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黨在我心中,夢想不停步(隨筆)
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
——題記
星星火炬,代代相傳,紅旗一角,鮮艷榮光。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yè),中國共產(chǎn)黨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的革命道路。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我們都是“崇德”精神的傳承者,讓我們充滿豪情,在黨的光輝沐浴下,邁向未來,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區(qū)而漫長的育人之旅。從教至今已有五個年頭,對此我更加堅信,愛國愛黨、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丟,立師德、鑄師魂,是我們共同的心聲。每當看到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不由得讓人身心激動,似乎融入了圣潔的情境,生命也開始升華。即使默默貢獻沒有轟轟烈烈,但是堅守信念,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那一片清純的天地。
【黨史,是我們揚帆起航的“必修課”】
黨史是睿智的“老師”,是豐富的“教科書”。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鑄就了偉大精神。黨在我心中,夢想不停步,為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展示新時代青年教師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課程改革的新標準,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爭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在紅色道路上奮進,黨史是我們揚帆起航的“必修課”。用歷史的精華塑造青春的色彩,用歷史的偉力凝聚青春的力量。只有真誠的愛,才能觸動學生的心弦。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對癥下藥的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育德效果。初心不改砥礪前行,在道路上一直保持著沖鋒者的姿態(tài)。
【黨史,是我們揚帆起航的“信號燈”】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管風吹浪打,始終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壓倒一切敵人、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矢志推動中國革命、劈波斬浪、不斷奮進。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感到自豪,因為教師是文化和精神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凝結著我們黨的初心。堅定信念,是修身之本,是思想之魂。德育只有深入人心,才能將德轉化為言行。記得,《烈火青春》里有這樣一段話,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恒,讓生命閃電劃過天邊,用所有的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想沒有終點。新時代,我們需要優(yōu)質的德育內(nèi)容,將德育付諸以實踐,多方面的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樹立道德標桿,弘揚紅船精神,努力在教育工作中勇當“排頭兵”。
【黨史,是我們揚帆起航的“領路人”】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在那鮮紅的旗幟下,共產(chǎn)黨人開始了漫長的救國、建國、強國征程。拋頭顱,灑熱血。即使面對兇狠殘暴的侵略者,他們毫不畏懼,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牢不可摧的城墻,讓敵人膽寒,讓人們欽佩。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一種共產(chǎn)主義精神。以李大釗、陳獨秀、陳望道等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懷著救國救民的遠大志向,奮力播撒中國革命的思想火種,成為中國革命發(fā)展的思想先鋒。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引領了中國革命道路的前進方向,拉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它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wěn)致遠的巍巍巨輪。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征程中,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時代背景、歷史節(jié)點下,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擔當作為,為教育事業(yè)奮斗終生。如果有人問我,黨在你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大聲說,黨是一面旗幟,是我們揚帆起航的“領路人”。