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土豆情絲(散文)
回老家探望母親,正趕上堂叔收土豆,我趕到地里給他幫忙。
堂叔光了脊梁蹲在地頭,多年的風吹日曬讓皮膚與新翻的土地近乎一色,遠處望去,整個人幾乎融入這肥沃的土地當中。堂叔今年已七十五歲,身體卻依然硬朗,自己還種著半畝多園地,種了各種蔬菜,常常采摘一些給我送來。每次吃著他老人家親手種植的蔬菜,總感覺比超市買來的香甜百倍。
初夏的日頭已是十分毒辣,為防止新土豆表皮被爆嗮,土豆的收獲要從傍晚開始。我買了啤酒和火腿腸,堂叔從架上摘下幾根鮮嫩的黃瓜。水渠里剛抽上來的井水清澈沁涼,把啤酒和黃瓜放在水渠里,不一會兒就津的透涼。躲在黃瓜架下,我和堂叔喝著啤酒,嚼著黃瓜,悠然地等待日頭下山。
“蛋兒,還是那么愛吃地蛋?”堂叔問我。
“嗯!就是吃不夠?!蔽矣淇斓鼗卮稹?br />
“今年又多種了一壟,足夠你吃的?!碧檬迥樕涎笠缰θ?。
“去年給的剛好吃完,又接上新的了,真好!”一種由衷的幸福和快樂蕩上我的心頭。
土豆,這一普通的食物,卻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嬰兒時期,我所品嘗的自然界中第一種美食,便是土豆。母親把土豆煮熟,用小碗和成泥給我喂食,伴著土豆泥的馨香,我茁壯成長。孩提時,煮熟的土豆常常作為干糧滋養(yǎng)我的身體,伴隨我的生活。
土豆,既給了我溫飽,也給了我一些磨礪。在一段艱苦的歲月里,土豆也不是很充足。一次,一些育芽沒成的土豆,母親沒舍得扔,燉了給我和姐姐吃,而母親并不知道,那些土豆已經(jīng)霉變,是有毒的。飯后,我和姐姐去上學,半道上,我們開始嘔吐、腹痛,頭昏。我和姐姐在公路邊的路溝里躺了一個下午,沒能去上學。晚上回到家中,我們沒敢告訴母親,生怕她會后怕,會心疼,會自責。那次中毒,并沒有讓我們對土豆產(chǎn)生顧忌,因為它是我們的主食之一,我們沒有選擇的余地。生活就是這樣,有時會有磨難,但不能改變對它的熱愛。
讀大學的時候,食堂里最便宜的一道菜是燉土豆條,我?guī)缀趺刻斐?。有同學問我,你這樣天天吃,不厭煩嗎?我笑著說,你天天吃米飯,厭煩了嗎?如果你熱愛,就不會因為重復而感到單調(diào)乏味。生活中的味道,不僅在于你吃的是什么,還在于你如何咀嚼,如何品味。如果你熱愛,同樣的生活會品出更豐富的味道。
我的妻子,和我青梅竹馬。同樣的生活經(jīng)歷,讓我們有了同樣的愛好。如果問她,你最喜歡什么菜?她的答案必然是清炒土豆絲。妻子的愛好,把我訓練成了炒土豆絲的行家里手。親朋來家做客,土豆絲是我的看家菜。
清炒土豆絲是一道家常菜,但要想做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jù)說,有的食堂或飯店就用清炒土豆絲來試廚。因為,它即考驗刀工,還考驗火候。先說刀工,有的飯店用插板插,那樣炒出來的土豆絲是沒有靈魂的。土豆絲一定要用刀切,先切成菲薄的薄片,再切成纖細的細絲。好的刀工,先切出的土豆片幾乎透明。切土豆絲,考驗一個人的耐心,急性子是切不出細絲的。有的人因為嫌棄切絲的麻煩而遠離了這道家常美食,這是一種浮躁,會讓生活中的許多美好滋味因為偷閑而流失。人生即是如此,要想嘗得美味,必須下得功夫。有朋友問,你一個大老爺們,怎么有這樣的耐心。我調(diào)侃道,因為妻子喜愛,所以我要細致入微,你以為我是在切菜嗎?我是在表達我的愛,所以,我切出來的是千絲萬縷的情絲!
清炒土豆絲要急火快炒。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定的矛盾存在,炒土豆絲也是這樣。切土豆絲要在慢上下功夫,而炒土豆絲卻要在快上做文章。一慢一快,正是生活的節(jié)奏,既所謂松弛有度。慢處要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誘惑,靜的下心,穩(wěn)的住神;快時要看得準時機,把握住火候,出手迅速,干凈利落。急火,熱油,干辣椒、蔥姜蒜爆香,土豆絲瀝水下鍋,這時要有水油交融時“滋啦——”地聲響。顛勺,讓那千絲萬縷的情絲在炙熱的煎烤下騰起跳躍翩翩起舞!撒鹽,溜醋。香醋直接倒入菜中是最失敗的手法,只有沿著鍋邊轉(zhuǎn)圈溜進去,同樣聽到“滋啦——”一聲,陳醋碰到灼熱的鍋沿,醞儲多年的馨香在高溫下被瞬間激發(fā),變成無以數(shù)計的蒸汽分子即刻包裹在千絲萬縷的情絲周圍,進而彌漫整個房間,出鍋!
土豆在家鄉(xiāng)被稱作地蛋。我問堂叔,我這個“蛋兒”是不是地蛋的蛋。堂叔笑了,是,即是地蛋的蛋兒,也是寶貝蛋的蛋兒。我為自己與土豆的生命之緣感到欣慰,種過土豆,刨過土豆,愛吃土豆,讓我骨子里浸透了濃濃的土豆氣息。土豆其貌不揚,把自己深埋在泥土里,吸取大地精華,成就如玉品質(zhì)。可不敢張揚啊,一旦裸露于地表,就成了“露頭青”。
太陽落山,堂叔起身一聲招呼:“蛋兒,開刨?!?br />
此時,我已微醉,微醉在即將收獲的喜悅中,微醉在深埋著的千絲萬縷的土豆情絲。
慨農(nóng)
凌鳳凰
土豆土豆馬鈴薯,
一只一只挖出土。
打好包裝論斤賣,
半車難抵一艾派。
或有兒女讀名校,
待到功成把恩報。
不料卻是貧困戶,
鄰里接濟與政府。
大城小縣多車馬,
誰記深山土未耙?
半夏辛收半載糧,
一秋草木一生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