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振興祖業(yè)(小說)
春風(fēng)浩蕩,萬物復(fù)蘇,一個營造綠色環(huán)境、呼喚人們愛護環(huán)境、造福子孫后代的特別日子——植樹節(jié)即將來臨。剛被選舉上任的崗坊村村委主任鄭時風(fēng)望著荒山禿嶺,直撓頭皮。先輩創(chuàng)業(yè)多艱難,錦繡田園世代傳,村里能夠外出的人們都去經(jīng)濟條件比較好的城鎮(zhèn)打工去了,只剩下老幼病殘留守在村里,土地荒了,山嶺禿了,年年種樹不見活,砍的要比種的多,這樣下去,若不改變,村將不村,三百多年的祖宗基業(yè)眼看就要毀在這一代人的手里了。五十三歲的鄭時風(fēng)原在深圳經(jīng)營電子工廠,腰纏萬貫,回鄉(xiāng)探親看到這種境況,心里很不是滋味,決心改變故鄉(xiāng)的面貌,于是就將自家的電子工廠交給兒子管理,自己回到故鄉(xiāng)的縣里、鄉(xiāng)里向有關(guān)領(lǐng)導(dǎo)提出改革建議,歸根崗坊村向村民宣傳施政綱領(lǐng),發(fā)表競選演說,最后得到了村民的熱烈擁護,競選上了崗坊村新一屆的村委主任。
一.
鄭時風(fēng)在小時候聽爺爺常講,地處太行山區(qū)的崗坊村原名杠房村,后來為了字面上好看,才按照諧音改成了崗坊村。提起村名的由來,還蘊藏著一個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哩。
他爺爺?shù)臓敔斂趥?,在明朝末年,河南省鄭家莊的鄭英拜千載寺太極宮道長董秉乾為師,學(xué)得一身武藝,投奔闖王李自成當兵造反,進北京過了四十二天的高興日子。不料好景不長,大部隊撤離北京的時候,鄭英患上了痢疾,渾身無力,不能行走,就暗藏在棺材鋪的一口棺材里三天三夜。棺材鋪的一位老木匠發(fā)現(xiàn)了奄奄一息的鄭英,將他搶救了過來,為他治好病后,又介紹他到一家杠房當上了一名杠夫。
在那個年代,北京的杠房相當于現(xiàn)代的紅白喜事服務(wù)公司,包辦紅白喜事,提供人力和鼓樂,出租紅白喜事使用的轎子、抬杠、棺罩、彩衣、喪服和婚禮、葬禮儀仗用的開道鑼、傘、扇、旗、牌、車、硬器等設(shè)備。
杠房平時都有一班杠夫,杠夫?qū)9芴Ц?,抬杠是言傳身教、嚴格?xùn)練、集體合力、步調(diào)一致的技術(shù)活,規(guī)矩和要求是極高的。一個花轎要有八個人抬,除抬轎外,備上一副旗、鑼、傘、扇,兩只紗燈,幾名吹鼓手就可以了。一個棺材也至少要有八個人抬,一般百姓最多用十六個人抬的“羅漢杠”。富貴人家,杠夫就可能有二十四杠、三十二杠、四十八杠、六十四杠、八十杠之多,至于一百零八人抬的“大獨龍杠”,那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規(guī)格。雖然杠夫人多,但絕對要保證棺材絲毫不能有半點震蕩。抬棺材時,抬后面的人根本看不清腳下的路,一不留神,要是磕了絆了,后果就不堪設(shè)想。所以,就這杠夫而言,也是門道極多。一班杠夫里都會有個“杠頭”,抬棺時,一切都聽杠頭的命令,沒有命令,誰也不能“撂肩”。因為棺材抬起后,中途不能落地,落一次地,就算是下一次葬,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凡是杠夫,每人必須自備一根形如“Y”字的杈棒,便于中途歇氣時,把杠子放在“Y”杈上,不必把棺材放下地。同時,還要自備一個墊肩包,以免擦痛磨破肩頭。杠夫在抬棺材時必須配合默契,行動一致。抬最前面的人稱為“尖子”,不但要身架樁子穩(wěn),而且要負責(zé)報路,對路面上的各種情況見景生情,及時報出,前呼后應(yīng)。抬后面的人視線被遮,看不見路,其行動完全聽從前面的報路指揮,前面說了上句,后面就知是什么路況、怎么搭步。比如,前面的杠夫高呼“滿天星”,是指腳下石頭亂,后面的杠夫就要齊聲回應(yīng)“長眼睛”,表示聽到了。前呼:龍?zhí)ь^(上坡)后應(yīng):往上游。前呼:黒一堆(路上有牛糞,小心打滑)后應(yīng):腳下穩(wěn)。前呼:兩邊空;后應(yīng):走當中。前呼:之字拐;后應(yīng):兩頭甩。前呼:頭頂寶(指頭頂上有物)后應(yīng):彎下腰。前呼:腳下毛(指有刺)后應(yīng):小心瞧……正所謂行行有道,這里面的門道外人難以知嘵。
