跑著開會呢,隨飛機在不同天空的云朵里穿行,又或者伴高鐵在華夏大地上馳騁。身邊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同程數(shù)小時,卻能一句話都不說的那種。窗外有各種各樣的風景,偶爾抬頭看看,多數(shù)都會錯過的那種。會去很多城市,住各家漢庭或錦江之星,我有他們的金卡。也會吃各地的美食,我請或者別人請。單身時,出差趕上周末,還會在目的地附近旅游,如今早沒了那心思。近幾年出差好像就只獨自造訪過焦作的圓融寺,那也是拜佛重過看景??牧祟^,燒了香,買了祈愿符掛上,有人提醒我說,你得記得去還愿啊,我笑著應了,其實也并不是那么上心靈不靈。圖個心安吧!大概就是這樣。真正鄭重的許愿,那還是幾年前在雍和宮,如果真靈驗了,的確是要去還愿的。不過,神佛也不用有太大壓力,能辦就辦,辦不成也就算了,磕那幾個頭,就當白送。
二、求人辦事
小時候,有親朋找上門來,非得讓幫著給孩子聯(lián)系進縣城的工廠工作。我不確定,到底是為什么,讓那位鄉(xiāng)下的親戚如此看得起我們這戶住“城鄉(xiāng)結合部”的村民。我猜是娘說了些“大話”,讓人家產生了不必要的誤會,又或者給了人家一根本不該存在的稻草。事實是,當時父親是推脫的,他根本就辦不到,倒是有些拐彎抹角的關系,但遠談不上硬。娘受不了人家說得可憐,就在邊上勸著父親去試試?!俺刹怀晌覀兌疾辉鼓銈兊??!睂Ψ秸f得也好聽:“盡力就行?!比耸峭辛?,請客送禮花了些錢后,事情果然沒辦成。親戚當然不會承擔這中間的成本,然后還覺得我們辦事不力,父親為此很不開心,娘也是。我很早就明白了,善良和責任是有能力邊界的,不過我真正有意識的開始收縮自己的責任邊界,卻也是在父母去世之后的事了。
三、自助餐
自己家人都還照顧不好,在外面扯那些沒用的,我一度覺得也沒什么問題。如今,我開始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照顧家人身上,畢竟就我這兩下子,出不出頭這個國家都不見得更好或者更壞了,但是家人顯然更需要我。4月17日,六周歲的天天,才吃了人生中第一次自助餐。我是哪一年開始吃的,不記得了,但總歸是大學畢業(yè)后的事兒了。當然,我也并沒有覺得自豪,相反,其實覺得有點虧欠他是真的。天天不覺得,他很開心。我問他:“自助餐是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他很“老道”地回我說:“不行,最多吃九分飽,在家吃只能吃八分飽,自助餐可以多吃一點點?!备~子談戀愛的時候,倒是在金錢豹餐廳吃過,不過,即便七八年前,那時的自助餐也已經過了最火爆的時候。如今的自助餐更是江河日下,所以一直也沒想起來帶天天去,好在葉子比較細心,她發(fā)現(xiàn)了天天這個小小的心愿,然后去滿足了他。
四、就是幸福
我是覺得吧,一個人的心愿得到滿足,就會覺得幸福。所以一個有一些可以得到周期性滿足的小心愿的人,就有比較多的幸福感。比如我每周吃一頓餃子,我就覺得幸福,而這個愿望,我基本上每周都可以滿足自己。同樣的,每天回家看到天天,跟他一起廝混兩個小時,我也覺得幸福。天天的幸福更小一些,除了一些吃喝之外,他犯了小錯誤,葉子和岳母不批評他,他就覺得幸福。“小狐貍闖紅燈了,他爸爸沒批評他,還夸他說,闖得好?!蔽医o他講故事:“他被車撞斷了一條腿,爸爸繼續(xù)夸他,一條腿好真帥?!碧焯祀m然小,又不傻,他當然明白我的意思。我沒有逼著他承認犯了錯誤就必須被批評這件事兒,但意思他懂。“天天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評?!蔽野参克f:“是希望媽媽和奶奶批評的時候,能夠聲音小一點,不能兇天天,對不對?”我又把話頭拉回來問他。果然,他開心地點頭說:“是的。”
五、周日聚餐
周日,葉子提議一家人去豐收日吃一頓,她網購了優(yōu)惠券。岳母是反對的,她覺得沒必要亂花錢,周五剛吃了自助餐,周日在家燒就好。我跟天天當然是支持的,天天去年底在那里吃過,印象不錯;而我沒什么立場,純粹是支持葉子和天天??赡苁莾?yōu)惠的原因吧,大堂里也基本客滿了,我們到的比較早,挑了一個靠角落的位置。服務員全部帶著口罩和手套,她們送來餐具時,我都主動接過來分發(fā)。雞鴨魚肉一大桌子菜,花了不到兩百塊,也就是平時一半的價格。我照例坐在天天邊上,哄著他吃了四個芋頭球和五顆大豆,不時拿濕巾紙給他擦擦嘴巴和手指頭。小家伙如果沒人看著,那是只吃肉的。岳母跟葉子坐對面,看我做得好就微笑,看我做得不好就皺眉頭,我們家人都一樣,心里藏不住事,都在臉上。吃完了,打包帶回家,晚飯都不用燒了。葉子去結賬,岳母帶天天去衛(wèi)生間洗手,而我最后在整理打包盒,服務員又過來提醒了一遍:“你們打包盒和一碗米飯是四塊錢,買單別忘了。”我笑著說:“是我家人付的,你去問問,如果沒付,我來付就是了?!彼烊タ旎卣f:“只付了打包盒的錢,米飯沒付?!蔽艺f:“沒事我來?!钡任易叱鰜?,葉子問我:“怎么才出來,你不是又去付錢了吧?”我說:“沒有?!?br />
六、如何評價
所在微信群的群主在群里發(fā)起了一個小募捐,他計劃為貧困地區(qū)兒童捐贈圖書,剛好物色到一家不錯的書店,有一批書可以很優(yōu)惠的價格購進?!叭珣{自愿,每人限捐十元,限定一百人。”他這么說。大家當然都踴躍捐助,十塊錢嘛,不算什么。但就有人提出了異議,認為此舉不妥,有“道德綁架”的“逼捐”嫌疑。雖然我也捐了,但我也認為此舉不妥,當然我倒不是認為“逼捐”,那意味有一絲,但不大。怎么說呢,就事論事來說,這是善舉和好事,但評價一個事情,除了就事論事,還有泛化考量的角度。比如說,群主可以為窮孩子讀書募捐,那群里的人是否可以為窮人看不起病募捐?如果行,那群里將來這種東西可能很多;可如果不行,是否就承認了群主特權,又或者承認了窮孩子讀書的權利比窮人的命更重要?當然,我沒去糾纏這個,大致點了一下后,就笑著說了:“現(xiàn)在想干點事挺難的?!贝_實難,因為評價角度太多了。有些事兒,各自角度不同,結論能差很多,只能說盡量體諒別人的善意,畢竟善意這東西,不該被苛責。
辛苦了,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