杠夫要將杠抬得十分平穩(wěn),在過臺階、窄門時也要保持靈柩的平穩(wěn)。上下臺階時,前后的杠夫還要下肩用雙手捧著杠走,有時過窄門還要有杠夫鉆到靈柩下邊用背馱著靈柩走。到了目的地,杠頭響尺橫打,大家一齊下肩落地,然后將靈柩抬起進墓穴下葬。抬杠技術(shù)最突出的特點是全部用杠繩捆綁,不論路程多遠,始終不會松散或開結(jié)。在棺材進入墓穴放穩(wěn)之后,只要拉動繩頭,就會全部解開,所有結(jié)扣,沒有一個是死疙瘩,行話叫做“進穴下葬抖繩散”。
杠夫頭戴黑紅平氈帽上插一雞翎,米黃套褲,穿的上衣稱為“駕衣”,是將及膝蓋的小大褂,衣服是深綠色的,如果出大殯用兩班杠夫,為了區(qū)分,一班用深綠色的,另一班則用深藍。如果用三班,就再添用青色駕衣。駕衣上均印著車輪形的圖案,象征著車轱轆。這是因為古代為素車白馬駕靈。后來,為了禮儀隆重才改用杠抬,所以就在杠夫的衣服上畫上車輪,表示代替靈車。
杠頭為杠夫的行動指揮,名為“響尺頭目”?!绊懗摺笔歉茴^發(fā)號施令的工具,選用兩塊檀木制成,厚的叫“響尺”,有二尺長,一寸多寬、厚,還有一根一尺多長、直徑一寸左右的圓檀木棍,把它和響尺用絨繩聯(lián)接在一起,用短的打長的,響聲清脆高昂。尺上的一丈二尺長的絨繩叫尺繩,是用來測量靈柩大小和門口寬窄、墓穴大小的,不論事主家的屋門口高低或?qū)捳?,門外、門里有多少臺階,都能從容通過,而且始終讓棺木保持平衡,不斜不傾。這一切動作,全靠杠頭指揮得當。
“響尺”在指揮全體杠夫的行動時,起杠前亂打響尺,作為全體人員集合的信號。杠夫聽到響尺信號,便各拿各人的工具,各就各位。杠頭在每個杠夫都做好準備后,再敲一聲響尺,杠夫便一齊上肩將杠抬起開始走步。走動時不準互相說話。響尺打一聲長、兩聲短的尺聲,是平穩(wěn)向前移動的信號。如用尺橫打幾下,杠夫一齊調(diào)換肩膀。連打數(shù)聲,杠夫便同時加快步伐。到達目的地,則又橫打響尺,全體一齊下肩落地。
鄭英相貌英俊,濃眉大眼,身材魁梧,膀大腰圓,練武練出了一身好力氣,天生聰明,感覺靈敏,手腳快捷,無論是抬前杠,還是抬后杠,都成了杠夫中的拔尖人物。他爭搶重活,為人厚道,深受同伴們喜愛,兩年后被大家公推為了這班人的杠頭,掌握了這班杠夫隊伍的“響尺”。
那年臘月的一天夜晚,北風(fēng)呼嘯,大雪飄飛,鄭英被一個高官的管家在半夜里帶到了一處深宅大院的柴房之內(nèi),地上躺著一個被打死了的小主人的通房丫鬟,因為她拒不迎合老主人的逼奸,被打得遍體鱗傷,沒了氣息。這個管家給了鄭英五兩銀子的封口費,逼他嚴守秘密,獨自一個人把這個死尸偷偷背到亂葬崗埋掉。鄭英想回杠房叫杠夫幫忙,管家不準。鄭英想推辭不干,管家以“滅口”相威脅。鄭英為了保存性命,只好被逼照辦。
鄭英用一床毯子包裹住死尸,扛在肩上,趁著夜色的掩護,來到了亂葬崗上。他放下死尸,正準備挖坑埋人,沒想到死尸經(jīng)過一路的顛簸,竟然又活了過來,發(fā)出了凄慘的叫聲。
鄭英將這個丫鬟背回了自己的住處,喂了一碗熱湯,又給她清潔治傷。待到這個丫鬟能夠下床行走之后,就準備把這個丫鬟還送回那處深宅大院。那個丫鬟卻死活不肯再回,跪在地上感謝鄭英的救命之恩,愿意以身相許,當牛做馬,伺候終生。她說她叫馬小翠,父母雙亡,跟著本家嬸子生活,被嬸子賣給了這家高官當了小主人的通房丫鬟,今年她十六歲了,小主人才剛剛九歲,老主人看她長得俊俏,就在夜間逼她順從。她寧死不從,就被打得皮開肉綻,死去活來。這個宅院她是再也不敢回了,回去就沒有命了,還會連累救命恩人也要丟了性命,不如遠走高飛,逃個活命吧!
二.
鄭英很留戀杠房這個飯碗,舍不得“杠頭”這個職位。但杠房老板惹不起那個高官,非常害怕連累自家的性命和生意,就逼著鄭英將這個丫鬟趕出門去。鄭英左右為難,不忍心讓馬小翠死于非命,思來想去,就橫下了一條心,趁著夜黑風(fēng)狂,身背著隨身物品、多年積蓄和那把“響尺”,手拉著馬小翠,逃出了北京,一路餐風(fēng)宿露,來到了太行山區(qū)。他為了嚴防有人追蹤,發(fā)生不測,就多了個心眼,沒敢回河南省的老家鄭家莊,就在這個后靠青山、前臨河灘的荒坡野地搭了間茅屋住了下來。鄭英和馬小翠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和蔬菜,過起了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
五年過后,馬小翠生了二男一女,家庭負擔(dān)日益加重。鄭英考慮到時過境遷,無人前來尋事,膽子就大了起來,于是就拋頭露面,重操舊業(yè),插了桿“車輪旗”,掛了塊“杠房牌”,做起了“幫辦紅白喜事”的生意。剛開始沒人問津,也招不來杠夫,鄭英就讓馬小翠看守店鋪,自己到附近鄉(xiāng)村廣告宣傳,幫助各村的家族祠堂培訓(xùn)轎夫與杠夫,組織指揮轎夫辦理紅事抬花轎,言傳身教杠夫承辦白事抬棺材。他非凡的組織才能和高超的杠房技術(shù),使得越來越多的杠夫?qū)λ械教貏e的敬佩和信任。一年過后,他用優(yōu)厚的工酬作為號召,優(yōu)中選優(yōu),選拔了一班轎夫和一班杠夫,終于成功地開辦起了“鄭英大杠房”,代理婚喪嫁娶的相關(guān)事宜,并且承辦殯葬服務(wù)。紅事業(yè)務(wù)比較簡單,一頂花轎,配上一班轎夫就可以了。至于白事業(yè)務(wù),那就比較復(fù)雜了。
鄭英大杠房根據(jù)當?shù)亟?jīng)濟情況,因陋就簡,置辦了一套適應(yīng)農(nóng)村使用的龍杠,它前寬后窄,和棺木形狀相似,只是比棺材寬些。碗口粗的圓木做底,人抬的木棍稍細,中間用鐵鏈和鐵環(huán)相連。龍杠的一前一后有兩個矮的長凳,主要是為了不讓棺材落地用的,同時也方便人抬。辦理喪事根據(jù)主家的社會地位、家境和財力而繁簡不同,杠有八杠、十六杠、二十四杠不等,富裕人家多用三十二杠。
鄭英大杠房經(jīng)營和出租婚喪嫁娶所用的轎子和儀仗,并提供杠夫。平常只需馬小翠看守門市,等候顧客,所以開支不大。一旦有事,就由鄭英臨時召集各村的杠夫前來為主顧服務(wù),完工后再負責(zé)把工錢發(fā)給每個杠夫。如果杠房遇到達官顯貴的主顧,就來了賺大錢的機會,給有錢人家抬大棺槨,出殯用人很多,收費很高,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鄭英大杠房訓(xùn)練的杠夫技術(shù)過硬,接到活后,就要提前到客戶家里踩線路、搞演練,同時也是給客戶展示一下服務(wù)水平。在抬棺的杠子上前后左右分別放十幾個瓷碗,碗里倒?jié)M清水。杠夫無論起抬、疾走,還是換班、落地,都要確保這十幾個瓷碗里的清水,不溢半點出來。如果演練時杠子上有了水漬,杠房就要向主家交一部分罰款,以示服務(wù)水平?jīng)]有到位。
鄭英大杠房在方圓百里的名氣越來越大,業(yè)務(wù)興隆,供不應(yīng)求。娶親要提前打招呼,預(yù)定日期,否則就要耽誤吉日。哪家死了人就得立即派人通知杠房出殯日期,有時還要按順序排班。需用的杠夫越來越多,天天都有干不完的差事。為了不耽誤生意,很多杠夫就自搭茅屋,拖家?guī)Э冢〉搅烁芊康闹車?,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村落。當?shù)乩习傩占s定俗成,就把這個地方叫成了“杠房村”。后來,杠房村的子孫們?yōu)榱俗置嫔虾每?,就按照諧音改成了崗坊村。鄭英這個杠夫總指揮的那把“響尺”,就成了崗坊村世代相傳的“鎮(zhèn)村之寶”。
崗坊村經(jīng)過十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背靠巍巍綠山林,面臨潺潺清溪水,懷抱石房青石路,腳踏千頃肥沃田,林茂糧豐,家家富裕。春風(fēng)吹來,百花盛開。到了收獲季節(jié),核桃、山楂、柿子漫山遍野。樹上的鳥兒喳喳地唱著,地上的牛群哞哞地叫著,村里的人們哈哈地笑著,美妙動聽的交響曲在空中悠悠地飄蕩,崗坊村儼然成了神話的世界。
三.
崗坊村村委主任鄭時風(fēng)回顧過去,心潮激蕩;正視現(xiàn)在,感慨萬千。他為了讓崗坊村恢復(fù)往日的輝煌,發(fā)展村里經(jīng)濟,大搞植樹造林,把家鄉(xiāng)變成青山綠水、金山銀山,就在村委的會議室里召開了新一屆的村委會。
村委會還有兩名委員,一名委員叫胡正聲,六十一歲,從縣民政局副局長的位置上退休回村,政策性強,積極性高,熱心為村民服務(wù),要求改變村貌迫切。另一位女委員叫高艷青,三十九歲,高中畢業(yè),是老鄭家的兒媳婦。她快人快語,講究實際,還喜歡經(jīng)常在網(wǎng)站上發(fā)表個小文章,是一個在全村拔了尖的務(wù)實派,敢于為群眾發(fā)聲。這兩個人在村民選舉中票數(shù)過半,就被選進了新一屆的村委會。
鄭時風(fēng)首先來了個開場白:“我很榮幸能被選上村主任,絕不辜負村民對我的認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兢兢業(yè)業(yè),為全體村民做實事,做好事。為了盡快改變?nèi)缃竦拇迕?,恢?fù)往日的輝煌,咱們搞個任期目標及規(guī)劃,主要干好三件大事:一是成立種植合作社,組織群眾種好莊稼、果樹和蔬菜;二是開辦果品深加工企業(yè),生產(chǎn)山楂汁、核桃露,行銷全國;三是恢復(fù)祖業(yè),開辦代理紅白喜事的服務(wù)公司。咱們?nèi)齻€先統(tǒng)一下思想,再形成村委會決議?!?br />
胡正聲和高艷青異口同聲地說,這些年為啥地荒了,山禿了,就是因為村窮了,人走了,歸根結(jié)底就是沒錢惹的禍。如果干好這三件大事,在村里就能掙到比在外還要多的錢,誰還會傻乎乎往外跑?
鄭時風(fēng)說:“既然您倆沒意見,咱就這樣定下了?!?br />
胡正聲趕緊擺擺手說:“我對前兩件事沒什么意見,對于開辦代理紅白喜事的公司,根據(jù)我多年從事民政的經(jīng)驗,還有些具體意見,就是一定要嚴格按照政策辦事。對于婚禮,一定要適應(yīng)新的潮流,跟上流行的步伐,要辦得比現(xiàn)有的婚慶公司還好,這樣才能得到青年男女的歡迎。”
細品后文,讓我眼前突然放光,對于幾十年的殯葬改革,立刻有了強烈的反思!看來,對于幾千年來老祖宗長期總結(jié)的各種風(fēng)俗習(xí)慣,我等該當學(xué)習(xí)孫夫子慧眼識珠的獨到思維,不該改、不能改的,可不能隨心所欲亂改一通啊,弄得不好,就是折騰來折騰去,到頭來面目全非,祖宗業(yè)改沒了,還為子孫后代留下不應(yīng)該的罵名!這一點十分值得看官深思慎行?。?br /> 學(xué)習(xí)佳作,受益匪淺。文以載道,開卷有益——應(yīng)當成為我們寫作者的座佑銘,至于后邊豆豆的顏色,全當一笑耳唄!
人生難得一知音,唯有賢弟懂我心。我的心思不便明說,但賢弟慧眼識珠,一語中的。我為得到了賢弟的賞識而感到非常榮幸,感謝茆屋閑客賢弟的跟評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